生涯规划是教育的使命
朱丹
一、生涯规划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谈起生涯规划,就得回归到素质教育这个大的平台上来。人的婴幼期发展、青少年发展、社会化后的发展乃至终生的发展,都在教育的视野范围内。过去教育的着眼点往往是放在考试上的,但考试外的东西,譬如领导能力、公民素养、创造能力等,却应该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方面,这一点在全社会已经达成共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涯规划理所当然成了素质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素质教育一要考虑人的全域发展,二要考虑人的终身发展,或者说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人的全域发展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我们把受教育者的全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涯教育的两个着眼点,那么生涯规划就是素质教育的子命题。其实在人类的早期教育中,生涯规划就是教育的宗旨之一,西周时期古人推崇的六艺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吗?但是读书人多了,就有了激烈竞争;社会分工细了,就有了粗雅之别;职业收入差别扩大,就有了挑选职业的烦恼;直到科举制度诞生,读书人有了做官之道,教育才开始了异化。人们的目光开始功利了,视野变得狭窄了,只想在考卷上争出输赢。
前几天,我在微信圈里看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把学生当女婿和媳妇培养》。说的是作者的同事给一位女教师的女儿提了门亲,男方当年是女教师的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后来考入名校。按说把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选为东床快婿应该没问题吧,但女教师投了反对票,她认为这名学生少情趣、缺情商。这篇文章很有趣,它既表现了女教师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清醒认识,又表现了教育行为中的无奈。看来,女教师心里有两把尺子:一把是考试教育的尺子,另一把是素质教育的尺子。教学生要的是应试能力,选女婿要的是素质。在教育文化中,女教师只能把学生作为考生而不能作为女婿,规划在自己的教育蓝图中!
二、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课堂改革与全域发展
生涯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社会化以后的发展和幸福问题,但生涯规划的着眼点是学生社会化之前的学校教育。虽然在社会化之后,随着环境的改变和社会的发展,个人还要对生涯规划进行调整,甚至是重新规划,但个人进行再规划的能力却是青年求学时期积淀而成的。怎样让学生在高中时期对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规划,对当下的学习有一个较为清醒的选择,是对素质教育提出的任务。客观地说,学校在生涯教育中出现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广大家长和教育者反对学生的全域发展,而是他们认为全域发展会导致学生精力分散,若考大学这个头班车搭不上,不管什么样的目的地,再想抵达都是极难的。所以,在进行生涯教育时,我们要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全域发展是分散精力还是相辅相成?二是怎样给家长带来全域发展的信心?
人不是机器,单一的活动会造成人的疲惫和厌倦,不仅让这种活动的效率大大降低,而且对人的智力活跃度产生很大的窒息作用。运动生理专家认为,体育活动不仅能强健人的体魄、恢复人的精力,还可以让人心情愉悦。心理学家建议人在情绪低落时进行跑步和其他一些运动,也佐证了这个道理。全域发展要在满足完成学业任务的前提下,尽量精简学习时间。郑州一中这几年开创了主体课堂模式,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以后的人生发展提供了魄力和能力,也为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保证。郑州一中的课堂改革使得学生有了真正的周末和假期,还为学生让出了高考前一个月的自主学习时间。几年来的高考成绩证明,这种课堂改革是正确的。所以,将课堂改革作为生涯规划教育的起点,可以从基础上解决问题,而不是追求一种教育时尚。
三、最大限度的社会化是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学生实现最大限度的社会化是生涯教育最重要的设计思想,社会化越充分,学生对未来的选择和规划越清晰。这对于学生的早期发展、成就动机确立意义重大。最大限度的社会化不是完全的社会化,学校和社会要尽可能地拉近距离,但不能是零距离。杜威先生“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是社会化极端的表现。距离远了,学校和社会就产生了隔膜,产生“书生造反,十年不成”的教育流弊。零距离了,教育就会庸俗化,失去了教育对社会的引领作用、监督作用、改造作用。“文革”中的那场教育改革,把学军、学工、学农提到了不恰当的位置,造成了教育的倒退,这是过度社会化的教训。而现在的教育有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的倾向,如一个名校的教室内有一条标语:“做一题、懂一题,题题改变命运;提一分、高一分,分分都是命根。”这条标语是考试文化充斥学校的缩影。知识上的学霸多了,生活上的侏儒也多了。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简单的自我生活料理不会了,学生之间共处的生活能力丧失了,社交障碍成了一代学生的短板。这些走不出书本的学生,怎么谈得上生涯发展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矫枉必须过正”成了很多中国人信奉的一条真理,在我们的体制里,一个极端代替另一个极端后往往会被固化,这会使我们的社会发展出现钟摆式的动荡。合理的做法是,学校教育应当拿出一些时间,增加一些社会活动和社会劳动,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把它嵌入到我们的教育之中,并且成为制度,这应该是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向
人要有所建树,应该具备四个特质:一是优越感(即自信心),二是忧患意识,三是自制力,四是吃苦和进取精神。有了这些特质,没有目标的就可以树立目标,有了目标的还可以促进实现目标。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这些特质,就可能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即便有目标也会难以实现。所以,生涯教育的重点一方面是要放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培养可以驾驭生命发展、实现生命飞跃的特质;另一方面是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培养学生思考关于未来职业和事业的方向。哈佛大学的阿列·博克教授做了一个名为“格兰特研究”的项目,他选择了268名哈佛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追踪了他们从青少年到人生终结的情况。研究发现,真正能帮助人生繁盛的是不酗酒、不吸烟、童年被爱、共情能力高等,这说明生涯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早期的职业准备和选择,和这些相比,培养以上特质和必要的社会化技能尤为重要。未来几年内,城市中小学的教育对象仍多是独生子女,这一代人身体、心理健康,但缺乏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特别是在“享受诗意的人生和幸福”几乎成了时代追求的背景下,忧患意识和吃苦精神更应该成为对这一代人进行生涯教育的重中之重。
进行生涯教育首先要求教育者清楚生涯规划的内容以及在教育中的位置和关系。笔者担心,这几年我们提出的口号式理念太多,生涯教育会被很多学校简单处理成增设几节课就算完事。如果这样,这门课程会和不少名校炫耀的选修课体系的命运一样,虽然安排在课程表上,但没有实效,那样的话我们的生涯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进行课堂改革及课程重整、实现全域发展,推动学校的社会化,这应该是生涯教育的正确方向。
(作者系郑州一中校长)
一、生涯规划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谈起生涯规划,就得回归到素质教育这个大的平台上来。人的婴幼期发展、青少年发展、社会化后的发展乃至终生的发展,都在教育的视野范围内。过去教育的着眼点往往是放在考试上的,但考试外的东西,譬如领导能力、公民素养、创造能力等,却应该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方面,这一点在全社会已经达成共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涯规划理所当然成了素质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素质教育一要考虑人的全域发展,二要考虑人的终身发展,或者说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人的全域发展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我们把受教育者的全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涯教育的两个着眼点,那么生涯规划就是素质教育的子命题。其实在人类的早期教育中,生涯规划就是教育的宗旨之一,西周时期古人推崇的六艺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吗?但是读书人多了,就有了激烈竞争;社会分工细了,就有了粗雅之别;职业收入差别扩大,就有了挑选职业的烦恼;直到科举制度诞生,读书人有了做官之道,教育才开始了异化。人们的目光开始功利了,视野变得狭窄了,只想在考卷上争出输赢。
前几天,我在微信圈里看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把学生当女婿和媳妇培养》。说的是作者的同事给一位女教师的女儿提了门亲,男方当年是女教师的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后来考入名校。按说把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选为东床快婿应该没问题吧,但女教师投了反对票,她认为这名学生少情趣、缺情商。这篇文章很有趣,它既表现了女教师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清醒认识,又表现了教育行为中的无奈。看来,女教师心里有两把尺子:一把是考试教育的尺子,另一把是素质教育的尺子。教学生要的是应试能力,选女婿要的是素质。在教育文化中,女教师只能把学生作为考生而不能作为女婿,规划在自己的教育蓝图中!
二、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课堂改革与全域发展
生涯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社会化以后的发展和幸福问题,但生涯规划的着眼点是学生社会化之前的学校教育。虽然在社会化之后,随着环境的改变和社会的发展,个人还要对生涯规划进行调整,甚至是重新规划,但个人进行再规划的能力却是青年求学时期积淀而成的。怎样让学生在高中时期对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规划,对当下的学习有一个较为清醒的选择,是对素质教育提出的任务。客观地说,学校在生涯教育中出现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广大家长和教育者反对学生的全域发展,而是他们认为全域发展会导致学生精力分散,若考大学这个头班车搭不上,不管什么样的目的地,再想抵达都是极难的。所以,在进行生涯教育时,我们要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全域发展是分散精力还是相辅相成?二是怎样给家长带来全域发展的信心?
人不是机器,单一的活动会造成人的疲惫和厌倦,不仅让这种活动的效率大大降低,而且对人的智力活跃度产生很大的窒息作用。运动生理专家认为,体育活动不仅能强健人的体魄、恢复人的精力,还可以让人心情愉悦。心理学家建议人在情绪低落时进行跑步和其他一些运动,也佐证了这个道理。全域发展要在满足完成学业任务的前提下,尽量精简学习时间。郑州一中这几年开创了主体课堂模式,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以后的人生发展提供了魄力和能力,也为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保证。郑州一中的课堂改革使得学生有了真正的周末和假期,还为学生让出了高考前一个月的自主学习时间。几年来的高考成绩证明,这种课堂改革是正确的。所以,将课堂改革作为生涯规划教育的起点,可以从基础上解决问题,而不是追求一种教育时尚。
三、最大限度的社会化是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学生实现最大限度的社会化是生涯教育最重要的设计思想,社会化越充分,学生对未来的选择和规划越清晰。这对于学生的早期发展、成就动机确立意义重大。最大限度的社会化不是完全的社会化,学校和社会要尽可能地拉近距离,但不能是零距离。杜威先生“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是社会化极端的表现。距离远了,学校和社会就产生了隔膜,产生“书生造反,十年不成”的教育流弊。零距离了,教育就会庸俗化,失去了教育对社会的引领作用、监督作用、改造作用。“文革”中的那场教育改革,把学军、学工、学农提到了不恰当的位置,造成了教育的倒退,这是过度社会化的教训。而现在的教育有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的倾向,如一个名校的教室内有一条标语:“做一题、懂一题,题题改变命运;提一分、高一分,分分都是命根。”这条标语是考试文化充斥学校的缩影。知识上的学霸多了,生活上的侏儒也多了。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简单的自我生活料理不会了,学生之间共处的生活能力丧失了,社交障碍成了一代学生的短板。这些走不出书本的学生,怎么谈得上生涯发展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矫枉必须过正”成了很多中国人信奉的一条真理,在我们的体制里,一个极端代替另一个极端后往往会被固化,这会使我们的社会发展出现钟摆式的动荡。合理的做法是,学校教育应当拿出一些时间,增加一些社会活动和社会劳动,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把它嵌入到我们的教育之中,并且成为制度,这应该是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向
人要有所建树,应该具备四个特质:一是优越感(即自信心),二是忧患意识,三是自制力,四是吃苦和进取精神。有了这些特质,没有目标的就可以树立目标,有了目标的还可以促进实现目标。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这些特质,就可能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即便有目标也会难以实现。所以,生涯教育的重点一方面是要放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培养可以驾驭生命发展、实现生命飞跃的特质;另一方面是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培养学生思考关于未来职业和事业的方向。哈佛大学的阿列·博克教授做了一个名为“格兰特研究”的项目,他选择了268名哈佛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追踪了他们从青少年到人生终结的情况。研究发现,真正能帮助人生繁盛的是不酗酒、不吸烟、童年被爱、共情能力高等,这说明生涯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早期的职业准备和选择,和这些相比,培养以上特质和必要的社会化技能尤为重要。未来几年内,城市中小学的教育对象仍多是独生子女,这一代人身体、心理健康,但缺乏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特别是在“享受诗意的人生和幸福”几乎成了时代追求的背景下,忧患意识和吃苦精神更应该成为对这一代人进行生涯教育的重中之重。
进行生涯教育首先要求教育者清楚生涯规划的内容以及在教育中的位置和关系。笔者担心,这几年我们提出的口号式理念太多,生涯教育会被很多学校简单处理成增设几节课就算完事。如果这样,这门课程会和不少名校炫耀的选修课体系的命运一样,虽然安排在课程表上,但没有实效,那样的话我们的生涯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进行课堂改革及课程重整、实现全域发展,推动学校的社会化,这应该是生涯教育的正确方向。
(作者系郑州一中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