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图书内容质量监控

    【摘要】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丛书是大象社系列知名产品之一。该社通过对作者源头质量把控、编辑合力、质检补救行业专家评议以及师生监督等环节进行流程管理,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监控图书质量,提升了该套丛书的内容质量,并获得多方好评。

    【关键词】教辅图书;内容质量监控;大象社;“基训”丛书

    【作者单位】燕楠,大象出版社。

    近年来,针对我国教辅图书种类繁杂、质量良莠不齐的客观现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多次对教辅图书进行了质量检查,发现部分教辅图书存在一定的内容质量问题。2016年1月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公布了2015年“出版物质量提升年”教辅类编校质量不合格的11种图书,个别图书的编校差错率达到万分之三。我国教辅图书每年有几百亿的实洋,就单个品种来说,教辅图书的发行量较大,尤其是评议类教辅,如2015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基础训练”人教版生物学科七年级上册的发行量高达60万册。这么多师生使用该教辅图书,可以想象,一旦出现在广大师生手中的是一本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将会给广大教师授业解惑和学生学习成长带来难以想象、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因此,严把监控教辅图书的内容质量关势在必行,它关系到教辅图书市场的长期稳定以及广大师生的切身权益。

    大象出版社(以下简称“大象社”)出版的“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以下简称“基训”)丛书经过河南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评委会认定为河南省“目录内”教辅图书。多年来,大象社数策并举、多管齐下,科学进行流程管理,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切实做好“基训”丛书的内容质量监控工作,有效保障了图书质量,获得了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以下就以该套丛书为例,分析探究如何对教辅图书的内容质量进行全程把控。

    一、作者创作源头的质量把控

    1.作者的选取

    多年来,大象社非常重视作者队伍建设。一方面,该社积极与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河南名师工作室、各地市教研室建立密切的联系,寻找较为熟悉一线教学实际和客观需求的优秀作者资源,不断健全完善全国一线优秀教师和各地教研员数据库。另一方面,该社积极发展新作者,为教辅图书的编写注入新鲜血液,以保障作者市场的必要竞争和优胜劣汰。此外,大象社还要求入选教师或者教研员必须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结合一线教学授课疑点难点认真编写书稿,在保证图书质量上做到精益求精。

    2.探索推行作者考评制度

    在积极维护作者资源的情况下,大象社不断健全作者考评工作制度,对作者撰写的“基训”丛书从选题策划、组稿、初审、复审、终审等环节分别进行打分,填写“基训 ”丛书作者使用情况评价表(见下表),以此来评价作者。大象社每年评选出分数较高的作者,然后对高分数的作者进行奖励;分数较低的作者,第二年新编或者修订时通常不会再予以选用,从而不断更新作者资源库,使大象社的作者资源库成为河南名师的“档案室”和教学新秀的“培养室”。这样的作者评价制度提高了作者的责任心、积极性,对提高图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3.编辑提前介入,全程“盯梢”作者

    通过把控作者的稿件源头来保证稿件质量诚然非常重要,但在实际产品生产过程中还远远不够,编辑应该积极主动地提前参与作者编写稿件的过程。

    在创作过程中,大象社编辑全程“盯梢”作者,作者每创作完成一单元都要及时发送给责任编辑,由责任编辑启动相关工作流程,根据样片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如样片是否有政治性问题、是否符合编写方案、是否与教材配套、是否符合编写的内容结构要求、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有知识性差错等。责任编辑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作者,与作者始终保持沟通,帮助作者在宏观上保持“清晰思路”,在微观上做到 “明察秋毫”,这样既保证了书稿全部创作完成之后,到达编辑手中的是“齐、清、定”的高质量书稿,又“步步为营”地切实做好了作者创作环节的质量把控工作。

    二、编校合力

    在大象社的图书生产线上,“基训”丛书历经了 “作者源头质量把控”环节后,紧接着便要转入“打磨、上色”环节。在教辅图书“创作”的中期阶段,大象社严格按照“三审、三校、一通读”原则对“基训”丛书的稿件进行审校,严把内容质量关,坚决反对以审代编、以校代编、压缩“三审、三校、一通读”的现象。

    1.三审三校一通读

    (1)扎实做好初审工作。“基训”丛书的稿件按照时间要求编写完成之后,大象社要求责任编辑从多方面对稿件进行内容质量把关,从稿件是否有政治性、知识性差错,是否与配套教材内容严格同步,知识结构是否科学、严谨,重难点是否突出,语言文字、结构是否符合出版规范,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等方面进行初审鉴别。

    (2)严把复审关卡。大象社要求“基训”丛书的复审编辑必须具备多年的教辅编辑工作经验,要求他们对初审编辑的审稿意见进行评价认定,认真复核初审编辑的初审稿件,发现问题的必须及时与初审编辑沟通,积极消弭图书中的质量差错。

    (3)死守终审底线。大象社要求终审编辑必须从政治性、思想性、同步性等方面,对初审编辑、复审编辑审阅的稿件进行总体评价认定,对稿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并对反馈结果进行及时跟踪和有效处理,切实守住终审底线。

    (4)切实履行校对职责。校对是出版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大象社要求不同层级的校对人员必须分多个环节对“基训”丛书进行地毯式校对。校对人员不仅需要“校异同”,以消除排版过程中的差错,还要“校是非”,以消灭稿件中的内容差错。通读是校对过程中最后的校次,大象社要求校对人员脱离原稿,直接通读校样,消灭校对过程中遗留的差错。

    2.创新“周报”制度

    “三审、三校、一通读”看似简单,真正落实起来其实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制度的创新来提高各个环节对图书质量的监控水平。大象社每周都对“基训”丛书在复审、终审、校对环节发现的内容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并在大象社教辅qq群以及内部网站上公告(以下对此简称为“周报”制度)。每周一,大象社教辅编辑都会第一时间去看内容质量问题每周统计表(即“周报”表)。这些表格内容翔实,涉及“基训”丛书内容质量的方方面面,可直观地反映责任编辑的审稿情况以及审稿过程中未发现或者处理不当的问题。这项措施的实施,强化了责任编辑的责任意识,同时后一环节对前一环节的编校监督,也强化了前一环节编校流程的把关、责任意识。

    由于该套丛书版式的统一性,很多问题在一本稿子中出现,也可能在其他图书中出现,所以“周报”制度不光是对以往错误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可能会犯的错误的警醒。“周报”制度极大地降低了相同错误重复出现的概率,同时也为新任编辑的系统培养和快速成长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通过两年来的推广,贯彻落实“周报”制度,已经成为大象社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习惯和必要工作流程。

    在“三审、三校、一通读”的过程中,利用“周报”形式进行质量评估,不仅是大象社质量评价体系的一种创新,也是大象人常年不懈坚持将图书质量视为生命和信誉的一种切实体现和集中展示。

    三、质检补救

    1.印前质检

    印前质检是教辅图书成书前的最后一道“质保屏障”。大象社设立了专门的质检部门对“基训”丛书进行印前质量检查,印前质检合格的书稿方可出片下厂印刷。质检部门相关质检人员对“基训”丛书中的每一本书都会进行检查,检查包括必查内容和抽查内容。必查内容包括版权页、编写说明、使用指南、目录、书眉、后记等,抽查内容是质检人员随机抽查连续页面的2万字。印前质检的图书会按照《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计算图书差错率,如果图书被认定为不合格,质检部门会要求责任编辑重新审读稿件,如果第二次质检仍不合格,科室主任会与该书的责任编辑进行沟通,如果第三次还是不合格,社主管领导会对责任编辑进行批评教育。三次以上都不合格,责任编辑可能会被调岗。

    2.积极实行奖惩机制

    大象社会参考印前质检结果,通过奖惩机制来约束责任编辑行为。大象社对“基训”丛书质检合格率较高、信誉好的责任编辑进行工作量上的奖励,如在某本图书原有工作量基础上奖励50%或者100%的工作量,对质量不合格率较高的责任编辑扣除相应比例的工作量。工作量的奖惩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提高责任编辑责任意识的手段。

    通过质检部门的质量监控以及奖惩机制的制约,大象社充分发挥印前质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的积极功效,有效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图书质量问题,切实封堵了不合格的“基训”丛书流入市场的通道。

    四、行业专家评议+师生社会监督

    “基训”丛书的内容质量监控除了需要出版社练好内功,如前期把控作者源头质量、中期编校合力、后期质检补救等,还需要充分发挥外部力量的评议和督促有效作用。

    1.行业专家评议——有效发挥外部监控功效

    《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指出:“从专家信息库中随机抽取专家担任本次评议工作的专家委员,组成专家评议组,对资格审查合格的各学科教辅材料从知识性、科学性、适用性等方面进行评议,并提出评议意见。”河南省成立“河南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负责全省中小学教辅材料的评议工作。该评委会由中小学教师、校长、教研员等专家组成,具体负责对各学科教辅材料内容质量进行评议。大象社要求“基训”丛书必须报送河南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将专家评议组的评议意见提交评议委员会审定。专家评议组在对大象社“基训”丛书的内容质量进行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细节性的建议。大象社根据评议意见对该套丛书的内容进行整改,切实保障“基训”丛书的图书质量。

    2.师生监督——积极动员社会督促力量

    大象社一直非常重视广大教师和学生对“基训”丛书的质量评价,专门建立了一套内容质量评价体系,还根据各个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评价意见和建议,从而为该套丛书的后期质量改进提升积累基础数据和客观认知。大象社的师生评价体系,要求从市、县、乡三级选取不同层级学校的教师对该套丛书进行评价,每学完一个单元就对该单元进行评价,并发送给责任编辑。责任编辑根据评价的结果,认真分析研究总结,以备第二年修订或新编时提高图书质量。该评价体系具有点面结合的特点:“点”方面,具体到每一道试题的评价,评价教师从同步性、创新性、正确性、难易度等方面对每一道试题进行评价;“面”方面,侧重于对某一单元甚至是整本书的整体评价,学生每学完一个单元,评价教师会进行整体的内容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使用完整本书后,评价教师也会针对整本书做出评价。

    同时,“基训”丛书的封底处还设有“敬告读者”一栏,方便师生反馈内容质量情况,如图书的优点、问题与不足以及改进建议等。广大师生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或者邮寄纸质信件的方式与大象社联系,反馈意见建议,以提高图书质量。同时,大象社公众微信平台也可方便快捷地接受师生的反馈意见,与广大师生进行在线互动。

    此外,为有效激发广大师生监督的积极性,大象社每年还会组织教辅编辑到使用该丛书的学校进行质量调研,及时收集师生们的意见建议,为第二年的新编或修订做好准备。

    教辅图书承载着育人功能,教辅图书的内容质量关系到千万学子的成长,大象社一直秉承“服务教育,介绍新知,沟通中外,传承文明”的理念,不断提升教辅图书“基训”丛书的质量,多维把控教辅图书质量,持续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图书。

    [1]章红雨,孙海悦.质量这根弦,时刻不能松[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5-01-03.

    [2]孟建华.把握教辅图书特点 保障教辅图书质量[J]. 出版广角,2014(8下).

相关文章!
  • 当前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研究

    司丽<br />
    网络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动性、流动性,加剧了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

  • 浅析网络传播渠道新发展

    张 楠 梁 丽<br />
    【摘要】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网络传播渠道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尤其是web2.0与SNS技术的运用,使网络传

  • 畅销书封面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

    伍胜+柳晨【摘要】封面设计对于图书产品的最终呈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畅销书来说,这种作用更为显著。本文选取封面设计中的“色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