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教材、学生,构建和谐课堂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和谐课堂的四个环节——兴趣链接、情感链接、方法链接、生活链接,论述了在新课标理念下,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教师,如何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使之“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将新课标精神贯穿到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链接 兴趣 情感 方法 生活 和谐课堂

    《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

    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和谐的,应该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应该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构建这样一个课堂,语文教师应做好几个方面的链接工作。

    一、兴趣链接

    学生在校学习容易产生两种“心理距离”:一是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大多产生于教材内容抽象程度较高;二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和学生由于多种原因会有心理距离,从而学生不敢或不想接近老师,也就不可能对教师所教的知识产生兴趣。因此,教师首先要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扮演桥梁角色,培养学生对教材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学语文是一种享受。

    1.导语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首要手段。新课的导入要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认知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的层层浪花,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及高涨的学习热情。

    新课的导入可联系旧知,进行对比;可设置悬念,吸引注意力;可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可播放音乐,引起情感共鸣;可引名言,敲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2.设疑激趣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问,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对学生而言,问题是放飞他们想像的钥匙。有了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需求,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这种问题就是学习的引力和动力,一种创新的因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设疑,引导学生生疑,问题不拘大小,关键是从实际出发,找出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来问,即选择“最佳切入点”,抓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一种冲突(问题),激活思维,激发兴趣,诱导学生由疑而思,启迪感悟,使学生思维一直处在活跃之中。

    学习《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我开篇设疑:“朋友家发生火灾,应该表示同情慰问才是,柳宗元为什么反而祝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马上兴致大增,很快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了。

    3.朗读激趣

    “成功来源于爱好,爱好来源于兴趣,兴趣源于美的享受。”美读能激起美感,带给学生美的享受、精神愉悦,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叶圣陶先生说:“美读得其法,……与作者的心灵感通了,不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收获。”可见朗读能沟通学生与作者心灵,产生情感共鸣,引起兴趣,产生精神愉悦。

    教《将进酒》,我首先让学生了解诗人创作背景及创作风格,在学生明白李白是在遭排挤的情况下,“借酒杯浇胸中之块垒”这一背景后,指导学生诵读,要求读出感情,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有的认为“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句应读得气势磅礴,读出诗人汹涌喷发的情感;有的认为“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句应读得低沉,读出诗人年华虚掷,功业未就之悲;有的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句读得昂扬向上,读出他的自信、豪爽,……在反复诵读中,学生体悟了诗人失望、愤慨的感情,旷达自信的胸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多媒体激趣

    多媒体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语文课堂在用传统手段基础上,适当采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新颖活泼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大容量、高密度、高强度的信息显示,扩大教学容量,提高听课效率;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方面给学生带来审美愉悦,极大刺激“神经元”,给课堂注入一股新鲜活水。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我就从有关影视资料中截取相关一部分,演员们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的表演,一下子就激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看完后,再引导同学学习文章,揣摩其精妙之处。

    二、情感链接

    鉴于学生和教师之间易产生“心理距离”,构建和谐课堂必须有良好的“情感交流平台”,它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喜欢语文,往往是从喜欢语文老师开始的。因为人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可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以最快的速度获得信息,并能较长时间保留记忆。

    1.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一个好的老师,首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决定教师要深入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和“学而不厌”的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博览群书,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要钻研教材,精通业务,并能“教学相长”,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更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和敬业精神,认真设计、上好每一节课。这样,才能旁征博引,魅力倍增,学生才会认同你,喜欢你。

    2.关爱尊重学生,增强亲和力

    泰戈尔说:“爱是人类心中不灭的火焰。”所有受学生欢迎尊敬的老师,都少不了一个“爱”字。爱学生首先要心里装着学生,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教师不仅要关注成绩优秀、思维敏捷的好学生,更要关注成绩落后、调皮捣蛋、死板呆滞的学生;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一次倾心的谈话,一次耐心的作业辅导,一次电话联系等,真正做到“真诚关爱,润物无声”。

    3.评价交流,情感升温

    评价作为教育手段是不可或缺的,课堂教学应多肯定、口头表扬鼓励进行情感交流,对待学生,忌批评打击,注重培养其坚强自信、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积极性;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违反纪律一视同仁;有所进步,大力表彰。交流语言要讲究艺术性,要发自肺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清风般的话语拨动学生思想的情弦。

    三、方法链接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无定法”,灵活多变是教学法生命之源。教师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实际,合理选择教学模式,求“新”求“异”,才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激活课文课堂。把不同类型的课文教出不同的特色,相同类型的课文教出不同的风格,使自己所教的课程,方式不雷同,有个性。

    1.学案导读法

    学习方案简称“学案”,是教师为学生编写的课前、课中、课后自主探索学习的指导提纲。学案导读法是教师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诱导学生阅读思考,培养自读能力,养成自读习惯的教法方法。它的核心设计完全是从学生的“学”出发,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

    这种方法要求教师首先要作示范,或作必要的引导、点拨,使学生掌握阅读和分析的路子,之后让学生独立阅读,在导读中激发读的兴趣,培养读的习惯,教给读的方法,训练读的能力。因此导读是一个完善的科学的教学过程。这里的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去教学生,让学生从学教材过程中汲取营养,提高学习能力。

    如学习《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使学生快速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导读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自读寻找有关“忘却”、“记念”的句子,讨论:“忘却”与“记念”互为反义,在此是否矛盾?通过自读,明确“为了忘却”,正是难以忘却,写此文正是为了让烈士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即全文主旨。引导学生抓住课题,导读文章表达的感情,总观全文,作者一方面“记念”五烈士,表达悲痛、赞颂的感情;另一方面,作者以“难以忘却”反动派的暴行,表达愤怒、控诉的感情。两种感情交织,成为文章的感情线索。

    2.论辩式教学法

    语文课堂原本是一块意趣盎然、生机勃勃的园地,它需要心灵的自由参与,需要思想的大胆碰撞,需要情感的积极投入。

    教《米洛斯的维纳斯》,有同学对作者尽情赞誉双臂残缺的维纳斯感到困惑不解,尤其无法接受作者“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的观点,于是我组织开展一个以“残缺”与“完美”为话题的课堂辩论会。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搜寻各种材料,小组认真讨论整理,通过辩论,学生对于“缺憾美”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自主探究法

    教师组织学生对文本的重难点进行质疑讨论,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对占有的资料,自主筛选、分析,相互比较,从而提炼、推理,在探究、论辩中解除疑惑,获得新知,不断提高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展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我教《故乡》一课时,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方法,分阶段,分层次,分内容,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多读鲁迅作品中反映辛亥革命题材的作品,同时开展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并以“鲁迅和他的作品”为主题,学生谈对鲁迅的认识,或介绍作品,或写读书心得,或编成小报。在此基础上,再回到文本中,并深入探究“你如何认识鲁迅所走的路的?”这其实也是让学生在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方法有机结合,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获得较多知识、技能,使探究新知的认识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方法,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生活链接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材不是课堂惟一的教学资源,“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社会是一座语文大矿藏,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调整和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从生活、社会中发现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方面,自主深入合作探究,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

    1.内容生活化

    生活是语文之源,学语文必须与生活相融。教师应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比如一个富有情趣的店名,一处名胜题诗,一句妙趣横生的广告词,一次精彩的辩论,一曲美妙的歌曲,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随时随地会让我们领略语文的美妙,也会给学语文增添很大的趣味和动力。

    2.形式生活化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囿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主动探索学习,合理选择教学形式,搭建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平台,给学生自由飞翔的空间。如开展演讲比赛或辩论赛,参观访问,情景再现,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形式,创建多维教学模式。

    3.作业生活化

    语文作业应走出课后练习的狭小死板天地,更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感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更独特更有个性更广阔的作业天地领略语文美。作业应有创意,让学生逐渐形成乐于探究的意识。作业的布置可以是查考性的:如学习鲁迅的文章,布置学生查阅鲁迅的生平业绩、轶事的资料,为深刻理解课文做准备;可以是探究性的:学习《拿来主义》让学生以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变化为依据,说说他对“拿来主义”这一主张是如何实践的,以“拿来主义”审视我国的改革开放,说说“拿来主义”提倡的“占有”、“挑选”、“创新”三原则;可以是专题性的,关注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动态。

    总之,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三中心”倾向(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框框,要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搭好桥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的角色,做到导趣,使学习内容生动,让学生乐学;导问,使学生晓理,需学;导术,使学生得法,会学;导思,开掘学生智力,活学——将新课标精神贯穿到底。

    ★作者简介:贾月菊,江苏省连云港市猴嘴中学教师。

相关文章!
  • 大众传媒对小学生早恋的消极影

    赖李杭 张莉萍 贺子桓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获取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渠道更加繁多,小学生对成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试析思维导图在职教语文写作教

    李文【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人们表达发散思维的一种思维工具。在职教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职教学生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