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王:每一分苦都是成功的原因
甜蜜的林蛙产业
这是林蛙,又名雪蛤、蛤士蟆,经济价值很高。林蛙主要生存在东北地区的山林之中。朱玉广在1400多亩的山林里放养林蛙。
长白山的林蛙,在颈部都有1个“人”字的疙瘩。当地人认为这种林蛙质量最好。300多亩产500多斤林蛙。这个产量已经很高了,而且今年雨水比较好。
每年秋天,天气变冷,林蛙就开始大规模下山。林蛙需要去河趟里越冬,它就急于下山去河里猫起来。晚上是林蛙下山的高峰期,所以抓林蛙时,一般上半夜和第二天早晨各抓一次。
为了抓林蛙,朱玉广在山下围了一圈塑料布,林蛙从山上下来后,就被塑料布挡住了。这样,下山林蛙就成群地聚集在塑料布附近。只需一只一只地捡就能把林蛙全抓住。像这样抓林蛙,可以从9月中旬持续到11月底。
“我们把整座山都围起来,这样工人就不用漫山遍野地去找,要漫山遍野地找,那成本就高了。正好利用了林蛙下山越冬的习性。晚上气温比较冷,林蛙会选择潮湿的时候下山。咱们这林蛙,价格比外界要高一倍到三倍左右,因为这里的林蛙,全部都是野生环境的,所以说价格很高,而且很畅销,每年几乎都不够卖。所以我集合了当地的农户,做了这个林蛙养殖合作社。”朱玉广说。
他主要通过网络销售林蛙油等产品,林蛙油就是母林蛙的输卵管,干品每斤价格超过5000元。光林蛙油,朱玉广每年的销售额就达到700万元。现在,朱玉广放养的母林蛙零售价可达400元每斤,而公蛙零售均价只有18元每斤。所以抓来的林蛙,需要严格区分公母。
母蛙的肚子两边都是油,红下巴颏。白下巴颏的就是公的。
到了第二天早上,朱玉广就拎着一袋林蛙,来到山林里的一片池塘。把昨晚抓来的所有林蛙都放生到池塘里,抓来的林蛙为什么又放掉了呢?
朱玉广说:“放养到河里的比较小,不足3年,需要给它放到越冬池里。林蛙是从第3年开始繁殖下卵,我们一直保留第3年的林蛙,山上的林蛙就会源源不断。冬天的林蛙油品质更好。现在是9月中旬,母林蛙吃进体内的东西还没有消化完全,所以林蛙油还不够纯。”
朱玉广为了确保林蛙油品质,把母林蛙放进越冬池,等11月林蛙油品质达到最好时再捕捞上来。而不到4岁的林蛙会在越冬池待到来年春天,然后被放归山林。
朱玉广2012年返乡创业,不到5年,已经是当地的致富名人,每个月的销售量,他相当于别人家网店的10倍。
但是,虽然赚钱越来越多,家人却对他并不满意:始终成天就想着挣钱,吃饭也不定时,熬夜时间太长,陪女儿都顾不上。
都到半夜了,朱玉广还守着两台电脑,维护网店的生意,他几乎每天晚上都工作到这么晚。实在是睡得太少了,眼睛都红了。买家临睡觉之前,会有一小波高峰,度过这个高峰以后,他才休息。
朱玉广说:“仅仅电商这头,一年就达到1200万元。线下零售基本给中小医院供的货。”
梦断北京,功成东北
朱玉广返乡搞创业,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但他做起事来却更加拼命,他说,这都源于当初在北京的一段遭遇。
朱玉广是吉林省通化县人,2006年,在北京打工期间,他和一个姑娘相爱了。为了爱情,朱玉广主动承诺,要在北京买一套房子,给女朋友一个家。为了存钱买房,朱玉广和女朋友日子过得非常艰苦。他同时做好几份工作,做过印刷厂排版员,摆过地摊,开过广告公司,2008年开始专职做服装箱包网店,每月能存1万多元。到晚上9点,才顾上吃第一顿饭。住地下室,房子3平方米,还包括厨房。
然而,北京房价连年暴涨,朱玉广发现,尽管自己存款越来越多,但离房子首付却越来越远,朱玉广不禁有些憋屈。
眼见在北京买房子已经不太可能,2011年,朱玉广和女友一起回到了朱玉广家乡通化县,准备在这里结婚。然而,刚一回家,他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朱玉广家乡在通化县兴林镇朝阳村,这里属于长白山脉,父亲在村里承包了一片70多亩的山地,在山地的树林下种植了人参。这种林下参生长在坡度较高的森林里,撒下人参籽后自然生长,15年就进入收获期。当时人参已经种下去快10年,再过几年就可以收了。父亲却准备将山林连同人参低价转让出去。这片山林不但花费父亲10年功夫打理,每年还投入2万多元维护,10万元卖掉,连成本都不够。
父亲的举动让朱玉广非常不解。更让他吃惊的是,此时,村里很多村民也正纷纷低价转让自己种人参的山林地,一片50多亩的山林,连同人参,很多人五六万元就愿意卖出去。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林下参虽然是在森林里自然生长,但为了防止被野猪破坏或被人偷盗,村民需要花钱请护林人看守山林。一片50亩左右的山林,每年需要投入两万元以上,连续投入15年,却没有产出。每年这两万多元的纯投入让很多村民难以坚持,只好选择转让。朱玉广劝父亲把山林留了下来,由朱玉广自己亲自经营。
朱玉广说:“我觉得这个东西毕竟是个好东西,一定有更大的销路,只是我当初没有这么大的资源和渠道。”
朱玉广在北京开了4年网店了,他自信利用自己的经验,通过电子商务,一定能把自家林下参卖到全国。但距离林下参收获还有5年,这5年,他该做点什么呢?
朱玉广发现了商机——养林蛙。这个商机,不但帮他寻找到销售人参的资源和渠道,还帮助他返乡创业第一年销售额就达到700万元。
林蛙也是通化县的特产,经济价值很高。朱玉广认为只要确保品质,自己销售林蛙产品是很有优势的。
朱玉广说:“自己是一手货源,再加上是自己山上的,我更有优势,我价格便宜,质量更好。”
朱玉广这么自信,是因为他的林蛙都是在长白山野外自行生长,林蛙生存环境非常好。他在春天购买林蛙卵,放入孵化池,等孵化成功后,林蛙会跳进山里觅食,秋季才又下山。
朱玉广:为什么选这么个地方,这个地方不热,温度低,林蛙卵团,孵出来的林蛙,多数都是母豹子(母林蛙)。
朱玉广只有70亩的山林,他琢磨林蛙肯定不够卖,于是他又牵头成立林蛙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在共有1400多亩山林。合作社承诺以高于市价的价格收购所有社员的林蛙,销售完成后还给予15%利润返点。当年已经有30户社员。
朱玉广将合作社的大部分母林蛙都制作成林蛙油。父亲以前也卖过林蛙油,都是卖到广东的经销商。但近年来,销量越来越少,最后只好不卖了。这一次朱玉广在网络上销售林蛙产品,只用了3个月,就让自己店铺排名同品类前五。
朱玉广在北京时就开网店,他很清楚,要提升网店排名,需要短时间成交较多订单并且确保好评。而林蛙是一种相对小众的商品,他估计只需要短时间内成交大约500份订单,就能让网店排名大幅提升。每只林蛙原价19.9元,但他只收5元钱的邮寄费。一个月时间,大概送了400份,他的店铺就陆陆续续已经开始有订单了。
朱玉广坚持送了3个月林蛙,送出去约4万元的货,他的店铺终于被挂到了电商平台同品类网店的首页,加上几乎没有差评,网店生意越来越好,平均每月可以卖出20斤林蛙油,年销售额超过700万元。
因为这个钱不过手,一直数据化地变化,感觉不到什么,但一看月底总结,哎呀,这个月卖这么多啊,160多万元。
林蛙油网店成功推出后,朱玉广又牵头成立了人参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朱玉广自家山林里的林下参开始收获了,他以相同办法在网店销售合作社人参,除此之外,他还在线下向全国600多家保健品店供货。2016年销售额已增加到1400万元。
现在,被北京的高房价逼回家的朱玉广,已经在老家买房结婚生子,组建了一个完整而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