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分析
干登·傲登格日丽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心理健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及重要性,引出当今颇受欢迎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围绕其基本理念、特点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进行思考。
【关键词】体验式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分析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①在当今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发展趋势、且颇受欢迎,它是学校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充分活动,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从而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维护和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潜能得到开发巅峰的综合体验课程,也是致力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人格健全发展的人文课程。它是以“活动、体验、内省、生成”为要素,目的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学生参与富有启发意义和拓展意义的活动,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潜意识,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并内化,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②笔者结合这几年教学经验的实践与感悟,分享对于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些思考。
一、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思
上好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活动主题,可按教科书的内容酌情选择,也可事先调查、与学生沟通听取建议。设计一个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不仅需要激起学生兴趣、吸引其注意力,更要有教育意义、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所感悟并能积极表达。若设计一个有关“人际关系问题”的活动方案,应事先做些准备,例如设计一些有关人际关系的问题、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人际关系情况、根据各个班级访谈和调查的结果初步设计出有关“人际关系问题”的辅导方案,其主题可以是《信任之旅》《青春你我他》《和谐人际 温暖你我》《美好同学情》等。
其次,实施之前设计好的以“人际关系问题”为主题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辅导活动,在这里我们以《信任之旅》为例。在本次课程开始之前,应向学生阐明活动的性质、目的和要求,希望同学们能遵守活动规则并能积极参加、体验和表达。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先进行热身活动“心有千千结”,活动的规则完成之后,需要同学们分享体验并表达,引出此次活动的主题“人际关系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和处理的,反思各自的人际关系是否良好等。
紧接着进入主题活动“盲行”,其活动规则是:所有的成员围成里外两个圈,里圈和外圈的人数相等;里圈的人都闭好眼睛(盲人),在听到领导者喊开始的时候外圈的人开始顺时针转圈,当领导者喊停的时候,外圈的人停止转动,此时外圈的人与其相对应的“盲人”配对;“盲人”原地转三圈后,外圈的人带领“盲人”走过预定的困难路线,期间不能有任何语言交流;一轮进行完后,进行角色互换。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分享体验,如在第一轮中各自扮演盲人或向导时的感受,而在第二轮中角色互换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通过活动受到的启发或感悟等。在听学生分享体验时,教师也可以适时说说自己的感想,倾听彼此的心声,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送给学生一些寄语、适当总结并结束活动。
最后,在每一次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束之后应及时反思,在不同班级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活动方案,让其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灵活性、教育性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真诚表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善用团体辅导室,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
团体辅导是教师或辅导人员面对多数被辅导者——学生,基于社会及团体动力的原理,运用适当的辅导技术,以协助个体自我了解、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其特点是省时省力、效率高;感染力强、效果广泛。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心理剧)、行为训练、认知-行为改变法等。团体辅导形式多样,例如促进团体成员相互认识的活动有:轻柔体操、最佳搭档等;促进成员相互信任和彼此接纳的活动有:信任之旅、镜中人等;促进成员自我探索的活动有:20个我是谁、生命线、同学眼中的我等;澄清价值观的活动有:临终遗命、生存选择等;集思广益互助解难的活动有:目光炯炯、脑力激荡等;结束团体的活动有:大团圆、笑迎未来等。这些活动各具特色,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思考,并能感悟和正确认知。若在教室里实施以上活动的任意一种,都很难操作,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施展,因此团体辅导室是最理想的选择之地。例如《敢于承担责任》这一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授课前需要同学们进行一个团体活动,其活动规则是:学生相隔一臂站成几排(视人数而定),喊一时,向右转;喊二时,向左转;喊三时,向后转;喊四时,向前跨一步;喊五时,不动。当有人做错时,做错的人要走出队列、站到大家面前先鞠一躬,举起右手高声说:“对不起,我错了!”其目的是通过这个团体游戏,学生亲身体验、分享感受,从而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敢于承担责任》,若在教室里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团体辅导室不同于教室那么拥挤、充满压力感,其温馨的室内设计、愉悦的视觉体验、宽敞明亮的空间感、轻松的环境氛围等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和喜欢,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更具有感染性和教育性,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学校心理咨询室是面向全体师生开放的,需要提前预约,随后进行咨询。心理咨询与辅导一般是补救性的措施,它所面对的学生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心理基本健康,但在生活中有烦恼,有明显的心里矛盾和冲突。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天,刚与某一班级的同学们探讨完有关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话题,准备离开教室时,班里有一位学生急忙向我跑来,希望我能抽出一些时间听她说说心里话,当时也没什么其他安排,就答应了,征得她同意之后带到心理咨询室慢慢聊,她与我谈了自己目前的人际关系情况及家庭中父母之间相处的模式,通过交谈发现令她担忧或困扰的,并不是自身的人际关系问题,而是最近一年父母之间紧张的、不和谐的相处方式使她害怕、不知所措。可以看出她很爱自己的父母,渴望拥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不愿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无休止地争吵。为此,希望我能想些办法帮助她和家人缓解家里紧张的气氛,让父母重归于好。这位学生的心愿是美好的,我能理解她的心情,但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是不允许帮助来访者出主意解决问题,而是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因此,在咨询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案例,我们也可以适当的运用到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最佳效果。另一种是心理偏常的学生,他们既可能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存在心理障碍,也可能有一定的心理疾病症状。对于这类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的目的是对其进行诊断与鉴别,针对他们不同的障碍进行疏导、调整和矫正,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③若超出心理咨询范围,应及时转介,不得耽误。
【注释】
① 姚本先、伍新春.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3;7.
② 司家栋、张付山、商燕岭. 使人成为人——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24;26-36.
③ 郭瞻予.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读本[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
(作者单位:新疆奎屯市第八中学)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心理健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及重要性,引出当今颇受欢迎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围绕其基本理念、特点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进行思考。
【关键词】体验式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分析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①在当今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发展趋势、且颇受欢迎,它是学校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充分活动,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从而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维护和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潜能得到开发巅峰的综合体验课程,也是致力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人格健全发展的人文课程。它是以“活动、体验、内省、生成”为要素,目的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学生参与富有启发意义和拓展意义的活动,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潜意识,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并内化,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②笔者结合这几年教学经验的实践与感悟,分享对于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些思考。
一、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思
上好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活动主题,可按教科书的内容酌情选择,也可事先调查、与学生沟通听取建议。设计一个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不仅需要激起学生兴趣、吸引其注意力,更要有教育意义、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所感悟并能积极表达。若设计一个有关“人际关系问题”的活动方案,应事先做些准备,例如设计一些有关人际关系的问题、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人际关系情况、根据各个班级访谈和调查的结果初步设计出有关“人际关系问题”的辅导方案,其主题可以是《信任之旅》《青春你我他》《和谐人际 温暖你我》《美好同学情》等。
其次,实施之前设计好的以“人际关系问题”为主题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辅导活动,在这里我们以《信任之旅》为例。在本次课程开始之前,应向学生阐明活动的性质、目的和要求,希望同学们能遵守活动规则并能积极参加、体验和表达。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先进行热身活动“心有千千结”,活动的规则完成之后,需要同学们分享体验并表达,引出此次活动的主题“人际关系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和处理的,反思各自的人际关系是否良好等。
紧接着进入主题活动“盲行”,其活动规则是:所有的成员围成里外两个圈,里圈和外圈的人数相等;里圈的人都闭好眼睛(盲人),在听到领导者喊开始的时候外圈的人开始顺时针转圈,当领导者喊停的时候,外圈的人停止转动,此时外圈的人与其相对应的“盲人”配对;“盲人”原地转三圈后,外圈的人带领“盲人”走过预定的困难路线,期间不能有任何语言交流;一轮进行完后,进行角色互换。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分享体验,如在第一轮中各自扮演盲人或向导时的感受,而在第二轮中角色互换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通过活动受到的启发或感悟等。在听学生分享体验时,教师也可以适时说说自己的感想,倾听彼此的心声,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送给学生一些寄语、适当总结并结束活动。
最后,在每一次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束之后应及时反思,在不同班级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活动方案,让其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灵活性、教育性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真诚表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善用团体辅导室,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
团体辅导是教师或辅导人员面对多数被辅导者——学生,基于社会及团体动力的原理,运用适当的辅导技术,以协助个体自我了解、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其特点是省时省力、效率高;感染力强、效果广泛。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心理剧)、行为训练、认知-行为改变法等。团体辅导形式多样,例如促进团体成员相互认识的活动有:轻柔体操、最佳搭档等;促进成员相互信任和彼此接纳的活动有:信任之旅、镜中人等;促进成员自我探索的活动有:20个我是谁、生命线、同学眼中的我等;澄清价值观的活动有:临终遗命、生存选择等;集思广益互助解难的活动有:目光炯炯、脑力激荡等;结束团体的活动有:大团圆、笑迎未来等。这些活动各具特色,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思考,并能感悟和正确认知。若在教室里实施以上活动的任意一种,都很难操作,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施展,因此团体辅导室是最理想的选择之地。例如《敢于承担责任》这一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授课前需要同学们进行一个团体活动,其活动规则是:学生相隔一臂站成几排(视人数而定),喊一时,向右转;喊二时,向左转;喊三时,向后转;喊四时,向前跨一步;喊五时,不动。当有人做错时,做错的人要走出队列、站到大家面前先鞠一躬,举起右手高声说:“对不起,我错了!”其目的是通过这个团体游戏,学生亲身体验、分享感受,从而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敢于承担责任》,若在教室里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团体辅导室不同于教室那么拥挤、充满压力感,其温馨的室内设计、愉悦的视觉体验、宽敞明亮的空间感、轻松的环境氛围等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和喜欢,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更具有感染性和教育性,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学校心理咨询室是面向全体师生开放的,需要提前预约,随后进行咨询。心理咨询与辅导一般是补救性的措施,它所面对的学生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心理基本健康,但在生活中有烦恼,有明显的心里矛盾和冲突。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天,刚与某一班级的同学们探讨完有关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话题,准备离开教室时,班里有一位学生急忙向我跑来,希望我能抽出一些时间听她说说心里话,当时也没什么其他安排,就答应了,征得她同意之后带到心理咨询室慢慢聊,她与我谈了自己目前的人际关系情况及家庭中父母之间相处的模式,通过交谈发现令她担忧或困扰的,并不是自身的人际关系问题,而是最近一年父母之间紧张的、不和谐的相处方式使她害怕、不知所措。可以看出她很爱自己的父母,渴望拥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不愿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无休止地争吵。为此,希望我能想些办法帮助她和家人缓解家里紧张的气氛,让父母重归于好。这位学生的心愿是美好的,我能理解她的心情,但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是不允许帮助来访者出主意解决问题,而是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因此,在咨询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案例,我们也可以适当的运用到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最佳效果。另一种是心理偏常的学生,他们既可能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存在心理障碍,也可能有一定的心理疾病症状。对于这类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的目的是对其进行诊断与鉴别,针对他们不同的障碍进行疏导、调整和矫正,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③若超出心理咨询范围,应及时转介,不得耽误。
【注释】
① 姚本先、伍新春.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3;7.
② 司家栋、张付山、商燕岭. 使人成为人——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24;26-36.
③ 郭瞻予.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读本[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
(作者单位:新疆奎屯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