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心理描写训练 开启学生想象殿堂
胡运平
摘要: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抓住学生心理变化的一个个点,引导学生深入、有质量地想象,进行心理描写专项训练,在想象中充实习作内容,拓展思维空间。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会爱上习作,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关键词:想象 心理描写 习作教学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中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心理描写训练为突破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训练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途径。下面结合心理描写训练案例加以阐述。
一、想象画面描写训练
习作教学实践中,小学生知识面小,素材选择范围窄,往往觉得可写的内容并不多。可是他们的想象却是无限的,引导学生深入地想、更进一步地想,让想法上层次、上台阶,习作就有了内容,想象力也就得到了训练。
以习作教学《猜谜语》为例,谜面是“一条狗四张嘴”。我提问学生:你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画面是什么?看到这个画面你是什么反应?学生个个有话要说。有学生写道:“突然,我仿佛看到了一条狗长着四张嘴,一张在头顶,一张在嘴巴上,另两张在肚皮上,瞪着眼睛,张开血盆大口,牙齿像铁耙,一步一步地向我逼近,好像一口要把我吞下去,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战,撒腿就跑。”短短的谜面,学生各自在脑海中想象这条“怪物狗”的各种模样。
在教学习作《抽签连句》时,我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学生在纸条上分别写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写完纸条,折叠好后分别放在三个空盒里。三组纸条,学生上台随机各抽出一张,连成句子来读,连成的句子有“马云在月球上数星星”“李华在游泳池里写作业”“胡老师在电梯里卖烧饼”……错乱搭配的句子制造出一个个笑料,学生笑声不断。教师提问:挑一个句子开始想象,这个句子让你想到什么画面?你有什么话想对马云说?馬云是怎样到月球上去的?……模拟角色,现场采访。这些画面有的是荒诞的,有的是离奇的,有的是惊险的,但学生乐在其中,积极想象。
“抽签连句”游戏,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利用生活情境设计一些话题,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想象力培养。如当孩子写完作业时,问他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怎样;看到空中飞机在飞,问他如果你会飞会怎样;看着家里的闹钟,问他如果你发明了时间机器会怎样。听听孩子的想法,鼓励他天马行空地去想,训练孩子的想象力。
二、矛盾心理描写训练
学生的内心时常经历矛盾斗争,怎样将内心的两股力量斗争在习作中展现出来呢?
习作《憋气比赛》让学生学习描写自己的矛盾心理。在比赛中你是悄悄地偷吸一口气(作弊),还是继续抿紧嘴巴,捏紧鼻子?你是受不了了,松开手呼吸,还是继续坚持?学生的内心经历了一个思想斗争的过程。因为师生有言在先,全班最先松手呼吸的人要接受惩罚,作弊的人要加倍惩罚,所以比赛中每个学生都不会轻言放弃。
他们的小脸一个个憋得发红,有的眉头紧皱,身体开始在摇晃,有的腮帮鼓鼓,故作镇静,学生的内心正在体验这种矛盾的心理。课堂教学正是要引导学生捕捉这种心理的变化,写出思想上的斗争。
习作《内心的辩论会》是继续强化矛盾的内心体验,选择学生曾有过的经历,如“课堂上想上厕所是忍还是报告老师”这个话题,展开辩论。
这种矛盾的心理在“憋气比赛”中,是“憋”还是“松”,学生已有了细腻体验,并能结合自己的身体反应来写。那么,学生是否会迁移运用呢?课堂上运用角色体验法,学生扮演“忍”的角色,老师担任“不能忍”的角色,进行师生辩论,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矛盾心理。通过辩论,学生说出选择“忍”的几大理由,如怕老师不高兴、同学会笑话、快到下课时间了,还有学生猜想这可能是在学校的公开课上,怕会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不好印象,给班级脸上抹黑。
通过辩论,学生梳理出了内心矛盾变化的五个点:忍忍会好的;老师会生气;同学会笑话;还剩5分钟,坚持一下就下课了;忍无可忍。学生在每个点上都写出了自己内心的纠结和身体出现的反应。
生活中,学生也会时常经历这种矛盾的心理,比如跑步到了一定的极限后是坚持还是放弃;上学迟到了是如实解释原因还是随便找个理由;考试卷上老师改错了一题是要分数和名次还是要诚实。学生能够把握这种矛盾的心理,进行角色体验,写出思想上反复斗争的几个回合,矛盾心理就能有血有肉。
三、内心推理描写训练
人的大脑,经常会由一种现象自然联想到下一个现象,这种联想甚至是不由自主的,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进行了“推理”。如冬天,室外刮起了大风,你走在大街上不由得裹紧了衣服,那是因为你有了“起风了,天会更冷”的推断。下雨步行,我们挑没有积水处行走,那是因为你有了“下雨,走在积水处会弄湿鞋袜”的推想。这些“推理”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而我们把这种习惯背后的过程给忘了。
习作《猜猜我是谁》训练的内容正是让学生描写内心的推理。学生先逐一观察本小组内各位成员的衣着、体貌特征,而后挑选一名挑战者上台,戴上眼罩,蒙上双眼,再请小组内的一名成员上台当模特。挑战者根据双手触摸到的信息,如头发、头饰、衣服、眼镜、手表、脸形等,分别进行推理,通过排除法,判断出触摸的是哪位同学。本节习作课的重点是写出推理过程,一步步推理出模特是你所说的那位同学。
在游戏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为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提高推理的实效,避免后来参与游戏的挑战者重复前面同学的推理判断,老师适时互换上台学生的头饰、眼镜,互调外套等物品,让学生去猜。这样一来,提高了推理的趣味性和难度,学生的习作更加有趣。
习作《老虎、杠子、鸡、虫》训练的内容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内心推理过程的描述能力。比赛规则:老虎吃鸡、鸡吃虫、虫咬杠子、杠子打老虎。同桌互赛,三局两胜制。在描述中,三局比赛出招前的推理判断是描述重点,分解如下:
第一局:对方没出招,你的想法、推理,对结果的推测。
第二局:承上启下一局,你出什么招?出招跟第一局有什么关系?
第三局:决定胜负关键一局,再出什么招?总结前两局经验,推理怎样出招。
学生心中各种各样的“推理”,往往一闪而过,需要留意才能捕捉到。对于学生而言,观察只是基础,重要的是思考、推断。做一个善于思考和推断的人,笔下才会有无穷的文字。一个人看到的现象可以消失,但思考和推断永远不会结束——只要你愿意。
人内心的活动稍纵即逝。教师可以进行系统的专项训练,让学生内心对事物变得敏感起来,去捕捉每个时间节点心理的细微变化,放大体验,引导描写。在一次次的心理描写专项训练中,学生的作文从平淡无奇的“丑小鸭”升华为令人称道的“金凤凰”。
在一次次习作实践中,关注学生的不同心理体验,聚焦心理描写,学生的想象力就犹如插上了一对翱翔的翅膀,习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也爱上了写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黄大灿 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