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新闻传媒人才的策略探析
孙士生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快速发展,急需补充大量的新生力量,许多地方高校相继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但人才培养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地方传媒事业发展的需要。且不说目前地方电台、电视台、网站紧缺主持人、广告策划人和采编人才,就连高校培养的广播、电视记者也是会写文字稿的多,不会使用同期声、不敢出镜、难以驾驭现场报道的情况屡见不鲜。在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能否培养出适应媒体转型的应用型新闻传媒人才,成为摆在地方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方高校新闻传媒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脱离地方高校实际
起初,许多高校由于缺乏新闻传媒专业的教学经验,往往按照中文专业培养学生,“拼凑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存在着滞后现象,教师在讲授新闻应用性课程时流于操作层面的演示,对广播电视新闻所特有的采写编评特点一带而过,缺乏深入讲解和分析;后来部分地方高校又盲目攀高,建设“一流大学”,按“国际标准”培养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教学设备老化或备而不用,教学实习基地不稳定
新闻传播是一个高投入、重装备、技术更新快的事业,必然要求新闻传媒课程体系的设置适应这一行业特点,强化硬件建设,建立相对稳定的实验实训室(基地)。许多学院当初开设新闻传播专业就是跟风,很少有设备甚至根本就没有。近几年逐渐增添了一些新设备,但有效应用率不高。一些新买的设备不会用、没人教;一些高校还在使用被广播电视新闻单位淘汰的产品,设备老化导致传播观念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学生工作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学习和适应新的传播技术。
(三)教师缺乏新闻实践经验,理论和实践脱节,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从事新闻传媒教育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绝大多数是从院校到院校,本身接受的就是学术型、理论型的训练,在没有实践经验的情况下执教,很容易走理论型的老路子。有些刚改行过来的教师连新闻业务的流程都不懂,只是纸上谈兵。而新闻传媒工作却是一项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面对业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推陈出新的改革,一线教师显然感到力不从心,教学质量自然难以保证。比如新闻专业的学生不开新闻摄影课,只讲授基本的摄影知识,在图像传播时代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四)一些地方院校地域相对偏僻,学生方言浓厚,推广普通话有难度
除了播音主持的学生,其他传媒专业的学生对普通话重视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养效果,因为普通话是一个合格的传媒人才所必备的交流工具。
二、培养应用型新闻传媒人才的对策路径
(一)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特色
在媒介融合和媒体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以报业广电为对象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落后。因此,地方高校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教学体系,创新育人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培育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一些高校如临沂大学按照传媒类专业的职业导向,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分解为不同类别的课程模块,以模块化课程替代传统新闻传媒类专业教育追求体系完整、逻辑严谨的学科课程,构建灵活性、多样化、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由通识素质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毕业创作(设计)等构成的课程体系。以新闻学本科为例,可以在一、二年级学完公共课、基础课的基础上,将新闻系的学生分流为报纸新闻与电子媒介新闻两个专业方向,突出特色技能培养。加强学生口头报道、主持节目、现场报道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还结合实际开设一些广播电视工程技术方向的课程,实现专业方向上的文工交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及时把握技术前沿的发展,以适应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工作的需要。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实施寒暑假“小学期”制度,利用寒暑假分批次组织大一、大二学生到中央和省市媒体培训实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的循环过程学习知识、训练能力,学与做融为一体。
(二)更新教学设备,完善教学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地方高校办好新闻传媒类专业必须花大力气更新设备,可以说,完善教学手段已成为新闻传媒教育的当务之急。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随着国家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重视,经费逐年增加,学校应当专款专用,加大投入,建立完备的实验室和演播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二是联合新闻单位,争取到淘汰设备,然后再添置部分新设备,建立模拟实验基地,让师生“演习”“练兵”,缓冲和减少学生到传媒一线时,面对一大堆新设备、新技术的茫然和困窘;三是以学校、社会广播电台、电视台为依托,把这些单位建设成为学生长期、定点的实习基地,定期地、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实习,让他们尽快熟悉和掌握新的传播设备,弥补在学校难以接触新设备的不足。
(三)重视师资培养,业界学界携手
目前行之有效的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送出去”,选送有培养潜力的教师到中国传媒大学等重点院校学习深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新知识,建立与国内一流传播学者的广泛联系。由于地方高校新上传媒专业,教师多数不是科班出身,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是重中之重。二是“走出去”,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让教师走出学校,到新闻单位做兼职节目主持人、记者或编辑。一方面,使教师更好地了解新闻单位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使教学目标更有指向性;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及时掌握新闻前沿的最新动态,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实际问题,缩小理论教学与新闻实践的差距。三是“请进来”,扩大兼职教师队伍,补充师资力量。聘请业界精英承担业务骨干课的教学,激发学生职业兴趣,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高学生职业实务能力。
(四)改革教考方式,提高综合素质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体到新闻传媒类课程的教学,教改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中要变满堂灌为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训练,注重能力培养。教师还要不定期检查学生笔记,督促学生养成随手就记的采访职业习惯;模拟新闻发布会,请同学即兴提问,练就其敏锐反应能力;课上课下,要求学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分析音响、音像节目的优劣,培养其良好的总结、归纳能力;带学生去新闻单位看电视节目拍摄现场,加强其观察能力。可以实行学习过程活动化,对专业理论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研读、撰写心得、交流讨论、分析案例、实际操作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将理论学习的“记诵之学”变为“致用之学”。
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采取增加读书作业量和改革考试制度等方法。在增加阅读量方面,每个学期开始,授课教师要列出一定的参考书目,其中包括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要求学生课下配合教学内容阅读,并做出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定期组织课堂讨论,检查读书效果,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配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要对考试和毕业论文模式也进行相应的改革。不单纯地根据期末考试一张试卷评价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课堂发言、读书笔记以及实习作业都以平时成绩列入期末成绩综合考评,期末试卷的卷面相当一部分应是与实践紧密相连的论述题,改变文科考试死记硬背的模式,对学生从记忆力的考试逐步转变到综合素质的考核、培养上。根据课程性质不同,实行命题方式多样化,将试题内容分为 “专业理论认知与理解”“专业技能设计与操作”和“专业实践反思与评价”三个模块,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养。毕业论文按照新闻传媒业的实际需要,以毕业创作(设计)取代理论性学术研究论文,真正实现课题研究实用性和工作实践真实性的有机结合,树立培养全媒体型人才的教育理念。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