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制清产核资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措施

姚海英
摘要: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重组的进程之中,通过对资产的并购重组、资产注入、上市等方式,达到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资产资本化率、提升资本证券化水平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国有企业改制清产资重组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积极探索国有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准入券”,重新对企业资产进行客观有效的核定,在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条件下,较好地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清产核资;挑战;解决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有企业面临改制重组是时代的要求和产物,也是国有企业向现代化新型企业迈进的必由之路,由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清产核资工作涉及面较广且极其复杂,为此要充分认识到国有企业改制清产核资工作中面临的挑战,采用综合账务清理、资产清查、价值评估等客观有效的核定工作,较好地防范国有企业资产的损失,推动国有企业长远健康发展。一、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清产核资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及意义分析
(一)挑战
1.国有资产保值与改制重组后持续增值的挑战
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避免国有资产出现流失的现象,而如何保障国有企业资产保值与改制后持续增值之间的关系,就是国企改制重组面临的挑战。
2.特殊交易与新会计准则衔接的挑战
在全面推行新会计的趋势下,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审计也面临特殊交易与新会计准则衔接的挑战,如:企业合并股权的受让方与转让方会计处理的衔接度不足;企业改制重组中辞退福利的规定與新会计准则不相一致等。
3.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挑战
国有企业改制的并购重组之中,存在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纠结关系,如:换股方式下的重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交易以上市停牌前20个交易日加权平均价的90%作为重组资产折股的锁定价格,即公允股价。然而,评估机构对于本次重组资产则是采用收益法和成本法两种方式进行价值评估,并且收益法的评估值明显要比成本法的评估值超出诸多,这是由于会计对于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获得的长期股权投资规定其成本为审核获批后的实际交割日的公允市价,随着时间的变化,实际交割日的公允市价成为了历史成本,出现较大的溢价现象[1]。
(二)意义分析
国有企业清产核资是依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方法进行国有资产的账务清理、清查,全面核实国有企业的资产价值,认定国有企业的各项资产损益情况,具有如下重大意义:
1.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国有企业改制清产核资通过对国有企业所有资产负债、权益的清查、清理,可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完整地掌握国有企业的资产及资金情况。
2.杜绝国有企业资产的流失。国有企业清产核资是极其复杂的工作,可以通过国有企业改制清产核资及时发现和杜绝资产流失的现象和问题,如:对房屋、土地等具有升值空间的实物资产的评估;房屋租金过低或无偿使用等。
3.解决国有企业长期以来遗留的历史问题。国有企业在自身的改制重组、人员变动、制度建构等过程中,难免存在无法突破的现实遗留问题,由于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由来已久、难以找寻到解决的突破口,是国有企业的“老大难”问题。为此,可以借助于企业改制清产核资政策进行历史遗留问题的最终解决,从法律上、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二、国有企业改制清产核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清产核资的重视度不高
在国有企业改制的清产核资工作之中,有部分企业领导人和管理者缺乏足够的认知和理解,没有充分认识到清产核资是企业资产评估的前提和基础,这就使部分企业没有依照规定的清产核资流程和程序进行操作,无形中增大了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评估的工作量。还有部分企业存在私自进行改制、违反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问题,导致企业存在报表不实的现象,难以为清产核资和评估提供完整、准确的财务依据。
2.国有企业改制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范畴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改制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工作较为复杂,牵涉而较广,为此必须对国有企业改制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的范畴进行明确的界定,以做到企业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然而,在实践操作之中却存在企业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范畴不够完整的问题,对于关闭、停业等难以为继的国有企业没有纳入到清产核资的范畴之内,没有明确企业在清产核资中应当承担的债权责任,对于土地使用权也缺乏相应的规定和评估,这就使国有企业改制后对整体产权转让、划拨的土地长期无偿使用,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3.缺乏清产核资工作的主体性认识
部分企业对于清产核资工作缺乏主体性的正确认知,错误地认为清产核资工作是中介机构的工作内容,与自身无关,将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全部交由中介机构实施和操作;还有部分企业管理者片面地认为清产核资工作就是属于财务部门方面的工作内容,与其他部门的工作没有关系,这就使国有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和限制,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实施效果。
4.存在清产核资中的财务方面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之中,还存在以下方面的财务问题,具体表现为:(1)资产清查中“账、卡、物”相对应的问题。由于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部门缺乏相互的联动性,导致企业账面资产与实物资产不相符合的问题。加之企业中还有一些特殊资产,当工作人员缺乏细心的全面盘点条件下,也会产生账面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问题。(2)往来科目长期挂账问题。由于企业存在因历史原因而难以实现的债权问题,这就使之一直处于挂账、未做处理的状态,存在财务上的往来科目长期挂账的问题。(3)资产盘盈的问题。企业不仅存在各种资产损失如:投资损失、存货损失、应收账款损失及固定资产损失,而且还存在固定资产盘盈的状况,这些固定资产盘盈的实际情况存在账面上无法处理的问题。(5)资产账面价值的问题。由于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与年限选择相对灵活,这就使不同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资产净值产生较大的影响[2]。
三、国有企业改制清产核资工作的问题解决措施分析
(一)重视清产核资工作
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以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批复文件为前提,对国有企业总公司及子企业的资产核查和评估,并依循国家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操作,避免违规操作的现象,在全面出具正式的资产评估报告之中,对企业的清产核资后的资产和负债具体明细进行标明,确保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顺利实施。
(二)明晰国有企业改制清产核资的范畴
要对国有企业总公司及其子企业进行全面、彻底的资产清查和核实,清点企业资产的来源和去向,要在全面划分国有企业子机构的前提下进行资产评估,对于确定存在清產核资难度的子企业应当附加说明,将其作为账面数作为清产核资结果。同时,对于关闭、停产的国有企业要将其纳入到清产核资的范畴,并将划拨土地的使用权纳入到清产核资工作内容之中,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现象。
(三)确定企业清产核资主体
要摆脱和摒弃错误的清产核资主体性的认知,要将国有企业作为清产核资工作的主体,避免依赖于中介机构或财务部门的错误思想,要承担国有企业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争取企业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开展。
(四)解决清产核资工作中的财务问题
要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在相互协调和联动的条件下,做好清产核资的核查、清理工作。
拟定切实可行的清产核资方案和计划,实现资产价值管理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型进行资产梳理,较好地解决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中存在的“账卡物”不相对应的问题。同时,要采用预防为主、规范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加大对企业资产的监管力度,避免资产设置账外账的现象,杜绝往来长期挂账的财务问题。并依照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避免因账面价值原因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3]。
综上所述,要充分认识到国有企业改制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全面做好企业资产的清点和核查工作,确保国有企业资产的客观、真实和准确,避免国有企业资产的流失和浪费现象。
参考文献:
[1]刘明越.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3.
[2]田至立.管窥破产企业清产核资专项审计——以资产核实问题为例[J].中国内部审计,2013(11).
[3]邹丽岩.国有企业改制清产核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19).
(作者单位:河南鹤辉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