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美学背景下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探讨

    钟艺洁

    摘要:近代以来,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遍了中国大地。为了迅速发展,人们开始接受外来思想观念,借鉴外来经验,移植外来各种样式。西方的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想影响着中国设计的各个方向,后现代主义美学也成为现代各类设计中的一股主流思想。后现代主义美学思维具有非理性、否定本位主义、否定同一性的特点。本文以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想的背景起源和特征为出发点,结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探讨当今全球多元化背景下现代艺术设计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传统美学;一、后现代主义美学的产生背景及特点

    自工业革命以来,以机器为主导方式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科技给人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让人们对科技产生了依赖,他们认为机器的时代无所不能。科学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经济的同时,负面效应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成为经济发展首要思考的关键因素。就此以批评理性,注重差异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席卷全球。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产生源自一场自发的社会思想运动,是社会思想发展的必经过程。后现代主义是各类思维的混合体,是由统一理论基础所建立的一种思想流派,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这种多元化思想特点也是当今世界各领域所认同的发展方向。

    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大约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批判现代主义,批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思维。在后现代的学者看来,人类面临的灾难和困难大多来源于现代主义的理性思维,想要彻底否定现代主义必须先批判理性,解构理性,跳出理性思维的怪圈,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所努力的方向。

    二是反对现代主义以人类为主要地位的思想观念,主张构建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生态问题,消除人类长期占据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的思想意识。并且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内在关系,对现代主义倡导的“本位主义”思想不予认同。后现代主义主张取代现代主义中以人为基础的主体性,目的是消除和缩小客体他人和主体自我的沟通界限和交往距离。

    三是反对事物的同一性,强调个体的差异性,对一些所谓的真理持有怀疑态度。他们认为有差异的事物不应该被完全消除,矛盾的事物也可以汇集在一起,以体现事物发展的多面性。大卫·杰弗里·史密斯曾经说过:“后现代主义最积极的贡献,便是不满足于稳定的、陈述式的基础,而极力地寻求人类理解的阐释性基础。”可以看出,现代主义更多关注于事物的外在表现,而后现代主义愈加迫切地揭露事物能够产生的各种方面的意义。二、后现代主义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近些年来,对于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想引入国内存在着普遍的争议性。有些学者认为西方世界的后现代主义思想与中国本土的精神文化不合,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如果不能掌握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趋势,便会造成学术盲区。自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立,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全球化的支持与影响。同样,各国文化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各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也越来越一致。后现代主义聚集了各类复杂的思想观点,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的发展必将与后现代主义产生联系。

    不可否认后现代主义美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中国接收现代主义美学思想和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想的过程中包含有部分的消极因素,这些因素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和精神,这与中国的文化建设方向反其道而行之,使中国传统文化陷入两难的境地。但是从其他方面看待,后现代主义美学改变了人们固有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革新,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世界、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多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应与世界新兴文化具有良好互动,学者许纪霖称:“后现代不仅仅是一个独白的时代,而应该是一个对话的时代。”因此,国人对于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想的态度应当深刻剖析其本质,肯定其价值,立足于本国的基本国情上确定我国传统文化今后的发展方向。三、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粹

    人们对美的研究已经多年的历史,自从人类社会形成后,人们对美的认识过程便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加深。中华民族对美的认识起源于奴隶社会,在各种名家著作中提出的“美”往往与哲学思想相融合,虽未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学科体系,但是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在现代艺术设计美学中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传统美学的思想精髓将继续影响现代艺术设计的思维方式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

    我国设计的美学审美主要受儒家“中庸之道”的影响,首先“中和之美”是中庸学说的具体审美追求。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强调在装饰设计上既不能过于繁饰,同时在色彩和尺度等方面也要均衡把握。可以看出“中和之美”也成为了一种创作法则并对艺术审美产生了独具的约束力;其次儒家思想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与唯物辩证主义的适度原则相像,意思都在告诉人们对创作的表达需要掌握分寸,“过了”有伤大雅,而“不及”则达不到雅、兴的目的。“中和之美”的艺术精神在不同时期、不同时代均有体现,这也是我国各朝代艺术大家们所追求的审美典范。在现代设计不断发展的今天,适用于现代艺术的美学法则还在不断更新和探索。

    传统美学的思想还集中反映在儒家思想的“仁”字之中,“仁”是儒家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之一,“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人与人关系的同时也缓和了人与人之间相处存在的矛盾,这便体现出儒家美学理论中的“仁和之美”。所谓“仁和之美”是指仁善的道德标准与和谐相处关系之间的有机平衡,同时其审美要求将道德观与审美观相结合。“仁和之美”是中国传統美学思想的重要审美特征,这需要我们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克服两种主要的思想误区:一是只注重品德内容,忽略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二是只追求特有的艺术模式,而忽视道德内容的外在审美主义。

    “和合之美”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维中重要的审美理念,它要求人们在审美过程中重视和谐与统一。与西方传统对立性、局限性思维不同的是,中国传统审美更注重辩证和整体性。《周易》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人在天地之间,与天地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且汉代以后儒家提出“天人合一”的说法便是对这一观点的肯定和补充。“合一”是一种自然的、不自觉的“合一”,它更加注重追求人文主义精神中的感性与道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运用“和合之美”的审美思想能让我们充分考虑整体设计作品的效果,注重作品内部元素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环境与作品之间的协调统一。

    四、多元背景下的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

    当今各国文化交流密切,共同交织形成了一副百花齐放的思想局面,因此中国的现代艺术发展道路也应结合当下的思潮形式作出积极的应对策略。现代艺术设计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反映出当下我国文化建设的方向,同时表现出人们对审美价值的追求。现代艺术的设计精神应联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每个设计作品中都必不可少。

    现代艺术设计的关键点在于“新”,每个艺术家和设计师都希望自己的艺术创作品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会不断地接受新鲜事物,试图从中寻找到与自己设计作品契合的新思想,吸引大众的目光。习主席也曾强调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最根本目的不是要求我们斩断对所有传统文化的追求,盲目接受外来观念。创新是在已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艺术再造。对于我国传统的美学进行创新,应根据传统美学思想的特点,将现代科技、材料的发展、设计中物与人的关系进行结合、升华,并对外来的文化思想进行过滤和筛选,赋予当今设计新的视觉影响力。现代艺术设计之所以能在各领域取得成就,与前人的审美经验和成果密不可分。由于地域环境、民族风情、文化底蕴等方面的差异,使得现代艺术形成了各种风格流派。我们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成出新,并在运用传统美学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设计改造,才能推动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道路越走越好。

    現代艺术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案例并不少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含的门类十分广泛,书法、汉字、思想、绘画等都属于其中。当下设计作品一般利用传统元素进行拼贴变换,例如近年大火的文创设计,便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再利用,但是目前多数的现代设计例如平面设计、包装设计依旧停留在浅显的元素复制阶段。为此我们应当思考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正确引导大众的审美取向。

    人们的审美观点总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最初极简主义的大热,到现在具有批判性思想特点的后现代主义,大众每一种思想上的转变都是通过设计这一行业的传达和引导。不得不说,设计能使得市场变得更加挑剔和敏感。例如当今的购物倾向从大众设计逐渐转变为小众设计,消费者对于一个商品的选择不仅能体现出它的实用功能,而且折射出不同人对相同事物的不同选择倾向。这种选择倾向可能体现在商品的外在表现上、设计风格上、心理层面上等等,但是不管出于哪种原因,总是有一个点能够打动商品的使用人群。因此,中国的现代设计作品想要更好地顺应当今文化思想的发展形势,就更需要具有批判思维,对与现代发展不契合的文化进行摒弃,克服消极因素。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思想的研究,是营造具有东方美学意境的现代艺术设计的必备条件之一。中国传统文化铸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个辉煌的成就,它必将继续对中华文明起到无处不在的影响和作用。

相关文章!
  • 双创时代下的应用型高校网络与

    潘金莹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创新,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以传统模式为主的

  • 初识原生态拉玛人民歌“开益”的

    宋佳雯摘要:在2006年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首次提出原生态唱法的时候,原生态音乐文化就被广泛关注和谈论,因此引发了音乐学界和社会

  • 创新驱动下产品设计与开发策略

    刘翠摘要:当前我国非常重视产品设计以及开发方面的工作,因为如今创新驱动下,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影响与发展相结合,只有新颖的创意理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