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
何维东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重要的教学构成.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很多体现形式,教师需要落实的教学要点也十分多元.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应当首先给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做探究与革新,多利用情境创设的模式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对相应知识有更深入的学习感受与认知,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提供帮助.
一、锻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应当在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中不断发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并且在课堂上展开有针对性的问题探析.进入高中阶段后,教师的教学指导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都可以相应发生变化,课堂上不能再以教师的知识讲解作为主导,而是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效的探究空间,并且鼓励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并且实现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各种趣味化的学习探究活动,也可以基于知识教学设计各种开放式的探究环节,这些都可以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带来依托.在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会更强,并且可以基于各类问题的分析解答加强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这些都会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带来推动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设计趣味化的自主实践活动,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制酸碱指示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教学课堂上让学生探讨酸碱指示剂制作的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更好地感悟相关的知识原理,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由于学生在初中时期的化学学习中就已经了解了酸碱指示剂,但是对其工作原理并不熟悉,因此,想要完成这个学习任务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研习探究.这样的活动方式给学生的学科能力锻炼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和平台,不仅有助于学生感受化学课程的趣味性,也是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有效锻炼.
二、基于情境创设锻炼学生科学素养
在有些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创设学习情境,这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方法.教师应当结合不同的知识点设计差异化的教学过程,尤其是在展开新知识教学时,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印象,有效的方式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趣味化的实验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与好奇,促进学生更快地吸收掌握知识原理.教师也可以在展开演示实验时设计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教师的实验过程,促进学生对于课堂有更充分的融入程度,让学生能够快速吸收实验背后的知识原理.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推进过程,透过轻松直观的情境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也会在有效的学习探究环节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掌握程度,更加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建立.
例如,在进行“钠、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时,讲到“钠的性质”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实验情境.教师首先小心地将滴管之中的水滴到暗藏在酒精灯灯芯处的钠上,以此形成一个“滴水生火”的小魔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其主动参与到实验观察之中.学生看到这个情境后都非常好奇,很想知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且会纷纷融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这不仅能够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将要学习的化学物质的典型性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教学的逐渐推进,教师可以在化学课堂上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這也是让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断强化的教学过程.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一些相对简单的内容,如自读课本、明确知识要点、形成整体的学习印象.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应的提问,让学生读完课本内容后加以解答,这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强化训练.
例如,在教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这一节内容时,考虑到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且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自学的形式展开这节内容教学.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中的内容,随后,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促进学生的知识吸收掌握.多展开这样的训练方式会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知识学习印象,也会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带来良好的推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