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引智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翟鹤
[摘 要]高校引进外国智力工作是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加强前沿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引进外国智力工作应强调效益当先的原则,定位为服务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这样才能使引智工作具有发展和活力。拓宽引进外国智力的渠道是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础,提高外国智力资源的聘用效益是促进高校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的发展,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引智;内涵建设;聘用效益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69-02
一、高校引智工作的定位
高校引智工作定位为以服务科研、教学为目标,通过外国专家引进国外相关领域的先进实用技术、科学管理经验,推动本单位、本领域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引进外国专家必须强调聘用效益,使高校切实在学术研究(学术效益)、经济收入(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社会效益)等方面获得效益,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学术效益是指高校现有师资团队通过引进外国专家及时获取某一领域先进的技术变革和管理经验,协助促进专业建设、实验实训场所建设;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引智成果转化,将外国专家带来的科研技术和管理经验转化为可投入生产的物质成果,直观体现为高校的经济收入;社会效益是指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科研项目、学者互访进修和学生交流等项目,提高高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打造教育品牌。
二、高校引智工作的目标
高校引智工作的目标是加强内涵建设。2008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出台,该计划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12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龙头,带领和推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千人计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人才引进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为地方高校引智工作指明了方向,即注重质量和结构而非数量和速度,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层次地引进外国高层次人才。
三、加强外国智力资源管理
(一)外国智力资源的类别
目前在高校工作的外籍人员根据其工作性质的类别和技术含量,主要分为语言类教师、文教类专家、高端外国专家和“外专千人计划”的专家。
语言类教师是指从事语言类教学工作的外籍教师,大多数承担口语课程的教学工作,其工作性质和工作量等同于普通教师,需要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专业建设改革等工作。语言类教师的入职条件只需满足学士学位,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即可,门槛相对较低。
文教类专家是指高校为进行科研攻关,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所形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及先进的管理方法等而聘请的外国技术管理专家,不包括从事教学的外籍教师。文教专家一般应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在本研究领域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和一定的科研或技术技能。
高端外国专家是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等为解决生产、科研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目前国内尚未解决的技术和管理难题而聘请外国专家。高端外国专家一般应具备博士学位或教授职称,能够引领团队进行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开发等工作,在本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外专千人计划”所聘专家是指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需求,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引进500至1000名能够推动关键领域突破、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新兴学科建设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引进一批重点领域国际化创新团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国外智力支持的高层次外国专家。
(二)高校外国专家来源结构与问题
各个高校基于地域、办学理念等方面的局限性,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获取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信息渠道比较狭窄。现阶段,高校的外籍教师大多数通过省市教育厅下属教育交流协会介绍,作为语言类教师引进,流动性较大。高端的外国专家主要是通过每年各省市外国专家局提供的名录选择,与拟聘专家用电子邮件联系,其简历中所描述的工作经历与高校所需专业往往无法完全匹配。各省市外国专家局每年会组织海外人才洽谈会,部分高校通过国际人才交流洽谈的方式引进国外人才。
由于办学理念、科研经费、人才发展等外界因素限制,我国高校引智的渠道相对狭窄,影响了海外人才引进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高校引进外国专家应多层次、宽领域,注重拓宽聘请外籍教师和高端专家的渠道,以能够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引进外籍教师或专家应优先为高校重点专业引进,促进其建设。
(三)引智专家绩效考核
1.建立语言类外籍教师绩效考核制度
语言类外籍教师的绩效考核原则应明确考评工作均服务于教学质量,重视外教的教学工作和能力发展。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应动态调整,对数据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围绕外教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予以考评,力求反映外教工作的总体状态。参评人应包括部门负责人、同行听课和学生,考核内容包括外教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2.建立高端外国专家绩效考核制度
高端外国专家一般以短期培训或依托科研项目的形式引进。可根据专家的学术水平和项目任务,实施“课题项目管理制”或“任务合同管理制”,公开科研经费和引智项目配套经费的用途,明确双方的工作职责,提高了引智项目的有效实施和外国专家及其团队的工作效能,使高校引智工作服务教学和科研的总目标落到实处。
四、完善高校引智工作管理运行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引智工作主要采用名誉聘请、短期交流、项目依托和直接引进。应设计符合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引智工作理念,以提高聘用效益为工作导向,使外国专家的管理工作环环相扣,做到“全覆盖、无缺失、无重复”,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引智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引智工作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引进一名外国专家至少需要外事部门、教学院系、人事劳资几个部门相互协调工作,分别负责专家的聘请、工作安排、日常管理、绩效评估、薪酬社保等事项。用人部门一般只负责外国专家的聘请和日常管理,外事部门负责办理《外专证》和居留许可,人事劳资部门发放薪酬和缴纳社保。由于涉及的部门较多,所以会出现信息共享不够全面或工作无法衔接的问题。
(二)梳理清晰的引智工作流程
高校应明确自身引智工作目标和需求,按照“计划—试用—引才—留才—成果转化”的工作环节,梳理工作流程。应设置引智专家试用制度,确保专家的学术水平和研究领域符合高校引智工作的需求,双方统一思想后正式引进。为确保研究成果的使用和转化,高校应与外国专家签订项目任务书或科研成果合同书,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有效提高管理的效能,保障高校引智工作的权益。
(三)加强引智工作科学管理机制建设
目前国家外国专家局对外国文教专家和聘任单位实施资格认可和合同管理制度,即对符合文教专家聘任资格的单位发放《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许可》,对符合外国文教专家条件的外国人发放《外国专家证》。每年由各省市外国专家局组织年检工作,对聘任单位的专家聘请情况、日常管理工作、安全应急管理、特色工作、工作配合、工作成果进行打分评价,按照打分结果分级管理。
五、提高外事部门管理效能
提高外事部门的管理效能是做好引智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应做到:
(一)加强与外事部门的合作意识
外事部门应参与高校学科发展规划、科学研究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国际合作规划的制定,立足高校整体发展的方向开展引智工作。应定期对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等工作开展调研,熟悉二级学院和科研部门对引智专家的需求,使引智工作与高校发展建设有机结合,有效服务于学校的发展。
(二)提高外事干部素质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外事干部队伍是高水平国际交流工作的基础。一名合格的外事干部需要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和政治素质。外事干部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是沟通和交流的基础,同时,其还要了解各国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了解高校的重点学科、科研项目和未来方向,以便于在引进外国人员之前双方更好地交流沟通专业需求;要熟悉国家对引进外国人才政策和聘请、延签、社保等手续的具体办事流程。
六、结语
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拓宽引进外国智力的渠道是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础,提高外国智力资源的聘用效益是促进高校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的发展,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举措。高校的各项工作都应坚持以提高效益为工作目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高校引进外国智力工作坚持效益当先,是高校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引进外国智力工作应定位为服务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效益当先的原则应渗透在引智工作的全过程和每个工作步骤,才能使引智工作具有发展和活力,为高校发展引进智力资源。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思安,陈昌贵.高校引智工作应讲求效益原则[J].东北师大学报,2003(4).
[2] 张立军.当前高校引智的现实问题与机制建设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11).
[责任编辑:刘凤华]
[摘 要]高校引进外国智力工作是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加强前沿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引进外国智力工作应强调效益当先的原则,定位为服务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这样才能使引智工作具有发展和活力。拓宽引进外国智力的渠道是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础,提高外国智力资源的聘用效益是促进高校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的发展,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引智;内涵建设;聘用效益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69-02
一、高校引智工作的定位
高校引智工作定位为以服务科研、教学为目标,通过外国专家引进国外相关领域的先进实用技术、科学管理经验,推动本单位、本领域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引进外国专家必须强调聘用效益,使高校切实在学术研究(学术效益)、经济收入(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社会效益)等方面获得效益,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学术效益是指高校现有师资团队通过引进外国专家及时获取某一领域先进的技术变革和管理经验,协助促进专业建设、实验实训场所建设;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引智成果转化,将外国专家带来的科研技术和管理经验转化为可投入生产的物质成果,直观体现为高校的经济收入;社会效益是指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科研项目、学者互访进修和学生交流等项目,提高高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打造教育品牌。
二、高校引智工作的目标
高校引智工作的目标是加强内涵建设。2008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出台,该计划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12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龙头,带领和推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千人计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人才引进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为地方高校引智工作指明了方向,即注重质量和结构而非数量和速度,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层次地引进外国高层次人才。
三、加强外国智力资源管理
(一)外国智力资源的类别
目前在高校工作的外籍人员根据其工作性质的类别和技术含量,主要分为语言类教师、文教类专家、高端外国专家和“外专千人计划”的专家。
语言类教师是指从事语言类教学工作的外籍教师,大多数承担口语课程的教学工作,其工作性质和工作量等同于普通教师,需要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专业建设改革等工作。语言类教师的入职条件只需满足学士学位,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即可,门槛相对较低。
文教类专家是指高校为进行科研攻关,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所形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及先进的管理方法等而聘请的外国技术管理专家,不包括从事教学的外籍教师。文教专家一般应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在本研究领域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和一定的科研或技术技能。
高端外国专家是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等为解决生产、科研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目前国内尚未解决的技术和管理难题而聘请外国专家。高端外国专家一般应具备博士学位或教授职称,能够引领团队进行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开发等工作,在本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外专千人计划”所聘专家是指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需求,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引进500至1000名能够推动关键领域突破、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新兴学科建设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引进一批重点领域国际化创新团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国外智力支持的高层次外国专家。
(二)高校外国专家来源结构与问题
各个高校基于地域、办学理念等方面的局限性,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获取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信息渠道比较狭窄。现阶段,高校的外籍教师大多数通过省市教育厅下属教育交流协会介绍,作为语言类教师引进,流动性较大。高端的外国专家主要是通过每年各省市外国专家局提供的名录选择,与拟聘专家用电子邮件联系,其简历中所描述的工作经历与高校所需专业往往无法完全匹配。各省市外国专家局每年会组织海外人才洽谈会,部分高校通过国际人才交流洽谈的方式引进国外人才。
由于办学理念、科研经费、人才发展等外界因素限制,我国高校引智的渠道相对狭窄,影响了海外人才引进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高校引进外国专家应多层次、宽领域,注重拓宽聘请外籍教师和高端专家的渠道,以能够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引进外籍教师或专家应优先为高校重点专业引进,促进其建设。
(三)引智专家绩效考核
1.建立语言类外籍教师绩效考核制度
语言类外籍教师的绩效考核原则应明确考评工作均服务于教学质量,重视外教的教学工作和能力发展。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应动态调整,对数据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围绕外教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予以考评,力求反映外教工作的总体状态。参评人应包括部门负责人、同行听课和学生,考核内容包括外教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2.建立高端外国专家绩效考核制度
高端外国专家一般以短期培训或依托科研项目的形式引进。可根据专家的学术水平和项目任务,实施“课题项目管理制”或“任务合同管理制”,公开科研经费和引智项目配套经费的用途,明确双方的工作职责,提高了引智项目的有效实施和外国专家及其团队的工作效能,使高校引智工作服务教学和科研的总目标落到实处。
四、完善高校引智工作管理运行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引智工作主要采用名誉聘请、短期交流、项目依托和直接引进。应设计符合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引智工作理念,以提高聘用效益为工作导向,使外国专家的管理工作环环相扣,做到“全覆盖、无缺失、无重复”,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引智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引智工作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引进一名外国专家至少需要外事部门、教学院系、人事劳资几个部门相互协调工作,分别负责专家的聘请、工作安排、日常管理、绩效评估、薪酬社保等事项。用人部门一般只负责外国专家的聘请和日常管理,外事部门负责办理《外专证》和居留许可,人事劳资部门发放薪酬和缴纳社保。由于涉及的部门较多,所以会出现信息共享不够全面或工作无法衔接的问题。
(二)梳理清晰的引智工作流程
高校应明确自身引智工作目标和需求,按照“计划—试用—引才—留才—成果转化”的工作环节,梳理工作流程。应设置引智专家试用制度,确保专家的学术水平和研究领域符合高校引智工作的需求,双方统一思想后正式引进。为确保研究成果的使用和转化,高校应与外国专家签订项目任务书或科研成果合同书,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有效提高管理的效能,保障高校引智工作的权益。
(三)加强引智工作科学管理机制建设
目前国家外国专家局对外国文教专家和聘任单位实施资格认可和合同管理制度,即对符合文教专家聘任资格的单位发放《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许可》,对符合外国文教专家条件的外国人发放《外国专家证》。每年由各省市外国专家局组织年检工作,对聘任单位的专家聘请情况、日常管理工作、安全应急管理、特色工作、工作配合、工作成果进行打分评价,按照打分结果分级管理。
五、提高外事部门管理效能
提高外事部门的管理效能是做好引智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应做到:
(一)加强与外事部门的合作意识
外事部门应参与高校学科发展规划、科学研究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国际合作规划的制定,立足高校整体发展的方向开展引智工作。应定期对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等工作开展调研,熟悉二级学院和科研部门对引智专家的需求,使引智工作与高校发展建设有机结合,有效服务于学校的发展。
(二)提高外事干部素质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外事干部队伍是高水平国际交流工作的基础。一名合格的外事干部需要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和政治素质。外事干部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是沟通和交流的基础,同时,其还要了解各国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了解高校的重点学科、科研项目和未来方向,以便于在引进外国人员之前双方更好地交流沟通专业需求;要熟悉国家对引进外国人才政策和聘请、延签、社保等手续的具体办事流程。
六、结语
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拓宽引进外国智力的渠道是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础,提高外国智力资源的聘用效益是促进高校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的发展,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举措。高校的各项工作都应坚持以提高效益为工作目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高校引进外国智力工作坚持效益当先,是高校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引进外国智力工作应定位为服务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效益当先的原则应渗透在引智工作的全过程和每个工作步骤,才能使引智工作具有发展和活力,为高校发展引进智力资源。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思安,陈昌贵.高校引智工作应讲求效益原则[J].东北师大学报,2003(4).
[2] 张立军.当前高校引智的现实问题与机制建设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11).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