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文本空白

    内容摘要:优秀的作家往往擅长于布局文本空白。冯骥才的短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因为作家的刻意布局而产生了大量的形象空白、情感空白和情节空白,这样做不仅极大地增加了文本的艺术效果,而且为读者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关键词:冯骥才 文本空白 白描手法 零度写作 限知视角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尧斯、伊瑟尔为代表的“康士茨坦学派”认为,文学文本是一个布满了空白的图式化结构,需要读者对这些空白进行填充;而文本中的空白越多,就越能激发读者参与的热情。长期以来,“文本空白”理论获得了广泛的认同,甚至被一部分作家自覺地应用于创作实践。本文以《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为例,探析冯骥才对“文本空白”的苦心经营。

    一.白描手法造成的形象空白

    白描原本是一种绘画手法,不用精雕细刻,不用浓墨重彩,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冯骥才曾经是一名画家,深谙传统绘画的白描手法,转行为作家之后,他将白描手法从绘画领域引入文学领域,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追求文字的简练和语言的含蓄,追求那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传统小说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往往是从头到脚、由表及里、面面俱到。举例来说,《红楼梦》中贾宝玉出场时,作者不厌其详地描写他的形象:先写衣着,包括帽子、褂子、裤子、靴子;再写面容,包括鬓、眉、面、目;最后以两首《西江月》词昭示其人品和性格。这种面面俱到的写法有一个弊端:极有可能造成作者与读者双方在价值观念及审美趣味上的冲突,譬如曹雪芹笔下“面如敷粉,唇若施脂”的贾宝玉,这种奶油小生的形象也许很符合像曹雪芹这样的封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但却未必符合下层民众的审美趣味。因此,聪明的作者从不将人物形象写得太满、写得太实,而是留有一些空白,以便读者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符合自己审美趣味的人物形象。所以在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作者并没有对男女主人公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作详尽的描绘。譬如,高女人和矮丈夫的长相是啥样子?脸蛋是长是圆?皮肤是白是黑?眼睛是小是大?打扮是洋是土?作者对这些只字不提,他把这些空白留给读者去填充。也只有如此,读者才能如愿以偿地创造出符合各自审美趣味的人物形象。

    传统小说在人物刚出场时,往往从头到脚不厌其烦地描写人物的外表,这种静态的描写还有另一个弊端:延迟了情节的进展,模糊了故事的主干,容易使读者感到不耐烦。而我们读《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时,却没有产生这种不耐烦的感觉,因为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用笔极其简略,这样就加速了叙事的进度,突出了故事的主干。作者唯一着力描写的是两人的体形:女人高而扁,男人矮而圆。为什么不写别的、单写形体?因为形体是这对夫妻最不协调的地方,而正是这种不协调,才激起了团结大楼的居民们强烈的破坏欲望,从而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二.零度写作造成的情感空白

    “零度写作”的理论肇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提出,真正的写作应该是一种非介入式的写作,作者应该摒弃一切功利之心和是非之心,并将一腔沸腾的热血降至冰点。由于作者的“缺席”,我们不仅无法窥探作品中人物的心灵世界,也无法窥探作者的情感倾向,这种写作方式必然造成大片大片的情感空白。

    事实上,早在十九世纪上半叶,以福楼拜、莫泊桑为代表的写实主义作家便已开了零度写作的先河,不过这种写作方式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甚至还遭到不少权威者的批评。乔治·桑就曾批评福楼拜的《情感教育》是一部令人费解的书,并指责福楼拜过于冷漠:“把本人对自己创造的人物的意见隐藏起来,因而让读者对人物应有的意见陷入迷离恍惚,等于甘愿不要人了解。”福楼拜对此辩解道:“我只限于描写在我看到的那个样子,表现在我看来真实的东西。我对它们没有爱、没有憎恨,既不表示同情怜悯,也不会难过生气。我觉得公正地客观地描写就能达到规律性的威严和科学的精确性……说到我对于艺术的理想,我认为就不该暴露自己,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大自然里露面。”可见,崇尚零度写作的作家们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在作品中流露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倾向,以免挤占读者自由创造的空间。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让读者自主地去思考,自主地去感受,自主地去下结论,才能真正实现读者与作者的平等交流。

    在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由于作者对人物和事件不予置评的态度,导致了太多的情感谜团。譬如,高女人和矮丈夫在外表上是如此的不协调,在地位上是如此的不般配,他们幸福吗?不仅团结大楼的居民们有此疑问,热心的读者同样有此疑问。根据零度写作的原则,作者既不能描写他们的内心活动,更不能直接跳出来对他们的爱情进行点评,这里面的情感空白只能靠读者去填补。当然,作者的“缺席”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作者不会轻易放弃对读者感化和引导的责任。在小说中作者写道:高女人和矮丈夫在小区里出双入对、高女人死后矮丈夫习惯地高举着雨伞、矮丈夫对上门来说媒的人铁青着脸……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动作和表情来暗示高女人和矮丈夫之间的真挚爱情,从而引导读者正确地填补文本中的情感空白。

    三.限知视角造成的情节空白

    小说的叙事视角有两种: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全知视角是大多数传统小说采用的叙事方式,叙述者就像万能的上帝一样无所不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任何事件都在他的掌握之下,甚至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被他一览无遗。全知视角适合叙述那些规模宏大的事件,但也有其明显的缺陷。正如冯·麦特尔·艾姆斯在《小说美学》中所言:“无所不知的作者不断地插入到故事中来,告诉读者知道的东西。这种过程的不真实性往往破坏了故事的幻觉。除非作者本人的风度极为有趣,否则他的介入是不受欢迎的。”在这种叙事模式下,读者始终被牵着鼻子走,阅读的趣味难免会大打折扣。

    限知视角也称内视角,叙述者直接进入故事,成为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他既可以是故事的主人公,也可以是故事的见证人。主人公视角的优势在于:它方便描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可以把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写得更亲切、更自然。见证人视角的优势在于:见证人作为故事的参与者、目击者,所叙述的全都是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因而显得更客观、更真实。此外,由于见证人没有三头六臂,不可能知晓故事的全部细节,这便使故事悬念丛生,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以团结大楼居民的眼光为视角展开叙述,这是限知视角中的一种——见证人视角。叙述者不再是无所不知的上帝,他只能叙述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事件。于是读者只能跟随叙事者的眼光,看到非常有限的几个故事片段:1.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在外表、学历和工资收入上很不般配;2.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遭到严重的迫害;3.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互相扶持、不离不弃;4.高女人死后矮丈夫坚持单身、拒绝续弦……由此可见,见证人眼中的事件往往都是片段式的、不完整的、不连贯的,这种叙事方式必然造成许多情节上的空白。譬如:高女人和矮丈夫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他俩究竟是怎么凑成一对的?丧偶的矮丈夫会永远单身下去吗?由于叙事视角的限制,这对夫妻之间的许多秘密永远都无法揭晓,而这些情节的空白正好为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留下足够的空间。

    冯骥才说:“空白最高深的意义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由此可见,“空白”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艺术追求。优秀的作家通过精心构思,在文本中创造出大量的形象空白、情感空白和情节空白,从而使有限的文字产生出无穷的韵味。

    参考文献

    [1]伊瑟尔:《阅读行为》中文版序言,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

    [2]罗兰·巴特:《罗兰·巴特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3]伍蠡甫、蒋孔阳:《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10页.

    [4]胡菁慧:《冯骥才小说与留白艺术》,《扬子江评论》2016年第6期,第108页.

    (作者介绍:杨建猛,安顺学院副教授)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董飞摘 要:教育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重视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并且小学語文综合能力的培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仿写训练研

    李颖【摘 要】现阶段,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推进,在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仿写训练也开始高度重视起来,因为小学生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