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媒介文本分析研究现状与改进

田 莺
【摘要】本文对《新青年》的媒介文本分析进行梳理,并反思当下对《新青年》研究的缺失与需要改进之处。
【关键词】《新青年》 媒介文本分析 缺失 改进
作为五四运动的先锋和旗帜,“开一代风气之先”之名刊,《新青年》激发了当时大多数先进知识分子的革命思想,影响了时代的走向和国家的进程,大众传播媒介承载的这种历史担当彰显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推动力。重新审读,概览其成,其内里思维交汇、学理纵横,至今仍折射出社会科学的人文魅力。“社会科学的问题既不是单纯的逻辑实证的问题,也不是单纯的语义分析的问题,而首先是历史观、价值观的问题,是社会批判、文化批判所依据、所坚守的理想与信念的问题”⑴,正是由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具的延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因此在
学界存在有关《新青年》的多元学理探索。
一、《新青年》的媒介文本分析
“意识形态分析、话语分析、再现分析是构成媒介文本分析的三种重要的方法体系,三者都强调超越构成媒介文本中形形色色的能指喧嚣,最终揭示符号表象背后的无穷所指。”⑵劳凯声的这一观点为我们厘清《新青年》的文本提供了思路。剥开《新青年》华丽厚重的政治、思想、文化外衣,我们将其还原成单纯的媒介加以考量,讨论:
意识形态分析
“《新青年》对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有着多方位、多层次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现代、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曾在不同程度上蒙受和正在继续蒙受《新青年》杂志的鼓舞和鼓励。”⑶另有学者探讨了《新青年》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所起的推动作用。但也有学者通过对《新青年》民主与科学诉求的特点技巧的探讨,更多地表达了其对当代中国社会所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的思考,认为“《新青年》其民主诉求还是精英式的,尚未真正深入到大众实际生活层面,转化为国民生活方式。”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刊物,《新青年》在推动中国民主科学进程方面,所起到的积极影响是远超于其负面影响的。但作为单纯表意实践文本的《新青年》,学界探讨《新青年》的办刊理念途径有三:
(一)从语言中考量其理念
有关《新青年》办刊理念的表述有“本志以平易之文,说高尚之理”、“本志当尽其所知,用以奉答,庶可启发心思,增益神志”、“以便读者诸君自由发表意见”⑷,这些直接表述均表现出《新青年》编辑部同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处于萌芽状态中的读者主体意识,特别是“以便读者诸君自由发表意见”,反映出当时编辑部对读者意见的重视和对读者参与的期待。
(二)从文体对话中分析其理念
《新青年》并不是第一家提倡白话文学的杂志,它只是白话文学运动的推动者,正如有些文章所指出的“《新青年》固然不是白话文学的首倡者,但建立以白话文为正宗的文学语言体制,是它对中国新文学的历史性和永久性贡献。”⑸“《新青年》大批译介外国文学的思想意义在于从一定角度配合了反帝反封的斗争”和“《新青年》译介外国文学最先采用白话文形式,跳出了林译小说的窠臼,有力地促进了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开展”。⑹创办之初,《新青年》以提倡民主和科学为主要理念,引起国内思想界的强烈反响。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新青年》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由一个宣传民主主义的期刊成功转变成为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理念的期刊。但在那个历史时期,先进文人以自己特有方式参与、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这不仅体现在中国政治制度的选择上,也体现在中国文学何去何从,如何适应新的历史时期下的社会需求上。在这方面,《新青年》为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借助同一题材在不同文体中的变奏,不断强化报刊影响力,表现出了高尚的文学追求与内在的整体感的和谐统一。
(三)从编排,特别是栏目设置上推敲其理念
最为典型的即是“通信”和“随感录”这两个专栏。这两个栏目的设置表现出《新青年》的“共同参与”意识,丰富了当时代表人民大众的思想政治的表述形式,有效推动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的进步。有学者专门论述了《新青年》“通信”栏目的文字。还有学者侧重于考察“通信”栏目的演变对德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公共领域”的影响。他曾表示通信栏目的演变,显示了近代报刊民间化和政党化的双重影响,也从一个特定角度投影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公共空间”既建构又解构的悖论性状况,使“现代性”在中国语境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面目。此外,有学者认为《新青年》的“通信”栏目是“由公众论坛而趋向自己的园地”⑺;“随感录”作为“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则探索出了一种“兼及政治与文学、痛快淋漓、寸铁杀人的文体,充分凸显了五四新文化人的一贯追求”。⑻而更有学者认为“‘通信栏目从来没有成为‘公众论坛,其对话状态不止是虚拟的,而且有明确的方向感”⑼。
媒介话语分析
十几年前,有学者认为,《新青年》其实是有控制的自由,其言论态度可概括为“议论激昂,态度刚愎”⑽,“绝少有真正意义上的‘辩论,有的只是你死我活的‘论战”使反对者没有讨论余地。对于这一现象,陈平原有两点解释:一是国势危急,时不我待;二是大家都没掌握好大众传媒的特点,说话容易过火⑾。另有学者认为,晚清时期的中心话语是“文言话语”,五四时期是“白话话语”,是知识分子与民众从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过渡到自我开放的“白话话语模式”,“随着该模式的边缘化,隐形大众话语出现并逐步占据中心位置”⑿。笔者认为,《新青年》其诉求还是精英式为主,这也显示出精英阶层对媒介符号的使用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素养,还未转化为大众式表达方式。
再现分析
本文主要关注《新青年》文本语言营造的“意义体系”,研究成果丰厚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中女性形象的再现。总的看来,《新青年》对妇女问题的探讨主要从以下两个视角切入:一是对妇女解放内容本身的研究。如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新青年》杂志上所发表的文章“意在唤醒妇女的觉醒,帮助妇女重塑女性独立人格,冲出封建牢笼。”⒀《新青年》自二卷六号起开设的“女子问题”专栏一直以来就是古今中外学者探讨其女性思想的热点研究对象。二是对《新青年》在妇女解放中的作用进行研究。认为新文化是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继承和发展,是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先声运动,因此这一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而这正与《新青年》倡导的妇女解放观点一致,是其不断宣传,影响的结果。
二、《新青年》文本分析的的缺陷与改进
通过对《新青年》媒介文本分析研究的梳理,我们发现其研究视野相对狭窄、在新闻学和传播学相关理论范式下的研究也较少、批判性不足。此外,研究多侧重于从不同学科(文学、新闻学、历史学等)角度对《新青年》进行宏观方面考量,缺乏微观层面的思考。笔者认为接下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更为深入的探析。
(一)方法和方法论层面。引入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研究视角对《新青年》进行文本解读,包括对封面、广告、杂志内容等来解读当时的社会风气、文化品位、民国时期杂志的商业化程度、以及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倾向等。
(二)可架构具体理论的指导,不盲目“泛化”。我们需要运用特定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将研究放置于具体的社会情景中来进行共时的考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运用《新青年》所传播的内容对大众尤其是青年思想的影响,考察公民议程与媒介议程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来探讨《新青年》在引导社会主流舆论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探讨民国时期舆论形成的社会机制等。
(三)客观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就历史学学理研究看,单纯从原始文本出发的论述仍占少数,更多论者已习惯从思想史入手分析“史识”,这种惯性思维的出现,使原始文本还很有必要得到进一步挖掘。不过,在立足原始文本的同时,也应处理好《新青年》研究中历史感与当代性的关系,正确把握研究中的“意图伦理”,不“常视而不见,甚至有意遮蔽”那些有悖于自身观点的史料,既尊重历史又以今天的认识水平重新审视历史,实现历史感与当代性的统一。⒁
(四)全面推进现有研究。与《新青年》做对比研究的同时代刊物显得较为局限,其实,除《甲寅》《星期评论》外还有大量期刊可供选择,如《科学》《国民》《少年中国》《晨报》等,尝试将《新青年》置于多元的对比分析中,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刊物间的传承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此外,加入对这一群体来源、地缘结构、年龄阅历、学历结构以及他们之间组合、演变、分化等问题的分析,从社会学视角探索作者群體和编辑群体的变化与互动,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⑴劳凯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5-15
⑵孙卫华,《论构成媒介文本分析的方法体系》,《当代传播》,2009.1,20-22
⑶张同乐,《〈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化形态转型》,安徽史学,2003.2
⑷《通告二》,《新青年》2卷1号,1916年9月
⑸朱寿桐、宋剑华、庄森:《〈新青年〉文学与新文学传统》,《文艺报》,2005.6.2
⑹傅朝,《〈新青年〉对外国文学的译介》,《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3
⑺⑼陈平原,《文体对话与思想草稿》,《触摸历史 进入五四》第80-8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⑻何琴丽,《“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考察<新青年>“随感录”栏目》,《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⑽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商务印书馆,1980年,532-535
⑾文贵良,《解构与重建——五四文学话语的生成及其嬗变》,《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⑿刘阳、易如,《<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115-118
⒀王冬梅、卢衍鹏,《女性的彰显与遮蔽——<新青年>的“女子问题”探考》,《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6月
⒁刘卫国,《当代中国的“五四论述”与“现代文学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73-81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新闻学08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姚少宝
相关文章!
  • 学术期刊发展的全新模式探索:

    【摘要】跨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期刊发展的重要趋势。面对机遇与挑战,学术期刊应该摆正自身心态,抓住市场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充分运用新

  • 《焦点访谈》改版:是改良还是改

    田维钢+丁静元<br />
    2013年1月1日,《焦点访谈》进行了改版,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动。时至今日,《焦点访谈》改版已一年

  • 从学术期刊论文谈《米德尔马契》

    【摘要】本文以近年来中国学术期刊刊登的关于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学接受”的研究方法,分析《米德尔马契》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