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

    董楠楠

    【摘 要】组成我国特色主义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基层群众的文化工作,同时也是文化建设的基础,能够保障社会基层的和谐、稳定。文章从加强宣传、打造专业团队等方面探讨了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创作团队;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J7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13-01

    舞蹈与其他群众文化都是以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起源,其特性包括自娱性、群众性以及非职业性。群众舞蹈密切关系着群众的生活,其群众基础十分广泛,具有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作用,可以使人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审美能力提升,并且加深基层群众对舞蹈知识的理解,使其艺术修养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创新舞蹈创作,有效激发群众的积极性,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创作意识

    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重点是宣传,舞蹈文化以创作为核心,只有具备较强的创作意识,才能使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在创新过程中逐渐繁荣。业余性、地域性、自娱性、社会性都是群众舞蹈文化的特点,为了对其创作工作加以创新,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的创新意识增强。重点要培养创新意识、市场意识与时代意识,与时俱进是基层群众舞蹈文化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文化同时具有两种特性,即保守性与传承性,所以应当要使群众产生时代意识,积极、自主创新舞蹈创作。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舞蹈文化工作应当随之变化,与市场经济的变化相结合,开展创新工作,采用多种途径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舞蹈创作。

    二、培养专业人员,打造创作队伍

    舞蹈文化艺术能够将群众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为了更好地创作基层群众文化舞蹈,打造专业的创作队伍是非常重要的。编舞队伍不仅要了解当地的历史与群众生活,还要具有较强的创作意识和编舞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吸取经历和经验,从而获取创作灵感。舞蹈创作人员要善于发现和思考,运用独特的艺术眼光,对潜在的舞蹈艺术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并自然地融入舞蹈之中。将当地特色体现在舞蹈作品中,使基层群众可以产生内心共鸣,自主创新舞蹈创作工作。

    三、重视表现手法,贴近群众生活

    在创作基层群众文化舞蹈时,要选择积极向上、健康的题材,使群众的生活热情体现在作品之中。遵循适合人民群众的编排原则,调动群众的参与及表演热情,表达处群众的真情实感。根据舞蹈作品选择适合的音乐,合理设置舞蹈结构,确保群众对舞蹈内涵有更深、更全面的理解。在凉山等特殊的地区,人民群众以少数民族为主,其舞蹈元素较为传统,进行舞蹈创作时需要征求群众的意见,使传统元素得以保留,并且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与人文特色及地域特色相符合的作品。这种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的作品,同时具备现代美感与传统保留,使当地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充分体现,除了具有时代感,还能达到传承传统舞蹈的目标。

    四、合理组合舞蹈,表达人物情感

    舞蹈动作是决定舞蹈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的不同器官能够通过各种动作表现舞蹈艺术,使观众感受舞蹈的内容和含义。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具有一定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创作人员需要组合各种舞蹈动作,将基层群众的情感和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特别要展现群众的美好生活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除此之外,利用艺术化的动作,人民群众在理解新创作的舞蹈作品时可以理解地更加充分和容易,感受舞蹈的主题和思想,从而调动其参与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对舞蹈作品加以衡量的标准之一就是其中的文学性,一个好的、优秀的舞蹈作品必须可以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水平提高,从而使群众的整体素质提高。

    五、创新组织方式,培养骨干人员

    为了培养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骨干人员,应当积极组织文艺表演、舞蹈练习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并且鼓励和支持各单位与企业组织各种比赛,利用多种途径安排舞蹈活动,使舞蹈创新范围得到有效拓展。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培育舞蹈创作骨干,尤其要加强培养年轻的创作骨干,抓好基层人员的基础培训工作,使创作人员具有更强的艺术动力,为舞蹈想法新颖的人才创造平台,使其有机会展示自我。尽可能为创作人员提供和其他城市优秀舞蹈创作人员、同领域内的评委及专家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其对舞蹈流行趋势、舞蹈发展动态可以及时了解。除此之外,需要推广并普及舞蹈文化教育,针对基层群众组织讲座等讲授舞蹈知识,使其舞蹈意识受到启发并增强,从而形成更高的舞蹈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组成基层文化的重要部分,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和创新有助于促使群众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所以相关部门必须以时代要求为依据,融入创新元素,使舞蹈作品的样式更新、体现中国特色、与群众相贴近、与基层群众的审美趣味相符合,支持并引导群众参与舞蹈活动,丰富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于平.形态分析的舞蹈评论——新时期舞蹈评论的职业化取向(下编)[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2):1-28.

    [2]莫贤超.从生活到舞蹈创作——浅谈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2):266-267.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