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预防保健干预冠心病危险人群的临床观察
王文丽
【摘 要】目的:研究中医综合预防保健干预冠心病危险人群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10例冠心病危险人群(未病)以及冠心病患者,均符合入选标准,对210例入选对象进行中医分型,同时给予为期三个月的中医综合预防保健干预,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210例冠心病患者中,显效178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96.2%。结论:对冠心病危险人群(未病)以及冠心病人群采取中医综合预防保健方法,其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胸痹;冠心病;中医症候;治未病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9-0117-01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临床综合征[1]。临床上,主要将冠心病分为心绞痛型、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脏病以及猝死五大类[2]。中医认为,冠心病的病机在中医学上属于“胸痹、阙心痛或真心痛”范畴,主要是由于患者血脉不通、气滞寒凝等因素而致,中医将其主要分为疾浊闭阻型、心血瘀阻型、心阳不足型以及寒凝气滞型和心阴不足型[3]。相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10年,我国已有超过40%人群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在所有死亡原因中占据第一[4]。因此,如何加强对冠心病危险人群的预防以及对冠心病人群的治疗现已被临床高度重视。本次研究,对我院210例冠心病危险人群以及冠心病患者均给予综合预防保健干预,分析其治疗后效果,现做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210例冠心病患者中,男112例,女98例,年龄在45岁-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5±1.6)岁,均确诊为冠心病或至少具有一项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以及肥胖等因素。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症候诊断标准:(参照GB《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症候部分》1997-03-04发布及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10月,第一版)。中医证型辩证:①气虚血瘀证:心悸气短,胸痛胸闷,面色紫暗,神倦乏力,脈弱而涩。②心血瘀阻证:胸部绞痛或刺痛且固定不移,痛引肩背或臂内侧,心悸不宁,胸闷,脉细涩。③气阴两虚证:胸闷隐痛,心悸气短,倦怠懒言,失眠多梦,脉弱而细数。④气滞血瘀证:胸胁胀满,胸痛胸闷,心悸,唇舌紫暗,脉涩。⑤痰阻心脉证: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体胖多痰,气短喘促且身体困重,舌苔浊腻或滑,脉滑。⑥阴寒凝滞证:胸痛彻背,胸闷气短,感寒痛甚,四肢欠温,面白,脉沉迟或沉紧。⑦阳气虚衰证: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痛,畏寒,心悸汗出,下肢浮肿,面色苍白,脉沉细或沉微欲绝。⑧心肾阴虚证:胸痛胸闷,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沉细数。
1.2.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冠脉CT血管造影提示至少一支血管狭窄度≥50%以上;冠脉做过搭桥、支架手术;经运动平板试验呈阳性;冠脉造影提示至少 一支血管狭窄度≥50%以上。
1.3药物备制及治疗
本次研究用药来源,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结果,在经方基础上酌情减少药量,并制成颗粒剂,以便患者服用方便。
1.3.1气虚血瘀证:保元汤加减:人参3g,黄芪9g,生甘草3g,肉桂2g,制成颗粒状,1次/日,水冲服。
1.3.2心血瘀阻证:桃红四物汤加减:生甘草3g,红花6g,桃仁10g,桂枝6g,丹参10g,制成颗粒状,1次/日,水冲服。
1.3.3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加减:黄芪、麦冬、党参各10g,五味子6g,生甘草3g,制成颗粒状,1次/日,水冲服。
1.3.4气滞血瘀证:益神方:灵芝15g,灸黄芪、制黄精各10g,当归6g,制首乌10g,制成颗粒状,1次/日,水冲服。
1.3.5痰阻心脉证: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生甘草3g,薤白9g,全瓜蒌10g,陈皮、半夏各6g,制成颗粒状,1次/日,水冲服。
1.3.6阴寒凝滞证: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全瓜蒌10g,桂枝6g,薤白9g,附子、生甘草各3g,将其制成颗粒状,1次/日,水冲服。
1.3.7阳气虚衰证:左归丸加减,生地、党参各10g,肉桂、附子各3g,生甘草3g,将其制成颗粒状,1次/日,水冲服。
1.3.8心肾阴虚证:左归丸加减,五味子6g,生地、山药、枸杞子各10g,生甘草3g,将其制成颗粒状,1次/日,水冲服。
1.3.9保健干预:参照五禽戏,因五禽戏是一种“动中求静”“外动内静”刚柔并济、内外兼练的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因此,可模仿虎、熊、猿、鸟、鹿等五种动物,根据其动作进行锻炼,疗程90天。
1.4观察指标
治疗有效率评判标准:以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疾病好转程度>90%以上为显效;以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疾病好转程度>80%以上为有效;以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结果
2.1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210例冠心病患者中,共有138例患者存在一个危险因素,54例患者存在两个危险因素,18例患者存在三个危险因素。
2.2治疗效果
210例冠心病患者中,显效178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96.2%。3.讨论
祖国中医认为,冠心病为夺虚标实症。本虚主要为气虚、阴虚;标实主要为血瘀、气滞、痰湿以及寒凝症。中医上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主要为活血化瘀法、宣痹通阳法以及芳香温通法和益气养阴法、调整脾胃法、补肾固本法。本次研究,将冠心病危险人群分为六大因素,分别给予中药颗粒治疗,结果发现,210例冠心病患者中,显效178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96.2%。因此,对冠心病危险人群采取中医综合预防保健干预效果明显。
综合以上分析,对冠心病危险人群(未病)以及冠心病人群采取中医综合预防保健方法,其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周训杰,沈融,符德玉,等.中医综合预防保健干预冠心病危险人群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1):1345-1348.
[2]韩亚峻.中医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9).
[3]周训杰,桂明泰,符德玉,等.中医治未病理念用于冠心病预防保健效果观察[J].人民军医,2017(8):788-791.
[4]吴巧妹.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10):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