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应该增补结尾的课文

    【摘要】课改不仅是设计一个理想方案,更是一种复杂的实践。实践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这一过程恰恰是我们进一步确认应该做什么和不断获得解决办法的过程,这一个理想方案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是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作为教育工作者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好的问题,要说在实践中受到最大程度的影响,那便是传统的教学理念了,因此,课改是一种靠我们不懈地去尝试的复杂的实践。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个性鲜明、信息量丰富的学生,他们对新生事物有敏锐的触觉,有强烈的探知欲望,在这种背景下,教材的选编也应该具备应对学生多元个性带来的思想锋芒的挑战。

    【关键词】课程改革 小说探究 主题多元

    在新课改实行之际,翻开由人教版等编著的高中语文第五册(必修)教科书,一套以“阅读鉴赏”为主体,以“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为延伸,既兼顾文体,又体现人文内涵的编排设计,可谓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展现在我们面前。

    “阅读鉴赏”共分四个单元,选文以名家名篇为主,同时也兼有反映当今时代特色的作品。在第一单元的三篇文章中,熟悉的世界短篇小说精品之一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映入眼帘,迫不及待地翻开看看,不免产生了茫然之感,除了增加两幅插图,文章内容和形式以及课后练习还是原来的样子。笔者顿时有这样的疑问:新课程改革既然是以学生为本,那么就应该让学生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作品,为何“犹抱琵琶半遮面”?《装在套子里的人》原文的结尾,即使不在原文里补上,哪怕在课后练习里补上,也能让学生品尝到原著的味道,从另一方面说,也能让学生有机会体验一下“探究”的滋味。

    下面笔者略谈一下原著增补的理由,来与同行们探讨探讨。

    一、主题的多元理解

    本单元是在第三册小说单元学习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一般所说的主题,通常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小说主要描述的对象(事物、问题),它反映小说题材的客观意义;二是小说所表现的生活现象,具有主观意义。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小说的主题一般比较含蓄,作者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隐蔽在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把握主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认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内涵。对于《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作者通过这个典型人物,反映沙皇专制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讽刺、批判反动、保守势力对社会进步的阻挠和压制的主题,这一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是可以理解的。但仅仅理解到此是不是就可以了?笔者认为不尽然。因为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是应该多元化的。把握小说的主题,还需要注意思考如下几个问题:(1)通过作品的引导是否能让学生有新的体验和认识;(2)是否认同作者的思想观点;(3)是否从作品中发现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学生才能走进作品的空间,才能展开思维来评析玩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学习。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感到这三个方面很难完成,原因之一就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已不是“原汁原味”的作品了,是经过“掐头去尾”的加工产品。无怪乎学生怎么体验和认识也跳不出编者的“套子”。为此,笔者查阅了名家的赏析资料,试图寻找一下名家是怎样跳出“套子”的。

    二、名家的论据论理

    “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契诃夫在小说中借兽医伊凡·伊凡内奇的口道出了当时要求变革的社会情绪。这篇作品创作于1898年,其时俄国正处在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时期,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小市民还是知识分子)相当沉闷、乏味。曾经做过医生的契诃夫拿起了手中的笔,以敏锐的目光解剖了庸碌的生活层面,对于当时的俄国社会作出了精确的心理诊断,写出了这一充满辛辣嘲讽的名篇。

    (选自《世界短篇小说名著鉴赏辞典》)

    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是头呢?它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在小说的结尾处兽医伊万·伊万内奇分析得很有道理,他认为:“自己受到委屈和侮辱而隐忍不发,不敢公开声明站在正直自由的人一边,反而自己也弄虚作假,面带微笑,而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混一口饭吃,为了有一个温暖的小窝,为了做个不值钱的小官罢了。”这就是根源所在,为了保全自己,为了一己私利而丧失人格,丧失做人的尊严,丧失做人的起码原则,如虫一般苟延残喘。“不行,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这句发自肺腑的话应该是契诃夫写这篇小说的最终目的,这部小说的最强音,也是他写作同类小说的宗旨。

    (选自《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

    新版中学语文名著》)

    作品中人物深情地发出对自由的呼唤:“自由啊,自由!只要有一点点自由的影子,只要有可享受自由的一线希望,人的灵魂就会长出翅膀来。”呼唤自由,就是呼唤俄国革命的到来,就是呼唤打破落后、反动的套子。这是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所在。

    (选自《名作欣赏》)

    从以上节选的三位名家对作品内容的评析,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三位名家有异曲同工之妙——基于原著的结尾,再认识作品的主题。我们知道,小说结尾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了深化主题、“卒章显其志”的作用。小说是从一月夜两位打猎朋友的聊天开始的,他们本是海阔天空地闲聊,殊不知别里科夫的故事,引起了他们的感慨和深思。开始的轻松宁静和别里科夫的故事的沉闷气氛形成了一种反差,接着又引出了一段皎洁恬静的月色的描绘,这又和别里科夫的故事形成一种反差;大自然是宁静美好的,而现实生活又是那么黑暗污浊。于是在那个月夜里,布尔金和伊凡·伊凡内奇浮想联翩,想到生活中的种种套子。作品最后写到伊凡·伊凡内奇再也不能入睡了,他站了起来,坐到门外,点上了烟斗。也许,他想到: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这样的结尾耐人寻味。

    三、原著结尾的妙处

    原著的结尾是这样描写的:

    在这月色溶溶的深夜里,望着那宽阔的街道、街道两侧的农舍、草垛和睡去的杨柳,内心会感到分外平静。摆脱了一切辛劳、忧虑和不幸,隐藏在膝陇夜色的庇护下,村子在安然歇息,显得那么温柔、凄清、美丽。似乎天上的繁星都亲切地、深情地望着它,似乎在这片土地上邪恶已不复存在,一切都十分美好。向左边望去,村子尽头处便是田野。田野一望无际,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地平线。沐浴在月光中的这片广表土地,同样没有动静,没有声音。

    原著用优美的景物描写结尾为作品增添了“亮色”,使作品充满了追求自由和光明的乐观愉悦的情调;同时,恬静的月夜乡村又与现实社会的污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到这样一个鲜明的主题:腐朽的必然灭亡,美好的必将永存!而这样的结尾被删掉了,作品不免失掉了“亮色”。“的确,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呢!”以这种方式结尾,让人感到压抑,感到光明和自由的渺茫,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易让读者理解不深,甚而误解,而且作者在同一时期的剧本《樱桃园》借剧中人所喊出的“再见了,旧生活”,也难以让读者去把握作者的创作思想。因此,笔者认为:这是一篇应该增补结尾的课文。

    其实,阅读小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一方面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另一方面也要有自己的思考。这就需要教师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去理解小说的主题。我们知道由于读者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个性气质的不同,对同一部作品的评价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从这个角度看,阅读小说的过程,就是对作品再认识的过程。如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就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绛洞花主〉小引》)因此,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见解,学生也可以不同意作者的思想观点,这不但不影响作品的价值,而且了解他人(作者)是怎样认识生活、体会生活的,对学生积累人生经验大有裨益,这一点也正是新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

    设想一下,如果学生欣赏不到“原汁原味”的经典名著,而我们教者又常年面对着教参或教辅资料,围着“标准答案”,不敢越雷池一步,怎能熏陶出学生的素养来?又怎能驾驭得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新质呢?新的时代呼唤以人为本,新的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只有逐渐提高学生的素养,才能为其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才会有无数个性化的生命闪耀光彩,才能让人文性的光芒映照着语文教坛。

    ★作者简介:宋利刚,辽宁大连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教导处主任。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同伴互评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

    曹莹 王国光摘 要:在传统英语写作评价模式中,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写作评价主体过于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同

  • 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感悟语文魅

    庞刚【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