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角度谈应对老龄化危机
吴佳闻
摘 要:中等收入陷阱和老龄化危机是处于相辅相成的宏观性经济问题,中等收入陷阱导致的经济增长停滞无疑不是给正处于老龄化危机加剧的中国一个更大的推动器。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老龄化危机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基本涵义是指: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截至2014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个亿,占总人口的14.9%。这一比例明显高于10%的联合国传统老龄社会标准。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未富先老”成为中国越来越突出的问题。老龄化的产生,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很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和老龄化危机处于相辅相成的宏观性经济问题,中等收入陷阱导致的经济增长停滞无疑不是给正处于老龄化危机加剧的中国一个更大的推动器。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是中等收入陷阱的产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仅只能维持在6.5-7%的经济增长速度,导致社会公共性资产财富减少,必然会导致对建立完善的养老机制以及养老保障等福利政策的消极影响;第二点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和加剧,必然会导致人均持有财富的减少,社会失业问题难以解决,劳动者收入难以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必然会使得人均赡养老人的负担加重,从而加重社会负担,加剧社会矛盾,阻碍社会的文明发展;第三点是中国老龄化危机的加重,使得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非洲以及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逐渐失去优势,这也会导致发达国家的产业经济体的外移,由于我国过去过度依赖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这种不平衡是不会持续的,同时随着投资深化,资本报酬出现下降的现象,这导致未来中国的投资增长率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这种投资增长率的降低会进一步加重劳动力供给的短缺。也是限制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威胁;第四点,老龄化危机的加剧,中国的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必将使得劳动力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使得缺少劳动力支撑的中国经济市场缺乏维持持续增长的动力,这也会使得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难度加大。
现行中国社会面临的这两大问题可以说是中国社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解决和克服的两大经济和社会问题。解决这两大问题主要还是需要政府的宏观制度和措施实行。其中,公共支出是宏观措施的重要方面。
持续稳定政府公共支出对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障机制设立的支持。在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之后,迅速的城镇化、大规模的非农化和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社保制度将滞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经济增长使人们对社保的期望要求更高,社保制度面临的压力更大。虽然社保制度会加大社会增长的压力,但为了协调社会发展,要始终保持社保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发展,才能充分发挥保障居民消费和扩大内需的应有作用。从而有效应对老龄化危机,保持经济增长后劲。
通过完善和调整相关劳动工作制度,协调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平衡点。深化社保体系改革,以解决好“养老金”问题;要大力完善社会养老事业,积极解决空巢家庭等社会问题,以解决“养老服务的问题”;开展“积极老龄化”,适当提高退休年龄,一方面增加劳动供给,以解决劳动投入减少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提高退休年龄,延长工作年限,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工作总量,特别是熟练的技术劳动力能够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达到提高就业率和提高产出的双重目标。以积极心态应对老龄化和社会增长之间的矛盾,积极地可能发挥人口劳动力的作用,为广大劳动力人口尽可能解决养老等问题,从而另一方面,促进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为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完善相关人口和教育制度,有效解决老龄化危机和应对中等收入陷阱。适当放宽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扩宽二胎政策范围和取消限制,并且鼓励优生优育,完善相关教育政策和人才培养机制,如扩宽义务教育范围和年限,加大对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的支持,完善高等教育机制和专业技术教育制度,并大力支持在职教育培养和教育领域的创新改革,治理于更优劳动力人口的培养。从而一方面能够有力缓解老龄化危机,并能够通过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
加大政府公共政策的指导,积极倡导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化、社会化、多层次的老龄产业和老龄服务业的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发展,逐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兴办,企业或机构按市场化的要求自主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据南开大学的李建民教授预测,目前我国老年人的消费总需求约为1万亿元,2050年左右,我国老龄市场的消费需求将达到5万亿元。因此,积极挖掘老龄化潜在的巨大市场,积极利用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社会需求和社会经济增长,这也是积极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良好契机。
参考文献:
[1]全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东亚的经验及启示[J]. 世界经济研究. 2012(02)
[2]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 人口研究. 2004(02)
[3]王桂新.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几点战略思考[J]. 学习月刊. 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