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骆乐韬
摘 ?要:情境体验式教学是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尝试。文章通过探寻情境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结合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情境体验式教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境共鸣;引导学生浸入体验,实现“体验——感知——认知——行为”体验目的三方面分析了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体验;教学方式
一、情境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夸美纽斯“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育观点是情境体验式教学最早的理论基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也强调儿童通过对周边事物进行主动探索,从而形成个体认知循环往复。我国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观点,更是倡导通过参与各种生活体验来获取知识,生活体验是实现“教学做统一”的实践载体。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育思想也强调主体通过“做”这一亲身体验方式,在教育和学习中取进步。
可见,国内外学者在体验学习方面达成共识:教育要触动学生的心灵,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体验。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直观性原则,通过大量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等感官刺激帮助学生在形成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教育启发上升为理性经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境体验式教学就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的多种活动情境,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情境体验,对道德、法治的认识融入情感因素,最终形成学生德育成果,并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这种教学方式的创新是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在英语口语、体育、语文阅读与写作中推行模拟情境体验式教学。2014年,教育部明确将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作为着实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德育素养贯穿于整个培养体系。此后,为切实提高中小学学生德育素养,一线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对情境体验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与总结。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重视程度不够
外部环境对小学生价值目标和道德判断有显著影响。小学阶段是德育与法治培养的最佳时期,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小学生就容易产生思想道德价值观上的偏差。然而,现阶段道德与法治考核没有纳入小升初考试成绩统计,导致学生、家长及学校对该课程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没有对道德和法治教育设置明确的目标和教学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单一
任课教师“满堂灌”是当前该课程教学常态,这种单一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需求,也是该课程教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老师对该课程的认识和关注度不高,在讲授时基本是灌输式的照本宣科,在教学方式上没有任何创新和趣味性,直接导致了小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毫无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极低,因而通过该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德育素养、形成正确道德、法治观的教学目标也就难以达成。
(三)缺乏道德与法治体验实践
小学生道德法治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道德法治理论知识与行为实践相互影响,并不断内化与外化的过程。通过有效的情境体验能触动学生知、情、信、义等德育心理要素,加速形成符合自身及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教师有意识创设的教学情境为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形象构建道德与法治认知体系,同时,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也会思考,并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来判断自己的道德行为是否规范,并最终将正确的道德法治意识并外化为今后的道德法治行为实践。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由内化到化外的过程中情境体验教学无疑起到了加速作用。然而,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仍是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能够参与的活动深度也非常有限。
三、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
新编小学《道德与法治》较原来《思想品德》教材在内容编写、教学要求等方面都更加突出了该学科具有情感性、体验性、行动性等学科特性,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情感特征和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尤其是學生易于接受的生活化情境,通过学生的亲身情感体验将道德法治观念潜移默化于心。教师应根据课堂的知识、情感、技能目标,并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认真梳理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只有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境共鸣
一是教学内容是情境的创设的根本依据,教师应仔细斟酌在哪一教学内容上进行情境创设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二是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生活经验,尽量贴近当下小学生的生活和关注的话题,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参与体验积极性;三是教学情境创设种类应多样化,如生活情境、游戏情境、合作情境等。创设生活情境,是将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案例情境引入课堂,因所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最能够引起学生关注,教学效果较好。创设游戏情境,严肃的课堂教学氛围不符合小学生的心智发展特征,并且会固化小学生对道德、法治观念枯燥乏味的直观判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游戏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改善这一情况,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观念中“严肃刻板”的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通过情境创设中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体验下,接受并内化道德、法治观念。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主要以单人学习的方式开展,这种学习方式固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但当学生由于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充足的生活经验,受困于一些社会道德现象时,这就需要通过教师或同学协助解开疑云。因此,教师可以创设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加以小组成员合作方式参与课堂学习。
(三)引导学生浸入体验,实现“体验—感知—认知—行为”体验目的
学生的体验是体验式教学的核心环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浸入体验,学生融入预设的情境后,学生可能直接获利一些直观形象的道德法治知识,也能直接触发学生的某些情感,在体验中形成初步的感知,从而完成较低层次的体验。同时,学生在体验活动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初步感悟进行总结和判断,让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官体验,并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原因分析,随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科学系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并将其作为自己今后生活中的道德行动指南。
情境体验式教学虽尚未在学界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模式,许多一线教师也仍在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完善。实践表明对情境体验式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一种处于探索期的新兴教学方式,仍需要大量的教学实践来检验其教学效果并不断进行经验积累及改进完善,使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汪旦旦)
参考文献:
[1]库伯. 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易红. 体验式教学及其在小学的运用[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3]高雅玲. 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19(13):72.
[4]缪文锦.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 试题与研究,2020(28):59-60.
[5]闫卫卫,李梦晨.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 知识窗(教师版),2020(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