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异同

陈丽
摘要:我国的民族音乐异常丰富,在演唱方式上主流的分为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本文简述了两种唱法各自的特点并对其异同点加以分析评价,同时对民族声乐演唱方式的发展做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原生态唱法 民族唱法 异同共同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丰富而宝贵的民族文化,近些年来,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空前的认识,民族音乐也作为各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收到了音乐界和老百姓的广泛关注,原生态民歌大量的展现在老百姓的面前,受到群众的喜爱和热捧,“原生态唱法”也悄然流行,并在学术界关于原生态唱法和民族唱法的优劣应引起了讨论。“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将来怎样发展,成为现在声乐界所面临和关注的问题。
一、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的综述
(一)民族唱法
如今“民族唱法”包含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它是指由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根据本民族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来创作的一种丰富多彩的歌唱艺术形式,也有人将“民族唱法”称为中国唱法。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我国的民族唱法紧跟世界脚步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民族唱法”也包括新歌剧和新兴民歌,还有借鉴西洋美声唱法技巧并不断更新变化形成的民族新唱法。“民族唱法”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演唱形式多种多样,声音色调纯正明亮、音色水润甜美,它以其独特审美的优势受到广大群众以及声乐爱好者的青睐,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史,并造就了一批备受观众喜爱的著名歌唱家,如郭兰英、李谷一、彭丽媛、宋祖英、李双江、李思思等等。
“我国的民族声乐从古代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无论是从气息的运用、声音的统一、还是从音域的扩展等方面,都比以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民族唱法博大精深,很值得我们去研究”。
(二)原生态唱法
“原生态”从字面上很好理解,它既指一种原始状态,也指一种不经加功、包装而处于原始状态下的东西,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这些犹如天籁之音的声音,使得“原生态”开始成为一些没有经过任何声乐学习的民族歌手的标签。原生态民歌与其民族有着很大的关系,它是我国各族的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产生的,他们运用本民族的或者是本区域的延长发生技巧演唱,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伴生物,是对生活最自然的表达,是直接依附于生活的音乐文化。
“原生态唱法”这个概念的正式诞生是在2006年的央视青歌赛上,这次大赛首次将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这三大唱法并列为单独的一类。在这次大奖赛中,原生态唱法的歌手穿着五彩缤纷的衣服,自然美妙的歌声和优雅动人的舞姿吸引了广大的电视观众和众多的专家评委。歌手们将自己的生活感情融入到了歌声中,他们几乎都没有学过和声学,但是他们演唱的多声部合唱却是那么和谐、纯净、优美,他们都没有学过视唱练耳,音准却唱得十分到位,他们的优秀表现得到了声乐界人士的赞许。这些原生态唱法的歌手绝大多数没有正规的声乐训练,甚至有的人从来没有离开过生养他们的土地,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他们生活的大自然孕育了他们天籁般的声音”①。
二、民族唱法于原生态唱法的差异
关于“先带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的问题,最近几年引起了一些争议。这些争议与这两种唱法的差异性是密切相关的,本章将从多方面来简要研究它们的差异。
(一)语言方面的差异
民族唱法比较强调语言与人生的完美结合,在民族语言基础上,还会对语言进行艺术的加工,演唱时语言就能够达到一些声乐效果,比如个人情绪、状态等。
原生态唱法的概念出现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这种唱法实实在在的存在了上千年,它是各民族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唱法,充分运用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来将演唱。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当然也就不同,原生态唱法来源于最原始的,演唱的语言也来自于本地方言,它对语言没有特殊的要求,以自然为主。
(二)声音特点上的差异
从声音上来看,“民族唱法”对声音有一些规定性的要求,比如音色要明亮,声音要显得亲切,富有感情。要求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声音听起来比较甜美,从演唱中传达奋进和激情,声音会显得比较有穿透力。我国民族众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因此民族唱法的声音都有着与众不同的韵味。可以说,民族唱法让人们充分的感受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魅力。
“在原生态唱法中,犹豫原生态歌曲来源于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传下来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演唱原生态歌曲其声音听起来比较朴实,声音走向自然,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修饰,演唱质朴、纯真,音色明亮通透,多表现个人或群体的情感,表达对自然的感激与敬畏,歌唱强调一种随性,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体现出来”②。另外,原生态唱法在各方面,包括声音上都强调个性、千人千面,原生态唱法的共性就是强烈的感染力。
(三)演唱技巧上的差异
从歌唱技巧上来看。“民族唱法”运用了美声唱法的发生方法,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共鸣腔的运用,唱歌时比较注重换声技巧和共鸣腔体的运用,采用真假声混合的技巧。这使得美声唱法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另外,民族唱法在发声上追求科学,同时又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本民族的嗓音特色。民族唱法形态各异、犹如百花齐放。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人都喜欢民族唱法,除了民族唱法反应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以外,这与民族唱法独特的演唱技巧还是很有关系的。
原生态唱法基本上采用真声演唱,共鸣腔体运用得少,唱法上没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不加修饰。原生态唱法的歌手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声音训练,他们天生声音条件好,声音靠前,音域宽广,极富穿透力,有原汁原味浓郁的乡土气息。乡土气息并不意味着原生天唱法的气息运用不当,相反的,原生态歌手在气息运用上显得非常扎实。原生态歌手与其说是在唱歌,倒不如说事在表达一种带有民族文化自豪感的情感,他们在演唱时会怀着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并凭着在音乐上的天赋,充分的运用最自然的演唱方式,把歌曲作品的内涵展现出来,这使得原生态长发非常有感染力,总能第一时间沁入听者的心中。
(四)共鸣腔体运用上的差异
在前文提到,两种唱法在演奏技巧上有差异,这种技巧差异与共鸣腔体运用有着很大的关系。民族唱法对共鸣腔体的运用发挥到了极限,要求歌手能够充分发挥口、头、鼻、咽、喉等腔体的作用,在一些歌词部分还要去能使用胸腔共鸣,从而形成一个比较有系统的共鸣通道,以此来产生出人意料的共鸣效果,让声音更加的甜美通畅。
原生态唱法在共鸣腔体运用上明显不同,口腔、咽腔的着力点有些靠前,产生了较大的喷弹力,并且是以口腔共鸣为主。
(五)作风风格上的差异
两种唱法所使用的声乐作品都是民歌,但作品风格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原生态唱法所采用的民歌是原汁原味的,并没有经过加工和后期包装处理,它真实的反应了不同时间各种人民的生活,蕴含着特色民族文化,也保留了本民族歌曲风格,给人带来一种天然的美感。富有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由那些原生态唱法歌手们演唱出来,作品风格也被充分的体现出来。
民族唱法所使用的声乐作品则是由原生态的民族素材加工整理而来,这种加工由一些精通词曲的专业人士来完成。当然,他们在进行加工或者再次创作时,会充分的考虑到当地民族的人文环境,保留一些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语言,然后运用专业的音乐知识,把自己对原生态民歌的感悟和感动融入到他们的新作品中。这种新民歌作品有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符合主流文化思潮,但又不失民族韵味。民族唱法的歌手们再使用比较专业的方式将新民歌作品演绎出来,受到了各年龄层群众的欢迎。
三、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的共同性
(一)呼吸的共同性
气体是发声的原动力,歌唱离不开呼吸,因此需要掌握好呼吸的节奏。民族唱法要求丹田运气,而原生态唱法气息运用灵活。在节奏上两种确实有所不同,但是仔细分析,其实这两种呼吸是一样的,都是要求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深呼吸。原生态唱法以真声为主,所以在深呼吸时比较自由。民族唱法为了达到一定的发声效果,在深呼吸时会注重节奏感。
(二)心理因素的共同性
我们很容易发现,无论是名族唱法还是原生态唱法,演唱者都以一种饱满、高亢、热情的精神面貌出现。因此两种唱法都要求演唱者具备一些必要的心理素质,能够及时的表现出积极、兴奋、朝气的心理状态,并把这种状态融入到歌声里,声情并茂,以此来形成声音的感染力。
(三)追求完美声音的共同性
无论是名族唱法还是原生态唱法,两者都会追求完美声音,使歌曲完整性完成得更好,运用好演唱的方法,足够的气息和持久性的演唱能力,在声音明亮,吐字自然,音量达到一致。
四、对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的思考
“学院派民族唱法”使中国的民族唱法真正走向了更科学、更系统、更完美的艺术境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极大欢迎,是民族唱法发展的一个飞跃,近几年,“学院派民族唱法”却被批评为“千人一声”、“千人一面”,尤其是原生态唱法的出现,引起了更多的争议,原生态唱法歌手那种自然的、原汁原味的、没有经过任何美化、修饰的声音,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③。民族唱法的千篇一律,笔者认为是丢失了歌唱的土壤和模糊了音乐的本质所导致的,我国的“学院派民族唱法”实际上就是在原生态唱法和戏剧唱法的基础上吸收了美声唱法的技术特点所产生的一种我国特有的声乐演唱方式,它所演唱的作品都是我国本民族的地方民歌或根据地方民歌、戏曲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他的根任然是哪些在乡间地头流传了几十年的民间歌曲,它的背后正是各民族在各地域繁衍生息了近千年所产生的民族文化,我们现在的民族唱法的歌者过多的关注声音技术,对美声唱法和外族文化的狂热追捧,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到极大的冷落,就是有一些关注的人群,那也只是坐在书桌前的了解,没有真正的感受过劳动人民的生活,他们不会了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的本质,那在演唱时就只能是千篇一律的声音,在原生态歌者面前他们的演唱只能单一和没有感染性。“学院派民族唱法”的歌者应该在自身优点的基础上大胆的吸收和尝试各民族歌曲特有的演唱技术,加强对音乐的本质的思考和诠释,而并非对演唱声音、技术的嫉妒苛求。
“原生态唱法”只是众多演唱方法中的一种,它是一种未经修饰的演唱方法,演唱者都是来自于其本民族的地地道道的劳动者,他们世世代代自觉和不自觉的接受者本民族文化的洗礼,同时他们在日常的劳动生活中又在创造和延续着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当这些歌者演唱本民族的歌曲时,那种纯朴未经雕饰的自然之美深深地吸引了我们,音乐的民族风格更为浓烈,音乐更为感人,这正是现代民族唱法所要借鉴的。但民族唱法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也是原生态唱法应该所学习和借鉴的,如果原生态唱法不能够规范和学科化,那么它将永远的只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已。
通过对比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的异同,很容易发现两种唱法各有各的风格和优势,但我们需要注意,它们二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原生态演唱者的嗓音条件各不一样,所以在演唱时追求的一种鲜明的个性,而民族唱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所追求的是演唱的共性。无论怎样的演唱方式和技巧最终目的都是为音乐需求所服务,演唱者应该在技术娴熟的前提下打破条条框框,选择最适合的演唱方式来诠释音乐。
注释:
①王晓红:《浅论原生态唱法》,《艺术教育》,2008年第4期。
②王晓红:《浅论原生态唱法》,《艺术教育》,2008年第4期。
③周鲁林:《新时期民族唱法的思考》,《民族音乐》,2008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周耘.中国传统民歌艺术[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2]周鲁林.新时期民族唱法的思考[J].民族音乐,2008,(01).
[3]杜瑶.浅谈民族唱法的演变过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4]张旭东.试论中国“民族唱法”的风格特征[J].中国音乐学季刊,2012,(02).
[5]伍国栋.民族音乐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6]王晓红.浅论原生态唱法[J].艺术教育,2008,(04).
相关文章!
  • 历史的逐次重现:探析《稻草人》

    柳文华《稻草人》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著名导演王童的代表作,同时也是记录台湾地区在日本占领期间发生的历史事实的佳片。从文学角度看,该

  • 河南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企

    【摘 要】本文基于需求分析理论,对河南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

  • 20世纪留日油画家对东北地区油

    李程摘要: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时代原因,在20世纪上半叶东北地区的油画艺术主要是受到日本的影响,而风格上主要是受到黑田清辉、藤岛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