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崛起”背景下河南文物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赵振中

    近年来,文化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文化旅游健康、有效发展的保证。河南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要真正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走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提高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概括与优势,然后对制约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河南文物旅游资源持续发展的议题提出几点对策。

    “中原崛起”战略不仅包括经济内容,也包括了人文指标与社会稳定,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文物旅游工程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中原崛起”的战略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河南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却不是文化旅游资源强省。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确保河南文化旅游可持续性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需要,也是促进和带动全省服务业发展,实现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应当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摆上战略位置,立足我省资源优势,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项目带动、营销推动、产业联动的发展路径,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我省文化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带动全省服务业加快发展。

    一、河南文物旅游资源概况

    (一)名山奇峰,风景独特。河南是一个平原、山地兼有的省份,二者的比例大体为56:44,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与南部。由于河南山地的形成年代和组成物质不同,目前的海拔高度和切割程度差别甚大,使各山地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景观特征。如疗养胜地鸡公山,其状如雄鸡,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中岳篙山,号称五岳之长,山势巍峨峻拔,这里不仅风景优美,且名胜古迹遍布,有著名的少林寺、中岳庙、观星台、高阳书院、汉三阂、北魏古塔等。

    (二)古迹遍布,闻名遐迩。据历史考证,远在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在中原大地上劳动、生息和繁衍。因此,人们常把中华民族的古文化与河南联系在一起,甚至把河南视为中国历史的缩影。中原文化光辉灿烂,古迹胜地俯首可见。据1984年文物普查统计,全省有仰韶、龙山等古文化遗址多达1222处,汾古墓葬1629处,古建筑1601处,革命旧址及遗物578处,传世文物36000多件。

    (三)群英荟萃,供人凭吊。历史上,河南是人文荟萃之所,不少历史人物和近代革命志士多出河南,至今不少人的故居、墓葬和遗踪尚存,可供后人凭吊。

    (四)中原风情,令人神往。正月十五的元霄灯展,是河南最隆重、热闹的民间活动。除元霄灯展外,还有盛况空前的花展活动。如洛阳的牡丹花会、郑州的月季花展、开封的菊花展等,每年都定时举行观花赏景,热闹异常。河南的民间艺术活动更多,有“戏剧之乡”之称。剧种剧团之多、民间艺术活动之盛,为全国各省之冠。

    二、制约河南文化旅游资源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市场主体急功近利,复合型人才短缺。具体到某种文化类旅游资源的产业化,通常都会有一个市场培育阶段。根据文化资源的性质不同,这种市场培育阶段也有长有短。但是,目前的开发组织者和投资商常常不能容忍这个培育阶段。于是或因周期过长而不愿投资,或因急功近利而抜苗助长,最终导致开发的失败,从而使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显得步履维艰。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既懂文化更需要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还需要具有高超的经营管理才能。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经理人,更需要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团队。目前河南的文化产业界和旅游产业界,缺乏这类高素质的人才,许多开发项目是一些“摸着石头过河”的“民兵连”在支撑着,因而其开发和经营的盲目性很大。

    (二)产品层次单一,缺少资本对接。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满足不同游客层面,分为三种类型,即基本层面(陈列观光型)提高层面(表演欣赏型)发展层面(主题参与型)。河南目前的文化旅游开发中三个层面虽然齐全,但以文化景观的陈列观光型为主,主要停留于基本层面,不利于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以及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从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现存状况来看,河南完全有条件开发出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会议考察、商贸购物、教育求学等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使文化旅游资源的功能结构进一步完善,满足游客日益提高的旅游需求。

    (三)管理体制不科学,发展观念落后。长期以来,河南发展文化旅游受体制束缚,条块分割使文化旅游资源完全部门化,利益单位化,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三合一,严重阻碍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致使许多高级别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低劣,保护不力。还有大量资源干脆无人开发,白白浪费。观念落后是发展文化旅游重要制约因素。在我省各地,一说开发历史遗迹就要重新恢复古建筑,一谈到挖掘文化内涵就想到建庙,一讲到搞休闲旅游就想建人造景观公园。这些都是传统的文化旅游载体,如果资源级别不高,或开发不到位,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20多年来,这类项目我省建成了无数,绝大部分都不成功,有形的财物和无形的影响损失巨大。

    三、河南文物旅游资源持续发展的对策

    河南省作为一个闻名全国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其中一半以上的景点与文化或历史有关。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河南旅游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努力实现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按照这个规划思路,结合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就河南文物旅游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正确认识文物旅游开发与文物资源保护的辨证关系,实践证明,凡是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同时也是文物保护较好的地区。一是文物保护需要资金。开展文物旅游,可以带来大量的资金,既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文物保护的投入也有了保障。二是文物旅游开发,使文物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文物具有很高的价值,通过旅游活动,认识它的人越多,它的价值越高,人们对它的保护意识也越强。三是文物旅游开发使更多的人关心文物保护。文物保护处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监督之下,游客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非常关心文物的保护情况。这种监督,对文物保护有利。相反,越是旅游业不发达、游人很难到达的地方,即使文物很重要,也很难得到应有的保护。

    (二)认真编制切实可行的文物旅游发展规划是实施文物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基础。要对拟开展文物旅游的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对其市场开发的潜力进行调研,为文物旅游产品进行形象策划和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编制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明确开发与保护的重点是要开辟出文物保护区,划定文物保护的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保护好文物古迹周围的生态环境。

    (三)整合文物资源,选择优势项目,打造文物旅游精品。近年来,河南旅游市场上虽然形成了种类较为丰富的旅游产品,但是高端产品稀缺,文物旅游产品存在小、散、弱的局面,难以吸引入境游客。因此要力求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选择优势项目重点发展,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河南文物旅游精品。比如围绕省内各地的中原文化遗存推出一条中原文化旅游线;例如建设仰韶文化博物馆、内黄三杨庄遗址博物馆等一批有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安阳在殷墟的基础上建立了殷墟博物苑,洛阳把周代王城遗址辟为王城公园,以及加强以河南省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建设。” 以洛阳为例,该城市具有一批国家级或省级的名、优、特景段,在国内外拥有较大的影响。物质文化遗产如以龙门石窟、白马寺为代表的佛教圣迹、以五大都城为代表的古城遗址、以北邝山为核心的贵族陵墓群、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名人故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中华民族文明发祥的重要象征——河图洛书、酒祖杜康的酿制工艺、流传近1800年的关公信俗、闻名于世的牡丹花会、救死扶伤的平乐正骨等。

    (四)把握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合作,我国旅游业的区域合作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然而,尽管区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但旅游业由行政区划分割所导致的区域障碍、市场障碍、交通障碍、制度障碍等远未消除,即便是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这些症结也依然存在。所以目前的区域合作比较松散,仅限于业务层展的基础。由于文物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在旅游规划中应特别强调对文物资源的重点保护与合理利用。鉴于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文物资源被大量毁坏从而造成文化缺失的现实,加强对旅游规划者、城市规划者、文物资源管理者进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文物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其次,要加强对文物景区导游、解说员的培养。面对文物,除了专业人士外,普通的游客很难把握其内涵,这与欣赏自然景观有较大区别。因此,导游讲解就成为不可或缺甚至是极其重要的产品构成部分。培养高素质的导游讲解员应该是文物旅游发展的重点工作。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全省文物旅游行业专业技能、服务技能、导游大赛、讲解比赛等方式,评选技术明星、服务明星、导游明星,讲解明星,以此推动河南文物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五)调整门票价格,刺激游客需求文物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景点一样,属于公共资源,具有经济效益和公共福利的双重属性,因而门票价格不宜过高。然而我们现在的旅游景点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门票收入在整个收入中的比例过高,于是形成一个怪圈:只要出现经费困难,就要提高门票价格,形成“经费困难——提价——再困难——再提价”的循环。而在日本,旅游景点门票收入只占其全部收入的20% ~30%,其他的收入主要来自特色产品的开发、基金会的捐助和政府必要的投入。

    河南省多数文物景区属于温点、冷点旅游区,需求者本身就不是很多,而过高的门票价格却将一些虽有兴趣但经济上并不富裕的游客拒之门外,不仅使这类产品的经济效益得不到提高,社会效益也无法发挥。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适当调整门票价格,比如采取浮动票价制,即淡旺季差价,或者降低门票价格甚至免费开放。从目前一些博物馆降价或免费的实际运营情况看,虽然门票收入下降了,但需求量增加了,同时在旅游交通、住宿、购物消费等方面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刺激游客需求,从而增加了文物景区的收入,起到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作用,这些方法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推广。

    也有人认为应该实施“理顺管理体制、实现开发主体多元化、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营销力度、把科技引入文物开发” 等办法。例如,与河南同样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陕西省,其曲江新区在文化旅游、影视演艺、会展创意、传媒出版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2007年曲江新区被文化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河南也可以选择基础较好的地方建立这样的示范区,比如登封市,距郑州仅60公里,交通便利,社会经济基础和文化旅游产业基础都很好,又拥有嵩山少林寺这样的世界级旅游品牌,在文化创意领域也培育出了像《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这样的市场化程度很高的精品,有条件成为河南省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先导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头部队,从而发挥引领作用。开封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八大古都之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也完全有条件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作者单位: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