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写意手法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张萱

    摘要:中国山水画深深影响着当下园林的设计,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能在园林设计中找到中国山水画的痕迹。绘画的艺术形式自古深受哲学、文学、宗教等方面的影响,山水画则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熏陶下,尤其是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体现出中国独具特点的山水情趣与审美思想。中国的园林是独特的,其将古典园林和传统的山水文化相融和,在布局和造景上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园林特点。在住宅景观设计中采用中国山水画的写意手法,借鉴其创作形式,建设现代居住区的园林,形成一种富有内涵的园林,是当下改变居住区景观单调乏味的一种趋势。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 山水画空间营造 居住区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5-0070-02

    一、景观设计元素选择

    (一)阴阳互生的意境要素

    老子是我国杰出的哲学家,他认为宇宙万物处在对立的关系当中,相克相生,他认为,道是万物之根本,这种哲学思想一直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将它融于千年文化中,艺术同样不例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正是说明万物阴阳互补,对立共生的关系。在古代山水画中呈现出的虚实、远近、高低、藏露的阴阳境地,在传统造园中亦是论虚实而辨阴阳。从画中提炼出的阴阳互生用在居民区景观中要量部位而知长短,润山石而见神气。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景观的造景意象与山水画的意象是相互影响的。

    (二)构造丰富的视觉要素

    1.点

    点是构成面的基本,点是物质之间最早接触所产生的;点没有固定大小和特定形状,它是自由变换的;点的形成既简单又快速,点是简单牢固的。点若有陪衬物,画面将变得更为复杂。制作工具影响着点的特征,同时也受版面特征的影响。在草间弥生绘制的《圆点世界》里,点是主要的构成物,点代表着芸芸众生的生命。从视觉角度讲,点是相对小的面积,越小的东西越能给人小的感觉,山水画中,点可能是远处的建筑,可能是一块石头,它们在构图中起到协调的作用。景观设计的视觉陈列点同样具有点的基本属性,有膨胀与扩散的潜能,设计师可从色彩、材质等方面研究。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点的内容更广点的内涵相对扩大,分为功能性和点和装饰性点。功能性点是具备景观功能作用的物体,装饰性点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点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线

    视觉中的线,是由点沿着某个方向连接而成,而线是点的运动轨迹,能营造出各种生动的知觉趣味,它可分为实体的线与虚拟的线。运用线条表达意境、采用点线结合的方法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的表现手法。如画中道路、小桥、彼岸线、长廊、围墙、溪流等均可视为线的体现,并清晰地体现出艺术的“线性结构力”,通过写意、传神的笔墨,表现东方景致及文化伦理。线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曲线带给人运动感,直线有延伸的错觉,线可以展现结构美,帶来不同视觉和感受,产生方向感和韵律感。直线带有坚强刚毅的气魄,而曲线则轻柔温和,有自然的感觉,运用于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使空间更完整。线经常以多种组合方式出现于景观设计中,能产生无数种的视觉表现:规范、次序、静止、飞跃、冲刺。居住区景观以人为本,学习山水画的风格,需创造舒适、娴静的居住空间,从视觉角度来讲,实体的线容易理解,虚线其实质是分割线。我们可把水平线与垂直线看作为分割线,起到参照作用。

    3.面

    相较于点,其面积趋向于无限大在视觉上构成面,同时,面是线的移动轨迹,如湖,线条首尾相接构成的面,再者可以理解为是点、线的积聚。在山水画中,我们常见面的形式以泼墨的山,浅浅的湖,趣味的道路等出现,也会有立体的断面和界限打破了传统原始的完整面积,这实质是一种视觉挑逗的表现。在景观中,面就是墙面,面就是草坪这样大面积的景物,这些都是实面,相对的,还有虚面,虚面就是水池和溪流。面在体的构成中的作用广泛,是由围合的面便构成了体。

    二、空间尺度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物理学发展起来,当代人在物理学的基础之上来认识空间概念,因此,透视学中,把宇宙视为一个客体,是在人之外的,赞同客观认识。这都源于西方艺术较为单纯的、客观性的对艺术思维的方法。相反的,在古代的中国,在对空间概念的认识上缺乏科学的指导,是一种发散性的认识方法,并具有哲学意义。古代思想家常常用“宇宙”泛指“空间”,所以,我们看到的山水画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侧面。探索中国山水画是如何进行山水画空间尺度处理的,对当代景观设计有着深刻的启示。山水画空间不是现场的真实写照空间,是人与自然建立起来的精神空间,理性中掺和着感性,视角由人类内心情感和山水形成组合,其是在感性和理性精神空间之上的。其空间的意识、结构隐含着本质特征与思维方式:古人的空间观念不仅仅是直观,其更包含着哲学,既有联系又有发展,三维空间掺和思维空间,两者结合;构图就变得复杂,重叠,展现出广阔的状态;含蕴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总体特征……种种体现出中国人在空间概念上和心境的实现过程中都突出了东方主观性较强的写照方式,西方在循序渐进中认识了空间。

    (一)增加景深,三层,三远

    在古代人物画中很大一部分主要以刻画人物为主,人物本身的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可以得到恰当的布置。而山水画是另一种概念,景深万里之遥,如果没有恰当的比例去处理山水景物所占有的空间,山水画就无法完成。古人对观察自然山水的方法是有要求的,是讲究方式方法的,需“目所筹缪,伸缩盘桓”,“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三远法有别于西方的透视法,而是通过透视构成的空间不以几何学为基础,是以观察者主观诗意思维为依据。就拿南宋马远所绘制的《晓雪山行图》来说,此画作描绘大山的局部景色,画面层次分明,目光悠远,充满诗意。古代园林景观也蕴含着这种诗意性的特点,观者可来回往复地欣赏美景,这主要是空间上追求“可游”、“可居”、“可行”、“可望”的境界所致在中国山水画中对空间的处理与西方的透视法有所不同。

    (二)虚实相问的空间变化

    对于中国艺术虚实的理解可分为两个层面,—方面体现在中国画讲究虚实,常通过“空”来表达“满”,比如湖面、地面、天空等处采用了留白的手法,它包含了深厚的艺术内涵,让观众产生了无限遐想。中国常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画里满构图并非明智,缺少节奏感,同样,在传统山水园林中,某些细节的处理经常留空。而居住区景观中也需要注意千万不要在同一处堆叠太满的元素,其空间处理上,多体现“命意载空不在实”,让虚实景物呈现出活泼,动感,多视角特性的视图效果。第二层意思是质感的定义,虚指液态带来的流动感和线条美,要求是通透洞达的质感,比如湖水,当微风袭来浮动水面,波光粼粼的曲线动感恰恰是“虚”的完美展现。此时,水的设计是“空”的概念衍生;而天空是另一种“虚”艺术的体现,整片天空从构图上讲应是节奏缓慢的部分,内部变化较小,朵朵白云更可衬托其空感。“实”在构筑物的设计上有石体、墙面等质感坚硬的材料,材质上的虚实相搭效果极佳,透过它们可以看见中国式景观园林的特点。“虚实”在空间上还起到了一定的构造作用,这样就有了画面层次感。

    (三)曲直相问的空间节奏

    曲直相间是中国传统造园的基本方法,常运用于平面图规划中。而生活中,我们经常讲曲直与路面联系,一句古诗“曲径通幽处”引发了我们无限想象,也被用于现代景观中,它给人一种休闲娱乐又轻松的心理作用,所以被用于居住区景观设计比较合适,居民在小道行走可放松,让生活更舒适。哲学上,他们也是一组对立统一的关系,如若过度地强调曲折,内部结构就会过于迂回复杂,所以,要曲中有直。艺术上,创造幽深多变的景色,是中国景观中的精华,比如王鉴的《梦境图轴》图,山体造型曲折,对应曲面,而小河平阔直流,所以,需要曲折有度。

    三、色彩

    色彩是景观艺术组成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中国千古以来天人合一的思维,将人与自然放在首位,于山水画中便可知绿色的重要性,例如在唐代,名族色彩具有着色浓重的特点,这与当时政治、社会风貌、经济条件等因素相关,当时的山水画色彩倾向于艳丽,也独步一时,之后山水画中多由素色黑白代之,也暗示了古人对自然的崇尚,当代景观,对色彩的敏感明显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体系来撑持。本章研究山水画影响下的带有民族特色的居住区景观的色彩组成。

    (一)色彩的基本理论

    色彩是直接的视觉体验,探索颜色必须探究其本质,即对色相,明度和纯度的探索。色相是色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三原色:红、黄、蓝;明度是色彩明暗度的变化;而纯度是色彩的饱和程度。只有三要素同时起作用,才可以产生人们眼中色彩缤纷世界。

    (二)山水画的色彩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

    山水画的色彩构图就像棋局中的布阵,注重色相、色块和色系的和谐,带有山水画韵味的居住区中景观会更耐人寻味,这个原则一直为中国传统的园林所用。山水画中元素组成决定其色彩组成,多姿多彩的植物,平广或曲折的道路,坚硬的石材,与园林建筑相得益彰,无论造型还是色彩都给人以美的享受。风格不同,山水画的色彩也就不同,比如金碧山水,水墨山水,青绿山水等。不同色彩折射出当下的社会特点,因此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内心情感,采用不同的色彩。

    1.色性

    黑白色是山水画的经典色,随着北宋时代的结束,山水画也确立了以水墨为主的“一统天下”,我们常见自带土黄色或土金色的画纸,从中提炼出金银色、黑白色也可以运用在景观小品、城市雕塑等处。古建中,金色常用于建筑勾边等工艺,在现代人居景观设计中应用较少,我们可用铜、钛金、不锈钢等合金材料代替金色,一体化结构,纹理设计也将带有中国山水画的和谐色彩。同类色也是山水画中的重要色彩技法-,它是色相比较接近的色彩搭配,或是色相,或是明度,或是纯度,如:橘橙色搭配、藏青蓝搭配群青色、中黄色搭配淡黄色等。它们比较接近,因此容易取得协调。青山和绿水搭配的山水画是最常见的同类色搭配运用。如花坛颜色渐变,带来舒适和层次感的感觉。

    2.手法

    山水画在一定程度上和中国古代园林有着联系,尤其是在色彩选择搭配上,都是以和谐为原则。山水画中,利用人眼的视觉原理营造园林景点和意境,如粉墙黛瓦,青山绿水,树密疏有间,有浓有浅等色彩特征,总的来说,主要用的技巧有二种:一种是通过对比。比如,在成峦叠嶂的青山上,远处是层层翠柏,近处点点红杏,色彩对比明显;通过暖色近景对比冷色远景,视觉上更深远。老子认为黄、赤、青、白、黑这五中颜色会让人眼花缭乱,对于黑和白这两种颜色,虽然很容易就分辨出来,但是不要分得那么清楚;庄子崇尚素淡虚空的黑白之色,元明清画坛偏好淡雅清幽,讲究黑白韵律,黑与白正是形成强烈对比。如,郭明山水画。第二种是通过协调。扬州园林中的秋山,用黄石丹枫来将秋天的景色表现出来,在夕阳的照耀下,黄石丹枫一片灿烂,诠释出秋天的魅力,达到一种和谐的魅力。明清时期,江南园林里面的假山常以白粉墙来衬托前景部分假山的色彩。

    結语

    在当前背景下,关注中国本土文化与艺术再创造,以中国山水画为基本元素,研究它与景观园林的嫁接,这也是对艺术不同领域的跨界和结合的理论性研究。从山水画中分析并提取特征元素应用于居住区景观设计,打造真实世界的山水画意境,使人们的居住环境不仅仅是一种生态化的、人性化的空间,于此欣赏美景如好似游走于画中,使观者产生浓浓中国韵味情怀。东方的思想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国画,又通过画照应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为山水画式的人居景观设计奠定了核心理论基础,其创作手法也为景观设计埋下良好伏笔。该形式的人居景观将对中国园林产生深远的影响,找回我们曾经丢失的传统化、民族化的东西,发扬并继承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深化传统园林的艺术美,继承弘扬其精神文明,这更是一种探索与进步,一种意义与价值所在。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风廓线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研究

    罗琦史冰芸摘要:风廓线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可以显著避免来自地杂波的干扰,非常适用于气象领域。文章从系统整体设计、天线辐射模块方案、

  • 基于MATLAB 的信号时域采样及

    唐敏敏 张静摘要:频率混叠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特有的现象,发生频率混叠后,信号会分析出错误的结果。而采样过程中,由于频率不够高,采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