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生活区后勤管理实践研究

程余伟
摘 要:高校后勤经过十多年的社会化改革,高校生活园区后勤管理模式各具特色。在新形势下,由于高校管理方式转变、政府扶持政策不到位、企业经营成本大幅提升和学生对园区要求期望高等因素,社会化管理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新形势下高校生活园区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各方在后勤管理与服务中各自明确定位、履行职责,共同营造和谐的园区生活。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生活园区;后勤管理
一、浙江省高校后勤发展状况
我国高等教育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招生规模开始不断扩大,高校的数量、在校生人数和学校的校舍面积都在快速的增长。199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积极深化高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在杭州下沙、滨江、小和山、浙大紫金港和宁波、温州建成六大高教园区,促进高教园区资源共享。根据近五年教育厅统计,2010年至2014年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如下表所示
2010年至2014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情况表
注:表格数据参考自历年教育厅统计
从上表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浙江省高等教育事业在近五年也有了大的发展,新建高校28所,本专科在校生增加9.33万人,校舍面积增加427.35万平米。根据《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要求,未来10年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工作重心加快向以内涵发展为主转移。
高校后勤经过十多年的社会化改革发展,后勤管理也从量的扩张到内涵提升方面转变。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大学生生活区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尤为突出。
二、杭州下沙大学城生活园区存在的后勤管理模式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是目前浙江省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2000年底下沙高教园区正式启动建设,园区规划面积为10.91平方公里,总投资86亿人民币,总建筑面积达480万㎡,生活后勤学生公寓约160万㎡,共有14所高校进驻,目前在校大学生为17.80万人。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目前已运营15年,后勤生活园区通过高校自建或引入社会力量建设,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高教园区内近20万名师生员工的学习和生活问题。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活园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引入社会力量建设的生活园区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据了解,目前14所高校生活园区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高校自营自建。在新校区建设时,5所高校生活园区采用自己建设和管理。
(二)高校回购自管。在新校区建设时,3所高校生活园区引入社会企业建设,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学校出资全部回购生活园区,由学校自行管理。
(三)社会企业建设管理。在新校区建设时,4所高校生活园区引入社会企业建设,目前仍有企业负责园区管理。
(四)依托大学建设管理。在新校区建设或以后管理中,2所高职院校依托周边大学力量建设生活区,并由其全部或部分项目负责管理。
在这几年的学校发展中,由于高校自身实力增强,在生活区管理上也出现了一些新举措:
(一)采用部分回购方式。有2所高校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回购相对独立区块,取得学生公寓和生活设施的产权,再由学校后勤企业进行自管。
(二)新建学生公寓方式。有2所高校在教学区预留用地
上,通过新建学生公寓和设施的方式,来解决扩招生源的入住问题。
(三)采用长期租赁方式。有高校同社会企业商谈,采用长期租赁(如10年以上租期)的方式取得生活区的管理权。
(四)引入专业化团队参与管理。高校生活园区中的物业管理和学生餐厅经营,根据后勤企业的经营状况,引入专业化团队参与园区项目的经营与管理,在学生餐饮的经营项目中尤为突出。
在下沙大学城的14所高校中,每一个学校都会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找到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生活区管理模式。
三、新形势下高校生活区后勤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转变困难。高校教育发展由量的扩张转为质的提升,高校管理以学校章程为准绳,坚持依法治校,对后勤服务育人工作有更高的要求。
(二)政府扶持政策不到位。在推行后勤社会化过程中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部分已取消;学生公寓住宿费还是维持在十年前的收费标准;学生食堂菜价补贴联动机制不健全,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
(三)经营成本大幅提升。一方面由于早期投入运营的房产设备都已超过十年以上,房屋的维修和设备设施的更新期都已进入高发期,投入成本更大;另一方面由于用工成本的大幅提高,员工的“五险一金”都必须交纳,企业负担更重。
(四)学生(家长)期望高。学生(家长)对生活园区硬件设施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现代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逐步提升,空调、电视、电冰箱和洗衣机等成为再简单不过的家用电器,但是在高校,由于经费所限、集中住宿人口稠密以及房屋结构等种种原因,大部分高校目前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配套各类电器的要求。
四、创新高校生活区后勤管理模式办法
新形势下的高校生活园区的管理,一方面要适应政府、学校对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要不断满足学生和家长对生活区的需求提升,同时后勤实体还要不断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在高校生活区后勤管理中,政府、学校、后勤实体和学生(家长)四方都要明确定位、履行职责,共同做好高校生活区的管理服务工作。
(一)政府部门—政策引导、市场监管。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政府部门作为教育事业的举办者和管理者,积极作好政策引导和监管工作。
(1)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进入教育领域,建立完善多元化教育投入保障机制。(2)完善税收优惠及价格补贴机制。税务部门应继续对后勤实体经营生活区制订优惠的税收政策,如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物价部门应根据高校学生公寓的住宿条件核定不同的收费标准;财政部门应根据市场的不同价格指数建立学生食堂的价格补贴机制;政府通过银行给高校的银行贷款实施贴息,以减轻后勤的运营压力等等措施。(3)推动高校后勤行业自律。政府应推动和引导高校建立后勤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平台推动后勤的管理工作。通过协会做好政策的宣传与落实检查,如后勤员工“五险一金”的政策落实;通过协会作好政策制订的前期调研工作,如浙江高校后勤伙专会对全省高校食堂价格的调研报告,最终由省财政出台同食材价格上涨指数联动的价格补贴机制等。(4)加强政府部门对高校后勤的市场监管。高校是一个人源集聚的地方,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活园区,里面涉及消防安全、食品卫生、设施设备安全、治安管理等各方面的安全管理,这些都是需要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来监管执行。(5)发挥高校与社会企业利益平衡的调节作用。对于社会企业参与高校后勤投资建设与经营管理的校企双方来说,当双方理念与经济利益发生严重冲突,仅靠高校自身无法解决时,政府应充当校企双方利益平衡的调节者,及时保障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高校自身—制度管理、经费保证。高校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从目前社会现实出发,以学校章程的形式明确高校生活园区的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
(1)明确学校对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国内高校形成各种类型的后勤管理模式,如甲乙方协商模式、独立法人模式、集团服务模式、社会化服务模式等,学校应明确适合自身发展和后勤管理的运营模式。(2)构建学生管理的准社区模式。由于入住在生活园区的大学生人数众多且在园区生活时间较长,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大学生生活园区管理机制。按照准社区管理模式推动学校对生活园区的教育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等各方面的支持。(3)加强对生活园区的经费投入。生活园区建设与运营都已十多年了,房产维修、设施设备更新、用工成本提高等都需要大额资金投入,而学校的在校生规模相对稳定、住宿收费标准多年不变,学校住宿费总体收入增幅不大的情况下,学校需要有专项经费投入生活园区保障其正常运转。(4)协调学校与社会企业的利益平衡。社会企业投资生活园区建设确实是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但在具体经营过程中,企业最直接的目的还是赢利。高校引进社会力量的直接目的是人才培养,按教育规律管理学校工作。高校与社会企业在管理理念、利益分配上的冲突会直接影响学校的稳定。学校应从整体利益出发,不应在生活区的利益上影响学生稳定和学校发展。
(三)后勤企业—服务至上、成本领先。后勤企业是生活园区的管理者,又是大学生的服务者,所以后勤企业对园区的管理直接反映了学校对学生的服务态度,也是学生对学校管理满意度最直接、最具体、最细致的体会。
(1)遵循教育规律。后勤企业不管是校内实体还是社会企业,我们在生活园区服务对象是高校的大学生,所以不管是企业的服务理念和经营思路都必须围绕高校的教育规律来实施。(2)抓好安全稳定。生活园区学生密集,安全管理工作是底线。后勤企业一方面要协同学校保卫、学工部门做好以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检查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责任范围内楼宇建筑、水电设备、消防设施、食品卫生、燃气灶具等各方面的安全管理。(3)成本控制、挖潜增效。企业最直接的目的是赢利,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他们遵循的原则,后勤企业也不例外。在住宿费收入增幅有限、食堂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商业项目周边竞争激烈、电商送货无孔不入,以及学生(家长)对生活园区服务需求日益提高的新常态下,后勤企业一方面要做好经营的成本控制,同时又要结合95后大学生的特点,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4)争取政府与学校支持。后勤企业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又要取得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后勤企业可以通过后勤协会的平台,争取政府对后勤经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同时又可以向学校寻求经营项目、专项经费、设备更新、资产投入等各种方式的支持。
(四)学生及家长—自我管理、文明维权。在校大学生除课堂学习时间外,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是高校生活园区,在生活园区中他们既是被管理者,又是被服务者。
(1)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高校生活园区的主体是大学生,通过准社区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和身心健康发展,更有助于促进与完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2)培养大学生的文明维权意识。生活园区的环境是高校中最接近社会的环境,生活园区就是一个准社区的环境。学生在园区中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有的学生要么不敢维权,要么偏激维权,所以培养学生的文明维权意识,生活园区中的案例就是最好的实践教材。
新形势下高校生活园区的管理,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等各方明确定位、履行职责,共同做好高校生活园区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车 车.新形势下高校生活园区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与解决途径研究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2] 田燕飞.新形势下大学生生活园区管理初探.湘潮(下半月),2011(2)
[3]缪金凯.我国高校生活园区管理体制研究.科技信息,2011(35)
[4] 朱 丹.我国大学生生活区教育管理模式述评.中国电力教育,2011(6)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