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古代天竺石欣赏文化史考析
王枭勇 陈苗苗 王欣
摘要:以古代文献为主要研究依据,试图梳理出一个较为连贯的天竺石欣赏文化发展史,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影响。天竺石欣赏文化发轫于魏晋,兴盛在隋唐,宋元时期达到顶峰,对明清造园活动造成较大影响。天竺石欣赏文化表现为“因奇而灵”“因灵而文”“因文而传”三个明显的特征,是“文因景成,景因文传”这种文化景观形成模式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天竺石;灵隐景区;天竺石欣赏文化;发展史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1—0053—04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杭州天竺石曾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欣赏,具有浓厚的文化积淀。唐代白居易的《太湖石记》认为天竺石具有与太湖石相媲美的欣赏价值。清代文人孙治对此作有《莲花石论》。天竺石欣赏文化是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对于灵隐天竺一带景区的研究多集中于其佛教历史和造像艺术,而对于天竺石的研究较少。笔者希望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理清天竺石欣赏文化发展的脉络,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西湖文化遗产。
1天竺石的地质环境及其外形特征
天竺石所在的飞来峰一莲花峰主体为石灰岩。天竺石景区有两条主要的水系,分别绕飞来峰一莲花峰南北山麓而过,称为北涧(冷泉涧)和南涧。据《天竺山志》记载,下天竺寺后有一块水波石,“石上有水波纹,旧时汇水至此”。《西湖文献集成·第一册·古今图书集成》中的杭州府山川考部分,详细记载了飞来峰一莲花峰一带有“月桂”“伏犀”“丹井”“永清”“偃松”“聪明”“倚锡”“冷泉”“韶光”“白沙”“石笋”“白公茶井”“无著偃松”“永安”“弥陀”“腾云”共16处泉。长期以来,飞来峰一莲花峰的石灰岩山体受到充沛的地下水和发达的地表水系的侵蚀。另据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南宋临安城》(收录于《科技史文集(五)·建筑史专辑(2)》一文中说到“杭州诸山以洞著名者极多,此种洞之深者莫测其底,而且玲珑多窍,其成因,当也是昔日在海中受到地下水侵蚀之故。”上述因素促成飞来峰一莲花峰一带形成了奇特的自然风貌(图1)。
飞来峰一莲花峰一带峰石林立、洞壑万千,见于记载的峰石有莲花石、伏虎栈、连岩栈、卧龙石、三生石、水波石、斗鸡石、女儿山、玉女岩等,另据传曾有72岩洞遍布飞来峰一莲花峰一带。今莲花峰顶莲花石、下天竺后三生石以及龙泓、玉乳、射旭(青林)、呼猿、藏六等岩洞尚存(图2)。据《武林旧事》载,灵隐天竺“周回数十里,岩壑尤美……诸岩洞皆嵌空玲珑,莹滑清润,如虬龙瑞凤,如层华吐萼,如皱谷叠浪,穿幽透深,不可名貌,沿冷泉涧分布了大面积裸露的石壁。明代文人王洪称这些岩洞“曲室玲珑”、石壁“嵬怪特异”。
2天竺石欣赏文化的发展历史
2.1萌芽阶段——魏晋
对于天竺石,早在《水经》中已有所载:“孤石壁立,大三十围,顶上四开,状似千叶莲花。”成书稍晚一些的《钱塘记》中亦载,莲花峰“峰顶有孤石,可四十围,顶上四开,状似千叶莲花。”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西天竺僧人慧理游历至此,叹飞来峰如“天竺灵鹫山之小岭”,即在此开山建寺。据考证,东晋永和年间又有许玄字远游者建思真精舍于此,孙吴赤乌年间葛洪亦隐于此。据《异苑》载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出生后不久便由居住在飞来峰的杜明甫收养。谢灵运后有诗作《三生石》载于《灵隐寺志》。自魏晋起,儒释道的文化开始向天竺石渗透,而其中最显著的是佛教文化。莲在佛教中是佛的象征,“莲花峰”“莲花石”等名称背后都与佛教有深厚的联系。魏晋是天竺石审美由“奇”向“灵”转变的时期。
2.2发展阶段——隋唐
隋唐时期灵隐天竺一代的佛教发展迅速。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杭州建城。除东晋始建的灵隐寺外,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和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分别建立下天竺寺和中天竺寺。仁寿二年(公元602年)隋文帝敕建神尼塔于飞来峰。“天竺佛国”至此雏形初具。灵隐天竺成为杭州城外一个宗教文化气息浓厚的风景游览地。文人常自城内舟行至灵隐天竺而游,与僧人的思想交流频繁,天竺石也因其灵奇而为文人所欣赏。突出的事件有:
2.2.1白居易的推动作用
唐代文人白居易在天竺石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长庆三年(公元823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作《冷泉亭记》称:“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给了冷泉亭至高无上的评价。他认为冷泉亭“山树为盖,岩石为屏”,寻丈之地却集中了自然界最旖旎的风光。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赴洛阳始营履道坊宅院。《池上篇(并序)》载:“乐天罢杭州刺史时,得天竺石一、华亭鹤二,以归;始作西平桥,开环池路。”天竺石在这一时期始用于文人园林营建。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白居易作《太湖石记》论述了奇石鉴赏标准同时给予了天竺石仅次于太湖石的定位。
在白居易的推动下,欣赏天竺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文人之间广泛传播。白居易“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之后,众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体验天竺灵隐的出尘世外,欣赏天竺石的奇俊。唐张祜诗云:“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何处去犹恨,更看峰顶莲。”其中“峰顶莲”就是前文所述莲花峰顶的孤石。
2.2.2佛殿立石现象的出现
同一时期,宗教也受到文人思想的影响开始把天竺石作为寺院环境营造的材料。唐代文人姚合诗云:“天竺寺殿前立石,补天残片女娲抛,扑落禅门压地坳。”这种佛殿立石的传统到宋代依然存在。宋代诗僧释居简有《石赋》一文描述了“飞来讲徒,聚石以供”之事。僧侣赏石至清代亦被文人所咏,嵇宗孟有诗:“碧殿金铺十二重,讲筵坐绕万芙蓉。道人不解风旖论,独爱门前六六峰。”
2.3成熟阶段——宋元
唐代以白居易为代表人物的中隐思想在宋代得到普遍接受并实践。天竺石欣赏成为追求中隐理想的一个象征。元佑四年(公元1071年)苏轼任杭州通判,多次游灵隐天竺,并续“亭”字于白居易“冷泉”后。元佑六年苏轼离任时受赠天竺石于天竺寺僧慧净。《西湖游览诗》云:“盖子瞻景慕惟在乐天,殆有梦寐羹墙之想矣”。元代柳楷重摹下天竺“三生石”三篆字勒于石,在温州容成太玉洞。唐宋赏石成风,而仅次于太湖石的天竺石亦受到影响,据陆羽《二寺记》载,灵隐涧中的奇石“伏虎栈”后为朱勔所取。而在南宋,因天竺石而名的飞来峰更是为皇家园林所写仿。
2.3.1文人题咏“十景”现象
白居易及其后的文人对于天竺灵隐的颂扬影响深远,宋元时期出现大量对天竺灵隐一带自然山水的诗作。宋太宗淳化年间,杭州仁和知县梅询有组诗《武林山十咏》,其序中将灵隐山诩为“天下之泉石”。《武林山十咏》分作《飞来峰》《莲花石》《呼猿涧》《龙泓洞》《炼丹井》《冷泉亭》《灵隐寺》《水台盘》《翻经台》《高峰塔》共十首,各为一景。这种组诗的出现也说明天竺灵隐一代的景点格局已日趋成熟。元末依然能见到同一类型的作品,李孝光、贝琼分别有组诗《灵隐十咏》和《灵隐十景》。以上组诗中,《飞来峰》《莲花石》《莲花峰》《龙泓洞》《冷泉亭》《连岩栈》《理工岩》等均包含对天竺石的欣赏文化(表1)。
2.3.2天竺石的写仿现象
南宋皇家园林造园风格亦趋向文人园林,出现对灵隐飞来的写仿,天竺石构成的绮丽自然风貌成为帝王的追求目标。据《武林旧事》记载,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南宋皇城北内后苑建造冷泉堂“叠巧石为飞来峰”。此外,德寿宫万岁山、韩侂胄南园中的假山等皆以飞来峰为蓝本,摹天竺石之嵬怪特异。周密称南园:“四环皆秀石,绝类香林、冷泉等处,石多穿透崭绝,互相附丽”。天竺石在隋唐由单纯的欣赏发展为小规模的置石实践,而南宋时期则在皇权的推动下演变为大规模的叠山写仿,成为天竺石欣赏史上的一个高潮。南宋处于叠石为山颇为流行的特殊时期,对于天竺石景观的写仿很可能影响和推动了叠石艺术的发展。
2.4世俗化阶段——明清
明清时期,天竺石欣赏出现世俗化的倾向。一方面因江南造园规模达到鼎盛,造成了天竺石灾的出现。同时文人造园家将天竺石的写仿,归纳为造园叠山的理论系统,致使影响到整个明清造园叠山风格。
2.4.1盗采景石而造成“天竺石灾”
明清是江南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掇山艺术作为传统园林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技术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江南出现了张南阳等大批专业叠山匠人,私家园林形成了无园不石的局面。世人对于奇石的狂热,使得未曾被规模开采的天竺石在明代中后期遭遇大规模盗采,造成“石灾”。当时的文人虞淳熙撰文《代石言》,严词批判:“诸君以为石乃公物,叠灵山之假,何妨取灵山之真。不知石是云根,苟翦一片之云,实夺一峰之秀。”认为“虽宋世开花石之纲,凶不若是;元乱凿佛身之血,恶不如斯”!此乃天竺石在历史上遭遇的最大的劫难。
2.4.2从写仿对象到叠山理论的升华
明代文人袁宏道在《飞来峰小记》的开篇写道:“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这种以飞来峰为西湖第一林泉的深刻烙印自唐宋一直传承到明代。南宋出现了以飞来峰为叠山蓝本的非唯一性选择,而在明代近乎成为唯一范本。清代文人造园家李渔指出叠山的最高境界是“变城市为山林,找飞来使居平地,自是神仙妙术”。将飞来峰天竺石写仿行为提升到造园理论的高度,推动了城市山林的营造实践。清代胡雪岩芝园的假山掇叠即以飞来峰天竺石为模本,享有“擘飞来峰一支,似狮子林之缩本”的美称。
3结语
综上所述,天竺石欣赏文化对明清造园活动造成较大影响。其漫长的发展历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明显的美学特征:其一,因奇而灵。天竺石的奇俊引发了“自天竺飞来”的慨叹,自此与佛教开始结缘,逐渐积淀起其宗教文化内涵。其二,因灵而文。山水审美的成熟和天竺石的佛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文人托物言志的对象,天竺石欣赏也成为追求中隐理想的一种象征。其三,因文而传。文人的题咏和推崇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要和长久的推动作用,使其成为一种社会主流文化,而历代造园家的写仿实践和理论总结使其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天竺石欣赏文化是杭州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机构成,是“文因景成,景以文传”这种文化景观形成模式的典型代表。深入挖掘西湖文化景观的内涵和影响是保护和传承西湖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这对当代园林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摘要:以古代文献为主要研究依据,试图梳理出一个较为连贯的天竺石欣赏文化发展史,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影响。天竺石欣赏文化发轫于魏晋,兴盛在隋唐,宋元时期达到顶峰,对明清造园活动造成较大影响。天竺石欣赏文化表现为“因奇而灵”“因灵而文”“因文而传”三个明显的特征,是“文因景成,景因文传”这种文化景观形成模式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天竺石;灵隐景区;天竺石欣赏文化;发展史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1—0053—04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杭州天竺石曾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欣赏,具有浓厚的文化积淀。唐代白居易的《太湖石记》认为天竺石具有与太湖石相媲美的欣赏价值。清代文人孙治对此作有《莲花石论》。天竺石欣赏文化是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对于灵隐天竺一带景区的研究多集中于其佛教历史和造像艺术,而对于天竺石的研究较少。笔者希望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理清天竺石欣赏文化发展的脉络,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西湖文化遗产。
1天竺石的地质环境及其外形特征
天竺石所在的飞来峰一莲花峰主体为石灰岩。天竺石景区有两条主要的水系,分别绕飞来峰一莲花峰南北山麓而过,称为北涧(冷泉涧)和南涧。据《天竺山志》记载,下天竺寺后有一块水波石,“石上有水波纹,旧时汇水至此”。《西湖文献集成·第一册·古今图书集成》中的杭州府山川考部分,详细记载了飞来峰一莲花峰一带有“月桂”“伏犀”“丹井”“永清”“偃松”“聪明”“倚锡”“冷泉”“韶光”“白沙”“石笋”“白公茶井”“无著偃松”“永安”“弥陀”“腾云”共16处泉。长期以来,飞来峰一莲花峰的石灰岩山体受到充沛的地下水和发达的地表水系的侵蚀。另据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南宋临安城》(收录于《科技史文集(五)·建筑史专辑(2)》一文中说到“杭州诸山以洞著名者极多,此种洞之深者莫测其底,而且玲珑多窍,其成因,当也是昔日在海中受到地下水侵蚀之故。”上述因素促成飞来峰一莲花峰一带形成了奇特的自然风貌(图1)。
飞来峰一莲花峰一带峰石林立、洞壑万千,见于记载的峰石有莲花石、伏虎栈、连岩栈、卧龙石、三生石、水波石、斗鸡石、女儿山、玉女岩等,另据传曾有72岩洞遍布飞来峰一莲花峰一带。今莲花峰顶莲花石、下天竺后三生石以及龙泓、玉乳、射旭(青林)、呼猿、藏六等岩洞尚存(图2)。据《武林旧事》载,灵隐天竺“周回数十里,岩壑尤美……诸岩洞皆嵌空玲珑,莹滑清润,如虬龙瑞凤,如层华吐萼,如皱谷叠浪,穿幽透深,不可名貌,沿冷泉涧分布了大面积裸露的石壁。明代文人王洪称这些岩洞“曲室玲珑”、石壁“嵬怪特异”。
2天竺石欣赏文化的发展历史
2.1萌芽阶段——魏晋
对于天竺石,早在《水经》中已有所载:“孤石壁立,大三十围,顶上四开,状似千叶莲花。”成书稍晚一些的《钱塘记》中亦载,莲花峰“峰顶有孤石,可四十围,顶上四开,状似千叶莲花。”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西天竺僧人慧理游历至此,叹飞来峰如“天竺灵鹫山之小岭”,即在此开山建寺。据考证,东晋永和年间又有许玄字远游者建思真精舍于此,孙吴赤乌年间葛洪亦隐于此。据《异苑》载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出生后不久便由居住在飞来峰的杜明甫收养。谢灵运后有诗作《三生石》载于《灵隐寺志》。自魏晋起,儒释道的文化开始向天竺石渗透,而其中最显著的是佛教文化。莲在佛教中是佛的象征,“莲花峰”“莲花石”等名称背后都与佛教有深厚的联系。魏晋是天竺石审美由“奇”向“灵”转变的时期。
2.2发展阶段——隋唐
隋唐时期灵隐天竺一代的佛教发展迅速。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杭州建城。除东晋始建的灵隐寺外,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和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分别建立下天竺寺和中天竺寺。仁寿二年(公元602年)隋文帝敕建神尼塔于飞来峰。“天竺佛国”至此雏形初具。灵隐天竺成为杭州城外一个宗教文化气息浓厚的风景游览地。文人常自城内舟行至灵隐天竺而游,与僧人的思想交流频繁,天竺石也因其灵奇而为文人所欣赏。突出的事件有:
2.2.1白居易的推动作用
唐代文人白居易在天竺石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长庆三年(公元823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作《冷泉亭记》称:“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给了冷泉亭至高无上的评价。他认为冷泉亭“山树为盖,岩石为屏”,寻丈之地却集中了自然界最旖旎的风光。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赴洛阳始营履道坊宅院。《池上篇(并序)》载:“乐天罢杭州刺史时,得天竺石一、华亭鹤二,以归;始作西平桥,开环池路。”天竺石在这一时期始用于文人园林营建。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白居易作《太湖石记》论述了奇石鉴赏标准同时给予了天竺石仅次于太湖石的定位。
在白居易的推动下,欣赏天竺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文人之间广泛传播。白居易“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之后,众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体验天竺灵隐的出尘世外,欣赏天竺石的奇俊。唐张祜诗云:“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何处去犹恨,更看峰顶莲。”其中“峰顶莲”就是前文所述莲花峰顶的孤石。
2.2.2佛殿立石现象的出现
同一时期,宗教也受到文人思想的影响开始把天竺石作为寺院环境营造的材料。唐代文人姚合诗云:“天竺寺殿前立石,补天残片女娲抛,扑落禅门压地坳。”这种佛殿立石的传统到宋代依然存在。宋代诗僧释居简有《石赋》一文描述了“飞来讲徒,聚石以供”之事。僧侣赏石至清代亦被文人所咏,嵇宗孟有诗:“碧殿金铺十二重,讲筵坐绕万芙蓉。道人不解风旖论,独爱门前六六峰。”
2.3成熟阶段——宋元
唐代以白居易为代表人物的中隐思想在宋代得到普遍接受并实践。天竺石欣赏成为追求中隐理想的一个象征。元佑四年(公元1071年)苏轼任杭州通判,多次游灵隐天竺,并续“亭”字于白居易“冷泉”后。元佑六年苏轼离任时受赠天竺石于天竺寺僧慧净。《西湖游览诗》云:“盖子瞻景慕惟在乐天,殆有梦寐羹墙之想矣”。元代柳楷重摹下天竺“三生石”三篆字勒于石,在温州容成太玉洞。唐宋赏石成风,而仅次于太湖石的天竺石亦受到影响,据陆羽《二寺记》载,灵隐涧中的奇石“伏虎栈”后为朱勔所取。而在南宋,因天竺石而名的飞来峰更是为皇家园林所写仿。
2.3.1文人题咏“十景”现象
白居易及其后的文人对于天竺灵隐的颂扬影响深远,宋元时期出现大量对天竺灵隐一带自然山水的诗作。宋太宗淳化年间,杭州仁和知县梅询有组诗《武林山十咏》,其序中将灵隐山诩为“天下之泉石”。《武林山十咏》分作《飞来峰》《莲花石》《呼猿涧》《龙泓洞》《炼丹井》《冷泉亭》《灵隐寺》《水台盘》《翻经台》《高峰塔》共十首,各为一景。这种组诗的出现也说明天竺灵隐一代的景点格局已日趋成熟。元末依然能见到同一类型的作品,李孝光、贝琼分别有组诗《灵隐十咏》和《灵隐十景》。以上组诗中,《飞来峰》《莲花石》《莲花峰》《龙泓洞》《冷泉亭》《连岩栈》《理工岩》等均包含对天竺石的欣赏文化(表1)。
2.3.2天竺石的写仿现象
南宋皇家园林造园风格亦趋向文人园林,出现对灵隐飞来的写仿,天竺石构成的绮丽自然风貌成为帝王的追求目标。据《武林旧事》记载,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南宋皇城北内后苑建造冷泉堂“叠巧石为飞来峰”。此外,德寿宫万岁山、韩侂胄南园中的假山等皆以飞来峰为蓝本,摹天竺石之嵬怪特异。周密称南园:“四环皆秀石,绝类香林、冷泉等处,石多穿透崭绝,互相附丽”。天竺石在隋唐由单纯的欣赏发展为小规模的置石实践,而南宋时期则在皇权的推动下演变为大规模的叠山写仿,成为天竺石欣赏史上的一个高潮。南宋处于叠石为山颇为流行的特殊时期,对于天竺石景观的写仿很可能影响和推动了叠石艺术的发展。
2.4世俗化阶段——明清
明清时期,天竺石欣赏出现世俗化的倾向。一方面因江南造园规模达到鼎盛,造成了天竺石灾的出现。同时文人造园家将天竺石的写仿,归纳为造园叠山的理论系统,致使影响到整个明清造园叠山风格。
2.4.1盗采景石而造成“天竺石灾”
明清是江南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掇山艺术作为传统园林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技术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江南出现了张南阳等大批专业叠山匠人,私家园林形成了无园不石的局面。世人对于奇石的狂热,使得未曾被规模开采的天竺石在明代中后期遭遇大规模盗采,造成“石灾”。当时的文人虞淳熙撰文《代石言》,严词批判:“诸君以为石乃公物,叠灵山之假,何妨取灵山之真。不知石是云根,苟翦一片之云,实夺一峰之秀。”认为“虽宋世开花石之纲,凶不若是;元乱凿佛身之血,恶不如斯”!此乃天竺石在历史上遭遇的最大的劫难。
2.4.2从写仿对象到叠山理论的升华
明代文人袁宏道在《飞来峰小记》的开篇写道:“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这种以飞来峰为西湖第一林泉的深刻烙印自唐宋一直传承到明代。南宋出现了以飞来峰为叠山蓝本的非唯一性选择,而在明代近乎成为唯一范本。清代文人造园家李渔指出叠山的最高境界是“变城市为山林,找飞来使居平地,自是神仙妙术”。将飞来峰天竺石写仿行为提升到造园理论的高度,推动了城市山林的营造实践。清代胡雪岩芝园的假山掇叠即以飞来峰天竺石为模本,享有“擘飞来峰一支,似狮子林之缩本”的美称。
3结语
综上所述,天竺石欣赏文化对明清造园活动造成较大影响。其漫长的发展历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明显的美学特征:其一,因奇而灵。天竺石的奇俊引发了“自天竺飞来”的慨叹,自此与佛教开始结缘,逐渐积淀起其宗教文化内涵。其二,因灵而文。山水审美的成熟和天竺石的佛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文人托物言志的对象,天竺石欣赏也成为追求中隐理想的一种象征。其三,因文而传。文人的题咏和推崇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要和长久的推动作用,使其成为一种社会主流文化,而历代造园家的写仿实践和理论总结使其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天竺石欣赏文化是杭州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机构成,是“文因景成,景以文传”这种文化景观形成模式的典型代表。深入挖掘西湖文化景观的内涵和影响是保护和传承西湖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这对当代园林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