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返贫现象发生原因及遏制方法的思考
李金蔚
摘要: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要求、新任务。在国家“脱贫”成绩显著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返贫”现象频发,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题。本文从我国农村返贫现象的发生原因及应对方法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脱贫 返贫 阻断方法 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1返贫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返贫”,即完成脱贫致富后,又出现贫困的一种现象。
返贫比单纯的贫困更具有危害性,返贫是一种由好变坏,因而它会给返贫户带来更大打击;同时有很多农户在经历了多次返贫后,他们对脱贫的信心也会越来越小,有些甚至会陷入宿命论中,这无疑又会增加扶贫的难度。
2农村返贫现象的发生原因
2.1自然条件恶劣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受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限制,自然环境条件对农民收成影响大;同时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气象预测技术不发达,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抗灾措施不到位,农业强烈受制于自然条件。因此,频繁的自然灾害更对那些依靠农业项目脱贫的人口产生着致命的影响。
黄土高原区、蒙新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等这些地区本身就属气候恶劣的风沙区、干旱区、高寒区和沙化区,相对于一般贫困地区而言,其生态环境更为恶劣,自然灾害更为频繁,由此也导致更多的返贫人口。
自然条件天生恶劣的地区,自然条件是导致原生性贫困的重要因素。自然条件相对具有优势,但优势维持较为短暂的地区,当自然优势消失后会陷入再生性贫困。
2.2经济环境建设不充分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既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电力、供水、灌溉等,也包括社会基础设施如初等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等。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社会基础设施的缺乏,如初等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的缺乏,会影响当地劳动力的素质,无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致富技能,也会进一步影响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进展速度,甚至在脱贫后,出现返贫现象。
其次是市场制度建设。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引起的贫困,原有经济环境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经济发展就无法进展的好。原有经济发展环境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后期的投资和项目引进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环境的问题还会一次又一次的出现。企业活不下来,对于扶贫来讲就是无用功,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一种负担。另外,项目和资金的引入不足,大部分项目和投资不愿进入,或者进入有困难,使得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缺乏原生动力。
2.3扶贫政策的内在缺陷
扶贫政策短暂,没有形成长效的扶贫机制。随着优惠政策的减弱,扶贫效果也不断减弱。给贫困地区的持续脱贫带来了一些影响。
贫困线标准制定不合理,贫困线标准制定水平低。贫困线低意味着脱贫的标准也低因而返贫的可能性也大;目前的贫困指标体系中衡量贫困是单纯以人均年纯收入为考量,贫困指标的衡量体系不完全,并没有反映贫困户精神、文化、卫生等方面的状况,不能全面反映贫困户的贫困水平。
2.4贫困地区的扶贫实践缺陷
在扶贫实施过程中,在一些地方扶贫资金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生产启动作用,扶贫到户战略在一些地方却受到扭曲。扶贫资金的作用途径与初衷有偏差。
由于制度自我创新能力弱,在人事出现变动时会出现管理断档。另外就是政府公共部门指导意见有偏差。扶贫干部对扶贫工作的理解片面,政府行为短期性。
2.5贫困农村社会保障程度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贫困农村的农民导致贫困的原因很多都是因病致貧,因灾致贫,多数情况下如果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就会减轻农民的很大一部分负担。比如农民生病无钱治,因病返贫的现象很普遍,就与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有关。
3农村返贫现象的应对方法
3.1针对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施行不同的策略
对于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地区,实行异地搬迁政策;对于资源条件尚可的地区,实行嵌入式扶贫政策;对于资源条件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进行产业帮扶,实现促进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关的主要是原生性贫困地区。正如何华征、盛德荣在其著述中所说,“原生贫困改善的若干路径。第一,替换法指的是对原来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进行彻底放弃,使贫困人口获得新的生产生活资源。这类减贫措施主要针对极端条件下的社会扶贫,如移民。第二,嵌入法指的是在现有条件下,从禀赋出发,对农村原生贫困的发生机制进行破坏,使原有条件通过一定的科学、技术、管理等因素的介入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酵素。这类减贫措施往往针对自然条件尚可,具有开发潜力的地区或人群,如‘互联网+扶贫等。第三,重组法是指对原生贫困的根源因子进行重新组合,从而使整体作用的机理发生变化。这类减贫措施往往适应于人口资源和自然资源均有一定优势,但市场机制和经济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的地区。例如建立新的农村专业合作社等。
3.2建立产业扶贫体系,推动农户持续增收
主要是发展特色农业。国家运用立法、金融、财政等多种手段促进农业发展,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建设给予必要的扶助,实现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要引导和支持农户按市场需要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的生产关系;要帮助和支持建设好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主要途径,发展市场作为导向、科技作为支撑、农产品作为原料、加工或销售企业作为龙头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根据地方特色和优势发展以种、养、林、果为主的特色农业。
结合时代特色和区域经济文化特色进行产业规划与整合,结合资源环境优势进行人员疏通和经济文化交流,提高地区自身的产业造血能力,增强扶贫地区的财富内生性。
3.3通过心理改善和价值重塑激发农户主观能动性
通过有效的积极心理介入能够阻断等靠式返贫路径,去除在政府(个人或社会组织)进行原生贫困防治后形成的心理依赖。
促进农民现代化精神发育,推动现代理性精神与契约精神形成。帮助农民跳出小农经济时期社会宗亲关系的限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促进现代化社会关系和现代化意识的形成。促进农民自我意识的重塑,推动自我价值的形成。从而产生持久性的脱贫精神动力,打破影响经济发展的陈旧思想和保守观念,改变扶贫工作开始后形成的依赖思想。
3.4建立扶贫政策机制,解决扶贫专用资金
一是建议地方政府从财政总资金中划出一部分建立扶贫基金,建立扶贫发展基金专户,使重点贫困人口获得帮助、精准脱贫。可按非农企业营业收入税收中提取一定的资金作为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实现非农经济返哺农业经济;每年从预算外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在扶贫发展基金专户上,作为扶贫资金使用。二是建立完善长效扶贫减困机制,进行制度创新。
3.5重视对贫困人口的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帮扶贫困人口的子女上学,防止贫困人口的子女因贫失学,也防止贫困人口因教致贫。提高人口素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这种带有阶层“属性遗传”性质的返贫模式是一种倒退,也是再生贫困的一种特殊形式。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阶层固化的内部结构,对阻断具有隔代遗传特征的返贫路径有着重要作用。
3.6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宣传教育,开发内动力
把握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的极好时机,应用好国家优惠性的政策,积极寻求家庭经济的发展及脱离贫困的路子。针对子女不尽赡养义务造成老人贫困的现象,必須加强道德和法律教育,令其限期改正,不得把责任推向社会和政府。扶贫首先应扶志,在贫困人口中积极倡导自己救自己、人穷志不短的精神,不得完全依靠外援或坐地等穷,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充分调动,使大家主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发展经济、发展生产,自觉地投身到扶贫攻坚的活动中去。
十九大报告已经指明怎样打赢脱贫攻坚战,即三个坚持。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精准脱贫、精准扶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注重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大扶贫格局。十九大报告明确了目标,即贫困县全部摘掉贫困帽子,解决好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大家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多做贡献。
摘要: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要求、新任务。在国家“脱贫”成绩显著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返贫”现象频发,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题。本文从我国农村返贫现象的发生原因及应对方法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脱贫 返贫 阻断方法 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1返贫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返贫”,即完成脱贫致富后,又出现贫困的一种现象。
返贫比单纯的贫困更具有危害性,返贫是一种由好变坏,因而它会给返贫户带来更大打击;同时有很多农户在经历了多次返贫后,他们对脱贫的信心也会越来越小,有些甚至会陷入宿命论中,这无疑又会增加扶贫的难度。
2农村返贫现象的发生原因
2.1自然条件恶劣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受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限制,自然环境条件对农民收成影响大;同时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气象预测技术不发达,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抗灾措施不到位,农业强烈受制于自然条件。因此,频繁的自然灾害更对那些依靠农业项目脱贫的人口产生着致命的影响。
黄土高原区、蒙新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等这些地区本身就属气候恶劣的风沙区、干旱区、高寒区和沙化区,相对于一般贫困地区而言,其生态环境更为恶劣,自然灾害更为频繁,由此也导致更多的返贫人口。
自然条件天生恶劣的地区,自然条件是导致原生性贫困的重要因素。自然条件相对具有优势,但优势维持较为短暂的地区,当自然优势消失后会陷入再生性贫困。
2.2经济环境建设不充分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既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电力、供水、灌溉等,也包括社会基础设施如初等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等。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社会基础设施的缺乏,如初等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的缺乏,会影响当地劳动力的素质,无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致富技能,也会进一步影响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进展速度,甚至在脱贫后,出现返贫现象。
其次是市场制度建设。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引起的贫困,原有经济环境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经济发展就无法进展的好。原有经济发展环境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后期的投资和项目引进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环境的问题还会一次又一次的出现。企业活不下来,对于扶贫来讲就是无用功,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一种负担。另外,项目和资金的引入不足,大部分项目和投资不愿进入,或者进入有困难,使得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缺乏原生动力。
2.3扶贫政策的内在缺陷
扶贫政策短暂,没有形成长效的扶贫机制。随着优惠政策的减弱,扶贫效果也不断减弱。给贫困地区的持续脱贫带来了一些影响。
贫困线标准制定不合理,贫困线标准制定水平低。贫困线低意味着脱贫的标准也低因而返贫的可能性也大;目前的贫困指标体系中衡量贫困是单纯以人均年纯收入为考量,贫困指标的衡量体系不完全,并没有反映贫困户精神、文化、卫生等方面的状况,不能全面反映贫困户的贫困水平。
2.4贫困地区的扶贫实践缺陷
在扶贫实施过程中,在一些地方扶贫资金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生产启动作用,扶贫到户战略在一些地方却受到扭曲。扶贫资金的作用途径与初衷有偏差。
由于制度自我创新能力弱,在人事出现变动时会出现管理断档。另外就是政府公共部门指导意见有偏差。扶贫干部对扶贫工作的理解片面,政府行为短期性。
2.5贫困农村社会保障程度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贫困农村的农民导致贫困的原因很多都是因病致貧,因灾致贫,多数情况下如果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就会减轻农民的很大一部分负担。比如农民生病无钱治,因病返贫的现象很普遍,就与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有关。
3农村返贫现象的应对方法
3.1针对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施行不同的策略
对于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地区,实行异地搬迁政策;对于资源条件尚可的地区,实行嵌入式扶贫政策;对于资源条件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进行产业帮扶,实现促进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关的主要是原生性贫困地区。正如何华征、盛德荣在其著述中所说,“原生贫困改善的若干路径。第一,替换法指的是对原来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进行彻底放弃,使贫困人口获得新的生产生活资源。这类减贫措施主要针对极端条件下的社会扶贫,如移民。第二,嵌入法指的是在现有条件下,从禀赋出发,对农村原生贫困的发生机制进行破坏,使原有条件通过一定的科学、技术、管理等因素的介入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酵素。这类减贫措施往往针对自然条件尚可,具有开发潜力的地区或人群,如‘互联网+扶贫等。第三,重组法是指对原生贫困的根源因子进行重新组合,从而使整体作用的机理发生变化。这类减贫措施往往适应于人口资源和自然资源均有一定优势,但市场机制和经济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的地区。例如建立新的农村专业合作社等。
3.2建立产业扶贫体系,推动农户持续增收
主要是发展特色农业。国家运用立法、金融、财政等多种手段促进农业发展,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建设给予必要的扶助,实现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要引导和支持农户按市场需要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的生产关系;要帮助和支持建设好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主要途径,发展市场作为导向、科技作为支撑、农产品作为原料、加工或销售企业作为龙头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根据地方特色和优势发展以种、养、林、果为主的特色农业。
结合时代特色和区域经济文化特色进行产业规划与整合,结合资源环境优势进行人员疏通和经济文化交流,提高地区自身的产业造血能力,增强扶贫地区的财富内生性。
3.3通过心理改善和价值重塑激发农户主观能动性
通过有效的积极心理介入能够阻断等靠式返贫路径,去除在政府(个人或社会组织)进行原生贫困防治后形成的心理依赖。
促进农民现代化精神发育,推动现代理性精神与契约精神形成。帮助农民跳出小农经济时期社会宗亲关系的限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促进现代化社会关系和现代化意识的形成。促进农民自我意识的重塑,推动自我价值的形成。从而产生持久性的脱贫精神动力,打破影响经济发展的陈旧思想和保守观念,改变扶贫工作开始后形成的依赖思想。
3.4建立扶贫政策机制,解决扶贫专用资金
一是建议地方政府从财政总资金中划出一部分建立扶贫基金,建立扶贫发展基金专户,使重点贫困人口获得帮助、精准脱贫。可按非农企业营业收入税收中提取一定的资金作为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实现非农经济返哺农业经济;每年从预算外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在扶贫发展基金专户上,作为扶贫资金使用。二是建立完善长效扶贫减困机制,进行制度创新。
3.5重视对贫困人口的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帮扶贫困人口的子女上学,防止贫困人口的子女因贫失学,也防止贫困人口因教致贫。提高人口素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这种带有阶层“属性遗传”性质的返贫模式是一种倒退,也是再生贫困的一种特殊形式。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阶层固化的内部结构,对阻断具有隔代遗传特征的返贫路径有着重要作用。
3.6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宣传教育,开发内动力
把握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的极好时机,应用好国家优惠性的政策,积极寻求家庭经济的发展及脱离贫困的路子。针对子女不尽赡养义务造成老人贫困的现象,必須加强道德和法律教育,令其限期改正,不得把责任推向社会和政府。扶贫首先应扶志,在贫困人口中积极倡导自己救自己、人穷志不短的精神,不得完全依靠外援或坐地等穷,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充分调动,使大家主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发展经济、发展生产,自觉地投身到扶贫攻坚的活动中去。
十九大报告已经指明怎样打赢脱贫攻坚战,即三个坚持。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精准脱贫、精准扶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注重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大扶贫格局。十九大报告明确了目标,即贫困县全部摘掉贫困帽子,解决好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大家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