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运动条件,分段构建模型
万春
[摘? 要] 几何动点问题的难点集中体现在“动”字,包括处理动态条件、求解动态线段、转化动态模型. 实际解题时可围绕运动公式,由点求线、以线建模,合理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把握运动临界点来构建模型,实现动态模型的具体化. 文章将以一道几何双动点问题为例,探究解题过程,开展教学微设计,反思解题教学.
[关键词] 几何;动点;函数关系
几何动点问题是中考常见问题类型,该类试题往往以动点为依托,引出动线,然后构建动态图形. 设问常以一个或多个动点作为变量,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或以动态图形为重点,探究图形特性. 问题突破时需要关注点的运动过程,分析图形的变化,然后把握图形的特殊时刻来构建模型,分步讨论. 下面以2020年黑龙江省的中考数学卷考题为例,开展解题突破,进行解题反思.
问题呈现
考题:(2020年黑龙江中考卷)如图1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AB长是x2-3x-18=0的根,连结BD,∠DBC=30°,并过点C作CN⊥BD,垂足为N,动点P从B点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D方向匀速运动到D点为止;点M沿线段DA以每秒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D向点A匀速运动,到点A为止,点P与点M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线段CN=________;
(2)连结PM和MN,求△PMN的面积S与运动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
(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PMN是以PN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思路探究
本题目以矩形为背景,涉及双动点沿着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速度進行运动,由于点P和M的运动,使得以其为顶点构建的图形呈现动态变化状态. 后续的分析需要把握运动过程的特殊时刻、特殊位置,构建问题模型,利用基础知识求解.
第(1)问——解析方程,几何探究
该问求线段的长,考查几何基础知识. 设定AB长是方程x2-3x-18=0的根,则可求出AB的长,点N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利用直角三角形特性即可逐步求出CN的长.
AB是方程的解,变形方程可得(x-6)(x+3)=0,线段长为正值,则AB=6. 根据矩形特性可知AD=BC,AB=CD=6,∠BCD=90°. 又知∠DBC=30°,则BD=2CD=12,BC= CD=6 ,所以CN=? BC=3 .
第(2)问——分类讨论,构建模型
该问构建了△PMN,解析三角形面积与运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 可将△PMN视为是以点M为顶点,PN为底的三角形,则点P的位置变化将影响到底PN的表示方法,故需要对点P的位置进行讨论.
如图2所示,过点M作BD的垂线,设垂足为点H,则MH就为△PMN的高,可将其面积表示为S= PN·MH. 由运动条件可知MD= t,在Rt△MDH中,已知∠DBC=30°,则MH= MD= t,可求得BN= CN=9. 需分点P位于BN段、点N处和ND段三种情形讨论△PMN面积的构建.
情形一:当点P位于BN段上时,0 情形二:当点P位于点N处时,t= ,此时P、N、M三点无法构建三角形,故其面积S=0; 情形三:当点P位于ND段时, <t≤6,此时PN=2t-9,则S= PN·MH= (2t-9)· t= t2-? t; 综上,当0 第(3)问——把握特性,充分讨论 该问讨论△PMN是以PN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位置,虽然设定PN为腰,但结合等腰三角形特性,可知存在PN=PM和PN=NM两种情形. 后续解析点坐标可结合勾股定理来构建方程,求解点P的运动时间,进而确定点P位置. 如图3所示,过点P作BC的垂线,设垂足为点E. 显然若PN为等腰三角形的腰,则点P一定位于线段BN上,此时PN=9-2t. 当PN=PM=9-2t时,在Rt△PHM中使用勾股定理,可得PM2=MH2+PH2,则(9-2t)2= t +12-2t- t ,可解得t=3或t= ,所以BP=6或 . 当BP=6时,由于∠DBC=30°,则PE=sin30°·BP= BP=3,BE=cos30°·BP= BP=3 ,所以点P的坐标为(3 ,3);当BP=? 时,同理可求得点P的坐标为 , ; 当PN=NM=9-2t时,在Rt△NHM中使用勾股定理,可得NM2=MH2+NH2,则(9-2t)2= t + t-3 ,可解得t=3或24(舍去),则BP=6,所以点P的坐标为(3 ,3); 综上可知,点P的坐标为(3 ,3)或 , . 教学微设计 在实际教学中建议采用教学微设计的方式,由易到难引导学生逐步剖析问题,帮助学生构建解题思路. 以上述考题为例,可分如下四个环节. 环节(一)——读题审题,信息处理 问题条件:如图4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AB长是x2-3x-18=0的根,连结BD,∠DBC=30°,并过点C作CN⊥BD,垂足为N,动点P从B点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D方向匀速运动到D点为止;点M沿线段DA以每秒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D向点A匀速运动,到点A为止,点P与点M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设问①:求出边AB的长,分析△DBC与△NCD的关系; 设问②:提取条件中的动点运动要素,用含有t的参数表示BP和DM的长.
教学引导:①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解方程求出AB=6,关注△DBC与△NCD的内角关系,确定△DBC∽△DCN,则∠DCN=30°,可在Rt△DCN中使用三角函数直接求出CN的长.
②引导学生处理动态要素,即点P,B→D,v=2单位长度/秒;点M,D→A,v= 单位长度/秒. 后续利用运动公式可得BP=2t,MD= t.
环节(二)——动静结合,分段讨论
在环节(一)的基础上添加如下条件:连结PM和MN,构建△PMN,过点M作BD的垂线,设垂足为点H.
设问①:将△PMN视为是以点M为顶点,PN为底的三角形,则如何表示其面积,MH为PN上的高,试求其长度.
设问②:点P在BD上运动,请以点N为临界点,分别计算其运动时刻及PN的长度.
教学引导:①引导学生根据设问构建合理的面积模型,即S= PN·MH,后续只需要分别求PN和MH的长即可表示面积. 在Rt△MDH中,已知MD= t,∠MDH=30°,则MH=MD·sin∠MDH= t.
②求△PMN面积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求PN上,结合点P移动位置分段求解. 引导学生分BN、点N、DN三段,计算出点P运动到点N的时刻:t= = ,运动到点D时刻:t= =6. 然后在此基础上求解PN的长,即当0 解后探讨 上述是关于双动点的几何探究题,考题共分三小问,分别解析线段长,求面積函数,讨论等腰三角形特性,问题难度由浅入深. 首先引导学生处理动点条件,然后联系动点构建面积模型,最后深入结合几何特性讨论动点位置. 考题的分层设问旨在引导学生合理处理动点条件,灵活利用动点条件构建模型,联系特殊图形性质. 上述考题的解析过程有如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把握点动要素,构建与线段关系 点的运动过程必然涉及三大要素:速度、时间、方向,结合三要素可将其转化为线段长,即根据物理上利用点动的速度和时间推导路程. 因此在已知点动速度的前提下,可将线段长表示为关于时间t的函数,这也是几何动点问题的常见处理方法. 教学中建议引导学生回顾运动公式,联系动点条件建立与线段长的关系,掌握动点条件的转化方法. 启示二:考虑动点位置,分段构建模型 点动过程必然会影响到图形的形状,在分析几何特性时需要充分考虑动点位置,尤其是求解双动点问题. 如上述讨论三角形面积,考虑动点位置的影响,分段构建模型;解析等腰三角形,结合等腰特性来分情形讨论. 问题解析通常结合动点对图形的影响进行位置分段,一般考虑两点:一是对线段函数的影响;二是对图形形状的影响,适用于面积类问题. 教学中建议引导学生关注动点轨迹,探究点动对线段的影响,采用分段的策略构建模型. 启示三:重视解题策略,利用思想方法 动点问题是几何动态问题类型之一,问题的难点有两个:一是转化动态条件,二是构建几何模型. 动态问题与常规问题的区别体现在“动”,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解题方法实现化“动”为“静”. 上述解析时围绕点动的特殊位置,分段求解线段长,采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构建几何模型,该解题策略在解析动点问题时十分有效. 因此,教学中建议重点放在解题策略的探究上,引导学生把握动静结合的临界点,将动态模型具体化,同时注重思想方法渗透,让学生逐步感悟方法的思想内涵,提升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