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平台下大学生党建的新契机

于涵
摘要:大学生党建是我党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工作,在当下以网络平台为代表的各类新媒体平台蓬勃发展的态势下,大学生生活收到了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契机。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作用与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探讨了“三走出”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做法和“三个有”学生党员团队建设,对于广泛开展新媒体平台下大学生党建工作具有启发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党建 新媒体平台 学生党员
中图分类号:D262.2 文献标识码:A
新时期下,新媒体渗透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对于青年学生——更多的是指以98后为代表的新一批大学生来说,新媒体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也正给高校党建推陈出新创新了一个好时机,有效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校党建活动,在内容、形式上对高校党建加以创新,适应新时代对大学生党员的新要求,具有十足重要的意义。
1 关于高校经典党建经验的思考
1.1经典党建内容
学生党员的培养、党支部的建设都是党建的重要工作,传统党建工作通过开展集中学习、召开座谈会、大谈论等方式展开对学生的党性培养教育,经过组织培养教育,对觉悟高、理论强、重实践、群众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发展,并通过继续教育使学生党员加强理论学习;同时开展多样的支部活动,通过党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提高认识;通过红色1+1支部共建活动的开展、先锋工程的开展等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服务于人民的意识。在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继续教育、促使其发挥先锋作用的过程中,经典党建方式发挥着核心作用。
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是党建之基,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夯实青年学生在走入繁杂的社会前的思想基础,保持青年人思想的先进性,大学生党建帮助学生党员在青年学生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避免利己主义,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2经典党建理论的传承
在党和国家的奋斗史中,针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任务,对学生进行党建工作的开展总结了许多经验:传播媒介的日益丰富——报刊、书籍、网络媒体,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日益多样化是开展教育的一大便捷之处;宣传形式的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宣传,以文字、漫画、海报为基础,拓展到电视电影、网络剧,时至今日还有网络问答等互动性更高的宣传形式出现,在对学生进行党建工作的开展中取得了重要的作用;工作形式的日益完善——思想教育和实践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论教育和实际实践中得到更多的提升,不仅在思想层面,更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提升自己。
历史经验是推陈出新的基石,在如此庞大而又坚实的基础上如何发扬精华的引领作用,同时结合当下时代和学生群体的特点,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一项新的机遇和挑战。
1.3经典党建经验的局限性
不难发现在经典的党建工作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拘泥于单一的形式。总的来说就是在工作的开展中,学生的主动性难以调动起来,更多的是“填鸭式”的教育,往往难以对学生产生长久的影响,很难促使学生在走出课堂走出监督后能自觉自愿的进行学习,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党员队伍人员壮大但质量下降的局面。对于98后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思维活跃,爱好广泛,很容易受到生活中各色事物的吸引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经典党建经验给了很多启示和空间,在新时期下,在新媒体的冲击也是帮助下,学生党建工作有很多改变的余地等待发掘。
2 高校党建工作形式上的创新
2.1改变传统输出模式,创新“三走出”党建工作形式
针对传统党建工作留下的宝贵经验和其确实存在的局限性,本文认为首先应该改变的就是党建工作的形式。“三走出”即走出传统思维、走出传统方法、走出传统校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争先把握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实践表明,促使学生打开思路,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建设活力党支部上也取得了积极作用。尤其对于98后这群思维活跃接触面广泛的青年人来说,他们善于联系沟通许多传统理论上完全不同的事物,许多新鲜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党支部活动也可以应运而生。
“三走出”党建工作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群体的智慧和积极性,把理论教育融入到实践中去,拓展了活动面的同时让学生去接触学校之外比如社区、福利机构、企业、乡村等,不再局限于校园内的学习,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服务与学习,极大地拓展了学生党员的服务面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服务型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立。
2.2孕育创新性工作内容,加强新媒体平台积极作用
在“三走出”党支部活动的开展下,还需要结合当下时代特征开展党建工作。正如文章伊始所言,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要把握好新的契机,在党建工作上运用好新媒体的便捷之处。
实际上,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以网络为载体的党建工作。比如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消息、参与问答,党建网站的建设和更新,手机App收集青年的声音,总体呈不断壮大不断进步的态势。但是在学生的角度看来,这种手机订阅号起到的效果和经典党建方式大同小异,不可否认这些方式的便捷性和丰富性,但是站在另一个层面,往往越是这种充斥着大量信息的聚集地越会滋生“危险”,信息良莠不齐,大多数的公众平台只有少数人在维持,质量参差不齐,更新速度不快,理解并不深刻。这种潜在的“危险性”很有可能使98后这些涉世未深的学生受到浸染。再一方面,这种以阅读为主要形式的教育对于增加学生主动學习的动力还是起到了微乎其微的作用,如何能利用网络优势平台使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党员利用网络平台影响周围同学,是利用新媒体进行党建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党员队伍是一支庞大而充满青春活力和学习动力的团队,大学生的学业和工作进行协调配合是每一个学生党员都应成表率之处,针对学生党员先锋作用的发挥,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力量,组建一批自建自学岗位,在闲而有力的时间内,98后大学生自学网站建设、网页设计、微信公众号推送、视频录制剪辑、图片编辑、电子杂志软件制作等相关知识,将其运用到党的知识的武装中,自己建设自己的学习基地,自己进行统筹规划和学习。同时在支部活动的开展中,利用优势资源,拓展活动层次,将新媒体平台的宣传作用发挥出来,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发挥出来,将学生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发挥出来,无论是在支部共建活动中、志愿服务活动中还是日常的学习培养中,新媒体的力量不可忽视。
大学生党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新媒体平台的构建融入学生党员的继续学习中,使新媒体平台成为学生党员能发挥黨员作用的一块无形热土,在加强党员理论知识的学习中锻炼了学生党员甄别信息的能力,用青年学生的思考方式将党的理论知识、时事政治、正确的价值观念传达到更广泛的学生中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巩固学生团队的政治力量。相对于以往的“填鸭式”阅读学习来说,学生自己进行查阅、规划、安排、更新信息发布,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时刻多加注意时事新闻、政治要事。同时鼓励学生增添平台的主观板块,发布自己的见解和心得,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后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大学生的思考理解,为发展扩充优秀学生的政治力量提供渠道。在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时,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作用,解决实际问题,将新方法、新思路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当中去,将娱乐化思维变通的融入学习工作中来。
2.3适应新时期人才需求,把控“三个有”学生党员团队建设
在党建工作中要力争建设有意识、有创新、有行为的党小组,结合经典党建经验和两个创新点,将支部打造为党员意识强、支部活动创新性强、日常生活行为先锋性强的团队。党员意识强就是在任何时候牢记自己作为党员的义务和责任感,时刻铭记党的宗旨和任务;支部活动在党员的积极组织下要突破现有的局限,有更强的时代特征感和实效性;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有党员的表率作用,时刻进行自我反省。
党员的发展、管理教育和学生支部的建设是学生党建工作的核心,在新媒体平台中,增加教育载体、扩大党员工作透明度、增强学生思想交流模式,有助于“三个有”团队的建设。新媒体平台的影响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打开了诸多沟通障碍。在实现创新党建工作的过程中符合国家对于培养综合素质水平高的人才的要求,有助于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多样化发展。在不可避免的变化趋势下,不能故步自封,引导学生党员在新媒体平台上加强活跃度,正确利用平台优势,打开服务眼界,是“三个有”团队建设的良好契机。
3 结束语
在实际运用中,大学生党建需要更加符合大学生特点,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力量,广泛动员、日常开展,仍有许多值得发掘之处。蓬勃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敦促着党建工作的推陈出新,充分发挥大学生特点,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形式,将“三走出”工作创新点发挥实际作用,将“三个有”团队建设广泛化发展,更加有助于我党吸收优秀青年学生,建设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党员队伍,符合高校人才培养要求,为新时期国家事业建设输送更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敖婷.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党建电视栏目探析[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5.
[2] 韩亚超.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与发展研究[D].渤海大学,2015.
[3] 崔洪亮.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研究与创新思考[D].吉林农业大学,2012.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