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字体设计师群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李奎 吴彪
摘要:文章旨在考察近年来国内艺术设计领域出现的个体字体设计师群体的师承等关系,分别揭示探讨了个体字体设计师的师承关系、生存现状、存在问题、可持续发展对策,此外,他们的交往关系以及实践路径对于字体艺术实践所发挥的不同层面、方向的作用。希望以此勾勒出他们得以生长的现实环境与条件,其所在的社会文化场域中的位置。
关键词:数码化 群体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4-0099-03
引言
个人字体设计师的涌现是近年来设计界出现的新现象。设计学界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但是他们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流,使得字体设计师从特别边缘化的位置逐步走向公众的视野,也让字体设计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气与活力,这对于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个人字体设计师,又可称为独立字体设计师,笔者认为,他们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设计工作基本独立完成,不依托一些大型的字体设计公司或者平面公司,有些甚至是跨专业来研究设计字体;二是其字体设计行为一般是其副业,大多是利用工作之余完成;三是其作品一般实现了商业化运作,也就是说其设计成果已经具备商品的特性。
所有的设计师群体及其作品不可避免受制于思考方式以及模式手法局限。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非主流抑或边缘化的对过往设计文化模式的反抗,具有深深的“实践反思”的意味。
完整审视过去十几年来的个体字体设计师及其设计行为,存在诸多困难,总体数量上的惊人爆发,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经济发展、出版业繁荣、电子设备普及的深刻影响。个体字体设计实践作为非主流话语到处蔓延。
二、设计行为:字体设计是一项整旧创新的创造性工作
字体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种字体的出现即是时代表情的呈现,一种独特的格调,也是一种设计态度。大众日常生活以及价值观都会受到字体潜移默化的影响,随时会触发我们心底的记忆。当下人们所生存的环境中,由于电子设备的普及,每個人使用者都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去挑选字体,也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
设计师与设计行为之间产生双向互动,前者是设计的主体,掌握艺术知识与设计技能,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后者是设计师传递设计观念的活动。“设计必定会反映出设计师的艺术倾向、文化倾向和心理倾向”。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数码化的情境下,我们不能将个人字体设计师的设计行为简单化看待,一是通过对古代活字印刷字体进行当代化改造,以适用当下数字化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担当与传承;二是对文字进行空间、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视觉范式的转变,以传播更为有力丰富的信息,使传播行为与过程更为有效;三是文字“作为文化的艺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本身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这样一群不足10人的群体,从事的是一项神圣的事业。
字体设计师齐力指出:“当设计师看到自己设计的字体出现在各种场合,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所运用,心中会感到无比的欣慰与快乐”。
三、现状:个人字体设计师——一个松散的设计群体的呈现
(一)从设计草根到明星的角色身份转变。
从本质上说,是视觉传达设计或平面设计等设计师群体中的组成部分。独立字体设计师的数量少,他们在全球化以及时代的变革中发现自己是小众,并却认同这一身份,同时又以此为人生的设计理想支点,扮演着英雄角色,所以他们在商业设计社会面前经过历练与自身的院校推广也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
(二)古籍字体与现代设计理论是个人字体设计师设计的思想酵母。
近20年来,西方哲学观、文化观以及设计观的多次转向,促进了设计领域的变化与发展,“历经第三次技术革命洗礼的各种设计观念在中国广泛传播”。如形式设计思潮、人文设计思潮等就具有深刻启示性。
1.西方现代设计理论及其设计师对国内个体字体设计师的影响。字体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石,其设计思想是与现代设计理论一脉相承的,个人字体设计师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难免受到其熏陶,并最终实现理论自觉。此外,拉丁文字体设计师及其作品,在信息化的传播中被国内字体设计师所借鉴与吸收,成为其知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的字体设计作品中得到印证。
2.日本字体设计师及其古籍字体设计公司对国内个体字体设计师的影响。日本的现代平面设计,受到国内设计师的追捧与膜拜,既有均地处东亚文化圈,文化中具有诸多相似性的缘故,如日本的很多设计师热爱中国书法,同时也做了大量的日式汉字设计的实践,亦有地缘上的空间距离短,设计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如日本国内艺术学校有大量的中国留学生或者访问学者等,他们将字体设计的资讯能够快速翻译传播到国内。
此外,日本还有数量颇多的字库设计公司,这些公司中很大一部分对汉字印刷体进行了大量数码化的尝试,并最终输入到中国,这成为国内个人字体设计师的又一知识资源。
3.数码技术变革对国内个体字体设计师的影响。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传播对数码以及网络的依赖愈来愈强。这也成为年轻一代字体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它们具有效率高、传播快、发布容易等特点。之前,字体设计师陈嵘指出:“在媒介日新月异的时代,屏幕显示、软件界面等领域与字体的设计关系还没有得到充分研究”,个人字体设计师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社会需求,已经陆续开发出几十款适合屏幕显示的字库字体。
4.日常文化变革对国内个体字体设计师的影响。也就是说,设计师要增强洞察力,将自身的体悟,在字体设计实践中表达出来。
(三)培训班、互联网平台等是其自我设计理念与作品营销传播的重要途径。
字体是字体设计师和自己、受众之间互动沟通的平台。郭庆光指出“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是一种信息共享的活动。个人字体设计师在从事设计探索与商业设计的同时,也借助现代传播媒介积极地营销自己,这既有物质需要上的考量,又把它作为塑造个人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传播途径之一是运用新媒体。新媒体,即是基于数字化技术,以电脑、手机或其他终端为载体,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打破了个人传播与大众传播界限的互动性很强的传播形式。大部分的设计师都采用微博、博客、APP以及微信等平台,宣传自己的设计作品,但是这样的传播基本都是碎片化的,很难让受众形成整体的印象。
传播途径之二是运用网络传播。网络传播集合了报纸等大众传媒的特点,是人际、群体和大众传播的整合,是一种多层面的大众媒介。具有数字化、交互性、检索便捷等特点。他们通过创立微型网站,将自己的字体作品以及已经被商业化使用的讯息传播出去。
传播途径之三是开办字体设计培训班。这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种直接的方式,通过练习命题、教师示范、作品修改、学习评价等阶段。它可以将设计经验有效实现地传递给字体设计爱好者。它又分为网络直播与线下培训两种类型。
传播途径之四是参与国内外字体设计竞赛。设计竞赛是检验自己设计能力的试金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激励设计师坚持不懈地在字体设计领域勤奋耕耘的动力来源。可以快速地受到同行的关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而这可以促进商业设计实践的成功。
传播途径之五是参加各种字体设计论坛。字体设计论坛一般是由艺术设计院校、字库公司、个人字体设计师受邀参加讲座交流的一种互动方式。他们通过这样的交往,开阔了设计视野,对于字体艺术实践的促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个问题,笔者将另撰文讨论)。
传播途径之六是出版字体设计作品集。少部分的字体设计师会主动出版自己的实践成果,部分书籍俨然成为设计院校学生临摹的范本,成为学生们从事专业实践的启蒙读物,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四、问题:个人字体设计师职业发展与设计实践中的现实困境
(一)字体版权意识薄弱。国内个人字体设计师数量少并非偶然,成熟强大的字库公司的崛起和侵权活动的频繁发生压迫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字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早已出台,但是在实践普及层面,民众对于版权的尊重意识依然较为单薄,整个市场的良性循环还有待各方的共同努力。没有版权收入,个人字体设计师的工作困难重重,一般只能将其他的收入作为字体开发经费,这既造成了生存的困难,在精神与心理上也颇受打击。所幸,随着社会的良性发展,一些用户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俊雅和尚雅自发布以来,“两款字体在微博上传播迅速,购买版权的订单纷至沓来”。
(二)造字基本功不足。有道是人怯马弱,不习之过。“在这些字库公司之外,几乎所有的参与造字都存在严重的造字基本功问题”,设计同行对此早有讨论,造成这种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一是个人字体设计师在学习过程中基本没有受到传统造字程序的严苛训练,基本是个人独立探索的结果;二是单字设计基本看不出问题,但是如果是字库设计或者是段落字词设计,因为字与字之间的对比关系,如果仅仅关注造型,而忽视字重、重心等很容易造成不协调的后果,影响到视觉传播;三是传播媒介变化的影响。过去的字库设计、美术字设计,基本都是通过印刷的方式呈现,而信息社会是通过电子媒介传播,显示技术的发展对其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字一组词,同样的属性设置,印刷效果与电子显示效果区别明显。
(三)设计实践与设计理论研究的失衡。设计师始终面临着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拓展问题。笔者经过长达三年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发现,国内的这群独立字体设计师,均是从“技”角度的,对于技术方法进行研究,而基本忽视从“道”的角度对字体设计的理念和文化探求,这可以从他们至今没有出版过一本字体设计理论书籍,甚至连专业理论文章都基本没有发表过而看出。设计理论的匮乏是不能被遮蔽的问题。
五、对策:国内字体设计行业良性发展的保证
如要实现国内字体设计行业的良性发展,特别是个人设计师群体能够在字体行业继续沉淀,实现持续设计探索的梦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独立字体设计师要不断从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设计活在生活里,生活滋养着设计”。除了征用西方、日本设计理论外,设计师还必须从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此将字体设计作品的面貌多样化、丰富化;同时,还必须增强理论自信,尝试对西方设计理论的中国化、当代化改造,建构自己的设计理论体系。
(二)加强字体设计师与设计院校师生的互动频次。这里主要指的是设计院校的字体设计实践教学,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学习字体设计的新方法新形式,可以邀请个人字体设计师兼职授课,在系统的课程教学中传授设计经验。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一定的设计技巧,这对于他们以后职业化道路的发展既增强了自信,又能快速融入到商业实践中。此外,也可以帮助个人字体设计师的实践更成熟,更有利于中国个人字体设计师队伍的壮大发展。
(三)加强与成熟的字库设计公司的合作。这里主要指的是上文论及的版权问题,字体设计师由于自身力量单薄,在受到侵权时,维权费时费力。所以,可以以自由设计师的身份与字库公司或大型设计公司合作,将自己的设计版权转移给它们,直接获取经济收益,这样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设计公司也可以把成熟的设计经验与方法传授给个人字体设计师,这样也可解决造字基本功不足的问题。
(四)将个人字体设计师的作品系统化整理出版。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人们尽管早已跨越数字化鸿沟,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巨大化和复杂化,其精力、注意力十分有限,导致字体设计师在接收海量信息时困难重重,对字体设计的发展面貌难以形成完整的印象,不利于专业学习与行业的健康发展。
結语
个人字体设计师,多数人读过或者自学过平面设计专业,汲取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等诸多营养,他们热爱文化和现代科技,其字体设计作品堪称是设计、文化、审美融合的结晶。他们成功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守设计精神,默默耕耘在字体设计行业,目标就是要把国内的字体设计的数量与质量提升到更高的文化层次。他们的出现,对国内字体设计师的发掘、培养、生存、发展以及对设计学院的字体设计教育产生定会产生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