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后电话回访的重要性
李春红
【摘要】目的:通过电话回访了解儿童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使接种后儿童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得到有效的解决,并延伸社区的健康教育[方法]:儿童接种后3天内预防接种人员进行电话回访,针对当时接种的疫苗,告知儿童家长疫苗的不良反应,并及时提供正确的指导,咨询等相关服务[结果]:能有效地解决儿童接种后存在的问题[结论]:通过了电话回访,社区居民知晓了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从而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接种。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所辖社区疫苗接种率,杜绝了疫情的发生,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
【关键词】电话回访;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7-0249-0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电话回访成了常见的服务渠道,电话是可以传送与接收声音的远程通信设备,它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和传递感情的工具,也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应用电话这种通讯工具对预防接种后儿童进行回访也就成为了常规。预防接种是把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其产生抗体并获得特异性免疫。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积极地带孩子进行预防接种,但是随着疫苗事件不断发生,很多家长开始担心疫苗质量问题,产生孩子接种后会出现不良反应或身体会有异常情况等重重顾虑,在这种情况下预防接种后的电话回访显得更加重要了。预防接种是保护人健康和生命安全、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手段,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获得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由于职业、文化程度、年龄等因素不同,不同家长对电话回访的态度也各不相同,但大多数家长对待电话回访能积极回应,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能遵从医嘱,出现问题能协商解决,通过电话回访,家长还获得了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家长对儿童接种后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7年在我院管辖地段的300例预防接种儿童电话回访,部分儿童接种后会出现一般反应,如局部不良反应出现的红肿、硬结、疼痛瘙痒,全身不良反应出现的食欲下降、烦燥、恶心呕吐、哭闹时间延长,睡眠质量下降等。经过电话回访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100%产生不良反应的接种儿童安全度过不良反应期。
1.2方法 设立固定电话或手机,设定固定电话回访医护人员,根据预防接种疫苗的特点、疫苗种类、不同年龄,建立回访档案。要求电话回访人员必须有爱心、耐心、高度的责任心与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必须熟练掌握各类疫苗的成分、禁忌症、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例如混悬液疫苗均含有氢氧化铝吸附剂而成为乳白色混悬液,放置后佐剂会下沉,所以注射前必须充分摇匀给予肌肉注射,否则没有摇匀就注射会有皮下硬结发生,影响下一次接种;掌握疫苗禁忌症,例如急性期病症发热、出疹等均不能接种,经过治疗康复后方可接种;掌握出现不良反应后如何处理,例如一般不良反应局部红肿热痛、异常哭闹、易激惹、发热如果不严重通常48h可自行消退,无需特殊治疗,如出现硬结建议热敷3~4次/d,约5~10min/次,连续几天就可自愈,首先儿童接种后48小时内电话回访与家长沟通,收集儿童的生活资料,例如是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还是人工喂养,添加辅食种类及摄入量,睡眠情况,有无出现接种后皮疹,接种后儿童日常表现有无异常。预防接种人员通过和家长的细致沟通及时了解,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大大缩短了不良反应存在期,经过预防接种人员的正确指导,婴幼儿产生的一般不良反应大多在3d内消失,严重不良反应通过帮助就诊治疗也很快得到治愈,家长的后顾之忧得以解决。电话回访增加了医院与社区居民的互动性,缩短了预防接种人员与社区居民间的距离,提高了社区居民满意度。它还增强了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意识,使家长能主动电话联系接种医护人员,并咨询疫苗接种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反映困惑。综上所述,电话回访常规性的指导带动了我科所辖社区的预防接种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各类疫苗的按时接种率,杜绝了疫情,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2.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老百姓对健康的认识和需求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在医院各部门成为重要内容,院前院后都开展健康教育,預防为主,治疗为辅深入人心,通过电话回访将预防接种工作延伸到社区的每个角落,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社区健康教育的不足,解除了对疫苗问题的忧虑性,电话回访使儿童接种疫苗回到家后仍能得到预防接种人员的关注,关心及帮忙,电话回访在医院与社会之间架起了感情的桥梁,减少了医患纠纷与矛盾,同时也给社会创造了无形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