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D国际设计大会“创新×商业”圆桌论坛
柚子
3月6日,第26届lOD(Ideas on Design)国际设计大会在南海区拉开帷幕,这也是该大会有史以来第—次在澳大利亚以外的地区举办。大会由南方日报社联合蚂蚁雄兵、德稻传媒、大沥总商会联合主办,以“设计连接世界”为主题。围绕“全球设计×中国智造”的融合趋势,由来自全球10个国家、横跨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设计、建筑空间、品牌、视觉、时尚、影视等领域的近30位跨界设计师,结合设计思维、商业模式创新、产业转型、城市升级等议题,带来最未来、最专业的跨界主题演讲,探索设计、科技和商业的跨界创新,连接世界最前瞻的思想与技术,见证设计的价值,推动城市升级和社会创新,共创设计力经济新时代。
已经成立26年的IOD是世界上历史最长,并获业界尊重和认可的设计交流大会,过去该大会一直在澳大利亚举办。“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等20位国际顶尖设计大师与会。为期三天的大会将通过专题演讲、高峰论坛等形式,与2000名海内外企业家、设计师展开思想碰撞,共同探讨“中国制造”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实现路径。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在会上表示:“我们将营造国际化的宜居宜业宜创新的环境,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努力推动设计人才的‘最强大脑与珠三角的‘最强制造全方位对接,推动工业设计与佛山2万亿、珠三角10万亿的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大会联合主办方所在地,大沥镇与世界顶级设计师结缘,全球创客小镇也由此迎来“世界时间”。
童慧明
DICK POWELL/DAN FORMOSA/CJROSTPHER BOOTS柳冠中/石振宇
第一个话题
童慧明:在座的设计师们都应该关注了2015年的10月份在韩国的首尔,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的一个大会上,对于工业设计,下了一个新的定义。我把它叫做3.0版的工业设计的定义,在这个新的定义中间,提出了四个设计所聚焦的关键词:产品、系统、体验和服务,其中产品和系统在过去我们谈了很多,但是对于服务和体验,在我们的体验经济还有互联网的时代出现的新的概念里,我相信对于我们的设计师还是找不到一些切入点,所以我想请几位设计师谈谈他们对于这两个最新的,尤其是对于中国的设计师们来讲比较新的概念的解读。
DAN FORMOSA:我理解的这个体验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你创造一个品牌,你肯定是要去寻找,要同人们产生共鸣,你要找到一个触碰点,然后这个品牌能够让这个人或者让消费者有共鸣。最后的闭环就是客户的服务。但是有一个难点就是设计师他们对于这些所有的触碰点,并不是非常地了解。有的新兴的公司,或者说小的公司在创造一个非常好的体验的时候,它是有优势的。
童慧明:谢谢,特别谈到了体验在整个设计公司的业务流程中间的重要性,而且它特别分享了一个,可能对于初创的设计公司来讲,反而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DICK POWELL:我想创意是把所有的东西连接起来的一个点,因为这个创意让我们变成我们现在的样子,你刚才提到了服务,系统,产品和体验,我觉得是非常有创意的头脑是可以创造奇迹,我发现有很多产品的设计者,他们也有非常好的技能,而且也能够是多学科的技能,但是必须要有一些专项的技术,让这个软件去做你想你想要完成的工作,我想对于每个人所说的,就是支撑所有这些工作的就是创意,如果你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人,你能够理解为什么我这样说,而且也会把这种创意的想法融入到不同的学科当中。
柳冠中:这两天我们看到了很多五彩缤纷的创意,非常有体系和思想的作品,大家都很感动,但是想想为什么会打动我们?就是我们要了解什么?我们当今中国的设计界,大家在追求什么时尚,追求高技术,追求传统。这里面好像很矛盾,所以到底我們中国的设计师该怎么样走上这一条路,所以必须在我们自己的语境上说,脱离了这个问题,我们中国人每个体验,它的反馈是不一样的,你说你要服务,你服务的对象到底期望什么你不清楚,我们所谓的创意可能就事与愿违了。我们现在说要搞创新,什么叫新?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弄清楚,文化的定义可能有几十种,但是文化最简单怎么来的?原因就是由于过去交通不发达,没有信息,当地的物产,气候,信仰等都沉淀下来了,就形成了特色,实际上就形成了我们文化最初的产生。文化的形成是由于地域,由于环境形成的沉淀下来了,欧洲有欧洲的文化,亚洲有亚洲的文化,澳大利亚有澳大利亚的文化,现在地球是一个地球村了。还有一个概念是时间发展的历程,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时间发展历程。所以文化不清楚的话,我们光说文化,不清楚这个概念。设计恰恰是创造和创新,创新不是无源之本,中国发展下去是什么情况,中国设计师必须要清醒,刚才我看到了西方的电影艺术和雕塑艺术也好,我们中国的消费者,我们中国的建设应该什么样子的,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不能见到外国的东西,我们也搞这个,不是这么简单的。
童慧明:刘老师刚才在分享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说谈到了体验,这个词想起来可能很大,但是很明确地谈到,你首先要明白是为谁去设计体验,这个用户和使用者到底是谁,只有了解清楚这个目标之后,你才能做这个创新,我相信刘老师对于体验这个概念中间一个蛮好的解读。
CHRISTOPHER BOOTS:设计就是解决问题的,并不是我们想要做什么,而是要解决对于我们的文化和社会最根本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有污染,人口老龄化等等。没有一个单独的,最好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所有问题的,所以必须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面临的不同的问题,才能够成功应对能源使用和消费的相关问题。可持续性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我们作为一个忍者我们想要生存下去,我们就要保持可持续性的发展,让目前的经济和生存能够循环下去。
石振宇:我觉得体验来自于研究,有对象地进行研究,我们现在的设计师正好缺的就是这一步。设计是特定的产品,在特定的时期为特定人群服务的。创新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体验,体验来自于具体事情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有了体验,才能有服务,这是相关的一个延续。所以我一再强调了,设计想头脑激荡,头脑激荡要先有东西。所以研究是重要的,设计的基本工作在中国目前基础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很少有人去非常仔细地研究它。这个就必须依靠于仔细的研究和体验才能完成。谢谢大家。
第二个的话题
童慧明:Dan Formosa谈到了从上个世纪设计师做设计的时候,有意无意地从男性的角度考虑设计,也就是说无意中间把这个用户定位成男性,但是设计之后,越来越多地转向女性化,更多从女性的角度去考虑一些用户的使用问题,一些设计的问题。我们其实留心到,在今天刚才石老师特别谈到80后,90后,在年轻的消费者中间,其实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性,或者说我们用另外一个解读是没有性这样一个概念。
Christopher Boots:工作就是要看一下最终产品不同的区别,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我希望能够吸引所有人,男性、女性和中性人。我们的设计也要关注不同身份的人,你要关注你的目标客户群,你想要解决谁的问题,哪一个群体的问题。我们的产品也可以是针对于一个性别设计的。从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方面,我们要一对一这样的设计,或者是针对性别的设计,非常地关键。因为人们使用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对我们的客户理解的越多,可以通过调查的方式,或者是通过数据的搜集,大数据等等,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大客户。
DAN FORMOSA:很多物种,包括人类,男性和女性开始承担不同的角色。我们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代。一方面來讲,性别是不太重要的,有很多的品牌和产品是性别中立的。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音乐和艺术方面有一些音乐的单品会吸引一个音乐的人,它会关注这个性别的差异,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是或者是否的问题。我觉得这些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性别中立的方法也是可取的,同时我们并不想在每个产品方面都是关注平均的男女和他们的喜好,而是尽量地吸引到更当男女的关注。
DICK POWELL:在我的企业当中,45%的是女性,55%的是男性。女性做的工作有些是男性做的,男性做的工作有些是女性做的。所以我觉得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女性在工程方面是做的比较少的,因为原来社会是反对女性做工程师的,但是现在是越来越多的女性做了工程师了,所以我们并不但有这个问题。柳冠中:这个问题值得讨论,男性和女性有生理上的差别,一个是生理上造成的,也有心理上造成的。从另外一点,人的必然是大自然的产物,从生物学的角度,或者从自然社会的角度,我们恐怕也要看到人类之所以有男性和女性,也是一个规律之一。所以我在这里面发现一个问题,有很多东西是被我们社会助推出来的,不断强调,不断宣传,不断地鼓励造成了越来越多了出现了中性。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今后到底怎么往前怎么发展很难说,当然作为我们设计师有中性的也要服务,但是设计本身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和专业的活动,离不开社会,所以这一点恐怕在设计哲学的探讨上,恐怕这里以后会出现更多的声音,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但是很难预测,因为历来都是有两种声音,人类就在这么摇摆当中,就像人走路摇摆当中往前走。未来几百年以后,是不是都成为中性,你要这么发展,不可能的,毕竟主体我相信还是男性和女性,中性毕竟不会占多数,否则就违背自然规律了。这是我的看法。
石振宇:这个事情柳老师的看法我同意,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是社会所带来的。我恰恰觉得设计就是在解决男人女人之间的差异。设计是解决人权平等的问题。设计师就是在解决这种不平等,让社会更加合理化,我觉得这是设计非常大的一个动力。设计在帮助改变这个社会和人类,我觉得我是这样看来这个问题的。
柳冠中:我再补充一点,我觉得这个话题非常值得设计师思考,就像我昨天说的,咱们这个社会,很多东西,很多因素作为设计这个角度,都是臣服于某个当中的,或者是臣服于政治,或者是商业,或者是技术,毫无疑问设计有这个作用,但是随着设计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设计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恐怕我们要去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展,设计界不能谈设计和技巧,恐怕也要放在哲学的层面,人类未来的角度思考这些问题,包括刚才所说的女人在厨房做饭的问题,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家,或者是13亿人口的大国这个设计的是非常重要的。我经常说,如果我们就像马尔代夫,或者一个小国家,我是世界经济当中的一个小部分,无所谓的,我就靠旅游,我就靠商业,这么一个完整的国家,我们要有比较清醒的设计战略,或者是我们设计一个体系,不然我们的发展可能会跟着所谓的时尚走,跟着奢侈走,中国的发展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Q&A环节]
Q:设计师的生活在中国还是挺窘迫的,包括各种待遇。作为中国的设计师,有什么办法可以真的更好地向国外的这种,我觉得国外的设计师比我们更加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怎么改善这一点,和做好这一点,让我们做设计师的生活更加美好?
CHRISTOPHER BOOTS:我觉得一切要归根于解决问题,这个可能是沟通的问题,也可能是交通运输的问题,或者是什么任何的问题。所以你应该在你的社区之内去想办法解决本地的问题,对于自己非常急迫的一个问题。并且在你工作的生态系统当中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我的一个想法,这也是我一开始的时候工作,我当时想做一件事情,我想做这个作品,我想让我社区当中的人去工作,我们要双手去制作,然后我们有一些工业设计基础的知识和理念。我想我的这个建议就是要看你周围有什么样的机会,以不同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DAN FORMOSA:我要说一点,就是在设计东西的时候,我们有些时候可能没有直接的经验,比如说我设计了很多手术的产品,或者是医疗的产品,你要和手术的团队,护士的团队了解,你知道病人的需求在哪里,除了解决问题之外,你要把你自己进入到其他人的生活当中,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不只是身体上需要什么,还有他的头脑当中需要什么。我们永远都需要学习别人的需要和需求,还有他们能够接受的东西。
DICK POWELL:我们是设计师,我们不是为了去改变社会。柳冠中:我可能作为中国教授,更加了解中国年轻人设计师的状态。这个问题很复杂,有社会原因,也有经济问题,也有中国设计问题。这就是我们太着急了,急于成功,其实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跟我们的企业,制造,企业家对于设计的认识等等有关,太希望急于求成了,希望像西方的设计师一样有很好的待遇,有很好的工作机会,这需要努力,要沉下心来,真正拿出你的奉献,拿出你的工作,社会会给你报酬的,会承认你的工作价值的。我们中国的年轻设计师一定要端正自己,必须要清楚一定要拿出自己的贡献,社会会承认你的。
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在发展,这个变化已经很大了,品牌是着急不得的,可是中国现在都急。每个企业都想做品牌,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是三年半,每个企业都想把它做成品牌,可是做牌,不品,你要有品才能有牌,没有品,这个牌是假的,是吹出来的,是骗人的,所以现在这三年我们的发展太快了,大家就是心理浮躁,你要沉下心来踏实地工作,把你的本职工作做好,你自然会被社会承认的。
石振宇:爱没有回报,要回报就不是爱了。爱是要奉献的。我的成功原因一个是爱,一个是锲而不舍,这恰恰是我们现在年轻人缺的。中国的诗人写一句话,“爱于斯,生于斯,死于斯。”我觉得这个精神是很可爱的。
柳冠中:你有想法,一旦这个企业感觉到转型,或者是企业老板要有创新想法的话,他首先会想到你,是将来这个团队需要的人,机会总是要给有准备的人,你不要埋怨,埋怨没有用,你埋怨社会。石振宇:我们跟一个企业合作五年,得到的经验是什么?是我们改造了它,它也改造了我们,这是相互的。你做得好,他会跟进你,他相信你是必须要有东西的,你不是赖对方的。
Q:设计师如何在设计中保持自己的设计中立,就是说在设计当中怎么能超越自己的心理的投射,或者是精神方面的干扰?
DICK POWELL:很简单的问题,这两者之间要平衡,如果只是倾听目标市场的需求,你就是成为它的奴隶了,你不是一个创意者,你吸收这个信息,用你自己内部的创意和直觉去影响。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完全符合逻辑的过程,从消费者那里学习和创造,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而是两者之间的平衡。
DAN FORMOSA:我们要创造一个伟大的产品,一个伟大的品牌是要比客户的预期更好,达到客户的预期是最低的要求,你应该超越客户的需求和预期,这是最重要的。
CHRISTOPHER BOOTS:要平衡客户的需求和我们的自我表达,把这两者进行平衡。
石振宇:尊重自己的认知,踏踏实实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