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旅游景区管理的和谐共生机制探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
孙建平+张春阳+田文红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尝试着以九寨沟景区为例,对旅游景区管理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文献的综述,标示九寨沟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从中分析九寨沟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同点和关注点,构建了九寨沟核心利益相关者和谐共生机制模式,以期实现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达到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引言
在管理实践中,为了实现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在遵循景区实际情况下,扬弃传统的依赖政府主导管理模式,引入“利益相关者共生”的崭新机制,使景区不仅能保证景区管理局的权益,而且也能保证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不仅要强调旅游企业的参与,而且还要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重视利用他们的权益;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以九寨沟景区为例,探讨旅游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之和谐共生发展模式。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概述
随着旅游景区管理和发展的日益多元化,利益相关者在旅游旅游景区管理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关注,利益相关者理论也逐渐成为旅游景区管理和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一个源自于管理学的概念,该理论起源于 20 世纪60 年代,1963 年斯坦福研究所(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首次使用了利益相关者这一术语。弗里曼(Freema,1984)对公司利益主体提出如下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的目标达成,或者在企业达成目标中受到影响的个人和群体”。 该理论的研究早期,企业一直处于研究主体地位,直到20 世纪 80 年代才被国外旅游研究领域所重视。我国旅游学界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则始于本世纪初,随后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已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国外,1987 年 Marsh 和 Henshall 针对旅游者——居民的期望及相互影响在旅游发展规划中的战略价值进行了探讨,Bramewell(1999)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当地旅游政策制定的合作问题以及参与的机制与决策流程问题, Burns 与 Howard(2003)在实践中通过对具体旅游地的利益相关群体进行实证调查研究,认为不同的利益群体对规划和管理都有着不同观点,他们的观点常常富有建设性意义,国外这些理论研究成果无疑对旅游规划和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和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国内,张广瑞(2000)翻译世界旅游组织第十三届大会(1999 年 10 月 1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通过的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首次在中文期刊上出现 “旅游利益相关者” 术语,在中国最早引入旅游利益相关者概念。 夏赞才(2003)在对旅行社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时,针对 Jane Robson 和 Ian Robson 所设计的旅游经营商 12 类利益相关者基本构图及 Ryan 修改后的基本构图,将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层、战略层及外围层三个基本层次,探讨三个层次的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张维、郭鲁芳(2006)将旅游景区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为 “能够影响旅游景区目标的实现,或者被旅游景区目标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根据旅行社的利益相关者的层次分类思路,郑仕华(2007)认为昆明石林风景区的利益相关者有核心层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旅游企业、当地居民、石林县政府、景区管理局、景区员工、旅游者、石林研究中心;战略层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非政府组织、竞争者、昆明市政府、非旅游企业、旅行社、媒体、景区周边社区等,外围层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因素等三个基本层次。张伟、吴必虎(2002)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将利益主体理论运用到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实践过程中,以定性与定量方法分析了不同利益主体的旅游意识和利益表达;提出了 “利益主体”理论在我国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的应用途径。
从已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在旅游利益相关者界定及分类等的相关研究甚丰,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旅游目的地、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旅游产业、旅行社、旅游合作等领域。但不足的是:研究方法上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研究较少,规范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九寨沟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情况,探究景区的和谐共生管理模式,在定量分析,实证研究上取得一些突破。
三、九寨沟景区和社区共生发展概述
1984年,九寨沟被国务院划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建立南坪县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正式对外开放。开放之初,各种饭店、商场、宾馆、旅行社纷纷涌进沟内,一阵火爆之后却留下了很多问题。环境污染、秩序混乱、游客投诉等问题接踵而至,旅游形象受到很大影响。九寨沟景区管理局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2001年果断实行“沟内游、沟外住”的管理方式,关闭景区内所有宾馆,拆除景区经营性房屋和违章建筑12万平方米,恢复植被2万余平方米,景区 “三线”(电力、通讯、有线电视)全部入地,有效遏止了景区城市化现象。这些举措为九寨沟景区内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得以良性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景区内的原住民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之下,改变原有半耕半牧的生活方式,参与景区旅游服务或经营,并在景区内建设了三个社区,这种景区内设立社区的作法,为九寨沟景区与社区和谐共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也为景区与社区和谐共生提出了必然要求。目前景区内共有社区居民1194人、334户,其中,目前景区内三个社区居民在诺日朗服务中心商品售卖区经营摊位195人,经营自家店面人员46人;扎如、荷叶社区居民在五花海租衣快照61人、熊猫海租衣快照54人、原始森林租衣快照74人;树正、则查洼居民在长海租衣快照45人。
在进行旅游开发的1984年以前,九寨沟内居民年人均收仅为270元。从1984年开发旅游之后,景区居民收入开始急剧增长,2011年景区居民人均收入达2.46万元,其增长速度之快、收入水平之高,远超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通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九寨沟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使九寨沟从一条荒远幽闭的山谷发展成为当今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旅游的快速发展不仅“富了一条沟(九寨沟)”,而且“活了一条线(大九寨环线),带动了一大片(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