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拉米夫定联合替诺福韦与依非韦伦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效果
姚淑芹
【摘要】目的 探究拉米夫定联合替诺福韦与依非韦伦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艾滋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齐多夫定抗病毒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替诺福韦与依非韦伦的治疗方案。结果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大于300个/uL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上升幅度也比较大,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值合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替诺福韦与依非韦伦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艾滋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8..02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及血制品、或母婴传播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进入人体后,选择地侵犯有CD4受体的淋巴细胞,主要为T4淋巴细胞,其次为B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1]。在T4淋巴细胞内繁殖释放,引起宿主细胞病变死亡,造成T4淋巴细胞耗竭,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下降,诱发顽固的条件致病性感染和恶性肿瘤。HIV侵犯B淋巴细胞,降低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侵入单核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将病毒播散至全身,引起原发肿瘤、颅内肉芽肿性占位病变、脊髓和周围神经肿瘤或炎症。这是一种严重性传播疾病,严重侵犯各组织脏器,导致功能丧失,最后导致死亡。本文为了深入探究拉米夫定联合替诺福韦与依非韦伦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艾滋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32例艾滋病患者均于本院接受治疗,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各16例。对照组男9例,女7例,年龄23~56岁。观察组男8例,女8例,年龄25~61岁。此次研究已经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已签字认可;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深入研究。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替诺福韦与依非韦伦的治疗方案,给予患者拉米夫定药物(生产厂家: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2141),药物剂量为300 mg/次,每天1次,在晨起后服用药物;给予患者替诺福韦药物(生产厂家:美国Glead国药准字H20143180),药物剂量为300 mg/次,每天1次;给予患者依非韦伦药物(生产厂家:成都盛迪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321),药物剂量为600 mg/次,每天1次。
对照组患者给予齐多夫定抗病毒治疗方案,给予患者齐多夫定药物(生产厂家;成都盛迪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2251),藥物剂量为300 mg/次,给予患者拉米夫定药物(生产厂家: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2141),药物剂量为300 mg/次,每天1次,在晨起后服用药物,给予患者依非韦伦药物(生产厂家:成都盛迪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321),药物剂量为600 mg/次,每天1次[2]。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上升幅度、CD4+T淋巴细胞计数大于300个/uL的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借助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数据,(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当结果为P<0.05时表示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 果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大于300个/uL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上升幅度也比较大,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值合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的后天性免疫缺陷性疾病。这种严重的致死性传染病,逐渐传播蔓延,因其潜伏期长,传染快,死亡率高,称为“现代瘟疫”。此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该病毒是一种结构比较复杂的逆转录病毒,治疗顽固[3]。拉米夫定是一种细胞嘧啶核苷类衍生物,它能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逆转录酶的活性,是常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替诺福韦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以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似的方法抑制逆转录酶,从而抗HIV病毒。依非韦伦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选择性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所以这三种药物联合应用起到了协同作用,明显的提高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替诺福韦与依非韦伦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廖元兴.现代性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M].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吴志华,李景月.皮肤性病学,第二版[M].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3] 皮肤性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中华医学会主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