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娟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选择常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止血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結果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所得数据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上所述,将消化内镜应用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消化内镜;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8..02
消化道出血在临床当中十分常见,它属于一种急症消化系统疾病。其中,肠、胃以及食管为上消化道常见的出血部位。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十分复杂,并且发病突然,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临床内镜技术的提高,内镜治疗有了较大的进步。本文将对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其中,观察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22~65岁,平均(42.6±5.3)岁;对照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21~63岁,平均(44.6±4.5)岁。两组在性别以及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前,禁止患者进食,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补液,在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40 mg奥美拉唑。在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100 μg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药液配制好后给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滴注两次,连续治疗3天。
1.2.2 观察组在内镜下进行止血治疗
(1)对患者进行减压处理,减少胃肠道的压强,确定出血部位以及出血情况。
(2)喷洒凝血酶在于出血部位,同时采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止血。如果止血成功,可以取出消化内镜。若依然出现出血情况,则加大凝血酶的剂量,剂量不超过2000 U[1]。
(3)若患者为胃黏膜糜烂性出血,则要进行高频电凝止血,以冰水清洗胃部,注射1:10000的肾上腺素,出血停止后将注射针拔出。
1.3 观察指标
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大便隐血实验阴性,无呕血的现象出现,胃管内引流液清亮透明,患者未见低血压症状。
有效:大便潜血有所改善,呕血现象减少,胃管内引流液颜色变淡,患者仍出现低血压症状。
无效:大便隐血实验阳性,呕血情况依然严重,甚至发生血液循环衰竭。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9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时间、退热时间和出血量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时间、退热时间和出血量,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为(15.31±2.22)h,对照组的止血时间为(23.53±3.47),观察组用时少于对照组。观察组退热时间为(23.53±5.49)h,对照组退热时间为(31.54±6.37)h,观察组用时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出血量(287.6±17.7)mL,对照组的出血量为(30.5±10.8)mL,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通过消化内镜,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患者消化道上的出血点,从而可以针对不同的出血点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在进行治疗后,通过内镜观察出血点已经停止出血,经确认后退镜,能够起到及时观察止血效果,防止再次出血[2]。本次研究发现,将消化内镜应用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减少患者的创伤,快速地对患者进行止血,减少退热时间,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将消化内镜应用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翠禄,周国永,陈桥清.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6(2):107-109.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