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新要求

孙渝
摘 ?要:文章以工程教育为例,在介绍专业认证的背景后论及了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然后进一步重点论述了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最后论述了以专业认证引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途径,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专业认证;高校;教学管理
一、专业认证的背景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联合会)、专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截至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工科毕业生数达到2876668人,本科工科在校生数达到4953334人,本科工科专业布点数达到15733个,总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工程教育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对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强调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和文化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
二、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爆炸增长,知识更新加速,产业结构变革,行业分工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已势不可挡。与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对下一代工程师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应当具有全球化视野、创新精神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应当具有社会责任、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新的效益观,他们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必须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应当承认,我国工程教育的基础是面向工业社会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在信息社会如此迅速到来的时刻,高校工程教育需要有一个反应与适应的过程。但是,在高等教育快速大众化的进程中,即使是面向工业社会的工程教育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
中国工程院 2009 年年初发表了题为《走向创新——关于中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的调研报告,对国内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十分尖锐和中肯的意见: (1)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远胜于水平。(2)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 (3)专业目录与课程体系设计落后、学科交叉欠缺,导致创新与实践双向不足,得不到产业界的认同和重视。 这份报告同时指出,与部分发达国家最好的学生不读工程专业相比,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工程专业学生的生源好、规模大、就业市场广阔。如果能唤醒其创新的潜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工程科技人才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面临着对信息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双重不适应,高校的工科专业或多或少都在努力改变工程教育不适应社会要求的局面,但效果明显的不多。常见的做法有以下几类。 (1)为了应对知识量增加:加课,减课时;把课内实验移到课外;压缩甚至取消生产实习。(2)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增开“能力”、“素质”类课程;用少数优秀学生的学科竞赛成绩来“证明”培养效果。(3)实施教改项目:数量不少,目标不一,步子大小不一,判定标准不一;一项教改要求其他教学环节付出代价(如出让资源)才能成功;成功的证据是少数优秀学生或一两届学生;重复立项,改过来改过去都是成果。
面对信息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高校需要对专业建设进行整体、综合的审视与改革:有统一的建设目标,有统一的成功标准,有全体教师的参与,能够可持续发展,等等。6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有助于实现上述专业建设愿景,因为这些理念触及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三、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
(一)以学生为中心。近年来,在高校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各种口号不绝于耳。专业认证的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学校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观的转变。
依据认证标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当: (1)有对全体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学环节,有实施记录与评价,有可信的考核结果。(2)有完善的、所有教师(不仅仅是学工部门)参与的学生全学程关怀机制。(3)有每个学生的全学程记录与评价。(4)有保持和提高生源质量的措施,不断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与兴趣。(5)有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6)让所有学生(不只是少数优秀学生)都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二)目标导向。目标导向也称为基于学习成果的教育(Learning Outcomes Based Education),已经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的主流模式。专业认证要求每位教师都做到: (1)熟知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与对应的毕业要求乃至培养目标的关系。(2)熟知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的质量标准及对总体培养质量的影响。(3)能够提供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达成相应毕业要求的证据:该教的教了没有?怎样考核的?学生通过了考核就能达成相应毕业要求的证据是什么?是否会在补考或毕业前清考中“放水”?在教学中除传授知识外是否注重达成那些与能力相关的毕业要求?证据是什么? (4)能够尽到对学生进行指导的义务并提供证据。
(三)持续改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越教授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教育效果的发挥是在未来的时空中,而‘未来是无法详细准确预测和提前采取行动措施的。” 因此,只有不断反馈和评价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发现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并进行及时的修正,才是保持和提高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以往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所重视的是静态的、封闭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而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则是在推进动态的、开放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因此,学校要定期主动走出去,俯下身子倾听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真实意见和看法,回来后认真思考、换位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落实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对应环节中。
要建立完善的持续改进体系,需要通过校外反馈机制所支撑的校外循环对培养目标进行持续改进,通过校内反馈机制和培养目标所支撑的校内循环对毕业要求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持续改进,通过专业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所支撑的课内循环对教学环节进行持续改进。
四、以专业认证引领高校教学管理
(一)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专业认证认为质量的关键在于专业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毕业后进入该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要求和期望。专业认证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高校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问题,重点关注毕业生质量。这就要求高校时刻将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注的重点,让学生成为学校发展事务的主要参与者。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思维习惯和技能,让学生成为其自己。要树立“学生即是大学”的观念,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重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专业必须应有明确的、在毕业生身上可以度量的培养目标,专业必须通过评价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11种能力,强调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如解决问题能力、有效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二)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落实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根据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和人才培养规律,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根本出发点,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认证标准所包含的知识体系,可以通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估在高校得以系统化、结构化,明确每个教学环节应培养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教师以此确定教学工作的目标指向。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水平是衡量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标准。通过专业教育认证标准的不断发展以及课程指导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将各种科学基础和专业基础变得结构化,适应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培养,使得专业的课程层次和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同时,认证标准更重视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以及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其内涵要求更加贴近工程实践、贴近企业界对人才的需求。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必须密切与工程界的联系,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尤为重要。
(三)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教师培训。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着3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选编教材、讲授、提问、讨论等选择教育、教学资料,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二是通过教学激活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体验学习的乐趣就会有继续学习的动力;三是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能力,提高素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营造良好 的课堂学习环境,意识到“教”是为了“学”。促进学生的发展,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实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高,为此可采用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专业必须有一定数量具有工程经历的教师或企业专家作为专兼职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外派教师到大型企业脱产学习、进修,培养教师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要求新任教师在上岗前,先到企业实践一年,拓宽他们的工程研究视野。通过制度驱动,建立“双师型”队伍,对于学生工程素质和能力培养尤为关键。
(四)加强质量监控,形成质量文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认为,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实现有赖于有效的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常态性的评估与评价是质量改进的基础,各种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也是为了质量的持续改进。比如我校围绕“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对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实施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结合的监控,并及时进行反馈与调控。在质量监控过程中,量化评价结果,形成督导、学生代表、全体辅导员和教学秘书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量化评价体系,使得教学质量在持续改进中稳步提升。
培育质量文化的路径是多样的,追求卓越的质量意识是推动院校质量文化发展的核心内生力,高校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完善是培育质量文化的有效手段,而来自外部的专业认证对于质量文化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引导高校内部各部门在持续性反思的过程中设定发展目标、行动策略和评价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育自身的质量文化。假以时日,则形成一种教学质量至上的校园文化,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均会从这种文化氛围中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1] 我国高校实施专业认证问题研究,张妍,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06
[2] 以专业认证为起点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许南阳,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05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