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五大趋势 应对多极化变局
吴明华
2018年10月,联合国发布《2018年海运报告》,总结回顾上一年度全球海运贸易情况,预测当年全球海运市场发展趋势。在全球贸易争端加剧,经济增长由欧美同步复苏转向复苏分化的当下,包括IMF在内的部分国际组织分别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海运贸易使全球经济贸易同振波动,更应积极面对全球经济贸易的多极化。
五大趋势凸显全球航运复苏与隐忧
根据联合国《2018年海运报告》,全球航运正呈现五大发展趋势:
一、全球海运市场整体趋势向好。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海运总产量达107亿吨,较2016年增加了4亿吨(2016年全球海运贸易总量为103亿吨)。在这107亿吨海运贸易总量中,近一半是干散货运输的贡献。就2010年以来的全球海运贸易总量来看,每年都呈稳步增长趋势,说明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整体稳定回升,在这种背景下,航运业也面临良好的上涨预期,虽然过程可能会曲折一些,比如遭遇油价上涨、美国冲击原油市场、2020限硫令等问题,但总体发展趋势是向好的。
二、亚洲成为全球航运“中坚力量”。在前不久出炉的2017年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名中,排在前十位的港口全部来自亚洲,其中七大港是中国的上海、深圳、宁波—舟山、香港、广州、青岛、天津,另外三大港分别是新加坡、釜山和迪拜,充分反映亚洲在全球航运中的“绝对优势”。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约为7.52亿TEU,而来自亚洲的这排名前十的集装箱港口,在2017年总共完成了2.4亿TEU,占全球总量的32%。
三、中国铁矿石进口驱动全球干散货运输增长。报告分析,在2017年全球107亿吨的海运贸易總量中,干散货占到近50%,而在这约50亿吨的干散货海运量中,中国的铁矿石进口运输又被认为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7年,中国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铁矿石达到了10.75亿吨,占2017年全球干散货海运总量的五分之一还要多,成为拉动全球干散货运输市场的强劲力量。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产量和输出量最大。2017年,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占到其全年出口量的74.89%;从巴西进口的铁矿石占到其全年出口量的57.41%。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主。就中国的经济建设来看,对铁矿石还会有持续需求。
四、全球油轮运输比例还将持续下降。近几十年来,由于能源转型和能源结构改变,以及国际局势的影响,原油运输在海运中所占比例呈逐步下降的趋势。有关数据显示,运输石油和其他液体的油轮运输总量,在前十几年里占到50%以上,此后一直下滑,虽然在2016年,油轮贸易依然坚挺地占到了当年总贸易量的近一半,但是2017年就骤降到不足33%。在2017年的全球海运总量中,全球集装箱贸易增长了6.4%,干散货增加了4.0%,而原油出货量的增速则为2.4%,较上一年明显下降。运费方面,在整体市场状况有所改善的情况下,2017年除油轮市场外,其他海运方面的运费均有大幅提升,当然这也与油轮市场的运力过剩有关,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油运市场的不景气。从目前来看,全球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至少油类能源的比例会逐步下降,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原油出货量也在放缓,奠定了全球原油运输市场的下行趋势,加上美国与中东的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未来油轮运输市场继续下滑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而干散货运输在海运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则可能越来越大。
五、航运市场趋向集中化、整合化。近几年,随着复苏乏力和市场竞争的严峻,航运企业合纵连横、抱团作战的趋势愈发显著,市场资源和份额逐渐向大集团、大组织靠拢。据联合国《2018年海运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世界前十大航运公司占全球海运贸易的70%以上,而全球三条主要东西向集装箱航线,则由三大联盟控制了93%的运力——航运业的这种大组织化、大集团化趋势越来越明朗。2017年,全球航运业的资源通过兼并收购及重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整合,而且就目前来看,航运业内部的整合大潮似乎依然高企不下,仅今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又发生了6起兼并整合事件。这种兼并整合是趋利性市场的一个自觉行为。那为什么市场会出现这种自觉整合行为?因为通过资源整合,对资源进行优化调整和高效利用,航运企业的市场控制力、竞争力均会增强,运营效率和效益也会大大提升。报告认为,行业形势越严峻,这种兼并整合、团队作战的现象就越明显。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航运业一直在复苏的路上艰难前行,所以这种资源整合的并购潮可能还会持续。
全球贸易面临多极化
与海运发展五大发展趋势相比,人们更关注的是全球贸易格局之变。2018年,中美乃至全球贸易争端加剧,开启了全球经济贸易格局之变的时间窗口。回看今年3月以来,美国以贸易逆差为由多次向中国征收高额关税,并罕见地提出和实施极其严厉的制裁,要限制中兴通讯的供应链。从中美贸易争端到欧美、美日加等多发的贸易摩擦,无不反映出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所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发展态势的焦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贸易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我们过去所习惯的多边主义的世界正在改变。”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直言,“大家一起来G20、WTO,有事好商量的历史时期过去了,现在变成了多极主义,这跟大家每个人有关系,一定要关注这件事情,做企业更要关注世界正在形成什么格局。”在他看来,世界将会产生“三极”,也可以说是三个产业链、三个集团、三个“朋友圈”,也是三个贸易圈。第一级是北美板块,美国拉着墨西哥、加拿大形成自己的贸易圈和朋友圈。第二级是欧盟板块,其中德国是关键。德国在经济上把周边的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瑞士、奥地利全统在一块了。德国人已经把这一带的经济统一了。第三级是中国自己,而且东南亚、日本、韩国早晚会围着中国的产业链运转,中国芯片很多是来自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的,但中国的产品也可以卖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就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
“世界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波交所首席执行官Mark Jackson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贸易模式,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所所长叶青认为,当前的国际体系最早发端于西方,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基础,西方一直占绝对主导地位。随着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而从力量对比来看,新旧力量的差距逐步缩小,新力量甚至已经显示出赶超的态势。2018年,这种趋于均衡的发展趋势会更加明显。
海运贸易新方位
在与首届进博会同期举行的“全球贸易与供应链峰会暨国际海运年会2018高峰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香港大学教授陈志武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分析认为,自去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减税政策以来,美国经济活力得到激发,2017年GDP增速达到2%,今年增速预计超过3%,对促进美国经济繁荣有很大影响。此外,虽然受到英國脱欧等问题的负面影响,但是欧盟已逐渐走出欧债危机阴影,印度的GDP增长也保持在7%以上,都会推动全球经济的继续增长。
由于欧洲、日本以及新兴经济体受到影响,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继续加息、缩表,美债收益率上行,美元走强,叠加一些非经济因素,部分新兴经济体出现金融动荡,给经济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IMF据此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速的预期从3.9%下调至3.7%。
业内人士认为,从中美贸易战的长期性来看,更多体现在货流而非货量。也可以说,贸易战是制造业转移这一趋势的催化剂,可能促使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面临更高关税,也成为压倒生产商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时,随着国内产业不断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技术产业转变,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变小,生产商压力变大。而美国的进口需求不会因为贸易战减少,生产基地迁移已形成趋势,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有望成为潜在的替代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3—9月份,从东南亚出口到美国货量同比增长4.6%,其中越南出口大幅增长7.9%,同期从东北亚出口的货量增幅只有2.4%。从东北亚地区来看,3—9月份从韩国出口到美国的货运量同比增长3.3%,而中国大陆出口同比增长2.7%。如果东南亚国家承接了部分中国的产业转移,就意味着中美两国之间减少的货量,将由东南亚国家来弥补。有分析认为,未来的区域市场将更具备发展活力,东南亚运输市场需求将提升,并会影响到全球承运人,尤其是跨太平洋市场承运人的利益。
作为全球贸易的主要载体,海上运输依然是全球产业链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全球贸易的大调整中,各国船舶所有人、航商正在重新寻找和确定自身的战略方位。新加坡PSA国际港务集团总裁陈聪敏认为,亚洲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日益提高,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促进了航运业的变革,提升服务,降低成本。在此背景下,PSA将加大在中国内陆投资,提高市场份额,加大多式联运投入。
更广泛、更深入地扩大开放,将是中国航运业走向全球海运贸易制高点的战略定位。交通运输部在首届进博会上向各国港航业同行宣示,围绕实现建设交通强国、海运强国的目标,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开放航运市场,优化口岸环境,发展绿色航运,完善治理体系,坚定不移地推动海运业更高水平地对外开放,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务实合作,深化互联互通,优化监管流程,提高运输效率,为全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提供有力支撑,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海运强国。
2018年10月,联合国发布《2018年海运报告》,总结回顾上一年度全球海运贸易情况,预测当年全球海运市场发展趋势。在全球贸易争端加剧,经济增长由欧美同步复苏转向复苏分化的当下,包括IMF在内的部分国际组织分别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海运贸易使全球经济贸易同振波动,更应积极面对全球经济贸易的多极化。
五大趋势凸显全球航运复苏与隐忧
根据联合国《2018年海运报告》,全球航运正呈现五大发展趋势:
一、全球海运市场整体趋势向好。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海运总产量达107亿吨,较2016年增加了4亿吨(2016年全球海运贸易总量为103亿吨)。在这107亿吨海运贸易总量中,近一半是干散货运输的贡献。就2010年以来的全球海运贸易总量来看,每年都呈稳步增长趋势,说明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整体稳定回升,在这种背景下,航运业也面临良好的上涨预期,虽然过程可能会曲折一些,比如遭遇油价上涨、美国冲击原油市场、2020限硫令等问题,但总体发展趋势是向好的。
二、亚洲成为全球航运“中坚力量”。在前不久出炉的2017年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名中,排在前十位的港口全部来自亚洲,其中七大港是中国的上海、深圳、宁波—舟山、香港、广州、青岛、天津,另外三大港分别是新加坡、釜山和迪拜,充分反映亚洲在全球航运中的“绝对优势”。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约为7.52亿TEU,而来自亚洲的这排名前十的集装箱港口,在2017年总共完成了2.4亿TEU,占全球总量的32%。
三、中国铁矿石进口驱动全球干散货运输增长。报告分析,在2017年全球107亿吨的海运贸易總量中,干散货占到近50%,而在这约50亿吨的干散货海运量中,中国的铁矿石进口运输又被认为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7年,中国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铁矿石达到了10.75亿吨,占2017年全球干散货海运总量的五分之一还要多,成为拉动全球干散货运输市场的强劲力量。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产量和输出量最大。2017年,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占到其全年出口量的74.89%;从巴西进口的铁矿石占到其全年出口量的57.41%。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主。就中国的经济建设来看,对铁矿石还会有持续需求。
四、全球油轮运输比例还将持续下降。近几十年来,由于能源转型和能源结构改变,以及国际局势的影响,原油运输在海运中所占比例呈逐步下降的趋势。有关数据显示,运输石油和其他液体的油轮运输总量,在前十几年里占到50%以上,此后一直下滑,虽然在2016年,油轮贸易依然坚挺地占到了当年总贸易量的近一半,但是2017年就骤降到不足33%。在2017年的全球海运总量中,全球集装箱贸易增长了6.4%,干散货增加了4.0%,而原油出货量的增速则为2.4%,较上一年明显下降。运费方面,在整体市场状况有所改善的情况下,2017年除油轮市场外,其他海运方面的运费均有大幅提升,当然这也与油轮市场的运力过剩有关,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油运市场的不景气。从目前来看,全球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至少油类能源的比例会逐步下降,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原油出货量也在放缓,奠定了全球原油运输市场的下行趋势,加上美国与中东的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未来油轮运输市场继续下滑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而干散货运输在海运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则可能越来越大。
五、航运市场趋向集中化、整合化。近几年,随着复苏乏力和市场竞争的严峻,航运企业合纵连横、抱团作战的趋势愈发显著,市场资源和份额逐渐向大集团、大组织靠拢。据联合国《2018年海运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世界前十大航运公司占全球海运贸易的70%以上,而全球三条主要东西向集装箱航线,则由三大联盟控制了93%的运力——航运业的这种大组织化、大集团化趋势越来越明朗。2017年,全球航运业的资源通过兼并收购及重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整合,而且就目前来看,航运业内部的整合大潮似乎依然高企不下,仅今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又发生了6起兼并整合事件。这种兼并整合是趋利性市场的一个自觉行为。那为什么市场会出现这种自觉整合行为?因为通过资源整合,对资源进行优化调整和高效利用,航运企业的市场控制力、竞争力均会增强,运营效率和效益也会大大提升。报告认为,行业形势越严峻,这种兼并整合、团队作战的现象就越明显。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航运业一直在复苏的路上艰难前行,所以这种资源整合的并购潮可能还会持续。
全球贸易面临多极化
与海运发展五大发展趋势相比,人们更关注的是全球贸易格局之变。2018年,中美乃至全球贸易争端加剧,开启了全球经济贸易格局之变的时间窗口。回看今年3月以来,美国以贸易逆差为由多次向中国征收高额关税,并罕见地提出和实施极其严厉的制裁,要限制中兴通讯的供应链。从中美贸易争端到欧美、美日加等多发的贸易摩擦,无不反映出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所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发展态势的焦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贸易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我们过去所习惯的多边主义的世界正在改变。”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直言,“大家一起来G20、WTO,有事好商量的历史时期过去了,现在变成了多极主义,这跟大家每个人有关系,一定要关注这件事情,做企业更要关注世界正在形成什么格局。”在他看来,世界将会产生“三极”,也可以说是三个产业链、三个集团、三个“朋友圈”,也是三个贸易圈。第一级是北美板块,美国拉着墨西哥、加拿大形成自己的贸易圈和朋友圈。第二级是欧盟板块,其中德国是关键。德国在经济上把周边的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瑞士、奥地利全统在一块了。德国人已经把这一带的经济统一了。第三级是中国自己,而且东南亚、日本、韩国早晚会围着中国的产业链运转,中国芯片很多是来自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的,但中国的产品也可以卖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就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
“世界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波交所首席执行官Mark Jackson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贸易模式,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所所长叶青认为,当前的国际体系最早发端于西方,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基础,西方一直占绝对主导地位。随着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而从力量对比来看,新旧力量的差距逐步缩小,新力量甚至已经显示出赶超的态势。2018年,这种趋于均衡的发展趋势会更加明显。
海运贸易新方位
在与首届进博会同期举行的“全球贸易与供应链峰会暨国际海运年会2018高峰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香港大学教授陈志武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分析认为,自去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减税政策以来,美国经济活力得到激发,2017年GDP增速达到2%,今年增速预计超过3%,对促进美国经济繁荣有很大影响。此外,虽然受到英國脱欧等问题的负面影响,但是欧盟已逐渐走出欧债危机阴影,印度的GDP增长也保持在7%以上,都会推动全球经济的继续增长。
由于欧洲、日本以及新兴经济体受到影响,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继续加息、缩表,美债收益率上行,美元走强,叠加一些非经济因素,部分新兴经济体出现金融动荡,给经济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IMF据此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速的预期从3.9%下调至3.7%。
业内人士认为,从中美贸易战的长期性来看,更多体现在货流而非货量。也可以说,贸易战是制造业转移这一趋势的催化剂,可能促使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面临更高关税,也成为压倒生产商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时,随着国内产业不断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技术产业转变,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变小,生产商压力变大。而美国的进口需求不会因为贸易战减少,生产基地迁移已形成趋势,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有望成为潜在的替代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3—9月份,从东南亚出口到美国货量同比增长4.6%,其中越南出口大幅增长7.9%,同期从东北亚出口的货量增幅只有2.4%。从东北亚地区来看,3—9月份从韩国出口到美国的货运量同比增长3.3%,而中国大陆出口同比增长2.7%。如果东南亚国家承接了部分中国的产业转移,就意味着中美两国之间减少的货量,将由东南亚国家来弥补。有分析认为,未来的区域市场将更具备发展活力,东南亚运输市场需求将提升,并会影响到全球承运人,尤其是跨太平洋市场承运人的利益。
作为全球贸易的主要载体,海上运输依然是全球产业链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全球贸易的大调整中,各国船舶所有人、航商正在重新寻找和确定自身的战略方位。新加坡PSA国际港务集团总裁陈聪敏认为,亚洲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日益提高,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促进了航运业的变革,提升服务,降低成本。在此背景下,PSA将加大在中国内陆投资,提高市场份额,加大多式联运投入。
更广泛、更深入地扩大开放,将是中国航运业走向全球海运贸易制高点的战略定位。交通运输部在首届进博会上向各国港航业同行宣示,围绕实现建设交通强国、海运强国的目标,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开放航运市场,优化口岸环境,发展绿色航运,完善治理体系,坚定不移地推动海运业更高水平地对外开放,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务实合作,深化互联互通,优化监管流程,提高运输效率,为全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提供有力支撑,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海运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