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先生与北京中轴线

    王铭珍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建筑学家,教育家。

    梁思成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首都北京的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师,中国建筑史学科的创始人。1931年至1946年在中国营造学社期间,开始广泛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1946年10月,清华大学复校北平之际,在工学院增设建筑工程学系,梁思成受聘为教授兼系主任。

    1948年末,解放军包围了国民党军队控制下的北平。梁思成因忧心古都北平的命运而夜不能寐。一天晚上,张奚若先生带着两名解放军来到清华园梁的住所,为攻占北平城做准备:万一与傅作义将军的和平谈判失败,不得不攻城时,要尽可能保护古建筑。他们摊开一张军用地图,请梁思成先生在地图上标出重要的古建筑,并划出禁止炮击的地区。这使他惊诧万分。他在感情上一下子就和共产党接近了。他们为解放军绘制了保护北京城文物建筑的图录。从此他坚信无疑,“这样的党,这样的军队,值得依赖,值得拥护。”新中国成立后,他以建筑师的眼界和知识分子的良知,提出保留北京城墙,改造为环城公园绿带的规划设计方案,并提出北京市城市规划与未来发展方案,为传承民族建筑文化,前瞻性地提出:“我们这一代人对于祖先和子孙都负有保护文物建筑本身及其环境的责任,不容躲避。”

    新中国刚成立,梁思成以从未有过的热情和精神,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工作。

    梁思成最早提出北京城市规划中轴线的理念

    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接受北京市人民政府聘任为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总建筑师。他最早提出北京城市规划中轴线的理念。梁思成先生1951年4月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说:“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弃金中都,在其东北方择址建设元朝国都──元大都,即明清北京城的前身。中轴线的划定,对元大都的规划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规划师利用北京什刹海、北海一带天然湖泊的辽阔水面和绚丽风光营造这个城市。为了使中轴线不湮没于湖水之中,元大都的设计师在圆弧状湖泊的东岸划出了一条南北与湖泊相切的直线,切点就是今天的后门桥,切线就是今天的中轴线。”

    梁思成先生以极大的热情赞美北京中轴线。他说北京中轴线建筑布局上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试将中国的建筑和绘画在布局上的特征和欧洲的作一个比较。我觉得西方的建筑就好像西方的画一样,画面很完整,但是一览无遗,一看就完了,比较平淡。中国的建筑设计,和中国的画卷,特别是很长的手卷很相像:用一步步发展的看法,把你由开头领到一个最高峰,然后再慢慢地收尾,比较的有层次,而且趣味深长。北京城这条中轴线把你由永定门领到了前门和五牌楼,是一个高峰。过桥入城,到了中华门,远望天安门,一长条白石板的‘天街,止在天安门前五道桥前,又是一个高峰。在这里我们忽然看见了紫禁城,四角上有窈窕秀丽的角楼,中间五凤楼,金碧辉煌,皇阙嵯峨的形象最为庄严。进入午门又是广场,隔着金水河白石桥就望见了太和门。这里是另一高峰的序幕。过了太和门就到达一个最高峰──太和殿。这可以说是这副长‘手卷的中心部分。由此向北过了乾清宫逐渐收场,到钦安殿、神武门和景山而渐近结束。在鼓楼和钟楼的尾声中,就是‘画卷的终了。”

    他还说:北京中轴线是有音乐节奏的。梁思成先生说:“节奏和韵律是构成一座建筑物的艺术形象的重要因素:前面所谈到的比例,有许多就是节奏或者韵律的比例。这种节奏和韵律也是随地可以看见的。例如从天安门经过端门到午门,天安门是重点的一节或者一个拍子,然后左右两边的千步廊,各用一排等距离的柱子,有节奏地排列下去。但是每九间或十一间,节奏就要断一下,加一道墙,屋顶的脊经过这样几段之后,就出现了东西对峙的太庙门和社稷门,好象引进了一个新的主题。这样有节奏有韵律地一直达到端门,然后又重复一遍达到午门。

    事实上,差不多所有的建筑物,无论在水平方向上或者垂直方向上,都有它的节奏和韵律。我们若是把它分析分析,就可以看到建筑的节奏、韵律有时候和音乐很相象。例如有一座建筑,由左到右或者由右到左,是一柱,一窗;一柱,一窗地排列过去,就象“柱,窗;柱,窗;柱,窗……”的2/4拍子。若是一柱二窗地排列法,就有点象是“柱,窗,窗;柱,窗,窗……”的园舞曲。若是一柱三窗地排列,就是“柱,窗,窗,窗;柱,窗,窗,窗……”的4/4拍子了。

    梁思成等的北京中轴线之北部端点之争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艺术处理大多讲究均衡、对称。北京中轴线亦然。梁思成先生说:建筑物的各部分保持在构图上取得均衡、对称,会使人有安定感。北京中轴线的左右对称的例子最多,随处可以看到。

    著名建筑大师侯仁之先生在《北京历代城市建设中的河湖水系及其利用》一文中说:“整个大都城在平面设计上的中轴线,正是紧傍积水潭的东岸才确定下来的。中轴线的起点,即在积水潭的东北岸上,也就是全城设计的几何中心,就地筑有中心台作为标志。”如今北京中轴线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研究北京中轴线的专家,有的认为元大都的中轴线北部端点是中心台,例如侯仁之先生就是这么说的。有的专家认为元大都的中轴线北部端点是位于中心台以东十五步的万宁寺内的中心阁。1981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中国名胜词典》载:“钟楼在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北。旧址为元代万宁寺中心阁,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后毁于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由于国家文物局的权威性,后来学者们延沿了这种说法。《北京晚报》2011年《我与中轴线征文》中,最有分量的一篇是一位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撰写的《老北京中轴线与元大都的格局尺度》中就这么说。他说:“由后载红门向北320丈,定出中轴线的北端中心阁”。“齐政楼的东面是大都中轴线北部的终点中心阁”。再看近年出版的两本北京中轴线专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本和金城出版社2010年版本——皆称北京中轴线北部端点是中心阁。

    但是,梁思成先生说元大都中轴线的“切点就是今天的后门桥”,侯仁之先生说元大都中轴线的起点“就地筑有中心台作为标志”,都是有历史文献根据的。《析津志》称:“中心台,在中心阁西十五步。其台方幅一亩,以墙缭绕。正南有石碑,刻曰:中心之台,实都中东、南、西、北四方之中也。在原庙之前。”这项记载表明:在中心台东侧十五步地方,有中心阁。元制每步五尺,每尺合今0.3078米。十五步,即为23.086米。一亩之方,即每边25.5米。中心之台,可能是砖石砌筑的,不一定很高。体量也不一定很大。因为是用于大都测绘经纬度时的测量中心基点,故其周围还砌筑墙体保护。引文中的“原庙”,即万宁寺,中心阁即万宇寺当中的一座祭殿,又称影堂、神御殿、广寿殿。

    据《元史·成宗纪》载:“大德九年(1305年)二月,建大天寿万宁寺。”又据《元史·泰定帝纪》载:“泰定四年(1327年)五月,作成宗神御殿于天寿万宁寺。”

    为什么梁思成先生和侯仁之先生,在谈到北京中轴线之北部端点时,谁也不提“中心阁”?主要原因有三:一、万宁寺建成比元大都城的建成的时间,晚29年,万宁寺的中心阁建成比大都城建成晚51年。因此,万宁寺中心阁同大都城市规划应无关系。二、文献资料显示,中心阁是在中心台以东十五步的位置,二者相距23.086米,在今鼓楼东北侧,不可能以此为测绘原点向南延伸。三、中心阁是以奉安成宗大德皇帝为目的而建的,旨在供后人瞻仰御容。《析津志》称:每年正月初八,要派朝中的宰辅百官,前往中心阁祭祀成宗大德皇帝。中心阁不具备测绘原点的功能。

    据考证,今之北京钟鼓楼,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元代的中心台尚存。鼓楼和钟楼就分别建设在中心台的前后,并以钟鼓楼为北京城中轴线的北部端点,即同元代大都城中轴线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向南延伸。鼓楼外围墙南北进深约97米,钟楼外围墙的南北进深约92米,两楼外垣的间距为96米。在这样一个大的空间下,还能容得下一个小小的中心台(即上面所介绍过的每边25.5米的中心台)。由于鼓楼和钟楼的体量较大,其中间的广场也较大,在中心台东侧的中心阁不得不被拆除,万宁寺的西面院墙和院内靠西边的部分殿宇也不得不被拆除。尽管在清代乾隆年间出版的《日下旧闻考》说其时万宁寺尚存,但是,已是缩小了的没有中心阁的万宁寺了。

    为了评说北京中轴线相关论点之谁是谁非,现抄录不同观点学者之论述,仅供读者参考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