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多层级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李敏

    

    摘要:面向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建“工业设计专业多层级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重要途径。多层级递进培养模式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层级划分的合理性,二是实践教学内容的确定,三是教学方法。工业设计专业多层级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以不同层级任务为主线、以真题驱动为向导、以发挥学生主观学习意识为着力点,为新时期创新性设计人才的培养奠定了环境基础。

    关键词:实践能力多层级递进式真题驱动创新性

    引言

    二十一世纪,国与国之间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力。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教育承担着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责任,高等教育更是培养出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孵化器。工业设计专业是伴随上世纪工业革命而诞生的一门应用型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更需要贴近社会产业的实际性需求。因此,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仅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学手段的重要形式,实践教学对形成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专业能力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一、培养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模式探析

    (一)认知规律

    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与“行”的关系是认识与实践关系的具体体现。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就是王阳明先生提出的以行为基础的“知行合一”论。强调行而后有真知,注重实践的重要性。这一思想对今天高校的实践教学依然具有指导性意义。

    认知具有反复性,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知人们往往要经历从实践到认知,再从认知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认知、再实践”这样一个螺旋式循环反复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学习。学习的过程是由初级到高级,分层级地反复进行,对事物整体的新的学习认知相比开始的学习认知就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才能有效地和人的认知过程相适应。

    高等教育同样也遵循这个认知规律。在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要给学生提供由初层级至高层级、循序渐进的实践机会,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创新也必然发生在这样“实践一认知一再实践”的过程中。因此,关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为他们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孵化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

    (二)多层级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理论内涵

    多层级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层级划分的合理性;二是实践教学内容;三是教学方法。

    1.依据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践性教学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基础层级,设计应用层级和综合创新层级。其中理论教学、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为基础层级;软硬件学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科竞赛、导师科研项目为设计应用层级;毕业设计和企业实训为综合创新层级。三个层级都和深化理论、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相关,训练的力度是递进深化的。

    2.实践教学的内容应该体现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性,实践教学内容由简单至复杂系统化安排的循序渐进的真题项目。

    3.教学方法是联通各个层级的关键。经过分析研究,以培养创新能力的“真题引导、任务驱动”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以科研项目和竞赛(真题)为内容载体,使本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以强化。

    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真题驱动激励教学法是一种的教学法,它将传统教学理念一教师讲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师生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一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将知识的“再现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每一位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真题的分析理解,运用习得的知识和个人思维进行研究、解决问题。“真题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常用教学方式。下(图1)显示了三个层级的任务驱动递进教学法。分为基础性任务、设计应用任务(实践训练)、综合创新任务。理论知识的掌握应该始终贯穿在各个任务驱动环节。

    多層级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在实践任务的安排中采用同一、系统化的思想,尊重学生实际认知实践能力逐步形成的客观规律,将实践活动体系的内容进行分解,形成一系列不同难度和要求相对独立的任务,并将这些任务合理安排到不同的层级,通过不同层级的多次迭代训练,最终实现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各层次真题驱动教学对于学生的认知过程都是一次“实践一认知一再实践”的有效循环。

    二、整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多层级递进式培养模式

    面向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多层级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校内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平台和校企产学研平台三个实践环节的有机整合,组建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专业实验室和校企联合工作室共同构成的面向全体专业学生,多角度、多层级的学生实践学习孵化平台,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建立以项目工作室为模块,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平台的运作机制,促成三个方面的实践平台的协同创新。

    (一)教学中倡导培养创新能力的“真题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科研项目和竞赛(真题)为内容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的激励教学法和多层次递进教学法鼓励大学生创新实践。为了便于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采用了三级任务驱动递进式教学法:基础性任务驱动、应用性任务驱动和创新性任务驱动。

    1.基础性任务驱动教学

    在初级层次的任务驱动教学环节和切入课堂理论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基础驱动任务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选取范围是在本专业领域中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的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以项目案例的形式、分组分阶段的进行,学生在不同的研究阶段提交不同的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宣讲。教师负责课程中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的知识传授,对学生的各个阶段成果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公开点评。培养和引导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意识的形成。

    2.应用性任务驱动教学

    应用性任务驱动教学分两种,一种是把基础任务过程产出的阶段性设计成果进行实践验证(成果专利化、参与竞赛等),另一种是应用性真题训练。采用协同教学方法,融合实验室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作为对课堂教学的提高和补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导师的真实科研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在实际的课题和真实的设计场景中,使学生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责任感强化,激发学生对于实践任务的参与度,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和自主创业的人生目标,达成培养社会创新人才的目的。近年来,我院大力支持教师和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国内外专业竞赛,如iF、红点大赛、挑战杯、全国工业设计大赛等,这些活动采用的都是“真题”或“专题”研究的模式,以此为源点,有利于全面推进大学工业设计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培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性研究意识。

    3.创新性任务驱动教学

    创新型任务驱动教学环节主要是仿造一个学生走上现实设计岗位后的工作环境,进行真题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进行本专业创新性设计的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校与市场、学校与政府的合作,通过建立研究基地、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设计实验课程、出版实验教材等方式,丰富实践教学平台的内容,拓宽学生实习、实践和就业的选择途径。培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性开发设计能力。

    工业设计专业多层级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在实践内容的选择上,从专项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有计划有目的地重复实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实践内容,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并自如运用实践能力。在实验项目上,除基本任务的完成外尽量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自主范围,不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线性深度,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宽度,由点及面,注重实践系统观和系统设计方法的培养,逐步提升创新性实践任务的比重。

    (二)稳步推进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推进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质疑、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工业设计是一门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的专业,它要求学生的思辨态度,设计理论联系实践应用,以实践应用来检验理论。案例教学是重要的教学载体,应用实际案例,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实践场景,积极探求形而上的理论和基础设计之间的关联,掌握工业设计的一般规律。

    2.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的新手段、新内容

    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等实际真实课题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成为实践教学驱动力。科研内容就是教学内容;实训内容项目化;基本技能转换为专业技术;产学研一体化。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以来,本院工业设计专业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教师研究课题,累计达1600多人。本科生累计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40余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上;参与教师国家知识产权专利30余项。近3年来获得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28篇。导师科研项目通过实践课程的转化大力激发了学生实践的参与度和自我要求度。

    3.大力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研究

    我院在近几年全国“互联网+”等大型跨学科综合赛事中捷报频传,通过这一类综合性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跨课程、跨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改变了过去知识传播单向流动的教学特点。2011年以来,本专业学生承担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与创业实践)实验项目22项,其中2016年本科学生获批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5项,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6项。研究经费近20万元,参加学生人数271人。

    (三)引入市场机制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实践模式,促进学生就业

    1.真實的职场环境和设计管理模式的模拟

    通过有经验的老师在实践教学运行当中组织模拟公司办公环境、管理理念及模式,或者引入实际项目、及设计项目,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真实的办公室工作形态,从而坚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未来的职业定位。

    2.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实践教学,强化学习的操作面及实训项目“实战性”

    学院将实验教学与企业的需求进行结合,将企业项目导入课堂实训,鼓励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参与项目的创意、设计与研发。近年来,学院先后组织学生参与红桃K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集团、深圳中兴通讯有限公司、格力电器有限公司的产品开发设计;苏州鑫创集团公司的产品策划设计;香港菲格童车集团、江苏好孩子集团进行童车设计的合作。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及社会实践能力;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受益,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

    结论

    工业设计专业多层级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以实践层级化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发挥学生主观学习意识为立足点,为新时期创新性设计人才的培养奠定了环境基础。

    工业设计专业多层级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校内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平台和校企产学研平台三个实践环节的系统整合。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基础上促进教学计划、教学理念、教学管理的改革,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提升院校社会影响力。

    工业设计专业多层级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让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解决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脱节问题,促进学生就业率,使国家教学成本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风廓线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研究

    罗琦史冰芸摘要:风廓线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可以显著避免来自地杂波的干扰,非常适用于气象领域。文章从系统整体设计、天线辐射模块方案、

  • 基于MATLAB 的信号时域采样及

    唐敏敏 张静摘要:频率混叠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特有的现象,发生频率混叠后,信号会分析出错误的结果。而采样过程中,由于频率不够高,采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