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科技惠农政策 执行实效及提升对策

    王凯伟+王海斌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省C镇进行的实地调查发现,在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科技惠农政策执行取得了执行满意度较高、政策关注度较高、为农民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等成绩,但仍然存在着政策的公共服务性有待增强、政策的公共服务性宣传有待加强、政策执行人员的公共服务素质有待提高、政策执行激励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对此,应采取提高科学性和熟知度、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激励监督机制等措施提升科技惠农政策执行的实效。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科技惠农政策;执行实效

    中图分类号:D6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4)07-0001-04

    收稿日期:2014-02-26

    作者简介:王凯伟(1963—),男,湖南益阳人,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行政监督、领导学;王海斌(1988—),女,河北承德人,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湘潭大学2013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项目“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科技惠农政策执行实效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科技惠农政策执行实效的价值取向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提出是为了强化政府的服务能力,特别是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科技惠农政策是指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科技政策倾斜和优惠(本文主要涉及科技惠农的五大主要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科技人才培训政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政策、农稳技术良法补助政策),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因此,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科技惠农政策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评价政策的好坏关键要看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即政策执行实效。因此,将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科技惠农政策的执行实效相结合,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审视科技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提升科技惠农政策执行实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拓展和深化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领域,为科技惠农政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另一方面,科技人才培训、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社会各界全面认识科技惠农政策,发挥该政策执行的多元合力;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的落实有利于加速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此,本文以实地调研(主要是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为研究基础,深入湖南省C镇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科技惠农政策执行实效现状分析——以湖南省C镇为例

    (一)数据来源和说明

    本研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湖南省C镇所辖的15个村、1个居委会、该镇乡镇干部以及村支两委成员开展了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科技惠农政策执行实效现状”的调查。按照该镇被调查者的构成情况,按每村10户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223份,回收问卷223份,问卷回收率100%。由于4份问卷填答不全,故作无效问卷处理,问卷有效率为98.21%。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采用EXCEL、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多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访谈记录与座谈会会议记录由调查员整理后分类、归总,并与调查问卷统计得出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本次调查有效问卷的样本特征如表1所示,被调查者以村民为主,其中,村民153人,占69.9%;乡镇干部37人,村支两委成员29人。由于受农村传统文化的影响,被调查者以主事的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6.3:1。在所有被调查者中,其政治面貌主要以群众为主,比率高达58%。由于该镇部分青年外出学习、经商、务工,被调查者的年龄构成以40-60岁为主,达47.5%;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以初中水平为主,占31.3%。该镇家庭月均收入介于2000-4000元的被调查者占总数的44.8%,主要收入来源以务农为主。另外,农村家庭结构类型仍以传统型为主,五口及以上家庭成员的被调查者占总数的54.3%。

    表1 样本特征统计表

    [性别&男&86.3%&女&13.7%&政治

    面貌&共产党员&38.4%&民主党派人士&0.4%&共青团员&3.2%&群众&58%&家庭月均收入&2000元以下&33.3%&2000-3000元&29.7%&3000-4000元&15.1%&4000元以上&21.9%&主要收入来源&务农&38.8%&务工&28.8%&个体经营&14.6%&其它&17.8%&家庭

    成员&两口&3.7%&三口&21.5%&四口&20.5%&五口以上&54.3%&年龄&20-30岁&12.3%&30-40岁&21.0%&40-50岁&26.5%&50-60岁&22.8%&60岁以上&17.4%&受教育

    程度&小学及以下&25.6%&初中&31.5%&中专&6.4%&高中&21.9%&大专&8.2%&本科&6.4%&]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科技惠农政策执行取得的成绩

    ⒈科技惠农政策执行满意度较高。在全部被调查者中,超过70%的被调查者对科技惠农政策执行情况的满意度评价为比较好。其中,26.5%的被调查者的评价是非常好,而认为科技惠农政策执行不力的被调查者不足3%。总体来看,农民对科技惠农政策的执行情况比较满意,有利于该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和落实。

    ⒉对科技惠农政策的关注度较高。在调查过程中,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都对科技惠农政策有所了解,至少听说过科技惠农政策,特别是对良种补贴政策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补贴标准等,98.7%的受访者表现出了较大的热情,这表明农民对科技惠农政策执行的参与意识较强,为科技惠农政策的执行奠定了群众基础。

    ⒊科技惠农政策为农民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在与农民的实地访谈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农民对科技惠农政策都持肯定的态度,认为科技惠农政策自实施以来为其解决了较多的实际问题,如农稳技术良法补助政策的实施为农民带来了现代化的农业减灾防灾知识,降低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损害,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科技惠农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⒈科技惠农政策的公共服务性有待增强。科技惠农政策自实施以来,为农民带来了利益,为农村、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调查中发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科技惠农政策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近40%的被调查者认为良种补贴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的补贴标准、补贴方式不尽合理,39.7%的被调查者认为科技人才培训政策的实施与现实需求脱节,培训内容与农业的相关性有待加强等等。

    

    图1 良法补助需要加强的方面

    

    

    

    图2 科技人才培训需要加强的方面

    ⒉科技惠农政策的公共服务性宣传有待加强。在调查访谈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都了解科技惠农政策,但对该政策的公共服务性了解程度有限,特别是具体到某项政策的执行标准、方式等方面,被调查者基本上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不了解具体的规定,因而影响了该政策的公共服务性。一方面,科技惠农政策的宣传渠道单一,87%的被调查者了解科技惠农政策是通过村支两委的宣传及电视媒体的报道,渠道单一,方式简单;另一方面,极个别的干部打着“便于管理”的幌子,故意截留中央政策文件,导致政策宣传片面,影响了农民对科技惠农政策的了解。

    ⒊科技惠农政策执行人员的公共服务素质有待提高。科技惠农政策执行情况与执行人员的工作意识、文化素质及工作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科技惠农政策执行人员责任意识淡薄,没有在思想上认识到该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如一些科技辅导员很少主动与农民联系,面对农民的提问经常不理不睬。二是部分科技惠农政策执行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不能很好地解决政策执行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三是科技惠农政策执行人员工作方式不够公开透明,存在“暗箱操作”问题,有些执行人员不遵循法律程序办事,滥用权力的现象时有发生。

    ⒋科技惠农政策执行激励监督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在科技惠农政策执行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不利于调动政策执行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在科技惠农政策执行过程中缺少监管,农民对于政策中的补贴往往是听任于分配,很少有人会追问标准是什么,缺乏对补贴资金的监管。三是对科技惠农政策执行结果缺少监督,由于政策的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执行责任难以划清,责任人难以认定,导致了科技惠农政策执行责任难以厘清,对执行结果缺少监督的后果。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科技惠农政策执行实效提升的对策

    (一) 提高科技惠农政策的科学性

    政策的科学性是影响政策执行实效的内在因素,科学、合理的政策是政策执行实效提升的前提条件。要提高科技惠农政策的执行实效,必须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标准,扩大惠农政策的倾斜度,提高政策的普惠性。一是适度提高补贴额度或者报销比例。政府应通过物价部门掌握农资价格的相关数据,根据其上涨情况,相应地增加惠农补贴,使补贴增长速度与农资价格增长速度保持一致;针对一些农业机械化率较低的地区,应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鼓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二是改变单一的补贴方式。种粮直补要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减少农民收入性补贴,加大对农民支出性补贴力度,鼓励农民增加生产性投入;对购买大型农机的农户,核实后可以联系当地金融机构提供分期付款服务。三是提高科技培训的实用性。从实地调研入手,根据调研结果选择推广的农技良法内容,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选择与农业关系密切的知识进行培训,适当缩短培训周期,提高科技人才培训的质量。

    (二)提升科技惠农政策的熟知度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依据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具体要求,把各项惠农政策实施的目的、操作办法、执行标准及时宣传给广大农民,提高农民理解政策的水平,放大惠农政策效应。二是充分发挥村干部和新农村辅导员的作用。目前,农民对政策知晓的途径主要是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等,这些途径往往侧重于对政策进行大体的介绍,缺乏深入的解读。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村干部和新农村辅导员的作用,使之挨家挨户进行科技惠农政策的宣传和讲解,让农民了解并准确理解政策并在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使干群形成共识。三是保证科技惠农政策宣传的客观全面性。既要注重对政策的全面宣传,使尽可能多的农民对政策有所知晓,扩大政策影响范围,又要保证政策信息传播的全面客观,使农民对于惠农政策有全面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避免因政策知晓偏误而导致的负面影响,才能有效地保证政策的执行。

    (三)加强科技惠农政策执行队伍建设

    一是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责任意识。通过政策宣传与日常思想教育工作,让相关的工作人员清楚地认识到科技惠农政策执行的重要性,增强其服务意识,从根本上增强科技惠农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加强工作人员与农民的联系。二是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改革和创新工作人员选拔任用制度,严格选人程序,扩大选人范围,增加选人渠道,优化工作人员年龄与知识结构;加强教育培训,组织政策学习讨论会,提高工作人员对科技惠农政策的理解程度,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三是完善惠农政策执行方式。要建立畅通的双向信息沟通渠道,严格遵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关规定,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公开各项科技惠农政策。

    (四)完善科技惠农政策执行的激励监督机制

    明确的激励机制是政策有效执行的保障,严格的监管是政策执行落到实处的前提,因此,应该完善科技惠农政策执行的激励监督机制。一是实施严格的激励措施。激励分为正负激励两种形式,一方面,要有积极的奖励措施,通过对科技惠农政策执行情况的综合考核,对公共服务较好、科技惠农政策执行较好的地方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物质及精神奖励;另一方面,要有严格的惩罚措施,这样,才能促使工作人员更好地执行科技惠农政策。二是加强对补贴资金的监管。定期组织政策执行人员学习相关的财政法规,健全对各种科技惠农补贴资金申报、下拨、使用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査机制,强化财政审计监督,加强对政策执行部门的财务管理。三是加强对政策执行结果的监督。各级政府要明确相关机构、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厘清责任归属,对应负的责任不推诿,对违法乱纪、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不包庇,充分提高科技惠农政策的执行实效。

    【参考文献】

    [1]谢海龙,李伯侯.完善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与建议[J],中外企业家,2009,(03)(下):24.

    [2]刘厚金.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内涵与路径选择[J].生产力研究,2011,(01).

    [3]李辉,齐金玲.惠农政策知晓度及基层执行满意度研究——基于农民视角及云南、河南省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4]许霞.我国惠农政策执行研究[D].湘潭大学,2011.

    [5]王慧军.浅析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6]何植民,李彦娅.公共精神: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关键因素[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06).

    (责任编辑:高静)

    图2 科技人才培训需要加强的方面

    ⒉科技惠农政策的公共服务性宣传有待加强。在调查访谈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都了解科技惠农政策,但对该政策的公共服务性了解程度有限,特别是具体到某项政策的执行标准、方式等方面,被调查者基本上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不了解具体的规定,因而影响了该政策的公共服务性。一方面,科技惠农政策的宣传渠道单一,87%的被调查者了解科技惠农政策是通过村支两委的宣传及电视媒体的报道,渠道单一,方式简单;另一方面,极个别的干部打着“便于管理”的幌子,故意截留中央政策文件,导致政策宣传片面,影响了农民对科技惠农政策的了解。

    ⒊科技惠农政策执行人员的公共服务素质有待提高。科技惠农政策执行情况与执行人员的工作意识、文化素质及工作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科技惠农政策执行人员责任意识淡薄,没有在思想上认识到该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如一些科技辅导员很少主动与农民联系,面对农民的提问经常不理不睬。二是部分科技惠农政策执行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不能很好地解决政策执行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三是科技惠农政策执行人员工作方式不够公开透明,存在“暗箱操作”问题,有些执行人员不遵循法律程序办事,滥用权力的现象时有发生。

    ⒋科技惠农政策执行激励监督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在科技惠农政策执行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不利于调动政策执行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在科技惠农政策执行过程中缺少监管,农民对于政策中的补贴往往是听任于分配,很少有人会追问标准是什么,缺乏对补贴资金的监管。三是对科技惠农政策执行结果缺少监督,由于政策的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执行责任难以划清,责任人难以认定,导致了科技惠农政策执行责任难以厘清,对执行结果缺少监督的后果。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科技惠农政策执行实效提升的对策

    (一) 提高科技惠农政策的科学性

    政策的科学性是影响政策执行实效的内在因素,科学、合理的政策是政策执行实效提升的前提条件。要提高科技惠农政策的执行实效,必须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标准,扩大惠农政策的倾斜度,提高政策的普惠性。一是适度提高补贴额度或者报销比例。政府应通过物价部门掌握农资价格的相关数据,根据其上涨情况,相应地增加惠农补贴,使补贴增长速度与农资价格增长速度保持一致;针对一些农业机械化率较低的地区,应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鼓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二是改变单一的补贴方式。种粮直补要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减少农民收入性补贴,加大对农民支出性补贴力度,鼓励农民增加生产性投入;对购买大型农机的农户,核实后可以联系当地金融机构提供分期付款服务。三是提高科技培训的实用性。从实地调研入手,根据调研结果选择推广的农技良法内容,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选择与农业关系密切的知识进行培训,适当缩短培训周期,提高科技人才培训的质量。

    (二)提升科技惠农政策的熟知度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依据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具体要求,把各项惠农政策实施的目的、操作办法、执行标准及时宣传给广大农民,提高农民理解政策的水平,放大惠农政策效应。二是充分发挥村干部和新农村辅导员的作用。目前,农民对政策知晓的途径主要是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等,这些途径往往侧重于对政策进行大体的介绍,缺乏深入的解读。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村干部和新农村辅导员的作用,使之挨家挨户进行科技惠农政策的宣传和讲解,让农民了解并准确理解政策并在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使干群形成共识。三是保证科技惠农政策宣传的客观全面性。既要注重对政策的全面宣传,使尽可能多的农民对政策有所知晓,扩大政策影响范围,又要保证政策信息传播的全面客观,使农民对于惠农政策有全面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避免因政策知晓偏误而导致的负面影响,才能有效地保证政策的执行。

    (三)加强科技惠农政策执行队伍建设

    一是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责任意识。通过政策宣传与日常思想教育工作,让相关的工作人员清楚地认识到科技惠农政策执行的重要性,增强其服务意识,从根本上增强科技惠农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加强工作人员与农民的联系。二是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改革和创新工作人员选拔任用制度,严格选人程序,扩大选人范围,增加选人渠道,优化工作人员年龄与知识结构;加强教育培训,组织政策学习讨论会,提高工作人员对科技惠农政策的理解程度,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三是完善惠农政策执行方式。要建立畅通的双向信息沟通渠道,严格遵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关规定,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公开各项科技惠农政策。

    (四)完善科技惠农政策执行的激励监督机制

    明确的激励机制是政策有效执行的保障,严格的监管是政策执行落到实处的前提,因此,应该完善科技惠农政策执行的激励监督机制。一是实施严格的激励措施。激励分为正负激励两种形式,一方面,要有积极的奖励措施,通过对科技惠农政策执行情况的综合考核,对公共服务较好、科技惠农政策执行较好的地方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物质及精神奖励;另一方面,要有严格的惩罚措施,这样,才能促使工作人员更好地执行科技惠农政策。二是加强对补贴资金的监管。定期组织政策执行人员学习相关的财政法规,健全对各种科技惠农补贴资金申报、下拨、使用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査机制,强化财政审计监督,加强对政策执行部门的财务管理。三是加强对政策执行结果的监督。各级政府要明确相关机构、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厘清责任归属,对应负的责任不推诿,对违法乱纪、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不包庇,充分提高科技惠农政策的执行实效。

    【参考文献】

    [1]谢海龙,李伯侯.完善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与建议[J],中外企业家,2009,(03)(下):24.

    [2]刘厚金.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内涵与路径选择[J].生产力研究,2011,(01).

    [3]李辉,齐金玲.惠农政策知晓度及基层执行满意度研究——基于农民视角及云南、河南省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4]许霞.我国惠农政策执行研究[D].湘潭大学,2011.

    [5]王慧军.浅析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6]何植民,李彦娅.公共精神: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关键因素[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06).

    (责任编辑:高静)

    图2 科技人才培训需要加强的方面

    ⒉科技惠农政策的公共服务性宣传有待加强。在调查访谈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都了解科技惠农政策,但对该政策的公共服务性了解程度有限,特别是具体到某项政策的执行标准、方式等方面,被调查者基本上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不了解具体的规定,因而影响了该政策的公共服务性。一方面,科技惠农政策的宣传渠道单一,87%的被调查者了解科技惠农政策是通过村支两委的宣传及电视媒体的报道,渠道单一,方式简单;另一方面,极个别的干部打着“便于管理”的幌子,故意截留中央政策文件,导致政策宣传片面,影响了农民对科技惠农政策的了解。

    ⒊科技惠农政策执行人员的公共服务素质有待提高。科技惠农政策执行情况与执行人员的工作意识、文化素质及工作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科技惠农政策执行人员责任意识淡薄,没有在思想上认识到该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如一些科技辅导员很少主动与农民联系,面对农民的提问经常不理不睬。二是部分科技惠农政策执行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不能很好地解决政策执行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三是科技惠农政策执行人员工作方式不够公开透明,存在“暗箱操作”问题,有些执行人员不遵循法律程序办事,滥用权力的现象时有发生。

    ⒋科技惠农政策执行激励监督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在科技惠农政策执行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不利于调动政策执行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在科技惠农政策执行过程中缺少监管,农民对于政策中的补贴往往是听任于分配,很少有人会追问标准是什么,缺乏对补贴资金的监管。三是对科技惠农政策执行结果缺少监督,由于政策的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执行责任难以划清,责任人难以认定,导致了科技惠农政策执行责任难以厘清,对执行结果缺少监督的后果。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科技惠农政策执行实效提升的对策

    (一) 提高科技惠农政策的科学性

    政策的科学性是影响政策执行实效的内在因素,科学、合理的政策是政策执行实效提升的前提条件。要提高科技惠农政策的执行实效,必须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标准,扩大惠农政策的倾斜度,提高政策的普惠性。一是适度提高补贴额度或者报销比例。政府应通过物价部门掌握农资价格的相关数据,根据其上涨情况,相应地增加惠农补贴,使补贴增长速度与农资价格增长速度保持一致;针对一些农业机械化率较低的地区,应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鼓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二是改变单一的补贴方式。种粮直补要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减少农民收入性补贴,加大对农民支出性补贴力度,鼓励农民增加生产性投入;对购买大型农机的农户,核实后可以联系当地金融机构提供分期付款服务。三是提高科技培训的实用性。从实地调研入手,根据调研结果选择推广的农技良法内容,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选择与农业关系密切的知识进行培训,适当缩短培训周期,提高科技人才培训的质量。

    (二)提升科技惠农政策的熟知度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依据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具体要求,把各项惠农政策实施的目的、操作办法、执行标准及时宣传给广大农民,提高农民理解政策的水平,放大惠农政策效应。二是充分发挥村干部和新农村辅导员的作用。目前,农民对政策知晓的途径主要是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等,这些途径往往侧重于对政策进行大体的介绍,缺乏深入的解读。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村干部和新农村辅导员的作用,使之挨家挨户进行科技惠农政策的宣传和讲解,让农民了解并准确理解政策并在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使干群形成共识。三是保证科技惠农政策宣传的客观全面性。既要注重对政策的全面宣传,使尽可能多的农民对政策有所知晓,扩大政策影响范围,又要保证政策信息传播的全面客观,使农民对于惠农政策有全面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避免因政策知晓偏误而导致的负面影响,才能有效地保证政策的执行。

    (三)加强科技惠农政策执行队伍建设

    一是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责任意识。通过政策宣传与日常思想教育工作,让相关的工作人员清楚地认识到科技惠农政策执行的重要性,增强其服务意识,从根本上增强科技惠农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加强工作人员与农民的联系。二是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改革和创新工作人员选拔任用制度,严格选人程序,扩大选人范围,增加选人渠道,优化工作人员年龄与知识结构;加强教育培训,组织政策学习讨论会,提高工作人员对科技惠农政策的理解程度,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三是完善惠农政策执行方式。要建立畅通的双向信息沟通渠道,严格遵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关规定,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公开各项科技惠农政策。

    (四)完善科技惠农政策执行的激励监督机制

    明确的激励机制是政策有效执行的保障,严格的监管是政策执行落到实处的前提,因此,应该完善科技惠农政策执行的激励监督机制。一是实施严格的激励措施。激励分为正负激励两种形式,一方面,要有积极的奖励措施,通过对科技惠农政策执行情况的综合考核,对公共服务较好、科技惠农政策执行较好的地方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物质及精神奖励;另一方面,要有严格的惩罚措施,这样,才能促使工作人员更好地执行科技惠农政策。二是加强对补贴资金的监管。定期组织政策执行人员学习相关的财政法规,健全对各种科技惠农补贴资金申报、下拨、使用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査机制,强化财政审计监督,加强对政策执行部门的财务管理。三是加强对政策执行结果的监督。各级政府要明确相关机构、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厘清责任归属,对应负的责任不推诿,对违法乱纪、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不包庇,充分提高科技惠农政策的执行实效。

    【参考文献】

    [1]谢海龙,李伯侯.完善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与建议[J],中外企业家,2009,(03)(下):24.

    [2]刘厚金.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内涵与路径选择[J].生产力研究,2011,(01).

    [3]李辉,齐金玲.惠农政策知晓度及基层执行满意度研究——基于农民视角及云南、河南省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4]许霞.我国惠农政策执行研究[D].湘潭大学,2011.

    [5]王慧军.浅析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6]何植民,李彦娅.公共精神: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关键因素[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06).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