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修嫄嫄 黄位华

    摘 要: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它利用了母体高校优质优量的教育资源,结合了民办高校吸收社会资金的优势,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独立学院的产生和发展缓解了高等教育供不应求的矛盾,成为了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收集了2008-2014年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的相关数据,分析出独立学院在其人才培养模式上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独立学院旅游专业为例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并对独立学院旅游专业“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独立学院;旅游专业;就业导向;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质量是独立学院旅游专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独立学院旅游专业的生命线。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独立学院旅游专业想要在竞争中获得发展,关键看其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专门人才。

    一、问题的提出

    独立学院从2003年教育部提出这一概念至今,经过13年的发展,不论从招生规模、毕业生数量等方面,以2008年数据为例,独立学院占到本科院校的30%,都极大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文章收集了2008年—2014年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的数量,如下图:

    从上图可知,全国本科院校的数量在2008—2014年这7年间一直是增长的,而独立学院的数量在这7年间却是呈现下降趋势的,独立学院的数量占本科院校数量的比例由2008年的30%,下降到2014年的23%。独立学院的数量增减某种程度上由社会对其的认可程度决定的,而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可程度则是由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和独立学院人才的培养模式直接表现出来的,怎么使得毕业生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文章提出“就业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独立学院的旅游专业为例,来探讨独立学院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希望通过“就业导向型”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能够给独立学院其他专业及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二、独立学院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生就业分析

    (一)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

    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独立学院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一种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客观实5际,以市场为导向,以实际需要为原则来培养其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运行模式。在人才培养上,独立学院旅游专业注重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即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的同时更要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不是研究型、学术型人才或技术型人才;在构建学生知识体系上,独立学院旅游专业应该以应用能力为主线来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构建学生的应用型知识体系,而不是以学科为本;在课程体系上,独立学院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突出应用性、灵活性、针对性和模块性,而不能一味追求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独立学院旅游专业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的环节与理论教学的比例必须协调,甚至于理论教学的环节可以放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不能够让实践流于形式;另外,独立学院旅游专业可以利用产学的教学模式,依托行业,开放办学,而不是就学论学,封闭办学。独立学院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特色化、创新化,只有这样,独立学院旅游专业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人。

    (二)独立学院旅游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社会的发展,使得旅游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我国旅游正处于黄金发展期。我国旅游及相关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内游、出入境游人数不断增加,各种行业问题也随之产生。我国旅游从业者整体素质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人才发展的整体水平与旅游业发展需要差距较大。面对巨大的行业需求,独立学院的旅游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却十分尴尬。以专业对口就业来说,独立学院旅游专业就业呈现出低就业率和高离职率这两个特点。独立学院旅游专业毕业生对于就职专业对口与否并不十分重视。然而,在面对就业竞争时他们却很难体现出核心就业竞争力。专业学生在被行业认可和选择方面上,似乎除旅游相关行业,无论从事何种职位都不够专业,缺乏可以代替其他专业学生的能力,难以得到其他行业接纳。同时,在旅游企事业单位工作竞争中,其他专业毕业生多数情况下能够代替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极易被其他专业学生取代。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旅游企业和行政部门中的管理者更多来自于其他专业。独立学院旅游专业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缺少优势,专业特点在现实中没有得到体现。

    三、独立学院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就业需求偏差

    (一)旅游专业高等教育学生就业需求调研设计

    为深入研究旅游专业高等教育模式与学生就业需求之间的偏差,就学生就业需求进行了问卷调研。问卷设计了对专业认知、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教师队伍五个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为独立院校三本高年级学生,包括江西农业大学商学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科技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五所院校,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5份。

    (二)旅游专业高等教育模式与学生就业需求之间的偏差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专业认知、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教师队伍五个方面的认可度都低于3分,表明现有教学模式下提供给学生的资源、内容未能贴合学生现有环境下对于教学的需求。

    1.专业认知方面,学生在选择专业前对于专业认知较少(19.6%了解本专业),是造成学生专业认知与期望产生偏差(51%的学生对专业教育不满意,43.3%的学生不认可学生教育的专业性)的重要原因,也是目前学生对于教育及行业认知未能达到教育期望水平(56.3%的学生不愿意从事相关行业工作,51%的学生认为旅游专业前景不好)的重要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的独立学院对于学生专业认知方面重视度不高,学生自身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途径少,搜集信息以及判断能力相对不成熟,在认知旅游专业相关、选择就业行业等方面会产生直接影响。通过专业学习,学生会对旅游专业相关知识逐渐加深了解,但是在校的教育以及初期的认知,仍会与社会行业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学生对行业的期望与实际感知之间存在落差,学校所学专业知识未能满足行业工作所需,导致学生对专业再认知偏颇,甚至拒绝从事相关工作。

    2.培养目标方面,大部分学生对于独立学院旅游专业培养目标了解并不清晰(56.3%不了解培养目标,45%认为学校培养目标缺乏特色),并且认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并未给学生提供较大的帮助(57.7%认为所学对就业没有帮助,43%认为所学未能充实自我能力)。当前的独立学院制定培养目标过程中主要依据自身条件以及专业特色而制定,并未深入结合行业现状以及学生需求,培养目标直接影响着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学生所学知识框架与能力培养,目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千篇一律,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失衡。

    56.5%的学生期望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能通过专业培养获得学习能力、服务意识,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因此,独立学院旅游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除了结合学校条件和特色,还要着眼于行业需求,以及学生期望制定更详实与具有院校特色的培养目标。

    3.课程设置方面,48.2%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方面不合理,仅有16.4%的学生对学校课程学有所用。对于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实践课程不足”尤其凸出(选择率为49.3%),实践课程最能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而目前高校的实践课程仍以学校现有条件为主要设置依据,学生主要以校内学习为主,校企结合在高校依然存在较大的困难。如何将实践课程与实际行业企业现状相结合,是独立学院需要设计的。

    从学生对专业实习的要求来看,50.7%的学生期望能加强实习前培训,也侧面表明学校专业教育和实际企业运作所需技能之间的差异。同时,在校期间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及实习过程中与企业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显得非常重要。

    4.教学形式方面,仅有18.2%认同目前学校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47.6%学生对此并不满意,44.4%的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低,参与度不高。55.6%的学生希望学校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综合培养旅游专业的多种素质,而不仅仅是单纯通过课本讲授基本理论,尤其旅游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结合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对于实践化课堂教育的需求尤其强烈,在授课过程中应通过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多途径,生动形象将专业知识进行讲述。

    5.教师队伍方面,目前我国高校旅游专业高等人才、硕博士专业人才较少,满足不了高校对于旅游教师的需求,学生对于当前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满意度较低。63.6%的学生对学校教师授课不满意,高达65.4%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没有价值。反映当前独立学院旅游专业的教育和学生需求之间存在的极大偏差,其中教师的专业性、授课的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学生接收到的知识能力,以及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

    学生尤其重视专业教师的专业性、实践经验与教学能力,体现了学生对于高校教育和行业教育结合的渴望,同时希望专业老师具有独特、吸引人的教学能力。高校应着力培养和引进高等专业人才,对专业教师定期进行实践培训,或者校企共同培养,增强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

    四、独立学院旅游专业“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使人才获得足够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生产技能进入社会中的不同行业,奉献社会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独立学院旅游专业学生本行业和跨行业的竞争能力的培养上面均显不足,就业职能弱化。因此,“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针对市场需求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方式。下面结合前文调查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就业需求偏差,分别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师队伍及就业指导五个方面对独立学院旅游专业人才教育模式优化提出部分建议。

    (一)培养目标针对化

    在“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和出路等问题,知识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人才需求。因此,独立学院有必要时时观察行业局势、动向,不断调整适应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变化;对旅游市场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根据旅游市场不同阶段对于人才类型的不同要求不改进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应用化

    在课程设置之前,充分调查社会需要什么类型、什么规格的人才,再结合学校的条件进行设置。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同时,课程设置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课程设置一方面要根据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设置,课程设置要围绕学生的就业能力,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都要体现在课程中,通过课程实现。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

    “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是为市场培养人才,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自然也要参与人才培养,为人才培养提供条件。为此,校企双方都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有利条件,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企业参与人才管理,将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及管理理念运用到人才培养模式中来,使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有机衔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场地、设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师队伍双面化

    教师的能力不足直接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问题和未来就业问题,因为,学校应为旅游专业教师提供专业化学习的便利条件。同时独立学院间应定期开设针对专业教师的知识交流、教学经验研讨会,教师可通过会议相互取长补短,不断重新认识自身能力、拓展专业知识、改进专业教学方式方法。

    (五)就业指导定向化

    旅游行业工作在目前来看仍旧极易被国人误解,因此旅游高等教育对于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就更显重要。因此,在培养完成后,学校视条件要安排合格的毕业生到旅游企业工作,保证合格毕业生就业。因此,“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多方合作的基础上,就业导向明确,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为培养人才提供条件,能极大地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是一种高层次的产学合作形式。

    五、结论

    本文基于学生就业导向对我国独立学院旅游专业人才模式在学生就业需求偏差方面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见当前确需改进。当前我国独立学院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不完全符合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需求。旅游高等教育模式优化应从独立学院实际出发,深度挖掘独立院校特色,以保证旅游企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计数据.中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2015.10

    [2]张寒松.独立学院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研究——以贵州大学科技学院为.教育文化论坛.2011 (6):42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也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www.mof.gov.cn.2008-08-21

    [4]王雪婷.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模式优化研究.辽宁师范大学论文集.2014(3):30-31

    [5]张慧霞.高等旅游教育改革的张战略构想.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01):19-21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