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析

    叶伟 先唯为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并已做传统开放手术患者标本的病原菌鉴定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8.21%。共分离得到36株病原菌,其中G-菌有20株(55.56%),以大肠埃希菌为主;G+菌有16株(44.4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病原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100%,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性也较高。结论临床医生应参照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病原菌;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7-0057-0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患者在普外科的住院比例高达10%。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但阑尾炎切口感染不仅是手术切口感染最常见的类型,还是阑尾炎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了解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对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68例急性阑尾炎并已做传统开放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以期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并已做传统开放手术患者268例。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其中男性患者118例,女性患者150例,年龄16 78岁,平均年龄为(41.4±3.2)岁。住院时间6~32天,平均10.7天。

    1.2方法

    术中采集患者的切口化脓液标本,立即送检进行细菌培养,所有操作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病原株后做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切口感染发生率和病原菌情况

    2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有22例,感染率为8.21%。经微生物送检,细菌培养后共分离得到36株病原菌。其中,G菌有20株(55.56%),以大肠埃希菌为主(36.11%);G+菌有16株(44.4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25.00%),见表1。

    2.2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G+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粪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见表3。3讨论

    急性阑尾炎大多是由于阑尾管腔阻塞和细菌入侵引起的临床急腹症之一,引起急性阑尾炎发病的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各种G杆菌和厌氧菌。切口感染是该病手术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较大,如切口延迟愈合,甚至崩裂等。有研究显示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率可高达20%。术后切口感染也是医院监测的重要内容,因此了解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的构成特点及掌握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临床意义显著。

    

    

    由于本研究的标本量较小,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也较少,故在分析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特征上相对来说较片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每个医院的实际情况不同,病原菌在分布构成及耐药性上也不同。临床医生应参照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李欣【摘要】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方法。方法 选择50237例处方,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特点。结果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

    王春妍丁莹莹吕凌楠郭东青[摘要]目的 探討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

  • 数字化正畸平台在正畸学临床教

    王菲 黄倩倩 李海振 郭昱成 王爽 侯玉霞[摘要]目的:探讨Ortholink优领数字化正畸平台对正畸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