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湖湖滨湿地生态恢复模式与对策
刘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创新,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湖滨湿地作为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重要生态交错区,湿地生态恢复工作至关重要,政府相关部门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周围环境的综合整治。本文将进一步对苏州湖滨湿地生态恢复模式与对策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太湖;湖滨湿地;生态恢复;模式及对策
引言:湖滨带作为水陆生态交错带的简称,它是湖泊流域中水域与陆地相邻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地带,它的地貌特征主要是受到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空间以及强度的影响。国家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恢复和重建湖滨带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它能有效起到蓄洪防旱、涵养水源、维持生态平衡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能为当地城市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湿地生态恢复原则与意义
湖滨湿地恢复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1)它的环境功能。湖滨湿地能有效起到过滤功能,防止更多的污染物流向水域当中,进一步改善河流水质,有效控制侵蚀和沉积。(2)湖滨湿地生态的恢复能有效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和谐稳定的发展,为地球鱼类以及鸟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还能蓄洪防旱、涵养水源;(3)湖滨湿地能不断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绿色资源,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社会各个领域都能从湖滨湿地生态中发现创造价值,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苏州太湖湖滨湿地生态恢复模式与对策
2.1苏州太湖湖滨带特点与生态问题
苏州太湖湖滨带与其它自然状态的湖滨带对比,它存在着以下三大明显特点:(1)太湖湖滨带只有少部分靠近山体,大部分都被建设的防洪大堤所围绕着,所以是一种大堤型湖滨带:(2)太湖湖滨带不具备陆向辐射带,造成整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它大部分区域都被山体以及大堤围绕着,直接间隔了水陆物质的交换。苏州太湖的主要生态问题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苏州太湖湖滨带脆弱性不断增加,早在2008年已经成为了强脆弱性;(2)人类活动过于频繁,随着社会企业不断发展,对于湖滨带造成的各种污染也逐渐增多,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2.2苏州太湖湖滨湿地分类
根据湖滨带地形地貌的不同,可以将湖滨湿地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大堤型湖滨带、河口型湖滨带以及山坡型湖滨带。其中大堤型湖滨带的含义是指在是该区域建设了大堤,大堤型湖滨带根据露滩面积的大小以及大堤和水位之间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大堤,分别是无滩地一大堤型、长期露滩一大堤型以及间歇露滩一大堤型:河口型湖滨地带指的是一种不具备大堤围绕、靠近山体的湖滨带地形,它按照山体与湖泊水体之间是否存在滩地等实地勘察,可以划分为无滩地山坡型以及有滩地山坡型;河口型湖滨带作为河流的出、入湖口,它的主要地形特征包括了河口前缘存在浅滩以及心滩,边缘处有着边滩,从而产生了结构复杂的水面与滩地想交叉结合的地貌。
2.3苏州太湖湖滨湿地生态恢复模式
太湖湖滨湿地生态恢复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1)堤岸植被恢复模式。采用自然模式,严格按照堤岸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采用速生阔叶树林带、陆向灌一草湿生带以及陆向乔一灌一草植被带种群结构方式,从而有效恢复太湖湖滨带陆生性植被的功能和结构;(2)宕口生态修复模式。采用半自然模式,首先要充分了解掌握太湖湖滨带宕口地形地貌以及植被土壤条件,然后再运用先进的植被修复技术以及断岩稳定技术,有效发挥出其涵养水源、蓄洪防旱以及恢复宕口地带生态景观作用;(3)生态河口模式。注重保护河口湿地,建设河流生态廊道,这样能有效防止各种污染物流向水域,不断优化太湖湖滨带的生态环境,维持河口生物的多样性。
2.4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生态恢复对策
2.4.1湿地生态保育区。对于湿地生态保育区的恢复,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水源地的保护,自然的沼泽区域存在着重要的保护价值,要积极维持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通过有效建立生态监测站,对生态保育区进行实时科学监测,观察其变化状态,要做好生态的服务性工作。
2.4.2湿地生态科普区。湿地生态科普区的恢复与建设,要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优化土地使用结构,通过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对湖滨带湿地生态护坡、各种水生植被以及水岸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修复,同时要科学合理的建设水生植物展览馆以及水上森林生态演替展示区,既能最大化满足社会大众的生态知识需求,又能欣赏到优美的自然风光。
2.4.3湿地生态生产区。对于太湖湖滨带的湿地生态生产区建设,要通过合理构建串联生态鱼塘,加大对生态河道的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周围的水质,既要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要保护好湿地原有的自然景观,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想使太湖湖滨湿地有效恢复到原有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以及生态学潜力,就必须合理应用现代生物学以及生态工程学的先进技术和理论,结合当地经济以及地形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恢复与重建目标,要高度重视周围建筑与水体的相融合,完美实现人工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