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苗族采花山节发展现状探析
马瑜遥
摘 要:“花山节”对于苗族来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芦笙舞流传至今,已经成为苗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数学者认为苗族“花山节”的起源与祭祀文化有关,通常认为是为了祭祀祖先或纪念某位贡献卓著的英雄人物,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是聚会方便男女求爱而演变成。随着历史的变迁,人口的迁移,人们对花山节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丰富了节日的内涵,使花山节逐渐演化为祭祀和男女求爱的文化活动。开展对花山节的研究,了解其发张展起源以及现今的发展状况将会对对苗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保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屏边;苗族;花山节;节日文化
聚居在云南省屏边自治县的苗族人民,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五,都要兴高采烈地欢度自己的节日—采花山。每个青年人,只要来到采花山活动的场地,就会不约而同地唱:走进花山园,说起话来心里甜,找个迷彩迷朵对山歌,三天不吃也快活。
一、采花山节的由来
采花山的由来,有各种传说。有一种传说是:这个区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名叫青龙山,山上百花争妍,景色十分迷人。最高处有一个形似宝剑直插蓝天的彩云峰,彩云峰半中腰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妖精洞,洞里住着一些大大小小的花妖。当地人民深受其害。每逢正月初一,花妖就跳下山来危害牲畜,把苗家少女拖到山洞里,有的做苦工,有的当舞女,有的则成为大大小小妖精的媳妇。为治服花妖,年轻力壮的苗家小伙子们就在这一天竖起花杆,吹响芦笙,弹起三弦,敲起锣鼓,拔出长刀,一齐冲上花山与花妖拼杀。他们杀死了大大小小的妖精,救出了被花妖夺去的苗家姐妹和剩下的牲畜。为了纪念这个胜利,苗族人民就把这个时候定为自己的节日。[1]
另一个传说是:古时候的统治者歧视苗族兄弟,对苗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奴役和杀戮,搞得苗族人民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只有各奔东西。就在正月初一这天,有一对苗族青年男女相遇在鲜花盛开的青龙山脚下。他们对起山歌,各自倾诉自己的遭遇,长达五天之久。结果身世各异,遭遇相同,情投意合,互赠礼物,结为夫妻。以后,每年这个时候便成为苗族人民的采花山节。[1]
传说虽然不同,但节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自古以来却大同小异。现今,政府为了让苗族人民过好自己的节日,亲自出面组织。每逢采花山节,都拨出专款,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二、采花山节的传统内容
采花山节到来之前,要选择一座比较平缓的山作为花场,花场中央立起一棵五颜六色的花杆,除在花杆脚插一些彩旗外,花杆塔顶上也要绑上一些彩旗和青松枝。彩旗象征着胜利,青松枝象征着万古长青。花场周围松树环绕,花场的草坪上,奇花异草争相斗妍。阳光穿过树林,像一根金色的链子,点点穿连在花场上,恰似一床巨大的花毛毯铺在地上,五光十色,晶莹夺目,情景壮观。正月初一这一天,苗家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拥来,每年都有上万人云集在花场。有的从远达数百里路外赶来,也有其他民族的青年男女成群结队地来参加。当主持人宣布花山盛会开始,公布花山约法三章以后,苗族男女青年和其他民族的姑娘小伙子们就围起一个个大小不同的圆圈,随着悠扬的三弦声翩翩起舞。他们不知疲劳,从早到晚不停地跳,持续数日。跳饿了就买些糕点或凉米线、卷粉充饥,口唱干了就打一碗清凉甘甜的清泉水解解渴。苗家有唱不完的歌,跳不完的舞,青年男女用歌舞来抒发自己的情怀,用歌舞来表达自己对异性的爱慕之情,选择自己的终身伴侣。当各自选中了自己的如意对象后,就开始对歌。有的站在花场上,有的则到花场边的一棵棵大树脚下双双而坐。他们紧靠在一起,无拘无束,相互倾诉衷情。一旦情投意合,就含情脉脉地互赠定情信物,等到花山盛会结束以后,男方就请媒人到女方家去提亲,最后再决定结婚的日子。当然,对歌也不完全是为了谈情说爱,寻求配偶。花场上有一条规矩,不论男女老少均可对歌。年轻人对歌的内容,有传授打猎经验和生产经验的,有传授做人道理的,或辩论各自对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但出了花场,青年人就不能同老年人对歌了,年轻人如果要向老年人请教一桩事就只能用苗语通话,否则就会被老年人视为不尊重的行为,遭到非议。花杆脚下,常常有中青年或老年人吹起芦笙围着花杆跳。[2]
传说,青年人已婚三年不生育者,围着花杆跳跳就会有求必应;中年人或老年人围着花杆跳跳就可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体无病。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大多席地坐在花场边的大松树下,他们借盛会的大好时机,和亲友叙家常,交流生产经验,互相祝愿有个好的收成,生活安康。前来参加节日的各族群众,食宿一概自理。待到夕阳西下,附近村子的人就带上远方来的客人回家住宿。如果你人生地疏也无关紧要,只要大大方方到苗族家里叫一声“老表”,就会同样受到热情款待。因为苗族人民是非常好客的。花山节的第五天(也就是最后一天),当地政府向评选出来的优胜者发奖,然后宣告当年的花山盛会结束。好客的苗族总是依依不舍地把自己的亲友邀约到家里再住上几天,特别是青年小伙还要把自己在花山上选定的意中人喊到家里,让自己的父毋也高兴高兴,住上十天半月又由小伙子把娘姑送回家。[3]
三、屏边苗族的花山节
一般完成祭杆仪式之后,才真正地标志着花山节的开始,之后就是载歌载舞的各种活动。原本屏边花山节活动时间只持续一天,主要活动是对歌、芦笙舞、踢“抛弹”(用草和草绳及羊毛扎的圆球),形式传统、内容单一。其中的芦笙曲和芦笙舞,作为苗族的标志性民族艺术表演,承担了许多重要功能,如专门祭祀的舞曲、用于社交的舞曲、用于表演的舞曲等。后来加人了一些与传统表演形式有关的活动,包括芦笙舞表演、飞歌(年轻男女对歌)、赛马、射弩、穿针绩麻以及花山节篝火晚会。而现在在政府部门的商议和支持下,活动时间改为两到三天,同时,又增加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活动,如蜡染织布表演、进寨门、迎宾栏路酒、赛花衣(展示)、田径、足球比赛、篮球比赛、情歌对唱、文艺演出等。通过花山节中这些丰富的乐舞表演,苗族青年男女也各自寻觅自己的意中人,然后通过对歌、芦笙舞、芦笙曲等多种形式传情达意。在这期间,苗族民众也进行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花山节又叫作“赶花山”,在节日期间,往往不同村寨、地区的苗族群众聚集在一起,而这些村寨、地区都需要有独立的歌舞表演。同样,在节日期间,商品展示、贸易往来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总体来说,整个节庆活动主要在于: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各地区苗族的文化贸易交流;苗族青年男女的自由婚恋。[3]
四、屏边苗族花山节的发展现状
当前,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屏边苗族花山节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传播和影响力上都有了较大发展。那么,苗族花山节的发展现状如何呢?
(一)政府经济政策支持,花山节的结构从一元走向多元
每年花山节,政府都会拨专项资金以推动花山节的活动,改变了原本的一元结构。花山节原本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依靠民间力量自发组织、自发传播、自发发展。由于近些年来经济文化的迅速转变,当地的文化观念受到较大冲击。而政府向当俗活动投以关注,改变了其原本的颓势,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从主导者来讲,以苗族为主,政府为辅;从参与对象来讲,以苗族为主,多民族参与(包括汉族以及附近的其他少数民族);从活动内容来讲,以传统活动为主,增加了许多当代的元素。从一元走向多元,一方面,使花山节更加具有时代气息;另一方面,也损害了其传统意味和民族特色。屏边县文化馆馆长表示,现在的花山节看热闹的多,传统的少。
(二)多层次的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主体反应平平
屏边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色之一便是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其申报成功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苗族花山节、芦笙舞、芦笙制作技艺,其中,芦笙制作技艺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芦笙舞基本上是花山节的代表性表演方式,从上文提到的苗族花山节活动,也可以看出芦笙舞在其中所占的位置,并且在对歌、篝火晚会、文艺演出中,它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芦笙舞在花山节中的重要位置。而芦笙制作技艺无疑是芦笙歌舞、对歌的前提条件。现在,政府也设有专款用于芦笙歌舞和制作技艺的培训。每年都会有相应的传承人参与到培训过程中,以帮助歌舞表演和制作技艺的传承。因此,屏边苗族花山节的保护已经形成多层次的保护模式。但是,对于这些培训或是教授,苗族民众反应平平。许多年轻人认为没有经济效益,都不愿意学习,政府所提供的培训费用,一部分就用于民众参与培训的“误工费”。对于舞蹈,一些表演者认为电视、网络上的表演形式更加吸引人。[4]
(三)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有限,文化职能不断退化
以上两点,都是直接可见的,但实际上,从上文就已经可以看出主流文化侵袭、文化职能退化的问题。苗族原本没有文字,到1953年才真正有了可以书写的苗文,因此,在早期,苗族的民族教育多依赖于乐器——芦笙。芦笙是苗族的民族乐器,在苗传着许许多多的芦笙曲、芦笙词;芦笙曲常常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其功能包括:求爱、求婚、祭祀、娱乐、社交等等,而芦笙词则直接通过表意的语言实现其教育功能,如“二月三月,树枝冒绿。抓紧生产,莫误农时”,“施绿肥,要认真,下种子,要细心。先施肥后下种,马虎草率误收成”。可以说,原本自然的民族教育体系基本被改变,而相应的民族教育却没有增加。从花山节的文化职能来看,祭祀仍较为完整地保存着,而文化交流、婚恋自由的影响在不断减弱,人们有了更多的方式进行文化、贸易、婚恋。于是,在整体上使得花山节原本的文化空间遭到破坏,进而也导致了节日中出现的“热闹多,传统少”现象。总体而言,当下大关苗族花山节的保护对象多样,层次丰富。尽管部分地方取得了直接的成效,但总体而言仍须加强其文化传统和场所的建设。[5]
五、结语
一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其保护的难度,而文化传统同样难以言说,但是文化传统的直接表现形式却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把钥匙,例如节庆民俗。对苗族来说,其文化主要依靠芦笙、乐舞、口头传说等形式流传下来,相较于其难以把握的复杂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来讲,花山节就更给予了一个直接的、便捷的、有效的平台。它直接地把与苗族文化、苗族传统相关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融人其中,并为其祖先崇拜、自然崇拜提供了一个可见可感可传递的表现形式。“花杆”一立,苗族民众就找到了归属感,载歌载舞的也为他们的情感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由于当代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许多苗寨也出现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现象,这让原本就匮乏的民族文化教育雪上加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感受到苗族文化的独特。而花山节仍然扮演着一定文化传统传播传承的角色,它可能不仅是节日盛会,更是不多的民族文化盛会。其中的祭祀仪式和大量的芦笙乐舞表演无疑能促进民族文化教育,培养文化认同感,为其文化空间的保护和延续做出直接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薛丽娥.苗族“花山节”来源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2009(09):85-88.
[2]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传统节日进入旅游市场的文化条件分析[M].贵阳: 贵州教育出版社,2009(03):62.
[3]云南省民族学会苗族研究所.苗族的迁移与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07):42-74.
[4]王万荣.苗族“花山节”的起源及其研究价值[J].文山学院学报,2012(05):15-21.
[5]万昌胜.苗族玩山对歌[J].文史天地,2004(0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