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地区治疗肝病的野生中草药种类调查

黄秀珍 邹秀红



摘要:目的 调查福建泉州区域内可用于治疗肝病的野生中草药种类。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查阅的方法,对福建泉州区域可用于治疗肝病的野生中草药资源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结果 福建泉州区域可用于治疗肝病的中草药种类有59科112属132种,其中绝大多数是被子植物,其中有15科21属21种是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有记载的品种,最多属和种的科是菊科(16属19种),其次是豆科(8属8种)和唇形科(6属8种)。清热类药最多,有69种;其次是利水渗湿药,有20种。有88%以上的种类可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炎,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种类有46种。服用方法主要以水煎内服为主。结论 福建泉州区域可用于治疗肝病的中草药种类及资源丰富,有进一步开发与利用价值。
关键词:福建泉州;肝病;野生中草药;资源调查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1.001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1-0001-08
肝病是我国高发病率的病种,福建泉州也是各种肝病的高发区。近年来对福建泉州肝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04-2009年甲型肝炎累计报告1029例,
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8/10万人[1];乙型肝炎2004-2009年累计报告4187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2.65/10万人,2004年发病率为80.89/10万人,2009年发病率为127.26/10万人[2];丙型肝炎1990-2011年共报告1241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83/10万人[3]。笔者在对当地中草药资源调查中,发现民众常就近利用野生中草药防治和辅助治疗多种肝病,疗效满意。兹就福建泉州区域可用于治疗肝病的野生中草药资源整理分析如下。
1 福建泉州自然地理概况
泉州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北纬24°25′~30°56′,东经117°36′~119°05′,地跨中南亚热带,境内山地及丘陵占总面积4/5,其余为台地及平原。因地处低纬度,濒临太平洋,形成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其温暖潮湿的自然环境适合植物的生长,区域内野生植物种类达212科1641种[4]。但泉州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使泉州以瘴疠之地而著称,因常年雨量充沛,且太阳辐射总量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堪称“闽南大温床”。每年气温高、湿度大的天数达三四个月,尤其春夏之交,梅雨连绵,更是湿温病高发季节。清代医家喻昌《医门法律》指出:“天之热气下,地之湿气上,人在气交之中,受其炎热,无隙可避。”因此,泉州地区肝病发病率高与当地“多热”“多湿”的气候有关[5]。长期以来,当地民间以野生中草药预防和辅助治疗多种肝病是其习俗。
2 调查方法
多年来,笔者通过对泉州地区野外实地采集和制作标本,结合相关文献资料[6-16]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药用功效进行较为系统分析;走访当地民间医生,对当地常用治疗肝病的中草药进行较详细的统计,对其药用功效及在本区域的分布状况进行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类物种组成
初步确定泉州区域内分布可治疗肝病的野生中草药种类有59科112属132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16属18种;被子植物47科96属114种,包括双子叶植物有44科90属108种、单子叶植物有3科6属6种。这些中草药有15科21属21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2]有记载的品种。表1只列出其中较重要的50科92属111种。
另外,木贼科笔管草Equisetum debile Roxb.,碗蕨科华南鳞盖蕨Microlepia hancei Prantl,中国蕨科野雉尾Onychium japonicum Thunb.Kunze,铁线蕨科扇叶铁线蕨Adiantum flabellulatum L.Sp.,骨碎补科圆盖阴石蕨Humata tyermanni Moore,水龙骨科瓦韦Lepisorus thunbergianus(Kaulf.)Ching,荨麻科小叶冷水花Pilea microphylla(L.)Liebm,蓼科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苋科繁缕Stellaria media(L.)Cyr,毛茛科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芸香科簕欓花椒Zanthoxylum avicennae(Lam.)DC,大戟科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和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鼠李科长叶冻绿Rhamnus crenata Sieb. et Zucc,山茶科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Hook. et Arn.)Benth. et Hook. f. ex Hance,五加科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 Koch var. sinensis(Tobl.)Rehd,苦苣苔科蚂蝗七Chirita fimbrisepala Hand.-Mazz,菊科一年蓬Erigeron annuus(L.)Pers.、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Linn.)Cronq、金盏银盘Bidens biternata(Lour.)Merr. et Sherff和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Cav等17科21属21种植物也具有治疗各类肝病的功效。
3.2 种类组成特点分析
泉州区域内治疗肝病的野生中草药种类最多的科是菊科,有16属19种;其次是豆科8属8种、唇形科6属8种、大戟科4属6种、茜草科4属5种、水龙骨科4属4种、禾本科4属4种、野牡丹科2属4种;含3种的科有:玄参科3属3种、蓼科2属3种、堇菜科1属3种;含2属2种的科有:石松科、苋科、景天科、芸香科、鼠李科、葡萄科、锦葵科、五加科、伞形科和马鞭草科;含1属2种的科有:卷柏科、凤尾蕨科、桑科、蔷薇科、柳叶菜科、紫金牛科和报春花科;其余为含1属1种的科,包括木贼科、瓶尔小草科、海金沙科、碗蕨科、鳞始蕨科、风尾蕨科、中国蕨科、铁线蕨科、骨碎补科、三白草科、荨麻科、毛茛科、防己科、樟科、远志科、漆树科、冬青科、山茶科、藤黄科、胡颓子科、桃金娘科、旋花科、茄科、苦苣苔科、爵床科、车前科、忍冬科、败酱科、葫芦科、桔梗科、莎草科和鸭跖草科共32科。
在上述植物中,绝大多数是草本植物,达103种(78.03%);其次是灌木、小灌木和木质藤本植物,有蓬蘽、粗叶悬钩子、望江南、排钱草、葫芦茶、小槐花、三叉苦、簕欓花椒、黄花倒水莲、白背叶、盐肤木、铁冬青、马甲子、长叶冻绿、蘡薁、三叶崖爬藤、梵天花、黄瑞木、蔓胡颓子、桃金娘、常春藤、黄毛楤木、紫金牛、黄荆、黄栀子和白马骨共26种(19.70%);只有粗叶榕、台湾榕和乌桕3种植物是乔本植物(2.27%)。
从资源分布调查看,分布数量多或较多的有:翠云草、乌蕨、华南鳞盖蕨、土牛膝、叶下珠、飞扬草、白背叶、盐肤木、赛葵、梵天花、紫花地丁、桃金娘、野牡丹、地稔、马鞭草、黄荆、地胆草、下田菊、马兰、一年蓬、小蓬草、鬼针草、白花鬼针草、牛膝菊、豨莶、艾、大蓟、黄鹌菜、牛筋草、狗尾草、金丝草和鸭跖草等。数量较少或稀少的种类有:石松、深绿卷柏、瓶尔小草、海金沙、毛茛、金钱吊乌龟、无根藤、粗叶悬钩子、响铃豆、望江南、丁癸草、排钱草、马甲子、蘡薁、三叶崖爬藤、楮头红、东方肉穗草、活血丹、凉粉草、溪黄草、线纹香茶菜、白英、阴行草、独脚金、腹水草、白花蛇舌草等,其中治疗各类肝病效果较佳但经多年采摘而数量极少的种类有楮头红、东方肉穗草、溪黄草、线纹香茶菜、白英、白花蛇舌草等。另外,凉粉草、茵陈蒿、鸭跖草、黄栀子、乌桕、黄花倒水莲、台湾榕、粗叶榕、蕺菜等已有人工栽培。
3.3 种类药用特点分析
从药用部位分析,使用全草的种类最多,有84种(63.64%);其次是以根或地下根茎、块根入药,有22种(16.67%);以地上部分或茎、叶入药的有10种(7.58%);其余以皮类、果实、种子等入药的有16种(12.12%)。
从药用功效归类分析,清热类药占绝大多数,有69种(63.64%),其中清热解毒药数量有37种、清肝明目药5种、清热凉血药6种、清热利咽药6种、清热泻火药10种、清热止痢药4种、清热解暑药1种;利水渗湿药有20种(15.15%);祛风湿药有11种(8.33%);解表药9种(6.82%),其中8种是疏散风热药、1种是发散风寒药;活血祛瘀药5种(3.79%);止血药4种(3.03%);消食药4种(3.03%);补气药2种(1.52%);化痰止咳平喘药2种(1.52%);其他药5种(3.79%)。
在本次调查的野生中草药中,有116种植物可治疗各种类型肝炎,包括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等;15种植物可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和肝癌等病症。其中使用频率高的种类有垂穗石松、石松、深绿卷柏、乌蕨、井栏边草、伏石蕨、五指毛桃、台湾榕、荷莲豆、金钱吊乌龟、无根藤、垂盆草、抱石莲、响铃豆、望江南、丁癸草、排钱草、葫芦茶、小槐花、三叉苦、簕欓花椒、黄花倒水莲、叶下珠、赛葵、地耳草、桃金娘、地稔、楮头红、东方肉穗草、天胡荽、积雪草、马蹄金、金疮小草、溪黄草、线纹香茶菜、白英、独脚金、腹水草、白花蛇舌草、黄毛耳草、地胆草、一枝黄花、茵陈蒿、大蓟、短叶水蜈蚣和鸭跖草共46种。当地民间在使用上述药材时多晒干使用,有的是单味煎服,如葫芦茶根、三丫苦根、鹰不泊根等;有的以药方配伍治疗,如由排钱草、白背叶根、簕欓根、姜黄和鸡矢藤组方治疗慢性肝炎,由桃金娘根、鹰不扑、白背叶根组方治急慢性肝炎和肝肿大疼痛等;其中绝大部分以水煎内服为主,也有加糖、瘦肉或生鱼炖服,有的还可以药膳方式治病,如牛奶仔头炖土鸡或五指毛桃根炖排骨可治湿热黄疸和急慢性肝炎等。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常见种类主要有夏枯草、溪黄草、白英、白花蛇舌草和茵陈蒿等。
4 小结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因经济不发达、严重缺医少药,广大农村的赤脚医生靠着一根针、一把草救治了许多民众的生命,也由此积累了不少对野生中草药功效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改善,对健康意识也日益增强,加之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逐渐被重视,导致民众更愿意接受纯天然、不良反应少、药效明确的中药治疗。因此,开发野生中草药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笔者建议:①对现有可治疗肝病的中草药进行深入研究,尤其对主要有效成分及功效进行系统研究,为临床开发出更多有效药物;②重视对野生中草药资源的保护,尤其是目前使用频率高、资源数量已逐年减少的种类,使中草药的利用得到可持续发展,并对有些药效确切且已投入临床使用的种类,可由野生转成人工种植,保证临床用药有后备来源。
参考文献:
[1] 黄彩虹.2004-2009年泉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0,21(6):435-437.
[2] 黄彩虹,陈雅红,詹惠春.泉州市2004-2009年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2):217-219.
[3] 黄亚兰,洪思让,吕文辉,等.1990-2011年福建省泉州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10):767-769.
[4] 刘建福,范燕萍,许瑞安.福建泉州地区珍稀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与保护[J].热带作物学报,2010,31(2):284-291.
[5] 吴春城.闽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及人口学和生物学基础[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
[6]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第一卷[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7]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第二卷[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8]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第三卷[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9]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第四卷[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0]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第五卷[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1]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第六卷[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13] 杜同仿,黄兆胜.中国中草药图典:上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
[14] 杜同仿,黄兆胜.中国中草药图典:下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
[15]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16]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收稿日期:2015-02-06;编辑:梅智胜)
相关文章!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李欣【摘要】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方法。方法 选择50237例处方,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特点。结果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

    王春妍丁莹莹吕凌楠郭东青[摘要]目的 探討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

  • 数字化正畸平台在正畸学临床教

    王菲 黄倩倩 李海振 郭昱成 王爽 侯玉霞[摘要]目的:探讨Ortholink优领数字化正畸平台对正畸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