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服务面临的挑战及创新策略
钟爱华
摘要:对于党校来说,后勤服务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对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起着基础保障作用,做好后勤服务显得尤为重要。进入“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如何把握住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做好后勤服务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服务转型的重大意义、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并提出了契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创新策略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党校后勤服务 服务模式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 A
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方案以来,“互联网+”就成为最热的词之一。“互联网+”本质上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加上一个传统行业或传统产业,但自从该概念提出以来,“互联网+”的思维模式迅速呈现,“互联网+”各行各业的运行模式快速集成。可以说,当前“互联网+”已深刻地影响了各个领域。随着党校学员学历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情况下,各级党校的教职员工和来党校参加培训的各类学员则会以高质量和高標准来评价党校的后勤服务,因此,传统的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党校的后勤服务必须结合 “互联网 +”思维模式来转型升级和追求创新已刻不容缓。
1 “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服务转型
1.1后勤服务转型是党校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新选择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正式提出了“互联网 +”的概念,随着李总理对这一概念的提出, 许多新概念应运而生,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随即这些新概念、新思维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各行各业中。与此同时,国家又明确提出在 “互联网+”时代,我国要尽快构建信息化基础体系,推动校园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化建设。正是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从中央党校到地方党校,各级党校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从而为我国各级党校后勤综合服务管理体系的转型发展、优化发展和升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各级党校为了在新形势下能担负得起干部培训的主渠道和阵地引领作用,抢占发展机遇。各省级党校在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时,把党校的信息体系建设纷纷纳入各自的长远发展规划。后勤服务作为党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服务模式优化升级,已成为党校提升核心竞争力与综合服务能力的基础,成为党校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新选择。
1.2党校后勤智慧化发展是新时代的新要求
进入新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党校后勤的智慧化发展也必然将成为新时代的新要求。大众化和保障型的传统服务的最大特点在于被动式服务,而智慧化后勤服务却可以呈现出主动服务、创新服务和特色服务的典型时代特点。究其原因,固然存在体制性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撬动后勤管理效能提升的有效手段严重不足。“互联网+”时代若能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通过建立各种微服务平台,一方面可以把精细化、规范化、特别是人性化的后勤服务与信息化、智能化有机结合,进而可以随时随地跟所服务的学员和教职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及时把握学员和教职员工的需求导向,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微平台,还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学员和教职员工的有效监督,从而不断改进学校后勤服务,更好地位学员和教职工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服务。因此,党校后勤智慧化发展必然成为新时代的新要求。
1.3后勤服务转型是党校后勤服务创新的新驱动
当前,受党校培训制度以及国家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党校在综合改革和发展中,和各高校来比,其后勤服务水平依然比较落后,存在许多需要突破的瓶颈。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学员学历层次的提高、学识水平的提升,个性化和多样化要求的增加,传统的那种定点、定时和一对多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变得与时代的发展极不适应,不仅综合服务质量和能力不高,而且后勤服务管理的综合绩效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党校只有借助大数据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进行信息化集成与融合,增强后勤服务的创新能力,才能促进党校后勤综合服务管理系统集成化建设,提升服务管理质量,使服务模式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升级,从而成为党校后勤服务创新的新驱动。
2 党校后勤服务面临的挑战
2.1学员主体意识增强,后勤服务方式受到挑战
较长时期以来,党校的后勤服务和行政管理部门的性质无异,比如在学员住宿服务方面,党校后勤作为管理者的角色,而学员作为被管理者的角色,通过这种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定位来订立各种规定,从这个角度来说,学员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但在“互联网+”时代,学员和教职工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和特色化,特别是随着学员学历和水平的不断提升,其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学员和教职工由于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表达个人对党校后勤服务的满意程度,这一方面激发了学员和教职工参与评价学校后勤服务好坏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迫使学校在制定有关后勤服务管理规定时也越来注重学员建议。
2.2不完善的后勤体制带来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后勤管理向社会化发展将变成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如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从2016年开始就积极地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引进昆明饭店进行后勤管理服务,这就造成后勤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经营人员与资源被迫从党校行政管理系统中脱离出来,这就迫使党校的后勤管理体制机制进行相应的改革。
2.3学员权利意识增强带来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党校学员遇到后勤服务问题时,其一般的途径是先和带班的组织员取得联系,进行有效沟通,再通过带班的组织员和学校后勤进行沟通来解决。而在“互联网+”时代,学员除了和组织员沟通协调外,一般情况下学员还会通过发布微博、微信来评价学校的后勤服务,甚至个别学员还会在网络上发布在党校学习时,党校后勤服务的种种问题,在自媒体时代,这种影响往往是很大的。
3 党校后勤服务的创新路径建议
3.1“互联网+”时代党校“智慧后勤”服务的内涵与架构
3.1.1内涵
智慧后勤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服务管理体系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基础。它是智慧城市以及智慧校园在党校后勤管理服务过程中的创造性构想。新形势下,党校智慧后勤主要是指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集成创新、高效、优质的智能管理服务、设施和设备,从而使现代党校后勤综合服务管理模式达到高水平阶段,以此提升党校现代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智慧后勤的终极目的是要通过移动互联,为党校师生创造全事务、全时空以及全服务后勤保障的生活学习校园环境,将党校传统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因此,从本质上而言,智慧后勤是移动互联时代,现代党校后勤服务管理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和现实路径。
3.1.2基本架构
在整个智慧后勤服务管理系统中,主要通過网络基础、核心应用和几大关键技术,通过外延的融合,将现代党校智慧校园相关网络基础设备、设施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其中,在顶层的智慧管理架构中,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党校财务预算的精准控制和核算,同时能够对党校基建、物资设备、房屋以及安防监控等进行智慧化管控。而在中间核心应用层,智慧后勤系统主要以常见的物联网技术中的RFID技术、现代云计算、GIS技术、GPS 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等作为系统数据处理、分析、存储的技术基础,以此为党校师生提供餐饮服务管理、公寓服务管理、校园绿化管理、校园节能监控、校园车辆管理服务、校园会议和校园接待服务管理等一系列综合管理与服务,并基于上述不同核心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APP的运用,借用大数据进行服务需求和服务质量挖掘与评估反馈、建议,实现自我管理与自我决策。其次,从智慧后勤这一架构设想的具体内在驱动机制来看,移动互联网时代,学员的现实服务诉求和需求也在变得多样化和更加精准。因此,后勤服务管理必须以质量为核心、以技术为基础、以提升学员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价值衡量评判标准。借助上述不同技术,能够对党校学员的现实服务需求进行一对一跟踪和分析,从而为学员和教职工展开跨时空以及跨区域服务和管理,大大提升智慧后勤服务管理效率。通过动态、实时的信息交互,为现代党校可视化及移动化和网络化后勤服务管理模式的升级、转型提供技术保障。
此外,从党校现实层面考察,智慧校园的构建与智慧后勤管理服务模式的打造,是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和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完善等一系列转型升级的重要实践。因此,移动后勤服务管理模式作为党校现代整体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其与党校内在发展驱动力、外在吸引力和软实力属于一个整体。党校只有充分做好现代后勤基础保障服务管理工作,才能构建协同、智能、高效、集成与综合的现代服务管理模式。因此,“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服务管理转型涉及的内容多、体系庞大、涵盖的目标群体广泛。
3.2“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服务创新的路径建议
3.2.1 构建“三位一体”的后勤服务管理系统
“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服务就是通过构建移动 APP,这种APP要能具备数据的管理、存储与更新的动态化显示“三位一体”功能,并以此来提升党校后勤的全方位服务能力。这就要求该APP具有良好的人机交换界面,同时,APP的操作流程更需要便捷、高效、智能、快速。只有这样,才能带给学员和教职工以极佳的用户体验。
3.2.2健全激励制度,鼓励后勤服务人员加强相关知识学习
不断健全激励制度,鼓励后勤服务人员不断加强对大数据、云计算和相关APP软件运用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学校可指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利用假期或周末或他们的空余时间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并指导他们主动倾听学员的建议和看法,并能搜集参加培训的各级领导干部反应最为强烈的问题,能较为熟练地应对学员所反映的问题,从而在学员和学校管理部门之间构建起收集与反馈的服务机制。
3.2.3细化控制后勤管理成本
一般来说,党校后勤管理工作也具有经济属性,也需要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核算。但实际上,党校后勤成本又难以准确地计量,因为其后勤成本一方面包括付出和转化物质,另一方面也包括后勤管理中精神层面与情感层面内容。同时,党校后勤管理中也必然涉及到一些会计成本,如:水电维修材料、清洁用品等等。所以,党校后勤在控制成本中,不但要细化成本,也要控制好成本,以避免财力上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吴晋林.“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服务管理创新[J].中国机关后勤,2016(6):10- 13.
[2] 杨剑勇.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服务管理转型探讨[J].中国领导科学,2017(03):46- 49
[3] 钟永权.“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后勤服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7(13):26- 27.
[4] 王强等.“互联网 +”时代的党校后勤服务管理探究[J].党校后勤研究,2015(5):18- 19.
摘要:对于党校来说,后勤服务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对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起着基础保障作用,做好后勤服务显得尤为重要。进入“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如何把握住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做好后勤服务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服务转型的重大意义、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并提出了契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创新策略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党校后勤服务 服务模式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 A
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方案以来,“互联网+”就成为最热的词之一。“互联网+”本质上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加上一个传统行业或传统产业,但自从该概念提出以来,“互联网+”的思维模式迅速呈现,“互联网+”各行各业的运行模式快速集成。可以说,当前“互联网+”已深刻地影响了各个领域。随着党校学员学历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情况下,各级党校的教职员工和来党校参加培训的各类学员则会以高质量和高標准来评价党校的后勤服务,因此,传统的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党校的后勤服务必须结合 “互联网 +”思维模式来转型升级和追求创新已刻不容缓。
1 “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服务转型
1.1后勤服务转型是党校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新选择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正式提出了“互联网 +”的概念,随着李总理对这一概念的提出, 许多新概念应运而生,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随即这些新概念、新思维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各行各业中。与此同时,国家又明确提出在 “互联网+”时代,我国要尽快构建信息化基础体系,推动校园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化建设。正是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从中央党校到地方党校,各级党校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从而为我国各级党校后勤综合服务管理体系的转型发展、优化发展和升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各级党校为了在新形势下能担负得起干部培训的主渠道和阵地引领作用,抢占发展机遇。各省级党校在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时,把党校的信息体系建设纷纷纳入各自的长远发展规划。后勤服务作为党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服务模式优化升级,已成为党校提升核心竞争力与综合服务能力的基础,成为党校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新选择。
1.2党校后勤智慧化发展是新时代的新要求
进入新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党校后勤的智慧化发展也必然将成为新时代的新要求。大众化和保障型的传统服务的最大特点在于被动式服务,而智慧化后勤服务却可以呈现出主动服务、创新服务和特色服务的典型时代特点。究其原因,固然存在体制性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撬动后勤管理效能提升的有效手段严重不足。“互联网+”时代若能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通过建立各种微服务平台,一方面可以把精细化、规范化、特别是人性化的后勤服务与信息化、智能化有机结合,进而可以随时随地跟所服务的学员和教职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及时把握学员和教职员工的需求导向,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微平台,还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学员和教职员工的有效监督,从而不断改进学校后勤服务,更好地位学员和教职工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服务。因此,党校后勤智慧化发展必然成为新时代的新要求。
1.3后勤服务转型是党校后勤服务创新的新驱动
当前,受党校培训制度以及国家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党校在综合改革和发展中,和各高校来比,其后勤服务水平依然比较落后,存在许多需要突破的瓶颈。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学员学历层次的提高、学识水平的提升,个性化和多样化要求的增加,传统的那种定点、定时和一对多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变得与时代的发展极不适应,不仅综合服务质量和能力不高,而且后勤服务管理的综合绩效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党校只有借助大数据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进行信息化集成与融合,增强后勤服务的创新能力,才能促进党校后勤综合服务管理系统集成化建设,提升服务管理质量,使服务模式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升级,从而成为党校后勤服务创新的新驱动。
2 党校后勤服务面临的挑战
2.1学员主体意识增强,后勤服务方式受到挑战
较长时期以来,党校的后勤服务和行政管理部门的性质无异,比如在学员住宿服务方面,党校后勤作为管理者的角色,而学员作为被管理者的角色,通过这种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定位来订立各种规定,从这个角度来说,学员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但在“互联网+”时代,学员和教职工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和特色化,特别是随着学员学历和水平的不断提升,其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学员和教职工由于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表达个人对党校后勤服务的满意程度,这一方面激发了学员和教职工参与评价学校后勤服务好坏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迫使学校在制定有关后勤服务管理规定时也越来注重学员建议。
2.2不完善的后勤体制带来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后勤管理向社会化发展将变成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如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从2016年开始就积极地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引进昆明饭店进行后勤管理服务,这就造成后勤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经营人员与资源被迫从党校行政管理系统中脱离出来,这就迫使党校的后勤管理体制机制进行相应的改革。
2.3学员权利意识增强带来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党校学员遇到后勤服务问题时,其一般的途径是先和带班的组织员取得联系,进行有效沟通,再通过带班的组织员和学校后勤进行沟通来解决。而在“互联网+”时代,学员除了和组织员沟通协调外,一般情况下学员还会通过发布微博、微信来评价学校的后勤服务,甚至个别学员还会在网络上发布在党校学习时,党校后勤服务的种种问题,在自媒体时代,这种影响往往是很大的。
3 党校后勤服务的创新路径建议
3.1“互联网+”时代党校“智慧后勤”服务的内涵与架构
3.1.1内涵
智慧后勤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服务管理体系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基础。它是智慧城市以及智慧校园在党校后勤管理服务过程中的创造性构想。新形势下,党校智慧后勤主要是指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集成创新、高效、优质的智能管理服务、设施和设备,从而使现代党校后勤综合服务管理模式达到高水平阶段,以此提升党校现代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智慧后勤的终极目的是要通过移动互联,为党校师生创造全事务、全时空以及全服务后勤保障的生活学习校园环境,将党校传统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因此,从本质上而言,智慧后勤是移动互联时代,现代党校后勤服务管理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和现实路径。
3.1.2基本架构
在整个智慧后勤服务管理系统中,主要通過网络基础、核心应用和几大关键技术,通过外延的融合,将现代党校智慧校园相关网络基础设备、设施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其中,在顶层的智慧管理架构中,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党校财务预算的精准控制和核算,同时能够对党校基建、物资设备、房屋以及安防监控等进行智慧化管控。而在中间核心应用层,智慧后勤系统主要以常见的物联网技术中的RFID技术、现代云计算、GIS技术、GPS 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等作为系统数据处理、分析、存储的技术基础,以此为党校师生提供餐饮服务管理、公寓服务管理、校园绿化管理、校园节能监控、校园车辆管理服务、校园会议和校园接待服务管理等一系列综合管理与服务,并基于上述不同核心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APP的运用,借用大数据进行服务需求和服务质量挖掘与评估反馈、建议,实现自我管理与自我决策。其次,从智慧后勤这一架构设想的具体内在驱动机制来看,移动互联网时代,学员的现实服务诉求和需求也在变得多样化和更加精准。因此,后勤服务管理必须以质量为核心、以技术为基础、以提升学员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价值衡量评判标准。借助上述不同技术,能够对党校学员的现实服务需求进行一对一跟踪和分析,从而为学员和教职工展开跨时空以及跨区域服务和管理,大大提升智慧后勤服务管理效率。通过动态、实时的信息交互,为现代党校可视化及移动化和网络化后勤服务管理模式的升级、转型提供技术保障。
此外,从党校现实层面考察,智慧校园的构建与智慧后勤管理服务模式的打造,是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和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完善等一系列转型升级的重要实践。因此,移动后勤服务管理模式作为党校现代整体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其与党校内在发展驱动力、外在吸引力和软实力属于一个整体。党校只有充分做好现代后勤基础保障服务管理工作,才能构建协同、智能、高效、集成与综合的现代服务管理模式。因此,“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服务管理转型涉及的内容多、体系庞大、涵盖的目标群体广泛。
3.2“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服务创新的路径建议
3.2.1 构建“三位一体”的后勤服务管理系统
“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服务就是通过构建移动 APP,这种APP要能具备数据的管理、存储与更新的动态化显示“三位一体”功能,并以此来提升党校后勤的全方位服务能力。这就要求该APP具有良好的人机交换界面,同时,APP的操作流程更需要便捷、高效、智能、快速。只有这样,才能带给学员和教职工以极佳的用户体验。
3.2.2健全激励制度,鼓励后勤服务人员加强相关知识学习
不断健全激励制度,鼓励后勤服务人员不断加强对大数据、云计算和相关APP软件运用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学校可指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利用假期或周末或他们的空余时间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并指导他们主动倾听学员的建议和看法,并能搜集参加培训的各级领导干部反应最为强烈的问题,能较为熟练地应对学员所反映的问题,从而在学员和学校管理部门之间构建起收集与反馈的服务机制。
3.2.3细化控制后勤管理成本
一般来说,党校后勤管理工作也具有经济属性,也需要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核算。但实际上,党校后勤成本又难以准确地计量,因为其后勤成本一方面包括付出和转化物质,另一方面也包括后勤管理中精神层面与情感层面内容。同时,党校后勤管理中也必然涉及到一些会计成本,如:水电维修材料、清洁用品等等。所以,党校后勤在控制成本中,不但要细化成本,也要控制好成本,以避免财力上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吴晋林.“互联网+”时代党校后勤服务管理创新[J].中国机关后勤,2016(6):10- 13.
[2] 杨剑勇.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服务管理转型探讨[J].中国领导科学,2017(03):46- 49
[3] 钟永权.“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后勤服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7(13):26- 27.
[4] 王强等.“互联网 +”时代的党校后勤服务管理探究[J].党校后勤研究,2015(5):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