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需求调查

余忠彪 马申新
摘要:关注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诉求是提升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调查发现,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有创业打算的同学占比较高,70%的同学希望创业课程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认识到掌握管理相关技能对创业的重要性。在创业教育师资方面,有成功创业经验的教师最受学生青睐,高级职称教师的学生认同度不高。由于高校在创业政策的解读与宣传、创业生态的营造方面存在缺位,大学生对高校创业教育环境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关键词: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 创业生态 创业教育 创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8.7;G646 文献标识码:A
自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各高校开始广泛开展创新与创业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更好发展,创新与创业教育也不例外。如何通过有效开展创新与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是每一所进行创业教育的高校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诉求是提升创业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基于以上假设,笔者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业教育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创业教育需求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由20道题组成,涵盖个人基本信息、课程诉求、师资要求、创业教育政策与环境期待等几个方面。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随机向A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生发放,共有614名同学接受了调查。接受调查的同学分布在不同年级,其中大一学生245人,占比近40%;大二年级为132人,占比21.5%;大三、大四分别为93人、144人,分别占比15.15%、23.45%。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有创业打算的同学为365人,占比接近60%,这一结论完全出乎意料,但符合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特质。在用人单位以“出生”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大学生就业时代,“三本院校”的学生在就业,特别是优质单位就业的情况不甚乐观,基于此,创业在“三本院校”有较为成熟的土壤。关于创业领域(项目)的选择依据方面,有72%的同学选择“市场需求”和“个人特长”,说明大部分同学在选择创业项目时是理性而科学的,并不是一时兴起。
2 创业教育需求分析
2.1创业课程需求分析
关于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必要性,有9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十分有必要,只有10%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关于创新创业课程的类型,近70%的同学希望能够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效结合,有近27%的同学最希望开设创业实践类课程,只有4%的同学希望开设理论课程。可见,绝大部分同学对课程的期待是相当务实的。对于一名有创业打算的同学而言,仅仅开设理论课或实践课显然无法满足创业需求。
关于创业课程的门数,57%同学希望开设1~2门,选择开设3~4门课程的同学占比32%,此外,还有67位同学希望创新创业课程在5门及以上。据此,笔者推断选择5门及以上的同学应该对创业有急迫诉求,希望能够掌握更多的创业知识与技能,因为1-2门课程对创业而言,效用着实有限。关于创业应该掌握的课程知识,选择人数超过50%的课程依次是管理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谈判与心理学,其中管理学的选择比例高达80.13%。可见,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认识到掌握管理相关技能对创业的重要性。选择人数达到40%以上的课程依次是市场营销、运营学、管理沟通、合同法、物流管理,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能够意识到营销等技能对于创业的重要性。关于这些需要掌握的相关课程知识,高校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开设,本次调查也给出了结论:75%的同学希望这些课程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25%的同学希望是必修课。如果这些课程都以必修课的方式开设,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将是一笔不小的办学成本,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对于已经掌握了这些课程中的部分课程的同学,再学一遍的意愿非常有限。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还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自身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灵活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
2.2创业教育师资需求分析
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提供的帮助,按选择比例依次是启发或引导学生的创业想法,培养学生创业必备技能,帮助学生熟悉创业流程与分享最新的创业资讯,占比分别达到67.43%、67.43%、64.50%与52.93%。可见,學生们最希望在创业想法与技能方面得到教师的帮助。关于创业导师的资质要求,有405名学生选择了有创业经验的老师,有135名同学选择了创业教育专职教师,还有62名同学选择了有成功指导学生创业经验的教师,只有12名同学选择了高级职称教师。可见,在创业教育师资方面,有成功创业经验的教师最受学生青睐,高级职称教师的学生认同度不高。
2.3创业教育环境需求分析
关于同学们从何处获取创业相关政策,有90.23%的同学选择电视、手机等媒体,选择学校宣传平台的同学只占到44.79%,另外还有34.53%的同学通过亲朋好友获取相关信息。可见,高校在创业政策宣传方面力度尚待加强。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只有22.15%的同学参加过学校的创业社团或创业大赛;34.36%的被调查对象对学校创业社团或创业大赛的数量表示满意,28.66%的同学表示不满意,还有36.97%的同学表示不了解学校创业社团或创业大赛的相关情况。以上结论一方面说明同学们对创业相关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在相关社团或大赛的组织方面有欠缺。
除了各级政府层面的创业政策外,各高校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也会制定学校层面的相关优惠或扶持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情况也是本次调查关注的重点。调查发现,只有25%的同学了解学校的创新创业政策,另外75%的同学,要么不了解,要么完全没有听说过。关于学校创业园的使用政策,只有77名同学了解过并且有意向在其中创业;有288名同学了解过,但不是十分了解;还有129名同学没有了解过但想去了解。可见,绝大部分同学对创业园的使用政策缺乏了解,学校方面有责任让同学们知晓相关使用政策。
学校创业环境的改善方面,有368名同学希望设立创业基金,有361名同学选择了创业大赛的开展,有358名同学选择了创新激励制度和资金扶持,有347名同学希望设立创业咨询中心,有333名同学希望成立创业社团。以上需要改善的环境中,同学们最为迫切希望改善的是创新激励制度和资金扶持,其次是创业基金的设立。关于创业咨询中心,有近91%的同学认为有设立的必要;对于创业咨詢中心的功能定位,有53.09%的同学认为是创业指导,有28.66%的同学认为是创业政策的解读,还有18.24%的同学认为是创业相关信息的宣传与发布。可见,同学们对创业环境改善的诉求是全方位的,其中对创业资金扶持等激励制度的诉求又显得尤为突出,应该引起高校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
3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建议
3.1科学设置创业教育通识课程与实践类课程
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没有课程,创业教育只是镜花水月。基于同学们的创业教育课程诉求,面向全体同学开设2门创业通识课程。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1],二是让学生对创新创业和创新型社会形成正确的认识。面向有创业意向的同学开设创业实践类课程,这些课程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SYB与KAB等创业必备技能的课程。限于民办院校人力、财力与物力的限制以及同学们知识储备的差异,以上课程建议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具体而言,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该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有创业意向的同学如果觉得这方面技能有欠缺,可以向教务处申请跟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行政班)上课,接受正常的课程考核。如果该同学已经学过这门课程或者掌握了相关技能,则可以不选或选择跟读其他课程。
3.2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与教师是教育最为重要的两大要素。没有合适的师资队伍,再科学的课程设置也不能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问卷调查的结论为创业教育的师资配备提供了依据,但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毕竟是极少数,如何解决这一供需矛盾成为摆在众多民办高校面前的难题。笔者认为,要增加有创业经验的教师供给,首先要放宽高校对教师的管理体制机制,鼓励高校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为高校教师创业、去企业兼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组建高校创业教育教师联盟,单一高校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数量有限,十所高校甚至一个省的高校呢,可能数量就比较可观了。如果这些教师组成联盟,合理调配,相信就能够有效缓解师资短缺的问题;最后,各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和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他们是创业教育教师的重要主体,由辅导员做兼职创业教师的时代已经远去了。
3.3强化创新创业政策宣传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通过传统媒介获取创业相关政策,说明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政策搜集和宣传方面存在缺位。近几年,针对大学生创业,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扶持与优惠政策,作为创业重要主体的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其创业的意愿、难度和成功率。高校作为创业教育最为重要的主体,不研究创业政策、宣传创业政策,很难在创业教育方面取得成效。在校大学生学业繁重,政策解读的能力和精力有限,要让国家的创业扶持政策发挥最大效用,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社会媒体和大学生身上,高校应主动承担起创业政策解读、宣传、对接的责任,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一臂之力。
3.4建立健全创新创业组织机构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高校不仅在国家创业政策宣传方面存在缺位,在学校创业社团与创业大赛的组织与宣传,学校创业激励与扶持制度的建立与宣传方面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缺位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没有建立专职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即没有具体的机构部门对创业教育负责。创业教育没有组织保障,结果只能是相关部门想一出是一出,对于基础性或收益小、收益慢的工作无人问津。按照常见的高校组织机构设置,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部门有教务处、团委、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等,如果把创业教育专职机构附设在以上某一个部门内部,其效果可想而知,因为机构级别决定了其能调配的人、财、物力资源。如果成立与以上机构并列的专职机构,其日常工作开展的协调难度必将增大,还会存在机构臃肿的风险。基于以上,笔者建议在以上机构之上成立专职委员会,由副校级以上领导担任主任,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负责。委员会下设创新创业教育咨询中心,负责创新创业教育日常工作的安排与协调。
3.5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
要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只有课程、教师与专职管理机构还不够,还需要营造支持创业的生态环境,为大学生认知创业、参与创业提供最大便利。在这个创业教育生态中,老师和学生均认同创业,研究创业,家长支持创业,学校职能部门处处为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有丰富的课程,广阔的创业平台,规模庞大的企业家导师团和数量可观而又种类多样的创新创业扶持基金供学生选择。当创新创业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像空气和水一样须臾不可离,良好的创业教育生态才算真正形成。
4 研究不足
鉴于问卷调查平台功能限制,本次调查只对样本总体情况作描述统计,分析了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整体诉求,没有进行分类比较与相关分析。如要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应对不同类别的同学实施分门别类的创业教育与课程设置,如大一新生的课程诉求,有创业打算的同学的环境诉求等。此外,符合学生诉求的创业教育能否对学生的创业意愿和能力形成直接影响,还需待创业教育实施后作进一步量化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余忠彪.民办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性问题探析[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12):68.
[2] 肖北.民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的研究[J].赤子,2016(11):79.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