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中海和南海
刘鹏
北京城中轴线的中部偏西,有一片连绵的水面,即南海、中海、北海。三海始建于辽金,元世祖忽必烈兴建大都城时,这里成为宫城的内苑。到明代才一分为三。三海中,南海以湖水取胜,中海以荷花引人,北海以建筑著名。南海、中海以蜈蚣桥为界,中海、北海以金鳌玉蛛桥(即今北海大桥)为界。清代将中南海和北海统称西海子,也称西苑。
西苑内树木繁茂,湖水清澈,湖中鱼群游动,湖面水鸟飞翔,燕京八景之一的“太液秋风”就在中南海内。西苑是历朝皇帝演耕和阅射的地方。中海西岸南端的丰泽园,建于清康熙年间。每年春天皇帝在此演耕,以此表示劝民耕作。
中南海的正南方是宝月楼,建于乾隆二十三年,相传是乾隆为宠爱的香妃修建的。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的职务,将中南海作为总统府,将宝月楼改名为新华门。在南海的建筑中,砖雕门窗是清光绪年间整修西苑工程中的作品,门窗内装上木板隔断是总统府使用时期的产物。
瀛台位于南海北部,东、南、西三面临水,只有北面一条通道,像一座海中的仙岛。瀛台有涵元殿、绮思楼、藻韵楼、翔鸾阁、涵元门、庆云殿等建筑。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慈禧囚禁在涵元殿,后来病死于此。瀛台的建筑中,还有补桐书屋、长春书屋、蓬莱阁、迎熏亭等。
瀛台的北面是勤政殿,这里是慈禧、光绪听政的场所,后来袁世凯也在此接见外国使臣。勤政殿西边是丰泽园,丰泽园内颐年殿在民国时改名为颐年堂,它的东配房即后来的菊香书屋。
仪銮殿和三海工程历时三年,于光绪十四年竣工,慈禧就住在这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仪銮殿成了联军司令瓦德西的住所。1901年仪銮殿起大火,被烧成一片废墟。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在仪銮殿旧址建成一座洋楼,名叫海晏堂,在海晏堂的西北方又修建一座新的仪銮殿,就是后来的怀仁堂。民国后中南海成为总统府,海晏堂也改名为居仁堂,成了袁世凯办公场所。
在中南海的西岸有紫光阁,阁内悬挂历代功臣像,每年正月十九,乾隆皇帝在此设功臣宴,犒劳功臣。在紫光阁的东边有万喜殿,殿内供奉三大士及十八罗汉,殿后供奉南海观音像,后殿名叫千佛殿。在萬善殿的西门外还有一座水中的凉亭——水云榭。中海两岸还有三面环水的万字廊、双亭等。
中南海曾在1928年至1934年作为公园向游人开放。后来成为国民党北平行辕所在地。1949年解放后,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地点,许多重要会议在怀仁堂内召开。
作者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