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崛起的成功之道
陈华文
为了借鉴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计划地分批派遣领导干部、学者专家到国外学习交流。在诸多国家当中,新加坡无疑是一个热点。新加坡国土面积714.3平方公里,远低于中国任何一个省份,总人口530多万,还没有北京、上海的一半多。就是这么一个“弹丸小国”,为什么如此有吸引力?新加坡是一个国家,也是一座城市,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取得独立时,还是一个破落不堪的海港小城,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整个国家建成一座“花园城市”,在经济方面曾经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人均GDP是中国的10倍。为了探寻新加坡崛起的成功之道,学者匡导球前两年参加了“连瀛洲纪念奖学金”项目,赴新加坡学习考察,并将其研究成果《星岛崛起:新加坡的立国智慧》公开出版。
公务员队伍专业化素质高
《星岛崛起:新加坡的立国智慧》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新加坡的历史渊源、政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保障与福利、廉政建设、文化教育、城市规划和环境方面的成功经验。在很多人眼里,新加坡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政治上实行的是权威主义和严刑峻法,当然,这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其实,一个国家的崛起有很多因素,作者认为:真正能让新加坡走向成功的,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娴熟的法治手段以及真正的“为民服务”理念。一个国家若要走向真正的文明富强,公务员扮演关键角色,其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对于大众而言,公务员廉洁、高效的工作风貌,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廉洁是公务员必备的一种品质,而廉洁的基础是公务员不能有私欲,不能感情用事。如果公务员事事为个人着想,打自己的小算盘,那么在公务的执行中必然会损害大众的利益。当然,新加坡的公务员廉洁奉公,其制度约束是前提条件。俗话说:专业人做专业事。
新加坡正是因为倡导公务员的专业化,执行公务才显得高效。而我国有少数人,并无专业技能,依仗人脉关系进入公务员行列,对很多具体的公共事务并不在行,给人“外行领导内行”的感觉,并且公务处理中马虎草率,公务决策中考虑问题要素不周全,这样的人只会给政府形象的树立增加负能量。
为未来调整经济发展模式
从整体上看,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振兴。然而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基于本国国情基础之上的探索与实践。从外部环境来看,新加坡除了地理位置与海港运输的优势之外,劣势则更为明显,如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连淡水供给都存在困难。新加坡在建国之初,社会凋敝、工业基础薄弱、失业人口众多,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新加坡政府在李光耀的领导下,没有照搬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是结合新加坡的地域特点和现实情况,在20世纪60年代建国初期,就把经济发展定位为“外向型、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当时世界正处冷战的紧张时期,欧美很多企业家为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市场而苦恼,新加坡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取消了300多种关税,大力引进外资,在土地、税收方面给予优厚待遇。几乎是一夜之间,新加坡成为全球的“投资天堂”和“世界工厂”。新加坡依靠外资的大力推动,在短短十多年时间,实现了国家现代化的华丽转身。其实,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从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得到了很多启迪,中国也是依靠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才使得经济发展多年来一直保持高昂的态势。
然而新加坡政府的高明之处,还在于能够审时度势。当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民生矛盾得到有效解决之后,新加坡决定摆脱低工资和低生产的旧模式,提出了“第二次工业化”的发展理念。这个理念的核心,就是推进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以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和服务业的跨越。正是秉承这一理念,新加坡的高新技术经济、知识经济局面在20世纪90年代业已形成。新加坡为什么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其实道理很简单:制造业在环境污染方面的缺点显而易见,新加坡承受不了“环境之痛”,另外,国家要实现经济良性发展,必须培育具有产业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现状和新加坡20世纪90年代的情形尤为相似,经济发展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家则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科技研发,以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发展。但是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巨大,突然关停那些环境污染严重但经济效益好的工矿企业,这显然也不现实。经济体制的改革,也确实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伴随着阵痛的过程。
构建“幸福国度”的基石
作为一个国家而言,只有把经济发展的成果拿出来让人民共享,国家政权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与爱戴,国家的凝聚力才能真正得到强化。当前的新加坡,政府提出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消除贫困,并在住房、药疗、教育、食品等民生问题方面不断提升层次,为“幸福国度”的发展目标迈进。为了构建“幸福国度”,新加坡重点在“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三个方面进行大胆探索,这对当前我国不断改善民生提供了经验,尤其是住房与养老,笔者更为关注。
众所周知,由于土地空间的局限性,一直使新加坡的房价高位运行。但是新加坡政府为了一般工薪族买得起房,推出了以“自我积累、自我保障”为特征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新加坡的公积金和中国不太一样,中国的公积金有严格的管理程序,即便是买房或者装修之用,若要取出来要经历无数烦琐的手续。另外,每个人的公积金数目在房价高涨的今天只是杯水车薪。而新加坡人的公积金数目大、取款非常方便,并且看病、求学等等,也可以使用公积金。新加坡政府为了使每个家庭都能有房住,推出了由国家主导的住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策略。
“老有所养”的问题,是很多国家面对的又一个棘手难题。人民的晚年不能安享,幸福生活就是一句空话。《星岛崛起:新加坡的立国智慧》一书第五章《自力者,他助之》中,作者认为,养老问题不仅需要家庭内部解决,政府的政策导向更为关键。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人老了就不能工作,不能创造财富,只有依靠家庭、社会、政府三个方面的力量才能担当起养老的重任。新加坡最初推出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就是基于“老有所养”的这个目标,民众退休之后,有权一次性连本带息取走自己“个人养老账户”上的全部存款,以作个人养老之用。
总之,新加坡作为快速崛起的新兴国家,以统筹兼顾、协同创新作为发展的总体思路,书写一个岛国崛起之传奇。新加坡固然有很多方面值得中国学习借鉴,但是中国的国情与新加坡的历史背景不同、经济基础不同、人口组成与自然环境要素不同,中国的发展不可能在新加坡一一找到答案。中国的崛起之路,还是要靠中国人在摸索中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