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巧解竞赛题
局斌
一、物理情景图是拨开云雾的法宝
很多物理竞赛题涉及的物理过程往往比较复杂,再加上研究对象多,容易让学生看的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这时候认清某个研究对象,画好其运动情景图,那么对于多过程问题就能容易理出头绪找到规律,顺利将它求解出来.
例1 杂技演员把三只球依次竖直向上抛出,形成连续的循环,在循环过程中,他每抛出一球后,再过一段与刚抛出的球在手中停留时间相等的时间,又接到下一个球,这样,在总的循环过程中,便形成有时空中有3个球,有时空中有2个球,演员手中则有一半时间内有球,有一半时间内没有球.设每个球上升的高度为1. 25 m,取g=10m/s2,求每个球每次在手中停留的时间.
解:以接到小球1开始,面出此后的情景图,如图1所示。
由图上可以看出,从抛出小球1开始到接到小球1中间经历了5个时间间隔,设每次停留的时间为T,小球1从抛出到接到共经历时间为t=ls,所以T=0.2 s.
二、各类图象是解题的利器.
初学《直线运动》这一章的同学们会被其较多的公式所困扰,很难一下子选到合适的公式,因此解题时往往会徘徊不前,而且公式中很多物理量都是矢量,能正确选到公式并且正确代人数据才能顺利的解出答案.这个时候如果能配合各类函数图象,则既能对图象有更深的认识,也能较容易得出结果.
例2 质点自()点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依次经过A、B、C、D、E诸点,已知AB=BC=CD=DE,质点经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为vR,质点通过AE段的平均速度为v,则应有
()
解法一:公式法
由于各段位移均相同,我们选用公式的时候应当使用有关位移的消t公式,这样可以避免各段并不相同的时间这一变量,具体解法如下:
解法二:特殊值结合图象
对于一道选择题我们可能并不需要非常严格的理论推导,如果能在较短时间通过图象大致了解一下规律,或许对于整个竞赛考试来说更为有利.
那么因此使得各段位移的增加量之比
例3 如图3所示,湖中有一小岛A,A与湖岸(为直线)相距为d,湖岸边有一点B,B沿湖岸方向与4点距离为l.一人自A点出发,要到达B点.已知他在水中游泳的速度为v1,在岸上行走的速度为v2,且v1 解法一:比较法(作差法)
如图4所示选取两条路径:AMB和ANB进行比较,其中AM方向与垂直河岸方向夹角为θ,AN与AM间夹角为
,
是个很小的角度.
解法二:函数极值法
选任意一条路线AMB,其AM方向与垂直河岸方向夹角为θ,则从A游到B所用时间为:t函数取到最小值时,用时最短,求解如下:
综上所述:当l≥dtanθ时,选取与河岸垂直方向夹角θ,且
时用时最短;当l 解法三:变换物理模型,利用费马原理求解
几何光学中有个重要的费马原理,讲述的是光在空间两点传播时都是按照光程极大值、或者极小值或者恒定值传播的,而折射与反射问题都是按照光程极小值传播,这个光程最短也就是用时最短的意思,那么该题目要求用时最短的路线就相当于一个折射问题.
一、物理情景图是拨开云雾的法宝
很多物理竞赛题涉及的物理过程往往比较复杂,再加上研究对象多,容易让学生看的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这时候认清某个研究对象,画好其运动情景图,那么对于多过程问题就能容易理出头绪找到规律,顺利将它求解出来.
例1 杂技演员把三只球依次竖直向上抛出,形成连续的循环,在循环过程中,他每抛出一球后,再过一段与刚抛出的球在手中停留时间相等的时间,又接到下一个球,这样,在总的循环过程中,便形成有时空中有3个球,有时空中有2个球,演员手中则有一半时间内有球,有一半时间内没有球.设每个球上升的高度为1. 25 m,取g=10m/s2,求每个球每次在手中停留的时间.
解:以接到小球1开始,面出此后的情景图,如图1所示。
由图上可以看出,从抛出小球1开始到接到小球1中间经历了5个时间间隔,设每次停留的时间为T,小球1从抛出到接到共经历时间为t=ls,所以T=0.2 s.
二、各类图象是解题的利器.
初学《直线运动》这一章的同学们会被其较多的公式所困扰,很难一下子选到合适的公式,因此解题时往往会徘徊不前,而且公式中很多物理量都是矢量,能正确选到公式并且正确代人数据才能顺利的解出答案.这个时候如果能配合各类函数图象,则既能对图象有更深的认识,也能较容易得出结果.
例2 质点自()点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依次经过A、B、C、D、E诸点,已知AB=BC=CD=DE,质点经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为vR,质点通过AE段的平均速度为v,则应有
()
解法一:公式法
由于各段位移均相同,我们选用公式的时候应当使用有关位移的消t公式,这样可以避免各段并不相同的时间这一变量,具体解法如下:
解法二:特殊值结合图象
对于一道选择题我们可能并不需要非常严格的理论推导,如果能在较短时间通过图象大致了解一下规律,或许对于整个竞赛考试来说更为有利.
那么因此使得各段位移的增加量之比
例3 如图3所示,湖中有一小岛A,A与湖岸(为直线)相距为d,湖岸边有一点B,B沿湖岸方向与4点距离为l.一人自A点出发,要到达B点.已知他在水中游泳的速度为v1,在岸上行走的速度为v2,且v1
如图4所示选取两条路径:AMB和ANB进行比较,其中AM方向与垂直河岸方向夹角为θ,AN与AM间夹角为
,
是个很小的角度.
解法二:函数极值法
选任意一条路线AMB,其AM方向与垂直河岸方向夹角为θ,则从A游到B所用时间为:t函数取到最小值时,用时最短,求解如下:
综上所述:当l≥dtanθ时,选取与河岸垂直方向夹角θ,且
时用时最短;当l
几何光学中有个重要的费马原理,讲述的是光在空间两点传播时都是按照光程极大值、或者极小值或者恒定值传播的,而折射与反射问题都是按照光程极小值传播,这个光程最短也就是用时最短的意思,那么该题目要求用时最短的路线就相当于一个折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