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核桃产业 提高农民收入
马文伟
在积石山农村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桃三年,杏四年,想吃核桃十八年”,但因甘肃省积石山县的鸡蛋皮核桃栽植技术落后,仅限于庭院栽植,并且结果迟见效慢,严重影响了群众栽植的积极性,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该县通过实地察看,外出培训,逐渐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精准扶贫的特色支柱产业来抓。
提高技术 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积石山原产的鸡蛋皮核桃皮薄味甜、营养丰富、品质好,针对传统核桃品种差、产量低、效益不高、原生苗结果迟等问题,该县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强化内外合作,着力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活动,促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
该县一方面积极组织80多名技术人员、核桃育苗大户及种植大户到永靖县、青海循化县等临近县市学习借鉴经验,提高核桃栽植水平。之后组织林业部门技术人员和乡村“土专家”,通过“技术人员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方式,举办县、乡、村不同层次的核桃嫁接修剪、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及日常管护等实践技能,目前,全县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0多次,累计培训果农5000多人次。
另一方面,采取“院地合作、校地合作”的方式,邀请外地林业专家培训嫁接技术,推广普及适宜积石山县核桃生长管理、栽植技术、嫁接技术、病虫防治等综合管理技术,把实生核桃树种转变成良种,使有文化的农民成为了会嫁接会管理的技术员,实现了乡乡有核桃管理技术带头人、村村有科技明白人、户户掌握1-2门核桃栽培管理适用技术的目标,提升了核桃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今年,先后两次聘请天水市核桃专家分别在大河家核桃园、大河家镇韩陕家村举办了核桃品种嫁接改良培训班,现场对500名林业技术人员及核桃种植户、育苗大户示范指导核桃嫁接技术,并对核桃园内3500株核桃实生幼苗嫁接了“辽核一号”、“晋龙”、“香玲”等优质核桃接穗,成活率达到90%以上,挂果时间提高到3-5年,预计比一般品种增产80%以上,目前,核桃接穗品种已在主产区推广,填补了全县核桃嫁接技术的空白,有效解决了现有核桃品种差、产量低、见效慢的问题。计划用3-5年的时间,对全县落后的核桃品种逐年实现更新改造,实现核桃产业发展的科学化、技术化、良种化,帮助种植户早日见到效益。
示范带动 培育产业龙头企业
围绕州上提出的“十镇五园”发展思路,积石山重点扶持发展集旅游观光、技术推广、新品种繁育为一体的大河家万亩核桃产业示范园,重点建设育苗区、挂果区、试验区以及承接大河家物流产业园的销售区,着力打造生态经济林。
该县示范园已栽植核桃5890亩,栽植大规格核桃苗木550株,两年生优质核桃苗木3万株,建成核桃新品种繁育基地50亩。积极引导鼓励私营企业、合资合作组织、农民个体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租赁、承包等形式建立规模化、标准化核桃产业基地,初步探索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为核桃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2012年11月扶持成立了大河家蛋皮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划片经营,建立了大河家镇千亩核桃种植基地,对树龄达300-800年之间濒临灭绝的蛋皮核桃种源进行保护,对大河家地区核桃育苗、种植及产、供、销等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提供信息及技术服务。目前,全县共有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入社社员1400多人,流转土地1800亩,成立了嘉禾、兄弟、海龙、大自然、锦辉等核桃苗木公司21家。围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加大核桃深加工项目的论证储备,积极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开发核桃粉、核桃汁等高端产品,增加附加值,提高产业效益,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同时,止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千亩以上核桃示范点10个,建成500亩以上核桃育苗基地2个,全县核桃栽植面积达到13.7万亩,挂果1.2万亩,年产核桃72万公斤,年产值3600万元,主产区人均核桃收入500元,全县人均核桃收入138元,核桃栽植基本实现了适宜区全覆盖。
致力品牌宣传 提高收入
加大品牌推介力度。该县紧紧抓住鸡蛋皮核桃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地理保护产品、国家绿色食品和甘肃名牌产品,以及积石山被国家农业产业化管理委员会确认为蛋皮核桃标准化、产业化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兰洽会、宁夏清真食品展销会、全州清真食品与民族用品展销会等节会平台,以及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载体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注册“大河家鸡蛋皮核桃”著名商标,打响打亮鸡蛋皮核桃特色品牌,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为核桃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产销对接提高收入。积石山以大河家镇为中心,加快建设市场流通体系,积极扶持发展核桃流通企业和各类营销主体,采取提前签订销售合同、现场采购、送货上门、网络销售等多种方式,加大农超对接、订单服务等产销衔接,扩大与青海、新疆、云南等核桃主产区省市的协作沟通,加大市场对接联系,不断拓展核桃销售领域,全县销售核桃产品的营销主体达到120多家,实现人均纯收入690元。鸡蛋皮核桃逐渐成为积石山县助力精准扶贫的大产业。
在积石山农村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桃三年,杏四年,想吃核桃十八年”,但因甘肃省积石山县的鸡蛋皮核桃栽植技术落后,仅限于庭院栽植,并且结果迟见效慢,严重影响了群众栽植的积极性,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该县通过实地察看,外出培训,逐渐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精准扶贫的特色支柱产业来抓。
提高技术 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积石山原产的鸡蛋皮核桃皮薄味甜、营养丰富、品质好,针对传统核桃品种差、产量低、效益不高、原生苗结果迟等问题,该县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强化内外合作,着力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活动,促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
该县一方面积极组织80多名技术人员、核桃育苗大户及种植大户到永靖县、青海循化县等临近县市学习借鉴经验,提高核桃栽植水平。之后组织林业部门技术人员和乡村“土专家”,通过“技术人员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方式,举办县、乡、村不同层次的核桃嫁接修剪、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及日常管护等实践技能,目前,全县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0多次,累计培训果农5000多人次。
另一方面,采取“院地合作、校地合作”的方式,邀请外地林业专家培训嫁接技术,推广普及适宜积石山县核桃生长管理、栽植技术、嫁接技术、病虫防治等综合管理技术,把实生核桃树种转变成良种,使有文化的农民成为了会嫁接会管理的技术员,实现了乡乡有核桃管理技术带头人、村村有科技明白人、户户掌握1-2门核桃栽培管理适用技术的目标,提升了核桃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今年,先后两次聘请天水市核桃专家分别在大河家核桃园、大河家镇韩陕家村举办了核桃品种嫁接改良培训班,现场对500名林业技术人员及核桃种植户、育苗大户示范指导核桃嫁接技术,并对核桃园内3500株核桃实生幼苗嫁接了“辽核一号”、“晋龙”、“香玲”等优质核桃接穗,成活率达到90%以上,挂果时间提高到3-5年,预计比一般品种增产80%以上,目前,核桃接穗品种已在主产区推广,填补了全县核桃嫁接技术的空白,有效解决了现有核桃品种差、产量低、见效慢的问题。计划用3-5年的时间,对全县落后的核桃品种逐年实现更新改造,实现核桃产业发展的科学化、技术化、良种化,帮助种植户早日见到效益。
示范带动 培育产业龙头企业
围绕州上提出的“十镇五园”发展思路,积石山重点扶持发展集旅游观光、技术推广、新品种繁育为一体的大河家万亩核桃产业示范园,重点建设育苗区、挂果区、试验区以及承接大河家物流产业园的销售区,着力打造生态经济林。
该县示范园已栽植核桃5890亩,栽植大规格核桃苗木550株,两年生优质核桃苗木3万株,建成核桃新品种繁育基地50亩。积极引导鼓励私营企业、合资合作组织、农民个体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租赁、承包等形式建立规模化、标准化核桃产业基地,初步探索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为核桃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2012年11月扶持成立了大河家蛋皮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划片经营,建立了大河家镇千亩核桃种植基地,对树龄达300-800年之间濒临灭绝的蛋皮核桃种源进行保护,对大河家地区核桃育苗、种植及产、供、销等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提供信息及技术服务。目前,全县共有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入社社员1400多人,流转土地1800亩,成立了嘉禾、兄弟、海龙、大自然、锦辉等核桃苗木公司21家。围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加大核桃深加工项目的论证储备,积极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开发核桃粉、核桃汁等高端产品,增加附加值,提高产业效益,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同时,止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千亩以上核桃示范点10个,建成500亩以上核桃育苗基地2个,全县核桃栽植面积达到13.7万亩,挂果1.2万亩,年产核桃72万公斤,年产值3600万元,主产区人均核桃收入500元,全县人均核桃收入138元,核桃栽植基本实现了适宜区全覆盖。
致力品牌宣传 提高收入
加大品牌推介力度。该县紧紧抓住鸡蛋皮核桃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地理保护产品、国家绿色食品和甘肃名牌产品,以及积石山被国家农业产业化管理委员会确认为蛋皮核桃标准化、产业化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兰洽会、宁夏清真食品展销会、全州清真食品与民族用品展销会等节会平台,以及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载体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注册“大河家鸡蛋皮核桃”著名商标,打响打亮鸡蛋皮核桃特色品牌,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为核桃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产销对接提高收入。积石山以大河家镇为中心,加快建设市场流通体系,积极扶持发展核桃流通企业和各类营销主体,采取提前签订销售合同、现场采购、送货上门、网络销售等多种方式,加大农超对接、订单服务等产销衔接,扩大与青海、新疆、云南等核桃主产区省市的协作沟通,加大市场对接联系,不断拓展核桃销售领域,全县销售核桃产品的营销主体达到120多家,实现人均纯收入690元。鸡蛋皮核桃逐渐成为积石山县助力精准扶贫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