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的能力源自于夯实的基础
周敏
分析现在教材内容的编排,发现有些以前不讲或者简单介绍的内容现在被安排到了考试大纲中,如此一来学生又增加了很多知识理解上的难点,给老师的教学也带来新的挑战.在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目前课程内容设置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棘手的状况?个人认为要从基础开始,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最终做到举一反三.
一、调整学习心态,端正学习态度
学生觉得物理难学,并不是他们先天不足,相反有的“天资聪慧”,之所以觉得难学,是因为思想上先入为主——物理难学.上高中后的切身感受也的确如此(高中的物理内容确实比较难),于是在不成熟的心里无形中形成了一道障碍.这样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出现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消除心理障碍,调整好心态,树立“物理好学、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若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如对一些抽象知识点的讲解,物理概念、物理定理和一些重要定律在新授课时就似是而非、模棱兩可,那么必然会导致学生遇到相关问题时找不准方法,最为严重的是学生将对物理感到无味,导致学习情绪低落.
利用形象直观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常见的生活现象诱发思维、活跃情绪;通过讲述物理学史、科学趣闻调动积极性;通过挂图、模型、实验,口答、笔答,扮演等、获得即时反馈.总而言之,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到极致.
三、培养坚强意志,养成良好习惯
坚强意志是拥有优良素质的重要特征,当然也是一个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教育学生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对待考试,一两次的失败不能说明什么,要告诉他们考试的失利正暴露了知识理解上的不足.所以只有让学生树立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坚强意志,才能稳步地提高学习成绩.良好习惯对学好物理有很大的帮助.要养成良好习惯,除了经典的三部曲,还要能自己总结.
四、培养严密物理思维,掌握解题技巧
物理题目为什么难做,主要还是因为不会建模,不会将熟知的模型嫁接到新的情景中去.笔者认为要想解答好物理习题,就要从平时开始培养“物理思维”.怎样培养具有物理思维的头脑呢?看到一道物理题,首先要意识到是用力、热、光、电、原子物理五块中哪个知识模块求解,然后挖掘出已知条件(特别是隐含条件),再根据所学知识架好已知与未知间的桥梁,最后列式求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养成答题前首先进行严密的受力分析、运动情况分析,笔者觉得再难的题目也能让它土崩瓦解.
有这样一道题目:图中A、B、C、D是匀强电场中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φA=-5V,φB=3V,φC=-3V,由此可以知道D点电势为多少?
批阅后统计分析发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有:(1)方法过于呆板.很多同学通过寻找等势点,做出等势线的方法求解,但是在作图时因为基本功差,作图不到位导致错误.(2)对匀强电场的规律不熟悉.
如果各位同学都能够具备以上我所讲的几项基本素质,即使遇到这样一时解不开的题也不要怕.只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匀强电场的规律理解得很透彻,稍加分析就会得出结论:因为是匀强电场,即使不知道电场的方向,但是根据匀强电场电势差的计算特点(U=E·d),因为AB和CD 对称的两条边的沿电场线的有效长度是相等的,故此UAB=UCD(或UAD=UBC),即:φA-φB=φC-φD(或φA-φD=φB-φC),如此就会很便捷地得出答案.喜欢思考的学生还可以据此拓展思路,将正方形延伸到矩形或者是平行四边形,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由此可见,只要基本知识扎实,对知识能够灵活应用,即使遇到见所未见的“生题”也能迎刃而解,如此也就真的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除上述的几点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而这种技巧往往来自对概念、定理和定律的准确理解.真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预建琼楼玉宇必先夯实基础,无此则根基不牢.希望笔者的一家之言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