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党推动全社会形成清廉之风的思考
刘丹青
摘要: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吹响了新时代的号角,给华夏大地送来了改革的春风。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也就是说,每个党员要乘着清廉之风,走好赶考之路,努力交上一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本文就从严治党推动全社会形成清廉之风,对贪腐现象进行了观察辨析,旨在全社会形成清廉为荣的风气。
关键词:廉政 清廉 兴国 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反腐倡廉是一个全球性话题,特别是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即,就更加需要一个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因此,反腐倡廉刻不容缓,不容懈怠。要想治理好这一世界性顽疾,就必须透彻理解它的危害性,以坚定我们反腐倡廉的决心。本文不仅论述了腐败的时代性、全球性与社会性,呼吁公民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还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对贪腐现象进行了观察辨析,旨在推动铲除滋生腐败的沃土,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规范社会行为准则,在全社会形成以清廉为荣的作风。
放眼风云变幻的国际浪潮,这条东方巨龙能气傲苍穹,抚今思昔,固然少不了老一辈红军战士的满腔热血,少不了两弹一星的科技腾云,少不了那个老人在南海边讲述的春天故事,少不了科学发展的风帆指引。但在世界多极化趋势纵深发展的背景下,这个东方古国能红旗飘飘,引领世界发展潮流,更多的是红色政党在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近年来,反腐倡廉运动颇有成效,党委坚定不移地“打虎、拍蝇、猎狐”让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这个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庞大组织才能高效运转。
腐败作为一种顽疾是时代性的。纵观古今,在中国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腐败一直伴随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历朝历代都不能断绝贪官的出没。贪官的可恨之处在于,利用手中的权力,压榨百姓,获取不当之利。
北宋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其中的“蔡”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可能是指蔡襄,但是历史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的。在《三希堂法帖》中记载道,蔡京才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他才是正主。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我们可以见到蔡京的书法名作《宫使贴》,不得不说,这的确是姿媚豪健、痛快沉着,书法造诣是极高的。但是,为什么教科书会把“蔡京”换成“蔡襄”呢?这与蔡京的“人品”是有极大关系的。北宋曾有歌谣,“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可见,在当时蔡京的社会评价是极低的,而这与他的专权误国、贪婪自用是分不开的。蔡京假公济私,广为聚敛,富可敌国,还拥有土地50万亩。这还不够,蔡京晚年“既贵而贪益甚”,甚至不惜造假账,领双份的宰相俸禄。因此,后世人以其“人品奸恶”,遂将蔡京在北宋四大书法家中除名了。蔡京是宋徽宗时期的权相,当时北宋王朝经历了一百四十年的稳定发展,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太平极盛之世”。这个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宋帝国,在与东北刚刚崛起的小国——金国的较量中,仅一年多的时间,这座外观金碧辉煌的大厦竟然轰然倒塌,京城陷落,皇帝及大批人员被掳,万民涂炭,其触目惊心的惨状,实在惨不忍述。
那么,这个貌似富强的帝国为何会如此不堪一击呢?这与当时腐败的政治生态是分不开的。尽管官场上一片乌烟瘴气,宋徽宗仍在标榜要惩治腐败,针对官员的贪腐问题,朝廷也处分了一批官员。如河北路转运副使李昌孺、河北监司贺希仲、滁州知州唐恪、提点江东路铸钱王阐等官员,都因贪腐而遭贬黜。然而,当时的政治体制中没有多少权力制衡的体现,尤其是对最高当局,基本上没有监督制约能力。可以说,北宋体制腐败的根源就在于皇帝宋徽宗本人,他其实就是最大的受贿者,其周围一大批高级贪污犯更备受皇帝的青睐,恩赏有加。试想,如果没有蔡京一行人的结党营私、贪污枉法,北宋的政治高层还会有如此奢靡的风气吗?如果宋徽宗当时能下定决心根除弊端,北宋政治机构还会尾大不掉吗?盛世大宋还会亡国吗?
人们现在常常说:“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们在规律性的历史现象背后总结出来的。北宋当时经济高度发达,科学技术水平更是领跑全世界,但是它的政治生态实在是极度落后——经济基础纵然再强大,依旧撑不起一个摇摇欲坠的腐朽政权。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晋的石崇、西汉的田蚡、东汉的梁冀、唐朝的元载、明代的严嵩父子,无一不专权误国、贪污枉法,他们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永世的骂名,还给当朝带去了亡国之灾。而像包公、于谦、海瑞这些一代清吏,清正廉洁、务实为民,不仅受到了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其功绩也是彪炳千古,还为当朝送去了清廉之风。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都用惨痛的教训警醒着我们:腐败可以亡国!纵观历史上的朝代更迭,无不是以廉洁开创盛世,无不是以腐败衰落亡国。当然,与腐败相生相伴的是中国古代不间断的反腐败斗争,古人对于腐败现象也是有针对性地采取过一些措施的,但是这些措施都偏重于道德教化。或许受当时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这些道德教化措施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后世的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借鉴的样本——现如今务实开展廉洁从业教育、深入开展家风教育等活动就体现了该点。精神之“钙”的确需要补足,思想之“魂”也着实需要筑牢,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单靠道德教化来解决腐败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列宁曾经说过:“把希望寄托于人的优秀品质上,这在政治上是不严肃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想要遏制腐败行为,除了要大力加强廉政道德建设,夯实宣传教育基础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反腐败和廉政法律体系也要不断健全,严格职级审查,加大执纪检查力度,用行政手段来从根本上来防范和治理腐败。
腐败作为一种顽疾是全球性的,不仅威胁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而且影响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到综合国力的竞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因贿赂和腐败消耗金额高达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显而易见,腐败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任何国家都难以置身事外,为了解决这一世界性顽疾,联合国还将12月9日作为国际反腐败日[1]。
腐败的全球化特点也带来了国际流动的性质。近年来,众多贪官污吏、腐败分子将权力期权化,跨国内区域、跨行业牟利作案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因而对跨境作案趋之若鹜,一方面可以牟取更大的不法收入,另一方面还能钻法律空子,殊不知,法律的利剑让他们无处遁形。在全球化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贪腐分子们的手段花样翻新,而我们国家的反腐决心也是日益坚定。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国际反腐败合作,致力于引领反腐败国际合作新实践,为构建国际反腐合作新秩序提供“中国经验”,不断注入“中国力量”。如今我国的反腐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大国执政党的形象也在不断提升。
腐败作为一种頑疾也是具有社会性的。当下很多人都认为“廉政”只是公职人员才需要思考探究的问题,其实不然。构建和谐的社会大厦,离不开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国家的腾飞与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勤奋工作和相互配合,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到勤政廉政,不仅是公务员需要真心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个贪字,它意味着多少家庭支离破碎?一个贪字,背后有多少官员在深切忏悔?贪字背后,一头是冰冷铁窗,形影相吊,而另一头则是望眼欲穿,孤灯夜伴;一头是千夫所指,一失足成千古恨,而另一头则是众人背议,妻儿老小孤立无援。所以说,腐败具有普遍的社会性,具有强大的负面影响力,因此,反腐倡廉与你我息息相关。著名的文史学家郑逸梅先生曾经说过:“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自感不贫不贱,就能常处乐境,于身心有益 ”。社会中无论是何种阶层、何种职业的人,都需要有这样的情操,摆正自身的位置,尽好本职,守好本心,以务实的态度、昂扬的精神砥砺前行。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习总书记引用的一句话展现了强烈的自信和担当,再现了梅花傲骨以及实干精神。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我们的万千党员恰是要这样,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乘清廉之风,赴赶考之路!
参考文献:
[1] 潘旭涛,吴宇轩.国际反腐败日:中国成绩单彰显反腐决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 12- 09.
摘要: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吹响了新时代的号角,给华夏大地送来了改革的春风。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也就是说,每个党员要乘着清廉之风,走好赶考之路,努力交上一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本文就从严治党推动全社会形成清廉之风,对贪腐现象进行了观察辨析,旨在全社会形成清廉为荣的风气。
关键词:廉政 清廉 兴国 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反腐倡廉是一个全球性话题,特别是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即,就更加需要一个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因此,反腐倡廉刻不容缓,不容懈怠。要想治理好这一世界性顽疾,就必须透彻理解它的危害性,以坚定我们反腐倡廉的决心。本文不仅论述了腐败的时代性、全球性与社会性,呼吁公民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还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对贪腐现象进行了观察辨析,旨在推动铲除滋生腐败的沃土,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规范社会行为准则,在全社会形成以清廉为荣的作风。
放眼风云变幻的国际浪潮,这条东方巨龙能气傲苍穹,抚今思昔,固然少不了老一辈红军战士的满腔热血,少不了两弹一星的科技腾云,少不了那个老人在南海边讲述的春天故事,少不了科学发展的风帆指引。但在世界多极化趋势纵深发展的背景下,这个东方古国能红旗飘飘,引领世界发展潮流,更多的是红色政党在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近年来,反腐倡廉运动颇有成效,党委坚定不移地“打虎、拍蝇、猎狐”让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这个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庞大组织才能高效运转。
腐败作为一种顽疾是时代性的。纵观古今,在中国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腐败一直伴随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历朝历代都不能断绝贪官的出没。贪官的可恨之处在于,利用手中的权力,压榨百姓,获取不当之利。
北宋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其中的“蔡”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可能是指蔡襄,但是历史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的。在《三希堂法帖》中记载道,蔡京才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他才是正主。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我们可以见到蔡京的书法名作《宫使贴》,不得不说,这的确是姿媚豪健、痛快沉着,书法造诣是极高的。但是,为什么教科书会把“蔡京”换成“蔡襄”呢?这与蔡京的“人品”是有极大关系的。北宋曾有歌谣,“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可见,在当时蔡京的社会评价是极低的,而这与他的专权误国、贪婪自用是分不开的。蔡京假公济私,广为聚敛,富可敌国,还拥有土地50万亩。这还不够,蔡京晚年“既贵而贪益甚”,甚至不惜造假账,领双份的宰相俸禄。因此,后世人以其“人品奸恶”,遂将蔡京在北宋四大书法家中除名了。蔡京是宋徽宗时期的权相,当时北宋王朝经历了一百四十年的稳定发展,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太平极盛之世”。这个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宋帝国,在与东北刚刚崛起的小国——金国的较量中,仅一年多的时间,这座外观金碧辉煌的大厦竟然轰然倒塌,京城陷落,皇帝及大批人员被掳,万民涂炭,其触目惊心的惨状,实在惨不忍述。
那么,这个貌似富强的帝国为何会如此不堪一击呢?这与当时腐败的政治生态是分不开的。尽管官场上一片乌烟瘴气,宋徽宗仍在标榜要惩治腐败,针对官员的贪腐问题,朝廷也处分了一批官员。如河北路转运副使李昌孺、河北监司贺希仲、滁州知州唐恪、提点江东路铸钱王阐等官员,都因贪腐而遭贬黜。然而,当时的政治体制中没有多少权力制衡的体现,尤其是对最高当局,基本上没有监督制约能力。可以说,北宋体制腐败的根源就在于皇帝宋徽宗本人,他其实就是最大的受贿者,其周围一大批高级贪污犯更备受皇帝的青睐,恩赏有加。试想,如果没有蔡京一行人的结党营私、贪污枉法,北宋的政治高层还会有如此奢靡的风气吗?如果宋徽宗当时能下定决心根除弊端,北宋政治机构还会尾大不掉吗?盛世大宋还会亡国吗?
人们现在常常说:“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们在规律性的历史现象背后总结出来的。北宋当时经济高度发达,科学技术水平更是领跑全世界,但是它的政治生态实在是极度落后——经济基础纵然再强大,依旧撑不起一个摇摇欲坠的腐朽政权。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晋的石崇、西汉的田蚡、东汉的梁冀、唐朝的元载、明代的严嵩父子,无一不专权误国、贪污枉法,他们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永世的骂名,还给当朝带去了亡国之灾。而像包公、于谦、海瑞这些一代清吏,清正廉洁、务实为民,不仅受到了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其功绩也是彪炳千古,还为当朝送去了清廉之风。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都用惨痛的教训警醒着我们:腐败可以亡国!纵观历史上的朝代更迭,无不是以廉洁开创盛世,无不是以腐败衰落亡国。当然,与腐败相生相伴的是中国古代不间断的反腐败斗争,古人对于腐败现象也是有针对性地采取过一些措施的,但是这些措施都偏重于道德教化。或许受当时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这些道德教化措施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后世的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借鉴的样本——现如今务实开展廉洁从业教育、深入开展家风教育等活动就体现了该点。精神之“钙”的确需要补足,思想之“魂”也着实需要筑牢,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单靠道德教化来解决腐败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列宁曾经说过:“把希望寄托于人的优秀品质上,这在政治上是不严肃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想要遏制腐败行为,除了要大力加强廉政道德建设,夯实宣传教育基础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反腐败和廉政法律体系也要不断健全,严格职级审查,加大执纪检查力度,用行政手段来从根本上来防范和治理腐败。
腐败作为一种顽疾是全球性的,不仅威胁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而且影响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到综合国力的竞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因贿赂和腐败消耗金额高达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显而易见,腐败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任何国家都难以置身事外,为了解决这一世界性顽疾,联合国还将12月9日作为国际反腐败日[1]。
腐败的全球化特点也带来了国际流动的性质。近年来,众多贪官污吏、腐败分子将权力期权化,跨国内区域、跨行业牟利作案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因而对跨境作案趋之若鹜,一方面可以牟取更大的不法收入,另一方面还能钻法律空子,殊不知,法律的利剑让他们无处遁形。在全球化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贪腐分子们的手段花样翻新,而我们国家的反腐决心也是日益坚定。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国际反腐败合作,致力于引领反腐败国际合作新实践,为构建国际反腐合作新秩序提供“中国经验”,不断注入“中国力量”。如今我国的反腐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大国执政党的形象也在不断提升。
腐败作为一种頑疾也是具有社会性的。当下很多人都认为“廉政”只是公职人员才需要思考探究的问题,其实不然。构建和谐的社会大厦,离不开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国家的腾飞与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勤奋工作和相互配合,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到勤政廉政,不仅是公务员需要真心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个贪字,它意味着多少家庭支离破碎?一个贪字,背后有多少官员在深切忏悔?贪字背后,一头是冰冷铁窗,形影相吊,而另一头则是望眼欲穿,孤灯夜伴;一头是千夫所指,一失足成千古恨,而另一头则是众人背议,妻儿老小孤立无援。所以说,腐败具有普遍的社会性,具有强大的负面影响力,因此,反腐倡廉与你我息息相关。著名的文史学家郑逸梅先生曾经说过:“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自感不贫不贱,就能常处乐境,于身心有益 ”。社会中无论是何种阶层、何种职业的人,都需要有这样的情操,摆正自身的位置,尽好本职,守好本心,以务实的态度、昂扬的精神砥砺前行。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习总书记引用的一句话展现了强烈的自信和担当,再现了梅花傲骨以及实干精神。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我们的万千党员恰是要这样,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乘清廉之风,赴赶考之路!
参考文献:
[1] 潘旭涛,吴宇轩.国际反腐败日:中国成绩单彰显反腐决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 12- 09.